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8210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4.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佳句品味(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品评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中国的建筑体系之中各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关系,特别是比喻的运用,即揭示了中国建筑体系分布范围宽广,又揭示了各地区建筑的亲缘关系。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 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品评作者用 “帷幕”一词来说明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非常简练概括,恰当的比喻能带来言简意赅的效果。 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 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

2、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 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2结构图示 3布局谋篇第一部分(1 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第二部分(313):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第三部分(1419)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 为什么” 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第四部分(20):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 “文法”和“词汇” ,在现代社会把我

3、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写法借鉴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概括时,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步步深入,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 最显著”、 “最主要”、 “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 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2作者大量运用比喻的方法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规律,把建筑的规律比作文章的文法,建筑如同作

4、文章一样,有拘束性,也有灵活性,各民族建筑之间也有“可译性” 问题。用这种方法说明问题,介绍事物非常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林徽因的丈夫,祖籍广东新会,1901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 年 1 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他于 50 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1943 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梁思成从 50

5、 年代起,热情宣传祖国建筑遗产,撰写 北京 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 、 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他十分重视吸取古建筑的精华以创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新建筑,写有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 建筑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 、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美学问题等文。1963 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1200 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营造法式注释(1983 )等专著。梁思成的著作已编成梁思成文集四集出版(19821986) 。他的专著中国建筑史图释于 1984 年在美国出版。 2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

6、的民族文化特色。 可读性。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着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可塑性。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 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内向性。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

7、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超稳定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容易性。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

8、木、水、火、土“,“木“ 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 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重点难点互动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答: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二) ,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三) ,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四) ,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屋顶(六) ,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特征的典型形象;色彩(七) ,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

9、筑鲜明的特色。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能体会到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是什么。 答: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立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以“体形环境 ”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以辨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梁思成上述思想,在这篇文质柔美的小论文中,有着确凿的彰显。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课后练习详解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

10、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答案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前五个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后三个特征属于装饰特征。2 在总结中国建筑的“ 风格和手法”时,作者为什么称之为 “中国建筑的文法”?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可译性”? 答案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 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 ,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

11、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也是用“ 语言和文学” 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 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三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答案见佳句品味 1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 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答案见佳句品味

12、2 3建筑的“文章” 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 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答案本题把建筑的各种类型和文章的多种体裁相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式,又有多样性的表现。 四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有表现出现代风格。 提示结合课文中概括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具体说出家乡的建筑有哪些地方和这九点相同,不同的地方有哪些,找出其中为了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而改变的建筑特色。如有些地方的建筑墙面的装饰性非常强,屋顶上仍然保留翘起的飞檐,琉璃砖瓦仍然大量使用等,这些都是传统特色。但现在的建筑材料以钢筋水泥为主,铝合金、塑钢窗、玻璃幕墙的大量使用,空调搁板的设计,这些都是现代风格。高考试(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