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名校推荐】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2127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名校推荐】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KS5U名校推荐】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KS5U名校推荐】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KS5U名校推荐】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KS5U名校推荐】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杜牧诗三首,杜牧,字牧之,又称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杜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关于诗人:,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写作背景简介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

2、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 。,反复诵读后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 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 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金河,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颔联“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当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时,景象

3、凄凉,令人心碎:在清凉的月色下,汉宫中当年汉武帝所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地高高耸立,形单影只;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灯光黯淡,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颈联“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是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了南方,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这里的“春风”含有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微讽。,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告知雁儿们,不要厌恶南方人迹稀少的地方,因为这里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潇湘,潇水,湘水,均在湖南。相传深秋北雁南飞到衡山回雁峰就不再南飞,潇湘一带是大雁过冬的地方

4、,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象征方法的运用。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咏史诗鉴赏步骤:,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 D、写作技巧?,学习题乌江亭(15分钟),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2分钟),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

5、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2、 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3、 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千古流传?(3分钟),“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

6、肯过江东。,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A、李清照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

7、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C、诗人写作的目的?,D、写作技巧?,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