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清镇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37966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清镇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清镇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清镇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清镇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清镇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2: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单项选择题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单项选择题A、 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B、 普及型基础性发展性C、 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D、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个体B

2、、学生集体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5:标准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判断题对错 6:新课程规定,小学阶段的课程以()为主。单项选择题A、核心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与综合相结合D、分科课程 7: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 8:对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境和对象发生的同类思想品德问题,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采取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多项选择题A、应是相同的B、应是完全不同的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D、应有一定的灵活

3、性E、以教育原则为主导 9: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叫()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学习策略C、教学计划D、教学目标 10: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多项选择题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 11: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 12:按照现代信息论的观点,记忆的三个基本阶段是编码、_和_。 ()多项选择题A、储存B、保持C、回忆D、提取 13: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

4、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 14: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知识广博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D、富有个性E、改善实践 15:小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焦虑。单项选择题A、学习B、行为C、考试D、适应 16: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17:()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18: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19:“任何人不得在

5、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单项选择题A、生存权B、隐私权C、受尊重权利D、身心健康权 20:操作技能形成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判断题对错 21: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2:教学是进行智育的唯一途径。判断题对错 23:保持信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单项选择题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永久记忆 24:节俭属于性格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态度B、行为C、

6、意志D、情感 25: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华生 26:同辈群体不能成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判断题对错 27:学记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单项选择题A、循序渐进B、巩固性C、因材施教D、直观性 28: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单项选择题A、23岁B、4岁C、5岁D、78岁 29: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单项选择题A、培养能力B、传授知识C、依法执教D、教书育人 3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判断题对错

7、3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 )。单项选择题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32: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单项选择题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 3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4: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多项选择题A、官学B、私学C、骑士学校D、书院E、社区学院 35: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多项选择题A、认知B、情感C、动作技能D、思想目标

8、36:下述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动画设置的正确描述是()。单项选择题A、幻灯片中的对象可以不进行动画设置B、设置动画时不可改变对象出现的先后次序C、幻灯片中各个对象设置的动画效果应一致D、对象只能设置动画效果不能设置声音效果 37: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单项选择题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或解聘职务C、撤销教师资格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38: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是通过以下哪一经典实验得出的?()单项选择题A、黑猩猩问题解决实验B、饿猫“迷笼”实验C、小白鼠走迷津实验D、白鼠“迷箱”实验 39:课程计划的核心是学科设计。()判断题对错 40:当今社会

9、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的规律。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4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单项选择题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42: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比较完整的计划是()。单项选择题A、月计划B、学期计划C、具体的活动计划D、周计划 43: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多项选择题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E、教

10、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44:教师不能因各种理由关学生禁闭,因为学生具有()。单项选择题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45: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 )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单项选择题A、被动的合作学习B、自觉合作学习C、主动学习D、主动合作学习 46:“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霍尔B、华生C、高尔基D、格塞尔 47:我国古代众派学说中,主派“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派。单项选择题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48: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判断题对错

11、 49: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50: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激发学生的情感B、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C、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D、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51:“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论语B、孟子C、学记D、劝学篇 52: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单项选择题A、张骞B、玄奘C、鉴真D、甘英 5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

12、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5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杜威C、昆体良D、思孟学派 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科学之父”是爱迪生B、“物理学之父”是阿基米德C、“数学大师”是毕达哥拉斯D、“自然哲学大师”是亚里士多德 5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流畅性B、变通性C、新异性D、独创性 57:()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必经阶段。单项选择题A、理解教材B、感知教材C、运用知识D、激发学习动机 5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多项选择题A、对

13、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 5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单项选择题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0: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多项选择题A、教育治疗B、家庭治疗C、心理治疗D、社会治疗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B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

14、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D 解析 教育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不同情况下同类的思想问题采取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C,E 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11:答案C 解析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它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12:答案A,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

15、,因而最早出现。 14:答案A,B,C,D 解析 选ABCD (本解析由白提供) 15:答案C 解析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正常发挥。考试后又持久不能松弛。(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6:答案B 解析 题干是对联合群体的解释。 17:答案D 解析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 18:答案C 解析 根据对小学阶段的规定可知。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模仿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该阶段对动作的控制主要靠视觉,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21:答案C 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16、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22: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26:答案错误 解析 同辈群体也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27:答案A 解析 学记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体现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故选A。 28:答案B 解析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9:答案D 解析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

17、责是教书育人。 30:答案错误 解析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陶冶法。 31:答案A 解析 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故选A。 32:答案A 解析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33:答案C 解析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34:答案A,B,D 解析 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 35:答案A,B,C 解析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36: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

18、A 【名师点睛】幻灯片中的对象可以不进行动画设置,设置动画时可以改变对象出现的先后次序,也可以为幻灯片中各对象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并且每一对象不仅能设置动画效果还能设置声音效果。 37: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8:答案B 解析 选项A黑猩猩问题解决实

19、验是苛勒顿悟一完形说提出时所做的系列实验;选项B饿猫“迷笼”实验对应的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选项C小白鼠走迷津实验,是罗森塔尔为了验证实验者期待效应所做的系列实验之一;选项D白鼠“迷箱”实验是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时所做的实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0:答案C 解析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而青少年儿童教育“成人化”指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趋向青少年时期的下一个阶段的教育,违背了个体的阶段性特征。故选C。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

20、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其中,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的主要活动与安排。 43:答案A,B,C 解析 略。 44: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三款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题干中教师关学生禁闭的行为属于侵犯学生的人生自由权。故答案选B。 45:答案D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心理学家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他著名的论断是给他一打儿童和他所需要的环境,他可以把他们培养

21、成他所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人。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正确 解析 49:答案D 解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50:答案A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52:答案C 解析 张骞是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玄奘促进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甘英在汉朝时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对西亚各国的认识。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故选C。 53:答案D 解析 依据义务教育特性,得出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54:答案D 解析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

22、程。后来的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55: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奴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在古希腊,涌现了一大批自然哲学家。其中有:“科学之父”泰勒斯,“物理学之父”阿基米德,“数学大师”毕达哥拉斯,“自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得。 56:答案A,B,D 解析 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57:答案B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感知教材的内涵。 58:答案A,C,D 解析 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会、学科。 59:答案B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0:答案A,B,D 解析 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更多资料请加入会员学习。】如何加入会员?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师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