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江永中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江永中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1: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正迁移横向迁移负迁移纵向迁移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 2: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单项选择题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 3: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
2、竞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单项选择题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 5: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管理者角色B、父母角色C、研究者角色D、服务角色 6: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单项选择题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7: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包括()。多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 8: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说明了
3、()。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 9:学校最早出现在()。单项选择题A、雅典B、中国C、斯巴达D、欧洲 10:隐性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多项选择题A、克服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B、发挥教师的作用C、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刨造良好的社会环境E、明确隐性课程的目标 1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具体迁移D、一般迁移 12: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多项选择题A、判断
4、时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B、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C、心理健康只是一种状态D、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13: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组织教学B、检查学习C、学习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 14: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教材是核心环节。()判断题对错 15: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 16: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判断题对错 17: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布卢姆D、夸美纽斯 18: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自愿性B、强
5、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 19: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单项选择题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 20:课后作业设计包括作业题的()多项选择题A、选择B、辅导C、布置D、编排E、批改 2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单项选择题A、文法学校B、琴弦学校C、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 2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3:他人的成败经验不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判断题对错 24:许多教师从教多年却仍缺乏良好
6、的教学技能,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教学技能练习目标。()判断题对错 25:()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单项选择题A、教学实验B、教学调查C、教学观察D、教学问卷 26:“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27: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来讲,起调节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情感B、心态C、认知D、道德 28: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29:班里的一次联欢活动
7、有学生没有参加,小明、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小明:小马没来。小马: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丹丹: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才走。小珍:如果丹丹来了,那就是我没来。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单项选择题A、小珍没参加B、小马没参加C、丹丹没参加D、小明没参加 3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有()多项选择题A、教学观察技能B、口语表达技能C、板书技能D、设计课堂教学技能E、体态表达技能 31:我国历史上,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
8、子 3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为()单项选择题A、顿悟说B、试误说C、内话说D、文化历史说 33:以下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发展特征要求的是()。单项选择题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C、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3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概念的学习B、学习过程的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35: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 36:教师热爱学生的作用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得到学生及家长的馈赠B、爱学生是教育学生
9、的感情基础C、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D、爱学生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基础 37: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对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判断题对错 38: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多项选择题A、坚持严格要求B、创设良好的情境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E、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39:()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B、教师C、校长D、教务主任 4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意义B、德育内容C、德育目标D、德育任务 41:人的身心发展中出现了两个高峰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
10、A、顺序性与阶段性B、不均衡性C、个体差异性D、整体性 42: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判断题对错 43:PowerPoint中,下列有关嵌入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嵌入的对象不链接源文件B、如果更新源文件,嵌入到幻灯片中的对象并不改变C、用户可以双击一个嵌入对象打开对象对应的应用程序,以便于编辑和更新对象D、当双击嵌入对象并对其编辑完毕后,要返回PowerPoint演示文稿时,则需重启PowerPoint 44: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的人。单项选择题A、喜欢沉迷于过去,维护旧事物,反对新生事物B、见风使舵C、吝啬D、
11、备受压迫 45:只要备好课,就一定能上好课。()判断题对错 46:李清照的词中有一句为“人比黄花瘦”,其中的“黄花”是()。单项选择题A、腊梅花B、黄花C、菊花D、丁香花 47: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 48:()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单项选择题A、洛克B、裴斯泰洛齐C、卢梭D、亚里士多德 49:关于问题的种类,对某个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单项选择题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 50:“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单项选择题A、春秋孔子论语B、战国乐正克学记C、唐朝孔
12、颖达五经正义D、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 51: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要备好课必须做到()多项选择题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研究教法D、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E、制定课题、课时计划 52: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单项选择题A、柏拉图B、福禄贝尔C、杜威D、圣奥古斯丁 53: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54:对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判断题对错 55: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 56:教育法律规则是由主体、客体
13、和权利义务构成的。()判断题对错 57: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单项选择题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B、没有问题行为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D、也有问题行为 58: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提高学习效率。()判断题对错 59: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记忆B、间接思维C、思维的概括性D、迁移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机关是()单项选择题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14、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答案B 解析 短时记忆存储时间短,存储量小,瞬时记忆存储时间很短,并且存储量大。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研究型课程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5:答案D 解析 6:答案D 解析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不存在迁移现象。 7:答案A,B,C,D,E 解析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8:答案B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B,C,D,E 解析 隐性课
15、程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应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明确隐性课程的目标,发挥教师在实施隐性课程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克服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 11:答案B 解析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逆向迁移。 12:答案A,B,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6:答案正确 解析 饥饿可引起觅食反应,食物弓l起唾液的分泌反应,这些反应都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16、 20:答案A,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学为文士”是古埃及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所以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替代经验也是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之一。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
17、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29:答案A 解析 四个人的四句话实际上分别是“小马没来”,“小马来了”,“丹丹来了”,“如果丹丹来了,则小珍没来”。其中,“小马没来”和“小马来了”是互相矛盾的,这两句话中必然有一句真话,一句假话,既然四句话中只有一句假话,假话就一定是这两句中的一句,那么,“丹丹来了”和“如果丹丹来了,则小珍没来”都是真话,因此,可以推出“小珍没来”。 30:答案B,C,E 解析 31:答案C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3:答案C 解析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是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之一。 34:答案B 解析
18、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B,C,D 解析 37: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8:答案B,C,E 解析 AD两项是运用锻炼法应注意的要求。 39:答案B 解析 题干阐述的是教师的含义,要将教师同教育者区别开来,教师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40:答案C 解析 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正确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嵌入对象既然已经嵌入进PowerPoint中,则不再与源文件发生关系;用户可以通过双击嵌入对象来打开对象对应的应用程序,来编辑和更新对象,编辑完成后,保存返回即可,不需要重启PowerPoint软
19、件进行更新。 44: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别里科夫是契诃夫著名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人物,正如小说名一样,他是一个 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思想守旧,老是赞扬过去的一些东西,而厌恶新生的事物,他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他的死,标志着新事物终将战胜旧事物。 45:答案错误 解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6:答案C 解析 这句词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其中黄花是指菊花。 47:答案D 解析 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48:答案B 解析 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明确提出
20、“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9:答案B 解析 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50:答案C 解析 51:答案A,B,D 解析 52:答案D 解析 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等。 53:答案错误 解析 54:答案错误 解析 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所以效果好。 55:答案D 解析 56: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任何一种教育法律关系,没有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主体参加,都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一个教育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57:答案D 解析 问题行为是学生长期缺乏社会导向能力而适应了不良情境,或者屈从于外部诱因,或是由于内部冲动的结果。它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专利”,成绩好坏和问题行为无太大的关联。 58:答案错误 解析 59:答案D 解析 60:答案B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