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改革,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考核评估机制的改革,关系到综合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因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挥棒。 一、现行考核评估机制的弊端和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中,为了应付上,出现了如造假台帐、借已婚育龄妇女、借出生人口、假流动人口、假独生子女等等弄虚作假现象。更有甚者,向检查人员送红包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其结果使检查人员查不
2、出真实情况,查出的真空情况也不上报。为决策机关提供了虚假的成绩和信息。也使基层产生了“ 平时工作上靠对 付,年底检查靠应付,关键时刻找关系,解决问题靠送礼”的不良习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现行考核评估机制是重要的决定性原因。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是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建立的,它在推进全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2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向前推进,考核评估方案也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在飞速发展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新形势下,依然具有滞后性,弊端越来越明显:1、指标体系配置不科学,传统的几大率值仍然起主导作用。从各级的考核方案上
3、我们可以看出,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仍然是对人口出生率、政策生育率、出生统计准确率、综合避孕率的几大率值的考核。最多的文字说明是如何判定,如何认定。而相对于一些工作指标,则轻描淡写。如: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群众的满意程度、基础建设、基础工作等等。这就引导考核人员重视对前者的考核而忽视对后者的深入调查,对其它指标的考核是草率的。也诱使被查单位重视前者的准备而忽视后者。事实上,前面提到的各种造假现象,无一不是针对几大率值的。2、考核方法不科学,人为因素太多。在综合性的考核方案中,都有很多判定条件和保密规定。表面上看方案十分严密,实际上为考核评估的暗箱操作留下了隐患。因为检查是在不透明的状态下进行的,赋
4、予了检查组更大的权力,掌握着被查单位的生杀大权。检查组真正“查” 出的 问题廖廖无几,很多问题都是“抹黑帐 ”“抹”出来的。成绩 的差别,实质上是接待工作的差别,是否送了红包的差别。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汇总。因为汇总时还有一个重新认定问题,有时汇总出来3的结果能和检查组上交的结果大相径庭。其内幕不言而喻。3、工作与考核脱节,年底考核一锤定音,忽视对工作过程的监督。也就是说,考核没有和平时工作紧密结合。平时抓基础工作的部门没有考核权,有考核权的部门又不熟悉基础工作,形成了相互脱节的局面。也就导致了基层只重视考核,不重视平时工作,而考核又在玩弄数字游戏,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由此可见
5、,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必须打破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层层应付的局面,其关键是改革考核办法,建立能够对工作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的考核奖惩机制。二、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工作长效考核机制的思考目前,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机制。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办法必须改革。2006 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计划生育工作长效考核机制 :1、要把考核和平常工作相结合,解决考核和工作脱节问题。在完成人口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平时工作开展情况应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加大对工作过程的考核监控,不搞年底一锤定音的考核。2、要合理配置考核权。即抓工作的部门也应抓考核,切实解决抓工
6、作和抓考核脱节的问题,避免基层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倾向。43、合理设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在考核中起导向作用。特别是记分办法宜粗不宜细。比如,统计准确率,达到一定标准就是多少分,否则不记分。 4、合理配置分值。也可以说是对各项工作平均分配分值。因为分值不平均,人为造成了工作的重要程度不同。三、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新机制的具体打算2006 年,我们关于改革考核办法的具体打算是:1、年初制定出全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并把方案印发。把考核重点、考核办法公布于众,真正起到考核的导向作用。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反复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2、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淡化传统的几大率值在工作评估中的决定作用,加大对平时工作、基础性工作的监控。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都要有考核性的总结,成绩公布,并记录在案,纳入年底总成绩。3、弱化年底一锤定音式的考核,年底考核只检查几大率值,划定合理的比值。只要达到一定要求的,就不扣分。低于指标要求的,也从鼓励讲实话、说实情、报实数的角度出发,只要实话实说,就不预追究。4、对基础工作的考核,要放在平时进行。主要由抓工作的业务部门负责考核。5、改进考核方法。实行多种多样的考核方法。比如查信访5案件,观摩评比,事前通知样本点等。6、落实严格的考核责任追究制。如果发现在考核中有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追究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