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 目录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元节的八大禁忌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 1、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2、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
2、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3、下元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
3、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
4、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
5、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元节的八大禁忌 1.勿晚上晒衣服,当鬼觉得你的衣服好看,红色最忌。 2.少去阴气重的地方,比如山、小巷子等。 3.勿捡路边的钱,这些钱买路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 4.勿轻易的回头看,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鬼叫你。 5.筷子勿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鬼与你分享食物。 6.勿夜游,八字轻的人不要夜游,易碰上麻烦。 7.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冥
6、纸是烧给鬼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8.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2022中元节有哪些讲究事项】 目录 中元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 中元节有什么讲究 中元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元节既然被叫成“鬼节”,那么过法自然和祭拜有关系。这一天的习俗有不少,而且我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文化背景深厚,各地的习俗也不一而同。但无外乎都是烧纸,放河灯纸船一类的活动。这一类的活动太多,我们简单挑几个来说。 1.烧纸 一般民间风俗里认为纸在阴间
7、就是钱,于是烧纸就变成了给亡故的长辈亲人送去钱,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日子过得好一些。烧纸的地方有十字路口,也有去上坟的。但无论是在哪里烧纸,一般都认为要留几张给过路的孤魂野鬼,让它们行个方便,不要打劫了寄给亡故之人的钱财。曾见不少人在马路上烧纸的时候画个圈圈,圈圈里面烧一大堆,圈圈外面放几张,就是这个用意。 不过,现在都提倡不要烧纸,一是为了环境卫生,二是为了消除火灾隐患。如果真的要烧,也一定要再三确认一个火星子也不没有了才能走哦。 2.往海里放小木船 据说从前山东沿海地区的渔民,会用木板做成小船,然后把衣物,食品,鞋袜等东西放在小木板船上,船头还会点一只蜡烛,然后找成年男子把小船推入海中。所
8、谓靠海吃海,农民种地,所以七月十五有在农田里祭祀和祈福的习俗,那么渔民的土地就是大海。不过这些东西可能不是给死去的亲友,而是供奉海里的神明和孤魂野鬼。 3.往野地里撒饭 据说是浙江某些地方的习俗。如果中元节刚好下大雨,那么就是水稻丰收之吉兆,于是晚上的时候,农民会一边敲锣一边把饭洒在野地里,称之为“施食”。这也是佛教用语,源于佛说盂兰盆经,意思是给饿鬼道众生布施。 4.放河灯 放河灯,又叫放荷灯,大概是因为那些小河灯漂浮在水上宛若荷花。放河灯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为了普渡落水的鬼魂。因为水鬼在水中,大多不是自然死亡,这种鬼魂十分可怜,如不得轮回不得脱生,但河灯一放,它们便可以依附其上,随着随
9、流进入阴曹地府,获得托生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返回目录 中元节有什么讲究 注意言行举止,不可诋毁鬼神。 虽然很多人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是比较信鬼神的,在中元节前后,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说一些奇怪的话的,这样容易引起别人的恐慌,会严重影响氛围。 不可
10、偷吃祭品,不可乱捡冥钱。 在我家那边的习俗里,每每到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前几天都会分好冥钱,比如冥纸,元宝等,然后将他们装进纸袋子里,并在纸袋上写好祖先的逝者的名字,然后带到各自的坟前焚烧,那些钱是给祖先亲人用的,我们不可以在坟前乱捡那些钱,不然先人会有怨气而找上你。 避免夜晚出门,不要走路时回头。 中元节那天气氛是比较诡异的,感觉晚上的时候路上都是死者的魂魄,这天最好不要走夜路,万一一点风吹草动,会吓着自己,特别是生辰八字不怎么好的人更要注意,如果实在有事要夜晚出行,最好一定要拉上几个人和自己一起,给自己一点安全感,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切忌半夜照镜子,熬夜。 中元节前后人间的阴气是比较重的,
11、万一在照镜子的时候,鬼像恐怖片里播放的那样突然出现在镜子里,然后伸出手来把你掐死了怎么办,这是非常恐怖的,半夜的时候,是人体比较虚的时候,元气比较弱,万一鬼上身了怎么办,在养生上也告诉我们尽量早点休息。 返回目录 20_(请自填)中元节有哪些讲究事项 【推荐二:2022中秋过后剩了好多月饼吃不完怎么办】 中秋过后剩了好多月饼吃不完怎么办 第一招:凉拌月饼把月饼切成细丁,拌上榨菜丝、葱花、虾皮等,再浇上点芝麻油,就成了一道爽口的开胃小菜。如现在流行的鲍鱼、肉类、华美蛋黄月饼,就可如此处理。大家不要拘泥于所说的拌饭,各种材料各种凉拌! 第二弹!炒月饼!先将胡萝卜切丁,放入锅中炒,然后放入月饼翻炒几
12、下,再加入彩椒和洋葱炒,最后加入盐和鸡精,就可以出锅了,颜色漂亮,可以增加食欲。月饼炒辣椒据说不错,当然,大家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各种蔬菜各种炒! 第三弹!月饼雪糕,没错你没有听错,月饼还可以做雪糕!自制冰糕月饼,将华美月饼打碎,然后放入凉白开水搅匀,如果愿吃甜度大的,也可放些白砂糖,放进冰箱冷冻,全冻后就成月饼冰棍。 第四弹,香甜月饼豆浆。把月饼切成小丁,在打豆浆的时候一起放入打浆机,注意不要再放花生、核桃、松子之类的果仁,因为月饼中的油已经够多了。月饼豆浆带有香甜气息,口感不错。该招适合以豆沙、莲蓉、枣泥、伍仁、水果为主要馅料的月饼。 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 月饼有许多昵称。在许多地方,月饼也被
13、称为小饼,团圆饼,月团,宫饼,胡饼等。它们主要是在中秋节用来祭拜月亮神的。后来,慢慢传播到现在,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因为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天空中的月亮将是圆的,大而明亮。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自己的相思寄托在中秋节的月亮上,期待着亲人朋友们聚在一起的美好祝愿。 因为月饼的形状是圆形的,它象征着团圆,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物。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是从元末流传下来的。元朝时,由于中原人民被蒙古人残酷统治,他们纷纷起义,在朱元璋的控制下反抗蒙古军队。因为在古代发送信息很不方便,有些人害怕被搜查。因此,在刘伯温的建议下,用一种饼子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8月15日起义
14、的字条被藏在饼里,信息通过月饼传递给叛军。 为了纪念推翻元朝的八月十五日起义的成就,吃月饼的习俗开始在中秋节期间流传下来。无论月饼起源于何时,它都被视为团聚的神圣对象,被用来怀念亲人或家乡。期待更好的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的民族习俗 蒙古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行
15、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仡佬族
16、 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朝鲜族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1 广西西部壮族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
17、四个阶段。 黎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20_(请自填)中秋过后剩了好多月饼吃不完怎么办 【推荐三:中秋过后能转运的三大星座】 中秋过后能转运的三大星座 白羊座 白羊座的朋友从九月初开始,运势就在慢慢回升了,而要说运势真正的转折,那就要等到中秋之后了。中秋之后运势会快速上升,尤其是财运方面,简直就如同坐了火箭一样,让你们自己都感到惊讶,感叹自己为啥运气这么好,总是能轻松
18、获得金钱哦。 狮子座 狮子座的朋友有一颗热情的心,所以你们的幸运似乎也和温度有关。炙热的夏天应该是你们运势最好的时候,而随着秋天的来到,温暖的降低,你们的运势也在慢慢减弱哦。不过好在,要来到中秋了,而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是个热闹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你们的运势会突然好转,在冬季到来之前给你们最后的贡献,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住今天最后的机会了哦。 天秤座 天秤座的朋友运气一直错,也正因为这样,你们容易变得骄傲,而人一旦骄傲起来,就容易变得自大,那也是运势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中秋过后,你们会突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会变得谦虚起来,也知道听取别人的意见,于是好运又重新来到了你们身边,你们的运势会重新
19、启航哦。 中国传统中秋节含义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
20、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
21、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22、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过后能转运的三大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