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西沙星在抗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莫西沙星0.4 g/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 g/d,疗程12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9 ,优于对照组的75.0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88.7 ,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 关键词 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a)-072-02 近年来,随着
2、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回升和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DR-PTB)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难点之一,备受关注1。MDR-PTB是指对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5种主要抗痨药物中2种或2种以上耐药的肺结核病患者。这类患者是十分难处置的传染源,一直在社会上传播耐药菌,新感染者发病后则成为初始耐药者。在研究新药的探索中,氟喹诺酮类药是最活跃的领域之一2,其中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X)已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有效二线抗结核药物。莫西沙星(moxifloxaci, MXFX)是一种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因附加的甲基侧
3、链而增加抗菌活性,对现有氟喹诺酮类敏感性较差的结核杆菌等也显示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具有消化道吸收好、组织分布好、渗透性强、消除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为现今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有希望的抗结核药物。为寻求针对MDR-PTB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我科自2006年7月起开始观察莫西沙星对MDR-PTB的临床疗效,并与左氧氟沙星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 经正规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痰菌持续阳性者; 药敏试验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对H、R、S、Z等多种药物耐药;肺部病灶进展或空洞增大者; 未应用过氟喹诺酮药物(FQNs)治疗; 年龄2070岁,无心、肝、肾功能不
4、全,无矽肺、糖尿病等并发症,非孕妇患者。 1.2 治疗方案 参照过去用药史(药物品种、疗程长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选用药物;治疗组选用含MXFX(M,商品名:拜复乐,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0.4 g/片,用法:0.4 g,每日1次)方案;而对照组选含LVFX(V,商品名:左克,由扬州扬子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1 g/粒,用法:0.4 g,每日1次)方案。除FQNs外其余化学药物在配对上相同。将符合上述条件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3DL2E1321F9DL21321F含义为:3个月 D、L2、E、1321、F;9个月 D、L2、1321、F方案治疗;对照组以
5、3DL2E1321F9DL21321F方案,观察l2个月。其中代号D(dipasic)力克肺疾,900 mg/d;L(fifupentine)利福喷叮,600 mg/d,每周2次给药;E:乙胺丁醇,0.75 g,每日1次;1321:丙硫异烟胺,600 mg/d;治疗组F为莫西沙星,0.4 g/d顿服;对照组F为左氧氟沙星0.4 g/d,顿服。 1.3 观察指标 每月做痰结核菌涂片(集菌法)3次,观察2、3、6、9、12个月痰菌转阴情况;每月拍X线胸片1次;每月做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尿常规各1次; 密切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
6、病变明显吸收,空洞闭合;好转:痰菌转阴或痰菌指数降低,症状好转,X线胸片无明显变化;无效:痰菌持续阳性,临床症状恶化或X线胸片病变进展。显效和好转合计为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临床计量资料用(xs),疗效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完成疗程126例,其中,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组64例。退出6例(治疗组1例因咯血死于家中,2例由于经济原因退出;对照组1例由于感染后呼吸衰竭死亡,2例由于经济原因退出)。完成疗程的治疗组组年龄2675(50.412.3)岁,男40例,女22例;病程16年。对照组年龄2570(49.511.8)岁,男41例,女23例;病程15.5年。 治
7、疗后痰菌阴转两组于各个时期均差异显著(P005),并且痰菌阴转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肝功损害、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及光敏反应,经保肝及对症处理好转,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见表3。 3 讨论 MDR-PTB的治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一个难题,其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对健康及公共卫生问题造成极大威胁,常用的一线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LVFX、MXFX作为新的FQNs,已被证实有较强的抗结核作用,FQNs在痰、支气管黏膜、肺等组织的药物浓度超过血药浓度;FQNs可
8、穿透细胞,进入细胞内,杀灭巨噬细胞内MTB,并且连续投药无蓄积倾向3。LVFX国内外已有效应用于MDR-PTB的临床治疗,MXFX国内文献报道较少。FQNs单剂长期用药易诱发耐药性产生,其耐药机制是结核菌旋转酶亚基结合区的基因突变,已发现由此可使MTB发生高水平的耐药,FQNs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故此类药物在治疗时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组成联合方案4,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在于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抑制细菌的DNA复制、转录,造成染色体损害,导致细菌死亡。近年来还提出本类药物能直接抑制分枝杆菌的分枝菌酸代谢而起作用6。现在我国用此类药物抗结核治疗已10年,临床耐药率低,疗
9、效可靠。本实验观察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经对症治疗,大多症状减轻,患者能坚持治疗。两组的痰菌阴转率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莫西沙星是一种新的疗效肯定的抗结核药物,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给MDR-TB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我们建议如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治疗,只要条件许可,推荐使用氟喹诺酮类的最高级莫西沙星。 参考文献 1端木宏谨加强对耐药结核病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 23(2):69-70 2张致平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 22:240-246 3毕经瑞,邱兴屹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3,24:352 4冯枭,杜前锋,张侠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1100,1105. 5刘淑贞,王秋梅,张淑敏,等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4,26(9):692. 6宋文虎,肖成志,宋礼章结核病学进展(第二辑)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8 (收稿日期:2008-02-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