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儿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优质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二类字,会写9个一类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语气。 3.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件。 教学难点: 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从课文中学到“孝敬父母”。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打开课本。板书三个儿子,看到题目,
2、你能提出什么疑问?(把三用其它颜色的粉笔写出来) 2.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回答) 3.同学们都各有各的设想,请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二、新授 朗读完,以闯关形式学习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A第一关我会认,同学两个人互相认读,全班一起读,再请请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实时表扬同学)B强调“嗓”和“拎”的读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区分,拎的动作和写法要点。 B我能读,词语环节。拓展学生对相似词组的积累。在此环节讲解膊,聪和荡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写
3、字要点,并以有趣的方法讲解聪,师板演后,学生在下面写师实时指导)全班再读,开火车读。 C我会填,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结(练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二、读课文 1.找出三位妈妈夸自己儿子的话(老师指导) 2.联系自己的妈妈夸奖自己的事实,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 1.提出疑问,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 2.A.文中是如何说明水桶重的?怎样读?并且表演出来。 B.妈妈此时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儿子该怎样做? 3. 文中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你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对第一第二个儿子说什
4、么? 4. 所以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四、 总结 五、拓展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关心 体贴 真正的儿子 孝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优质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
5、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
6、、小组讨论。 1)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优质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 1
7、、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词回顾 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 (一)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二)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8、。 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板书设计: 三 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嗓子好 没有特别的地方 翻跟头 唱歌 帮妈妈提水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案范文】 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精品教案范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
9、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诗 1.了解作者生平 2.释题 3.激趣 师:古代有许多关于描写田园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多的诗人对农村生活这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1.师:同学们,首先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流 利。(生自由读) 2.师指名读并评价 (师评价指向:1.字音读准。2.能比较熟练的把古诗读出来。3.找一个字音读得准的学生领读生字,学会生字。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 3
10、.齐读 4.解意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也不难,关键是掌握方法,谁能说说,以前我们理解诗句用了哪些方法?(板书:借助注释)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习,我们可以逐字逐句地讨论,借助注释把诗句弄明白,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我们等会交流。 5、小组学习,师巡视,可参与其中。 6、全班交流,弄清诗的意思,也可提出不懂之处。 师小结:同学们要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准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说一说。(生说)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后面的古诗学习中我们再一一解决;理解了意思,这样读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11、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 1、(过渡)师: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何处呢?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交流) 2、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桑阴”“学种瓜”还有插图知道了这首 古诗是描写夏季的,这种通过文字感受内容和情感的方法很好。那么,通过每句话,想想在你的脑海里还出现了哪些画面或者就这幅种瓜图的具体情景吗?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生读诗,闭眼想象,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两幅图: 第一幅图:全村劳动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12、? 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三种不同感受地读第一句: 师:是啊!看到这一片欣欣向荣的自然之景,怎能不让诗人高兴愉悦呢?(想象一片长出农物的田地,带着高兴愉悦情感来读)看着这愉快、繁忙的劳动场景,怎能不让诗人感到激动呢?(带着激动的情感来读一读)看着这朴素、善良、勤劳的人们又怎能不让人感到亲切呢?(全班齐读) 第二幅图:童孙学种瓜图师:小孩为什么学种瓜呀?大人和小孩在说些什么呢?除了学种瓜,还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劳动呢? (指导读出感情)师引:小儿虽然顽皮,可是也在劳动上专心、认真,难怪诗人最喜欢他,同学们,我们也带着喜爱,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看着童孙勤劳的样子,作为父母一定是多么的欣慰、高兴呀
13、!谁再读读? 5.回归整体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想象,如果现在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田园生活?你怎么形容?(生活温馨、恬静、愉快) 师总结:是啊!清新秀丽的景色让诗人心醉,朴素纯真的人们让诗人亲切,好学的孩童让诗人身心愉快,诗人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朴实无华的人们,我想他在写这首诗时候一定在笑、在回味。 师范读(配乐) 生指名读(配乐) 生背诵(配乐) 四、拓展品读心境之读 1.拓展视野,进一步感受 (过渡)师:田园生活其乐融融、充满情趣,难怪许多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留下诗作。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也是由范成大所写的田园诗乡村四月,可以借助注释,说说大意,也可以
14、谈谈读后的想法。(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3.总结 师:是啊!在田园诗人的笔下,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氛。那里的人民过着俭朴而充实的生活,就连小孩都那么惹人喜爱。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品读田园诗都歌。不过。田园诗歌只是古代诗歌里的其中一种。而每首诗歌都是一曲动人的歌,优美的画,但愿你们在今后的唐诗宋词学习中积累更多! 五,作业 搜集田园诗歌,可制成书签,配上文字或者图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精品教案范例二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15、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认会9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 一、导言: 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 二、新授 1、介绍作者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下
16、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看谁听的最认真?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
17、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古诗夏日吗?那就是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背一下吧!(学生齐背古诗) 2、教师范读古诗 同学们背的真好,下面我们来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听老师读古诗,注意听清本课生字的字音,听清古诗的重音和节拍。(读毒:昼、夜、各、供、学) 3、学生自读古诗,圈画并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注意古诗的停顿,并用喜欢的符号圈画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然后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4、检查认字情况 a、指名认本课生字:杂、昼、耘、绩、供、织、傍、桑、阴 b、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能这么快就认识本课生字,你一定有好的办法,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同学们
18、交流交流吗? 教师抓住契机总结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供、织、傍、阴、耘、杂、绩。 熟字换偏旁:洪把三点水去掉换上单立人就念供 明-阴运-耘职-织哄-供 运-耘仇-杂 熟字组新字:九+木=杂 同学们真棒,交流了这么多识字好方法,老师猜想现在你们一定能记住这些字了,下面我们各小组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快,认得对。 你认为哪个字的字音在读时要特别注意? 杂(平舌音)昼织(翘舌音)供(多音字) c、小组比赛识字 d、接力识字:比一比,看谁认得既对又快。 e、找朋友:你能给这些字找到一个朋友,组成一个词语吗? 5、默读古诗、交流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把你读懂的说给同学听听,好吗? 理解:昼(白天)耘(
19、耕种)绩(搓)未解(不懂得)傍(靠近)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6、指导背诵古诗 我们已经理解了古诗的内容,那么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把它背下来? 三、拓展(比较两首古诗) 背诵夏日和四时田园杂兴,在这两首古诗里,你都知道了什么?(农民伯伯热爱劳动) 四、总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在我们的校园或家里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
20、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并且书写正确美观。 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难点: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指名背古诗 谁愿意把古诗背给同学们听? 二、书写生字 我们已经能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这首古诗,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本课生字写的更漂亮。 学生观察范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上要特别注意 教师重点指导:家、耕、杂(强调木字底的变形) 学生练些 评比“小小书法家” 三、练习 同学们能把生字写得这么漂亮,那么
21、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准本课出现的词语。 1、读词 耕耘桑树杂乱无章丰功伟绩阴天当家白昼供认织布 a、男女声比赛读b、小组赛读 2、读句子、 当我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睡了。 小鱼把荷叶当做伞。 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同学们什么? 这样的多音字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本课也有这样的一个多音字,你还记得吗?强调供n供应n供认 3、背一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 小组比赛读,你能背下来吗? 4、看一看,说一说 教材71页,你看懂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引导学生练习用“像”说话,蒲公英像一把降落伞。 蘑菇像一把雨伞。树叶像一把扇子。 你还
22、说出这样的句子吗?(学生练习用像说话) 5、古诗诵读 你都积累了哪些古诗?你愿意背给同学们听吗?(指名背诵古诗) 让我们一起背一下四时田园杂兴。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我们知道只有春天付出劳动秋天才会硕果累累,我们现在的年龄就是一生中的春天,让我们抓住现在时间勤奋学习,相信你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杂 昼 家 耕 织 桑 阴 供 n 供应 n 供认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精品教案范例三 教学目标 1.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
23、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一)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
24、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一)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探究 昼: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傍:靠近。桑阴:桑树下。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
25、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3诗歌的写法 (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 (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六)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
26、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七、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耘田辛勤劳动 (赞美) 夜绩麻 学种瓜天真可爱 (喜爱)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案范文 【推荐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奇的镜子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奇的镜子经典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写8个字,认识17个生字。 3、理解父亲在整个事件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多种方法识记汉字,通过字、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爱
27、迪生的画像;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课时:三节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认识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理解课题:神奇什么意思? 3、朗读课题质疑: 1)镜子神奇在什么地方? 2)是谁使镜子变得神奇的? 3)神奇的镜子到底有什么作用? 4)这镜子神奇的原理是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问问老师或同学。 2、画出二类生字17个。 三、指名读课文。 1、画出文章的自然段。 2、画出二类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再读一读。 四、 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1、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及面镜子反射出强大的光,它是屋子变
28、得明亮起来,使手术顺利进行。 2、是爱迪生的聪明和才智使镜子变得神奇。 3、神奇的镜子就了爱迪生妈妈的命。 4、他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五、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读二类生字,组词语。 2、分析一类生字: 神:翘舍音 左右结构 神童 精神 提神 神仙 刚:左右结构 形近字:纲 钢 刚才 刚刚 刚好 刚强 医:半包围结构 医生 医学 就医 医院 与手有关 拄拐棍 检:左右结构 检查 检验 检阅 体检 查:翘舍音 上下结构 查对 查明 查看 查办 查封 性:左右结构 形近字:姓 性别 女性 男性 性格 决:左右结构 决定 解决 决心 坚决 功: 左右结构 形近字:攻 工 成功 功劳 功臣 功能
29、 功课 六、指导书写生字。 七、作业:写生字。 第二节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概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2、先来复习一下生字。 3、认读二类生字。 4、自由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是爱迪生,年龄只有7岁) 6、读第二段,想想发生了什么事?(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情况很紧急)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抓住“直打滚”“急忙”“极刑”“马上手术”这些词语来说明情况的紧急) 7、读第三段:救灾要做手术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光线太暗,即使多点几盏灯也不行,情况更加紧急) 8、
30、第四段:这时小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呢? 9、第五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 10、第六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爱迪生长大了,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11、从爱迪生的绳上,你们学到了什么?(聪明动脑于是不慌张,积极想办法) 12、作业:回家找一找爱迪生的其他故事。 第三节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 2、分角色读课文。 二、读一读。 文章 反驳 美妙 蹦跳 不可开交 断断续续 三、讨论: 1、在书中找找有哪些标点符号?都长得什么样?叫什么? 2、不认识,想办法。 3、说说你与标点符号的故事。 四、背一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
31、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地大的水塘宛如一面镜子,天上的亮光和云彩的影子都清晰地照入镜子中。如果要问它为什么能够这样清亮,这是因为源头有清新流动的水不断流入的缘故。)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感叹号 感情强烈 小问号 引起思考 标点符号的争吵 小逗号 把句子断开 省略号 语句深奥 句号 最后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奇的镜子经典公开课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现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时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
32、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明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8个字。 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三、 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却是小爱迪生勇敢尝试、聪明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
33、和镜子有关。(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 .老师出示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 “决”与“快、块”要相区别,可以组词。 “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知识,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个字,要注意笔顺(书上有) 4 .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
34、发明。 师:看,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_(请自填)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敬佩的口气) 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 学生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学生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段,抓住“直打滚”、“急忙”、“马上”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
35、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名读 师:难道医生和爸爸没有想办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办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师:医生想出什么办法了吗?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做做环顾四周、皱眉、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样子 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 (3)指导朗读(注意爸爸的着急,医生的无奈) 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
36、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责怪爱迪生?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 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
37、子变亮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 师: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什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会说什么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 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四、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3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
38、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 (2)学生分别买来了什么? (3)谁最聪明? (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奇的镜子经典公开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掌握一个偏旁部首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感情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体会小爱迪生的聪明、机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从小受到爱科学,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讲讲的反射的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爱迪生的画像,认识他吗? 关于爱迪生的故事你知道什么?用简单的话讲一讲。 1.教师准备实物镜子,出示:他有什么特点?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爱迪生救了妈妈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