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沙湾中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沙湾中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判断题对错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单项选择题 3: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个人特质B、家庭背景C、实施措施的特质D、社会环境的特质 4: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出现C、国家的出现D、文字的产生 5:过度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
2、、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6: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的心理学理论不仅直接导致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而且致力于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判断题对错 7: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单项选择题A、主观性B、客观性C、主观性和客观性D、随意性 8:思维的主要特征为()。单项选择题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 9: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由反复经验引起B、以语言为中介C、积极主动性D、掌握社会经验E、后天习
3、得性 10: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判断题对错 11: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12:第二课堂是指()单项选择题A、室内课堂教学形式B、体育课C、实验室D、课外教学形式 13:教师通过采用讨论、试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的结课是()单项选择题A、归纳结课B、拓展延伸结课C、比较结课D、活动结课 14: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15:在测验时向被测者提供一些模
4、棱两可的刺激,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作出自己的反应的测验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自陈人格测验B、价值测验C、行为观察D、投射人格测验 1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7:“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单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18: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且有效地使用策略的时期是()单项选择题A、小学B、初中C、小学、初中D、初、高中 19: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其目标一致的其
5、他科学家所接受,作为他们的同事。而当某位科学家作为向大众解释科学的人获得声誉时,大多数其他科学家会认为他不能再被视为一位真正的同事了。以上论断所基于的假设是()。单项选择题A、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是一项个人的活动,而是要依赖一群同事的积极协作B、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不把他们所嫉妒的有名的科学家们视为同事C、一位科学家可以在没有完成任何重要研究的情况下成为一位知名人士D、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那些科学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的新研究 20: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单项选择题A、录音练习册B、多媒体学习包C、自学课件D、导听教学 21:制约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是()。单项选
6、择题A、政治、经济、文化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C、社会、知识、儿童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22: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艾里克森C、希尔加德D、柯尔柏格 2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多项选择题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E、课外活动 24:以词汇、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5: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二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拉弦乐器B、打击乐器C、弹拨乐器D、吹奏乐器 2
7、6: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与交往B、活动与交往C、教学与活动D、修养与交往 2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教学媒体。()判断题对错 28: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单项选择题A、依法执教B、爱心奉献C、团结协作D、廉洁从教 29: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课程类型C、课程标准D、课本 30: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是()单项选择题A、环境B、问题C、心境D、课堂气氛 31:教育法的最主要的渊源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法律B、教育法规C、教育政策D、行政规章
8、 32:辅导老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单项选择题A、鼓励B、反映C、澄清D、询问 33:“跳一跳,摘桃子”这句话比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做到()单项选择题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 34: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单项选择题A、水平测评B、选拔测评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 35: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判断题对错 36: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多项选择题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
9、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 37: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单项选择题A、动能B、重力C、电能D、势能 3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判断题对错 39: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B、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C、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D、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4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判断题对错 41: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单项选择题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42: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
10、、融合而成的课程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43:适当的过度学习会阻碍知识的保持。()判断题对错 44:BBS是()。单项选择题A、网络日志B、电子布告栏系统C、邮件系统D、实时信息交流方式 45:美国心理学家_在二十余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单项选择题A、吉尔福德B、斯皮尔曼C、桑代克D、斯腾伯格 46:()是指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单项选择题A、方向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教
11、育性原则 47: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的教学原则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及时而教D、开而弗达 48: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多项选择题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49: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唐代文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李白B、韩愈C、柳宗元D、杜甫 50: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判断题对错 51:17世纪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总结和论证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
12、题A、夸美纽斯B、帕利门C、赫尔巴特D、昆体良 5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 53:下列理论关于智力理论的是()多项选择题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C、组因素论D、多重智力论E、智力三元论 54: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单行条例。()判断题对错 5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56: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 57:新
13、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派生类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58:传统的课堂座位排列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秧田形B、马蹄形C、圆形D、弧形 59:综合性提问是指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判断题对错 60: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单项选择题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A 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的个人特质。 4:答案A 解析 学校的产生标志
14、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 5:答案D 解析 受到情绪困扰的儿童常常有过度焦虑、非常敏感、注意力困难、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特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答案正确 解析 7:答案B 解析 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客观性。因为人们会按照一定教育规律(客观)通过主观的思考和实践去达到目的。教育的目的也是因教育阶段和教育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这是客观规律,而人们做出判断则需要加以主观思考。(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8:答案A 解析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9:答案B,C,D 解析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以语言为中介、积极主动性、掌
15、握社会经验。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15:答案D 解析 人格测验中的投射测验,测验方法是在测验时向被测者提供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作出自己的反应,主试根据其反应推论出若干人格特性。(资料来源普通心理学)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从“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其目标一致的其他科学家所接受,作为他们的同事
16、”可知“真正的同事”前的定语是“科学研究”“与其目标一致”,如果那些科学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的新研究,那就不是“真正的同事”。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制约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知识、儿童,具体包括:(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22:答案B 解析 略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二胡是拉弦乐器。 26:答案B 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17、 29:答案B 解析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可设计课程的种类。课的类型:即课的种类。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也不一样,有的以课的任务划分,有的以教学方法划分。一般以课的任务划分为宜。因此,课的类型,即根据主要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类型。划分为2大类:1、综合课,即一堂课中完成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2、单一课,即一堂课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单一课又分为:传授新知识的课、巩固知识的课、培养技能、技巧的课、检查知识技能的课等。课程类型包括:(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课程更宏观一些,课微观一些。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教育法律是教育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教育法的最
18、主要的渊源。(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错误 解析 皮亚杰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36:答案A,B,C,D,E 解析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了一般保护外,还有对身心健康权、人权自由、人格尊重、隐私、名誉、荣誉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37: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本题选D。 38:答案正确 解析 39
19、:答案B 解析 40: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41:答案A 解析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对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言语直观。 42:答案A,B,C,D 解析 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由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43:答案错误 解析 适当的过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4:答案B 解析 BBS全称为BulletinBoardSystem,即“电子布告栏系统”或“电子公告牌系统”,是互联网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属于非实时信息交流方式。
20、45:答案A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47:答案D 解析 48:答案A,C,E 解析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 49:答案B 解析 苏轼对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50: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桑代克练习律的观点,而非效果律。 51:答案A 解析 52:答案A,B,C,D 解析 53:答案A,B,D,E 解析 关于智力的理论有二因素论、群因素论、多重智力论、智力三元论等。(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4:答案错误 解析 55:答案C 解析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56:答案B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58:答案A 解析 59:答案错误 解析 综合性提问是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理解提问是指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因此,本题的观点是错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60:答案C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