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教案范文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精选教案范文一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 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
3、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
4、,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
5、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
6、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精选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1、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2、课型:新授 3、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视读
7、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 请学
8、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精选教案范文三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黑板上简笔画崇山峻岭、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沉香
9、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5.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换成“几座”、“几道”?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师总结: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板书:太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沉香
10、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2.那么多年没见妈妈了,见到了妈妈,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哪组能边读边演这个场景?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11、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爱 摔倒了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教案范文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二年级语文江凡经典教案范文】 二年级语文江凡经典教案范例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认读本课生字15个,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再结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 了解大致内容
12、,边看边注意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三)生自由读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四)组内相互交流 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记住它。 (五)游戏: 小蜜蜂采蜜(花朵后面的词:火焰、迅速、蔓延、咳嗽、惊慌、摸索) (六)指导写字 1、 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 重点指导:商:里面是“八”“口”不是“古” 焰:右下是“臼” 迅:笔顺要强调 慌:右边部分中间是“亡” 逃:笔顺应强调,练习变字小魔术“桃、跳” 3、 学生读读写写: (七)作业: 1、 生字、词 2、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
13、情况要镇静机智。 二、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2、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 (二)分组交流: 1、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2、小组汇报 (三)课件随机出示: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四)指名生读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
14、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4、问: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5、师小结:(略) 6、师: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回答) 7、讨论: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8、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二年级语文江凡经典教案范例二 教学目标: 1、学认17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在认字
15、、写字的过程中注重字义和字形的联系。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慌乱中冷静、机智的品质。 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没有遭遇过火灾,不知道火灾中的应急常识,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火灾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景以及江凡沉着冷静的品格。 2、引导学生从江凡所说的话中得到启迪:只有平时要掌握自救知识和自救的训练,遇到危险时才能做到沉着冷静。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 1、查字典,查查不认识的字的拼音。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火灾中的自救常识。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前音乐吉祥三宝。 二、
16、观看音像,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曲充满温馨,充满吉祥的吉祥三宝,使我们享受着生活的幸福美好,可是俗话说“居安思危”。你们可曾想到,人生的道路也有风雨坎坷,甚至灾难。现在我们来看一组报道。 2、看课件一组有关火灾的新闻报道 3、教师谈话:通过刚才的新闻报道,我们看到,当灾难来临之际,人们往往不是惊慌失措,抱头鼠窜,就是坐以待毙。可是同学们当有一天,意外或危险侵袭我们时,我们又会怎样做呢?难道在危难中就没有生机了吗?今天我们就要认识四川南充市的一个10岁的小男孩。当熊熊的大火吞噬他家那座大楼时,他却能从大火中救出了30多位邻居,他就是江凡。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发生火灾的紧要关头
17、,他是怎样做的呢?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江凡。 3、学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学生质疑,确立目标。 1、教师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想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江凡是什么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 2、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听老师读课文后回答这几个问题。 3、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课文讲的是在一次火灾中,邻居们惊慌失措,十岁的江凡沉着冷静地带领大家逃出火海。读了课文使我懂得:只有平时要掌握自救知识和自救的训练,遇到危险时才能做到沉着冷静。) 四、细读理解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1、 学生自学思考问题: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江凡是一个镇定机智的人? 2、学生自由
18、讨论交流 3、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指导。 (1)引导学生从火势的严重来体会江凡镇定 当时的火势怎样呢?仔细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从课文的哪几自然段能了解到当时的灾情。再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的火情。 从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火势庞大,情况紧急?(完成表格体会“惊慌”的意思,并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火灾情况邻居们表现江凡表现 迅速蔓延 烟雾腾腾 呛得 熏得惊醒 喊声 哭声 咳嗽惊慌 挤来挤去 碰倒 撞上 找不到镇静 拿起 包住 扶着 思索 趴 沿着 摸索 推开大门 结果小英雄江凡带领大家安全逃生 指导朗读: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略高,就能读出“惊慌”的场面。 (比赛朗读)
19、假如你看到这样紧急的火情,你会想些什么?江凡又是怎么做的?(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从江凡的做法来体会江凡的机智镇定。 自由读课文第3、5段,讨论:从这些段中写了江凡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江凡冷静机智,请找出这些语句来。(抓住有关动词指导朗读,读时与“惊慌”相反。) 江凡为什么拿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懂得自救知识) 在什么也看不清的楼道里,江凡为什么能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沉着冷静,机智灵活,掌握自救知识,平时加强训练) (比赛朗读) 4、你认为江凡是英雄吗?你对江凡说的话是怎样看的? 5、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江凡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把有关的
20、句子画下来,想一想我们该向江凡学习些什么?” 五、品读练笔 请从表格中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写写自身经历。 学生交流。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江凡一课,使我们结识了江凡这个临危不乱,遇难冷静,机智过人的小英雄,从他的事迹,使我们深受启发:只有平时加强学习与训练,掌握自救知识,当我们遭遇灾难时,必须做到沉重冷静,才能够遇难呈祥,化险为夷,英雄出自平凡。 七、布置作业:收集防火、用电、防雷等知识。 板书设计: 人们 :惊慌 挤碰 找不到 火灾 迅速蔓延 逃生 镇静 思索 推开门 江凡 (英雄) 说:遇事冷静、火灾演习 二年级语文江凡经典教案范例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能复述课文 技能目标 在对话,交流,质疑中,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江凡在火灾中的冷静,机智,沉着的品质。 情感与价值观 目标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到事情冷静,沉着,机智;激发学生提高自救意识合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了解江凡为什么能够从火中把奶奶和邻居救出以及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什么的问题。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学习江凡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看着视频上这些触目惊心的火灾现场,想来大家心里都觉得很害怕吧!生命只有一次,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即使是大人,也会惊慌失措。今天,老师就要将大家带领到一个火灾现场,
22、而小朋友们,今天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充当小记者,来为大家记录下这个关于火灾场上的故事。” 师:“那么,小记者们,跟老师一起去还原这个火灾现场吧,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熟读词语 师:“在充当小记者之前,我们有一场记者入职考试,不过关的小朋友可不能当上记者呢。” 师:“让我们来男女分工合作。男生先读,女生跟上。看谁今天是我们班的小记者。” 生读 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当一名好记者的潜质。现在就请我们班的小记者们前往火灾现场吧。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火势如何?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 三、精读 第二 第四 1、学习第二自然段。
23、 师:“看着同学们认真考察的神情,老师相信你已经能将现场描述出来了。请一位小记者为我们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请他读读第二自然段。注意,阅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逗号和句号之间的停顿,他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读懂文章。” 师贴“注意逗号和句号” 师:“这位小记者的朗读真是让老师如临其境。那让老师再来考考小记者们。阅读课文时,找出关键词语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你能圈出表示现在火势情况的词语吗?请小记者们动动小手指,拿出笔来,圈出描写火势的词语。看谁才是合格的小记者。” 师:“有哪一位小记者画出来了?”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是啊,这可不是一场小火,而是一场大火啊!这场大火迅速蔓延
24、,仿佛一只火龙,想要瞬间吞噬人们。人们从甜美的梦中惊醒过来,一下子,什么声音充斥了楼层。”(生:喊声、哭声、咳嗽声,以及呼呼声) 师:“听这声音,多么的令人为之一颤。情况已经非常危及了,请小记者们带上危急的感情,一起再来读读这第二自然段。” 抓住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火势庞大,情况紧急。指导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从外面看,楼层已经非常危急了,那楼层内部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勇敢的小记者们,随着老师,一起来楼道里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 “从这一段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处境已经刻不容缓了,行动已经受到了限制。人们都被呛得无法呼吸,因为楼道
25、里(烟雾腾腾),更可怕的是,眼睛看不清前方的路,已经被熏得睁不开眼睛,都是因为楼道里(烟雾腾腾),这可怕的烟雾完全阻挡了人们逃出的步伐。多么浓的烟啊!据统计,火灾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烟呛死的。可想而知,当时,在烟的笼罩下,人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用一个词来概括(惊慌)” 抓住重点词句。 3、师:“耳闻不如亲见,小记者们想不想亲自走进现场,去感受一下火灾发生时的情景?”(播放图片)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刚刚进入甜美的梦乡,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了,一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在喊有的在叫还有的还有的(激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他们实在太惊慌了,所
26、以他们挤来挤去,碰倒了杂物,撞上了自行车,却依然是找不到出去的大门。请小记者们,带着你对火灾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火灾发生时的情景。再次齐读这两段话。” 师:“请小朋友们张开你们的火眼金睛,瞧一瞧,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引出“形声字猜义法” 三、精读 第三、第五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现场,你就住在那被火和烟包围着的小楼上,你最想干什么?” 师:“是啊,逃,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赶快逃出去,那么,年仅10岁的江凡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也和别人一样惊慌吗? 生:“不是,他很镇静” 师:“你从课文什么地方读出了他的镇静?请小记者们默读第3、第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江凡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
27、,他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 师: “江凡的本能反应也是害怕,他迅速地就让自己镇静了下来。他急忙先(拿起一件衣服),为什么要拿衣服(为了给奶奶捂住鼻子,为了防止吸入烟雾)。是啊,这个小江凡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仍然能考虑得如此周到,照顾奶奶如此体贴,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可是要逃出火灾现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人们失去理智,挤来挤去的时候,我们的小江凡脑筋一转,不是跟人们挤来挤去,而是?(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位小记者的朗读让老师都忍不住想见一见这个江凡了。是啊,他不像人们挤来挤去,而是先思索了一下,就马上()在地上,接着(沿着墙脚一点一点摸索),用了一个动词是什么(摸索)因为烟雾已经挡住
28、了他的实现,如果莽撞跑来跑去,只会事半功倍,所以他只能一点一点的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了(木板),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一下子就判断出这是什么?(楼门)可见,他平时也是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啊。摸着这木板,他一把 (推开)大门,新鲜的空气终于又回到了他们身边。这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你们觉得,这个江凡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啊?(聪明、冷静)如果没有一个冷静、机智的思考,他能做到吗?(不能)事实上,根据后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慌乱的人群中,有不少大人也学过火灾自救的知识,但是,最终将30多位邻居救出火海的却是这个年仅10岁的小江凡。那么,为什么江凡能将邻居从火海中救出来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一
29、个自然段。” 齐读该段课文,注意动词,体会江凡的机智。 四、相机学习对比 相机点出“对比”的写作手法 师: “面对同样的火灾,人们和江凡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大人是非常的惊慌,而江凡他是非常的镇静,文章通过描写大人的惊慌来凸显江凡的镇静,这种写作的手法就叫做:“对比”。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对比)。当我们描写人物时,用上对比,相信你的文章一定是最有创意的那一篇。” 五、拓展延伸,充当小记者 相机点题:这一位遇事冷静,勇敢机智的小江凡,从火海中救出了30多位邻居,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你们喜欢他吗?(喜欢)作为一个小记者,现在需要你去采访小江凡,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请小朋友拿出笔来,用你们喜欢
30、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小江凡吧。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小段赞美的诗句。 六、拓展延伸 火灾扑灭了,邻居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也被小江凡的冷静和机智深深的折服了。希望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像小江凡一样,冷静、机智,因为,惊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二年级语文江凡经典教案范文 【推荐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
31、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去过北京的小朋友找出自己在北京旅游时的照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出示_图片) 师:小朋友,认识吗?(指名读、齐读词语:_) 北京在哪儿?(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首都北京亲眼看看_呢? 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
32、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_。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三、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 四、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1、开火车拼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3、师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请同
33、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_,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_)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
34、”、“_”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_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_的升旗仪式?(播放_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学生唱我爱北京_) 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 1、师:老师请同学课前收集北京风光的照片,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照的照片带来,都带来了吗?
35、好,请小朋友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下,说说自己带的这张图片是北京的什么地方?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介绍自己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教案。 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十一、作业布置:回家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十二、板书设计:我爱北京 十三、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
36、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2、学生同座位互背。3、全班同学齐背。 二、指导写字 1、学生看书,自己说一说“广”字怎么记?自由记住“广”在田字 格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 3,学生再看书,说一说“升”字怎么记?演示“升”和“开”的比较, 自由记忆“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练习书写。 三、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四、练习 1、想一想,连一连。 告
37、走 北 升 城 广 路 京 旗 门 场 诉 2、比一比,组词。 听()走()北()开() 诉()足()比()升() 五、作业布置:画一画,把你心目中_和五星红旗的样子画下来。 六、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范文二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
38、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 查找关于北京_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 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_,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_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_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
39、媒体课件出示_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 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_。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 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 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_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_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 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 小组汇报。 4. 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_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