1、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设 计)论文题目: 试论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 教育的必要性 学 校: 红岘小学 专 业: 数学与运用数学 作者姓名: 杨红燕 完成日期: 2014 年 7 月 15 日0目 录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教师论文诚信声明 .2试论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3一 教育信息化趋势 3(一)信息化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 3(二)中国信息化教育的局限性 41 城镇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 .42 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现状 .4二 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5(一)学校因素 5(二)学生自身条件 5(三)家庭环境 6三 对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必要
2、性 6(一)实施信息化教育是偏远农村小学学生全面学习知识的必要 7(二)信息化教学对农村孩子语言学习十分重要 7(三)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8参考文献: .8英文摘要 91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教师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 ,是本人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杨红燕 二零一四 年 七 月 十五 日2试论
3、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杨红燕(正路学区 红岘小学 甘肃 白银 景泰 730400)摘要:当今的中国是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如此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有顾及不周的方面,国家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首先值得重视的部分。近年来教育事业也的确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家的重视,一些城镇学校无论是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投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善。但是偏远农村学校却似乎作为一些不受关注或是关注不周的区域被排除在外,师资资源陈旧不足,校舍设备落后不齐全等多种问题尤为突出。虽然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但因农村学校规模小,实施力度不够强而呈现出农村学校发展缓慢,或是
4、停止不前,有的甚至出现后退现象。针对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本篇文章将通过对一些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进而说明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关键词: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信息化教育;必要性一 教育信息化趋势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它们一起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教育信息化也成为教育进步的一大战略措施被教育界普遍重视。(一)信息化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自20世纪80年以来,教育信息化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首,最先把信息技术巧妙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我国在信息化教育方面也
5、做出了不少努力,首先把信息技术开设为中小学必修课,让学生尽早接触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其次实施多媒体教学,通过这种形象而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更为具体的感受一些未知事物的具体形象,从而收获更多;再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为方便的学习,最主要的是可以为教师提供网上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解决一些难题,同时学习一些新的教育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还能提高自身修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实施。3(二)中国信息化教育的局限性我国在信息化教育方面虽然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由于各方面实际因素的影响,信息化教育在不同区域的实施和发展并不均衡,在一些大中型城镇中小学和部
6、分偏远山区小学之间,这种差距体现得尤为明显。1 城镇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在城镇中小学区域内,现在化信息教学已普遍实施。他们配有最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上课多半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科目,每周都有相应的微机课,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到了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有些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赋予教育意义的视频课件,有利于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和知识视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孩子们大多能突现出自己的才能,校园内经常涌现出一些多才多艺的学生。学生的文笔和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比较强,他们在写作、演讲、表演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远比一个农村小学的孩子强好几倍,甚至可以和自己的老师
7、平齐。2 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现状目前,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尤其对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更为关心。免费给学生发放营养早餐,有的也有加强校舍建设和教育人员配制。但是不可避免的农村小学现状就是教师老龄化严重。在国家的重视下,虽然每年都有新教师人员被输入到这些偏远小学,但没几年他们都通过不同的路径想办法调去城镇了,这些学校就又恢复以前的模样。 2老教师们多半对电脑不精通,会多媒体教学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农村小学现代化信息教学的设备并不齐全,有些学校最多就配一两台旧式电脑再带一台打印机如此而已。就这些设备也有可能一年半载才用一两次。学校的信息化水平都这样,更不用说学生能够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了解多少了,他们可能
8、连如何开机,关机都不知道。学生在这些老教师的带领下每天上课、写作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任务。于是成绩成了评价他们能力的唯一标准,他们就成了学习的机器,为学习而学习,为成绩而学习。孩子们无法接受社会最前沿的知识,一些热爱音乐、美术、体育的孩子根本无法在应当发展的时候发展自己,也无法展示自己的特长,在这个时段只能埋没和随波逐流。一旦步入初中或是高中,他们往比同龄那些以前在城镇学校上学的学生差4很多,无论是语言能力、整体素质,还是知识层次等方面都差距甚大。最终导致跟不上大众步伐以至于辍学、学习成绩差、迷恋网络、走上不正确的道路等这样的学生甚多。二 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面临的问题(一)学校因素
9、近年来大多数农村小学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少。伴随着农村人口外迁,以及现在的大多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孩子,在农村里生活的孩子就越来越少了。有些农村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孩子读书之前先由爷爷奶奶带着。等孩子到了读书年龄,他们就会把孩子接到他们打工的城市接受教育。这样一来在农村读书的孩子就更少之又少之。虽然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但关于农村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我们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但话又说回来农村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少,要想实施和城镇一样的全师资教学毕竟有不切实际与不合算之处。如果一个学校还在办,还有学生接受教育,我们就应该或是有义务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已经给我们创造了不少方便,通过信息
10、化教学解决农村孩子所面临教育的问题是可以实现的。虽然我们要想使一个偏远农村学校同时配齐语、数、外、音、体、美教师,同时开设计算机多媒体课程是不现实的,但是有一种方式还是可以实施的。那就是我们可以给每个小学配一两套多媒体设备,再配以两位年轻而且能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教育的老师。让他们通过网络,多媒体实施教学,让学生也能够在一开始就和其他城镇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要从一开始就输给他们。(二)学生自身条件小孩子是接受新事物最强的客体,对他们来说能洞察身边的一切,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证明着这一过程。身边人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往往深刻的影响着他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明礼
11、仪,知识见识,品德修养,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习惯几乎都由他们身边的人来主宰。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一定要有家长的细心照顾和学校的严格要求,这样才能造就一个个好的栋梁之才。尤其对于一个处于315岁之间的孩子来说是他们人生的开始。是人格形成与习惯5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们所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就是教会他们判断是非,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人格素质,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坚持正确的选择,做对的事情。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教给他们知识,让他们能够充实自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扎实的基础。(三)家庭环境现在的农村孩子不再存在因为没钱而不能去上学的这种情况,从另一方面说就是农村的孩子上学缺的不是钱,也
12、不是学校的各种好政策以及吃穿问题。农村的孩子吃的是农村里天然生长的瓜果蔬菜和粮食,他们的身体素质一点也不比那些在大城市里天天喝牛奶,吃营养品的孩子差。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现在必须学习的有两种语言普通话和英语。就这两种语言来说,普通话是他们从小就可以来自主学习的,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既简单也容易的。但是这好像是仅仅对大城市里的孩子而言的,因为农村的孩子在这方面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孩子本应该由老师家长好好引导,认真学习语言的时候,农村的这群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不仅是语言的学习,就为人处事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他们从小就被父母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由他们照顾着。这类群体的人往往在日常生活中
13、不注重细节:语言粗俗,知识浅薄,不会说普通话。从小给孩子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使孩子在小小年纪就爆粗口、说话没礼貌、不尊重长辈、不害怕大人老师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态。有的农村小学的一些老教师在上课时也用地方方言,以至于孩子们到小学六年级毕业了还不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上了中学才会发现与其他城镇学校出来的孩子一起学习、交流起来非常吃力。三 对偏远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社会不管如何发展、如何进步,农业都是永远不可能消退的行业。农业是其他各行各业的基础,农民在这当中的作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大小农村的存在才保证了中国十三亿多人口在社
14、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出现粮食问题。虽然机械化生产给农民减轻了不少负担,但还是有一些农活是机械所无法完成的,它们需要农民用体力劳动去完成。这些人为我们的吃饭问题而劳作着,难道我们就不应该为他们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而思考一下吗?6(一)实施信息化教育是偏远农村小学学生全面学习知识的必要农村孩子大多由于父母忙没时间照顾,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代替照看,从小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甚至有的孩子长到十二三岁了,连自己所在的县城都没有去过几次,更别说是外面的世界了。很多时候,小学的课本里面会涉及到一些新的名词,比如水果:椰子、芒果、火龙果等南方水果;比如地方: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大城市;再比如古迹:长城、故宫、桂
15、林山水等名胜古迹,这些对于这群在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听说过就已经很不错了,就别说让他们认识或描述这些了。按理来说同龄的城镇孩子也不可能见识这么广,可是他们毕竟有父母的正确引导,每天可以看一些相关节目视频。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监护人要么就是片面认为电视无益,不让孩子看电视;要么就是宠爱孩子,孩子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大多孩子基本上会选择动画节目,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休息;还有一类就是从小跟着身边的亲人看,大人看什么小孩就看什么,十分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和发展,也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如果学校能够把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在上相应的课程时,播放相关视频、图片,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
16、这些东西,认识这些事物,那肯定是最好不过的了。有部电影叫绿草地讲述了一个动人而又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故事:如果这群可爱的孩子能从小接受教育,能知道关于乒乓球的一些知识,就不止于做出那些让我们既为之担心而又觉得可笑的事。孩子们接受教育非常重要,只是在认识事物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真正的带他们走过大江南北,见识各种不同事物的真貌。也许我们能通过信息化网络教学的方式带领这群见识少又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去认识这一切,虽不是实物但确实能增长他们的见识。(二)信息化教学对农村孩子语言学习十分重要农村孩子的方言,地方语往往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他们身边的人,甚至接受初步教育时他们的老师说的都是方言、地方语、或者是
17、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以至于这些孩子们在他们的教育下直到小学毕业时仍然是以唱读方式读背课文,使用方言在课堂上交流或是回答问题。再往后就不用说了,上了大学与校园里的同学交流总是不标准普通话,不能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对于这一现状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我认为完全不是这样的,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来教育学生,一定可以纠正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从孩子上学前班开始7就用正确的普通话来教育他们学习,新学的课文可以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的方式来朗读,保持这种学习方式。跟着录音学读课文,最后学着录音机的节奏音调背课文,慢慢学会从小用普通话交流。通过播放录音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学习七八年语言,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语言学
18、习方面受益匪浅。(三)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现在的农村孩子进入大的学校以后大多体现出的共同特征就是知识面狭窄,才艺平平。只有少数可能会学习成绩较为突出,而这些孩子往往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圣贤书,因为小学的六七年时光造就了他们为学习而学习的习惯。网络本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汇集着各种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来挖掘这些生长在偏远地区的人才。我们可以把多媒体引进音乐、美术、体育课堂,让每个在这些方面有天赋的孩子都能学到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开展多种比赛来选拔和鼓励他们,把有才能的孩子从中挑选出来,为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有些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应该多搜集
19、一些作品、画画技巧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画家史事教导他们。有些孩子热爱体育,我们就带领他们多看一些体育比赛节目,体育课上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教他们体育知识,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有在写作,语言,奥数等各方面有能力的孩子我们也应该给予全面照顾,他们虽然自身所处环境条件不如大城市里的孩子,但是我们也应该通过现代化信息教育,开办一些兴趣小组,用网络教学给他们以全力支持,尽量使他们缩小同城镇孩子之间的差距。结束语: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工业、农业、科技都与信息化紧密相关。教育是这一切的基础,因为通过教育培育出来的这群人正是未来社会的真正主人。这个世界将由这些人主宰与建设,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
20、的教育,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做好准备,成为一个个合格的建设者与创造者。参考文献:1侯良才.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和趋势DB/OL.http:/ ,2010-10-23.2晋城市委政研室.解决偏远山区农村教育问题势在必行DB/OL.http:/ 3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39-54. 4白玉霞.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DB/OL.http:/ ,2014-03-03. 8Discussion on necessity of remote rura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YANG Hong-yan(the wa
21、y the District Hong Xian primary school Gansu Jingtai 730400)Abstract: todays China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technological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o often excludeweek, national educ
22、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first important part. In recent years,education has more and more attracted national attention, some towns school both from the teaching equipment,teaching staff and the teaching invest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new and improved. But the remote
23、 ruralschools seem as less attention or concern is not the peripheral region were excluded, the old schoolhouseinsufficient teacher resource, backward equipment is not complete and other issue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Although the state has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ut because the
24、rural school scale is small, not strong enough implementation and show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s, or is stopped, and some even go backwards phenomenon. For this series of problems arise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status, then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remote rura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Keywords: remote rura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on education; neces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