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歌.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1812945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民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民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民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民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 歌我 们 伟 大 的 祖 国 , 具 有 灿 烂 的 民 族 音 乐 文 化 。 历 史 悠 久 、 绚 丽 多 彩 的 民 族 音 乐, 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 它反映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 有如璀璨 夺目的万顷波光, 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传统民族音乐的五大类中 , 民歌处于 十分重要的地位。一 民 歌 的 起 源 和 发 展民 歌 是 劳 动 人 民 集 体 的 口 头 诗 歌 创 作 。 民 歌 , 即 民 间 歌 谣 , 属 于 民 间 文 学 中 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 创造了音乐,

2、 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原始的民歌, 同人们的生存 斗争密切相关, 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 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 , 或祈祷万物神 灵的保佑, 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 阶级的分化 和社会制度的更新, 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 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诗 经 中 的 国 风 , 是 我 国 古 代 最 早 的 民 歌 选 集 。 它 汇 集 了 从 西 周 到 春 秋约 500 多年间, 流传于北方 15 个地区的民歌。 国风 中的民歌, 大都揭露了 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 , 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

3、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 在 硕鼠 中, 更把剥削阶 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 、 “乐园”的向往。在 春 秋 时 期 , 楚 国 的 民 歌 已 经 十 分 繁 荣 。 战 国 后 期 , 诗 人 屈 原 等 人 , 对 楚 国 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 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 称为 楚辞 。 楚辞 中 的不少作品, 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 热烈而富于幻想 , 充满了浪漫主义 色彩。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 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 为主要内容, 直接道出

4、了人民的爱憎,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 这一时期的 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 孔 雀东南飞 等长篇叙事歌曲的产生, 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 臻成熟。唐 代 民 歌 的 创 作 也 相 当 繁 盛 。 李 隆 基 登 位 , 杨 玉 环 得 宠 , 建 立 了 杨 家 的 裙 带 关系, 她的姊妹都被封为夫人 , 气焰之盛竟至 “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 尊” 的地步, 谣曰: “从此天下父母心 , 不重生男重生女 ”, 因为 “男不封侯女做 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里的向往,只是一种对皇家的讽刺 而已。到了

5、南宋,民间产生的讽刺性歌谣就更多了。南宋的统治阶级,贪污腐化, 玩弄政权,有民歌讽刺道: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卖酒 醋。 ”可谓一针见血。到 了 元 明 时 代 , 人 民 的 痛 苦 越 来 越 深 了 。 人 民 作 歌 道 : “说 凤 阳 , 道 凤 阳 ,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由于阶级和民族的 双重压迫, 激起了农民起义的洪流 。 其中, 以颖州的刘福通声势最大, 他率领了 10 万农民,头包红巾,号“ 红军” ,所向无敌,所以歌谣道: “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 进入明清时代,我国的封建制度面临崩

6、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 “吃 闯 王 、 穿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 。清 朝 统 治 中 国 后 , 人 民 清 醒 地 看 到 , 统 治 阶 级 昏 聩 贪 婪 , 这 是 招 致 外 侮 、 陷 国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那悲惨的年代, 老百姓连温饱都不可 得,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天子坐金銮,朝政乱一团,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 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1900 年 , 袁 世 凯 奉 他 的 主 子 清 皇 帝 之 命 , 到 山 东 执 行 血 腥 屠 杀

7、 政 策 , 杀 害无数义和团将士。人民恨透了袁世凯,便唱出了“杀了袁鼋蛋,我们好吃饭” 的歌谣。 人们在袁世凯巡抚衙门的墙壁上, 画上一个戴红顶花翎的大乌龟 , 爬在 一个洋人的屁股后。这幅漫画和歌谣,发泄了老百姓对袁世凯的痛恨心情。随着清朝的垮台, 民国以来, 帝国主义为了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 勾结军阀, 残害中国人民, 支持袁世凯称帝, 当时袁世凯听见北京街上有许多卖元宵的 , 认 为大犯忌讳,把元宵当成“袁消”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叫卖元宵,硬把元 宵改为 “汤圆 ”, 于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大总统, 洪宪年, 正月十五卖 汤 圆 。 ”自 从 九 一 八 事 变 以 后

8、, 中 国 人 民 对 日 本 帝 国 主 义 的 民 族 仇 恨 , 日 益 增 长 , 他 们讥讽卖日货的商人: “绿坎肩,真是阔,绿帽子,也不错,叫你再贩日本货! ”作 为 历 史 的 见 证 , 中 国 人 民 反 帝 反 封 建 的 壮 丽 史 诗 , 在 民 歌 中 有 着 鲜 明 的 反 映。如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农民这样唱道: “边区本是根据地,赶走了鬼子杀 汉奸。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民 歌 深 受 老 百 姓 喜 欢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诞 生 , 赋 予 了 民 歌 新 的 生 命 , 民 歌 创 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劳动人民翻身当家

9、做了主人, 美好的前景, 展现在人 们的眼前, 这正像一个人在经过艰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后, 突然看到了碧波万顷的 大海, 人们的情绪激动了 , 歌不断从激动的心头流出来。 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 对毛主席、 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 。 人民创作了如 东方红 、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浏阳河 、 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传世之作。 唱 着 山 歌 闹 革 命 民 歌 在 新 中 国 的 土 壤 上 得 到 培 育 , 像 春 天 田 野 里 的 野 花 , 连片密布, 摇曳生姿。 社会主义民歌创作的沃野展现在眼前, 劳动人民的歌声冲天 而起,响彻云霄。党 和 政 府 十 分 重 视 民 歌 的 搜 集 整 理

10、工 作 , 先 后 派 出 工 作 组 对 全 国 的 传 统 民 间 文化, 尤其是民歌进行大范围的抢救挖掘工作 。 自 1984 年起, 又开展了编辑 中 国歌谣集成 工作。 通过这些大规模的活动 , 使得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得以典藏保 存,为丰富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 民 歌 的 分 类 和 特 点我 国 各 民 族 的 民 间 歌 谣 蕴 藏 极 其 丰 富 , 从 诗 经 里 的 国 风 到 解 放 后 搜 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 数量是相当多的。 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 新民歌, 更是浩如烟海, 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了民谣、 儿歌、 四句头山

11、 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 还有 “信天游” 、 严爬山歌 ”、 “赶五句” 以及 “四季歌” 、 “五更调” 、 “十二月” 、 “十枝花” 、 “盘歌” 等各具特色的多种样式。 至于像藏族 的 “鲁” 、 “协” , 壮族的 “欢” , 白族的 “白曲” , 回族的 “花儿” , 苗族的 “飞歌” , 侗 族 的 “大 欧 ”, 布 依 族 的 “笔 管 歌 ”, 瑶 族 的 “香 哩 歌 ”等 , 都 各 具 独 特 的 形 式 。就风格而言, 苗歌瑶歌古朴浑厚, 藏歌傣歌光丽优美, 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 鄂 伦春族民歌则粗扩有力。同是“花儿” ,保安族和东安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 海的也

12、各有异。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民 歌 的 内 容 丰 富 , 种 类 繁 多 , 按 民 歌 内 容 可 以 分 为 以 下 六 类 : 劳 动 歌 、 时 政 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1 劳动歌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夯歌、田歌、矿工歌、伐木歌、搬运歌、 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 它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 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歌谣。 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 与劳动行为相结合, 具有协调 动作、指阵劳动、鼓舞情绪等特殊功能。在民歌中, 劳动歌产生的最早。 鲁迅先生认为: 我们不会说话的祖先原始人, 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 懂得唱唱歌谣,

13、来减轻肌肉的疲乏 , 来鼓舞工作 的热忱, 来集中注意力 民歌, 不是有闲阶级的士大夫或骚人墨客 , 坐在屋里 的无病呻吟, 它是一切体力劳动者的血汗搅着泪汗的结晶和升华, 所以农民们有 秧歌,打渔的有渔歌,采茶的有茶歌,牧人有牧歌等。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常常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 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 有强烈节奏和简单声音的呼喊, 就是萌芽状态的民 歌早期的劳动歌。 这种古老的劳动歌 , 历代相传, 不断创新, 逐渐发展成为 今天的劳动歌。 在劳动中, 到处都有劳动歌: 搬运劳动中有装卸号子、 板车号子; 水上劳动中有行船号子、 捕鱼号子 ; 建筑劳动中有打夯号子、

14、 伐木号子等。 这正 如一位作家所说: 古往今来的一切体力劳动中, 都有符合它那劳动节奏和特点的 劳动歌, 只有大机器所到之处, 劳动歌才愈来愈多地被它那轰轰隆隆的吼声所代 替。早 期 的 劳 动 歌 调 子 比 较 固 定 , 歌 词 比 较 单 一 , 有 的 则 只 是 咳 嗬 、 哎 嗨 的 呼 喊 声, 在劳动中起着号令的作用 ,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劳动歌不仅是 一种单纯的呼喊号令, 而且还描写劳动的过程, 表现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相关的 生活情态和风俗特征。呼 喊 号 令 式 的 劳 动 歌 的 特 点 是 : 歌 声 与 劳 动 节 拍 和 谐 一 致 。 它 的

15、内 容 主 要 是 靠劳动的呼声组成, 在一领众和的形式下, 加入少量指挥劳动和鼓舞情绪的词句。 如 上滩号子 , 节奏极为短促, 几乎全由 “咳! 咳! 咳! 咳! ”的 呼语组成, 表 现了在紧要关头,船工们和激流险滩搏斗的紧张气氛。抒 情 式 的 劳 动 歌 , 歌 词 比 较 长 一 些 , 其 内 容 都 是 反 映 一 定 的 社 会 生 活 , 劳 动 的 呼 声 在 其 中 起 着 点 缀 节 拍 的 作 用 。 如 反 映 劳 动 人 民 对 自 己 所 从 事 的 劳 动 的 态 度,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中 , 人民对劳动是积极热情的, 唱出了 “神农皇帝也 是种田人”

16、,充分显示了农民的自豪感和乐观主义情感。但是,在贫富悬殊的旧 社会, 倍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只能用歌声来表达对剥削者的反抗情绪。 如 十 二月长工 、 十二月采茶 等歌中 , 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生活 情景,发出了“你享福来我受穷,这种世道要改变”的呼声。作 为 一 种 语 言 艺 术 , 劳 动 歌 最 突 出 的 艺 术 特 点 就 是 它 那 强 烈 的 节 奏 感 。 每 一 首劳动歌都有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节奏, 它是凝集了生活中的劳动节奏而创造出 来的, 因而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从事紧张而又高强度的劳动时 , 动作强 烈, 呼吸短促, 劳动气氛浓烈 , 这时唱

17、出的劳动歌必然节奏鲜明急促、 强音不断, 顿挫有力, 给人以集体力量的雄壮和劳动创造世界的有力的感染, 在体力劳动比 较轻, 或间歇时间长的劳动中 , 劳动歌的速度比较柔缓, 节奏感较弱, 音乐上的 变化比较奉富,给人以优美的旋律感。2 时政歌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反映了劳 动人民对某些政治事变、 政治措施、 政治人物, 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局势的认识 和态度,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此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劳 动 人 民 从 不 无 病 呻 吟 。 旧 社 会 , 劳 动 人 民 生 活 在 社 会 的 底 层 , 经 济 上 受 到 重重的压迫, 政治上受到残酷的剥

18、削, 他们不满于现状 , 于是就把自己对当时的 政治见解, 用形象的语言编成歌谣, 借以表达对统治者的愤懑和抗议 。 汉末董卓 专权,人民不堪其苦,唱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 当 人 民 无 法抑制胸中的不平和愤怒时, 就会喷涌出控诉之歌, 甚至连老天爷也在控诉之列。劳动人民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当他们忍无可忍, 就要揭竿而起, 进行反抗。 “想着想着心不甘,一心要去上梁山,学会一身好武艺,来挖老板黑心肝。 ”这 类反映农民起义的歌谣, 是传统歌谣中政治色彩最浓、 斗争性最强的部分。 我国 秦 代 末 年 第 一 次 农 民 起 义 时 , 就 产 生 了 “大 楚 兴 ,

19、陈 胜 王 ”的 歌 谣 。 毛 泽 东 同 志 指 出 :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反映农民起义的时政歌,正是历代 劳动人民在这些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真实写照。颂歌是解放后新时政歌的主流, 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欣喜若狂, 歌颂党, 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等歌谣大量产生。时 政 歌 以 民 谣 居 多 。 它 一 般 篇 幅 短 小 , 句 数 和 字 数 都 比 较 自 由 , 没 有 固 定 的 格 式 。 鲜 明 性 是 其 主 要 特 点 。 如 “骑 虎 不 怕 虎 上 山 , 骑 龙 不 怕

20、龙 下 滩 , 决 心 革 命 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 ,语言坚定有力,毫无矫饰晦涩之处。3 仪式歌仪式歌是伴随着民间礼俗和祀典等仪式而唱的歌。它产生于人们 对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认识而对语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时候, 即幻想用语官去打动神 灵 , 用 以 祈 福 、 免 灾 。 仪 式 歌 就 其 仪 式 应 用 的 情 况 来 看 , 可 以 分 为 诀 术 歌 、 节 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四种。诀 术 歌 是 巫 婆 、 神 汉 进 行 巫 术 活 动 时 唱 的 歌 , 如 “天 灵 灵 , 地 灵 灵 ”之 类,也包括用以医病的咒语,如“天皇皇,地皇皇” 。节 令 歌 是 对 某 种 节

21、日 或 对 时 令 描 述 的 歌 , 它 常 与 舞 蹈 和 游 艺 相 结 合 。 如 壮 族 春节舞春牛时唱的春牛歌 ,主要内容是歌唱农事生产、人畜太平等。礼 俗 歌 经 常 被 用 于 男 婚 女 嫁 、 贺 生 送 葬 、 新 屋 落 成 、 迎 宾 待 客 等 场 合 。 如 哭 嫁歌 、 妈妈的女儿等。祀 典 歌 是 在 重 大 的 庆 典 时 吟 唱 的 祈 祷 性 的 民 歌 , 它 根 据 祭 祀 和 庆 典 的 不 同 而 有 不 同 的 内 容 , 如 播 种 祭 、 收 获 祭 、 颂 祖 祭 、 招 魂 祭 等 。 人 死 了 , 也 有 丧 歌 , 以 表示生者对

22、死者的哀思。古人祭天用专门的歌曲 4 情 歌 情 歌 是 广 大 人 民 爱 情 生 活 的 反 映 。 它 主 要 抒 发男女青年由于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诗经中关雎是 早期情歌的代表它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审美情操。 有的情歌 也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反抗。有 相 当 数 量 的 表 现 青 年 男 女 互 相 爱 慕 之 情 的 歌 , 如 “妹 是 桂 花 香 千 里 , 哥 是 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逢蜜蜂朵朵开” 。这优美抒情的描写,充分表 达了他们热烈相求、亲密相爱的情意。在 几 千 年 的 封 建 社 会 里 , 由 于 生 计 所 迫

23、或 天 灾 人 祸 , 拆 散 了 多 少 对 情 人 , 把 他们抛人生离死别的痛苦深渊, 产生了大量的倾诉离别思念之苦的民歌。 如大理 白族情歌所唱的 “大理坝子弯又弯 , 妹在海来哥在山; 苍山洱海两相隔, 想见不 能见” 。旧 中 国 , 封 建 礼 教 摧 残 了 无 数 青 年 男 女 的 幸 福 生 活 , 造 成 了 许 许 多 多 的 爱 情 悲剧, 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精神却世世代代地活在人民的心里, 人们用歌声表示 了誓死相爱、决不屈服的决心和与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意志。土 地 革 命 以 后 产 生 的 新 情 歌 , 不 再 是 孤 立 的 个 人 爱 慕 之 情 的 表

24、 白 , 而 是 把 个 人的爱情同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 送郎当红军的歌 , 就是证明, 如 “红军哥哥 人人爱,当兵就要当红军”等。情歌,在艺术手法上的运用极为丰富,而比较突出的有比兴、双关、重复。 如一首蒙古族情歌唱道: “震动山峰的,是黑马的四只蹄,扰乱人心的,是韩蜜 香的两只眼睛。 ”用马蹄嗒嗒震动山峰比喻少女美丽的眼睛扰乱人心,充分体现 了比兴的艺术魅力。双 关 在 情 歌 中 也 运 用 了 不 少 , 如 “街 头 铜 锣 声 声 打 , 打 着 中 心 响 嘡 嘡 。 ”锣 声 的 “响 嘡 嘡 ”只 是 表 面 , 姑 娘 心 中 的 “想 郎 郎 ”才 是 要 表 达 的

25、 真 正 意 思 。 这 种 手法使真挚、热烈的感情含蓄地表现出来,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深思。重复的表现手法, 把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接二连三地使用, 给人以情意婉转、 回肠荡气的感觉。一首贵州情歌唱道: “哪个认得妹要来,请人挑水去洗街;请 人挑水去洗路,洗条大路等妹来。 ”运用重复的手法,把殷切盼望情人的心情深 刻地表达出来。5 儿歌儿歌是以简洁生动的韵语创作并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口头短歌。 儿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大体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和绕口令。 游 戏 儿 歌 是 人 一 生 中 最 早 接 触 到 的 歌 谣 。 当 婴 儿 还 在 襁 褓 中 , 就 听 过 母 亲 温存的

26、歌声,如催眠曲 、 摇篮曲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 ,便学会一支支游戏儿 歌。这种儿歌能丰富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增添孩于们的兴趣,如拉大锯 。 儿童 蹋 毽 子 、 跳 皮 筋 、 捉 迷 藏 等 , 都 有 与 之 相 配 合 的 游 戏 儿 歌 。 这 种 歌 , 符 合 儿 童 的心理特点,唱起来倍感亲切、有趣,大大增加了游戏时的趣味。教 诲 儿 歌 侧 重 对 儿 童 的 教 育 作 用 。 它 不 但 能 丰 富 孩 子 们 的 知 识 , 启 发 他 们 的 智慧和想象, 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思想 、 好作风、 好习惯, 成为教育孩子的 重要工具之一。如“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

27、,妹妹睡觉留一个。 ”绕 口 令 , 由 于 它 读 起 来 绕 口 , 颇 受 孩 子 们 的 欢 迎 。 如 “风 吹 藤 动 铜 铃 动 , 风 停藤停铜铃停” 。孩子们往往由于念错而哈哈大笑。儿 歌 在 形 体 上 一 般 都 比 较 短 小 , 没 有 固 定 的 形 式 。 在 语 言 上 通 俗 易 懂 , 生 动 有趣,节奏鲜明,最适宜儿童唱诵。6 生活歌生活歌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所说的生活歌只取它狭义的概念, 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歌。如反映社会生活不公平, 不合理的歌: “编凉席的睡光床, 抬棺材的死路旁。 ” 字里行间,透露了劳动人民对这种生活的不平。旧 社

28、 会 的 封 建 礼 教 及 宗 法 观 念 给 广 大 劳 动 妇 女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灾 难 , 使 她 们 从 生到死都得不到与男子一样平等的待遇。 “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反映的就 是这种情况。十送红军想象图人民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事物, 人们总是要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抒发内心的情感, 十送红军就是优秀的 抒情之作。 它触景生情 , 寓情于景地抒发人民与红军的血肉感情。 人们借物抒情, 使情景交融,形式优美。实是民歌中的珍品。生 活 歌 在 表 现 手 法 上 , 大 量 地 运 用 对 比 手 法 。 人 类 生 活 中 的 事 物 和 现 象 , 都

29、是对立的统一,美与丑、善与恶、痛苦与欢乐,革命与反动、剥削与被剥削等,通过鲜明、生动的对比,表达歌者的思想和感情。 民 歌 在 千 百 年 的 人 世 沧 桑 变 化 中 , 也 在 不 停 地 变 化 、 发 展 , 至 今 已 形 成 为 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林, 我们只能采撅其中的几朵小花, 奉 献给大家。三 陕 北 民 歌 与 东 方 红 这 是 一 部 用 镢 镌 镑 刻 在 西 北 黄 土 高 原 上 的 传 世 巨 著 。 它 所 达 到 的 思 想 艺 术 境 地, 是人们所难以想象的。 它以那难以名状的奥妙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 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

30、为自豪的艺术瑰宝。它,便是陕北民歌。 陕 北 民 歌 是 陕 北 劳 动 人 民 的 精 神 、 思 想 、 感 情 的 结 晶 , 是 陕 北 人 民 最 亲 近 的“情人”伴侣。陕北民歌历经沧桑而不衰,并不断发展,源于它旺盛的生命力, 生命力就来自它强烈的人民性。陕 北 民 歌 的 天 才 的 作 家 们 , 大 都 是 劳 动 人 民 出 身 。 就 如 同 母 亲 和 她 腹 中 的 婴 儿一样, 劳动人民将他们的思想感情源源不断地输入民歌之中, 赋予了民歌充足 的养分,使之健康地成长,他们与它结成了深厚的母子般的情谊。在 陕 北 , 不 论 表 现 喜 、 怒 、 哀 、 乐 哪 种

31、 情 感 , 都 是 有 歌 有 曲 的 。 夏 天 , 在 绿 格英英的山峁上或重山峻岭之巅,随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冬天, 在白格生生的雪原中, 无论在曲曲弯弯的山道里或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 赶牲灵 的人们一路走一路歌, 把人们从那寒冷、 荒漠的天地中呼唤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童 话般的境界。 在村庄里, 有坐在墙畔编草帽、 纳鞋底的婆姨们的低婉吟唱, 也有 后 生 们 的 “拦 羊 嗓 子 回 牛 声 ”的 高 歌 回 荡 。 民 歌 , 在 这 地 瘠 民 贫 、 交 通 不 便 的 偏僻山沟沟里,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 “饥 者歌其食, “劳

32、者歌其事” , 它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可谓人民生活的第二种语 言了。“千 年 的 老 根 黄 土 里 埋 ”, “黄 河 畔 上 灵 芝 草 ”, 陕 北 民 歌 就 是 深 扎 于 劳 动 人 民心中的千年老根、 就是劳动人民心中的一棵灵芝草。 有什么心里话, 他们总是 说给它听; 有什么愿望, 总是讲给它听 , 陕北民歌成了记录陕北劳动人民真实思 想、感情、愿望和理想的总谱,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民 歌 , 出 自 劳 动 人 民 的 心 灵 , 在 长 期 的 流 传 发 展 中 , 又 经 万 人 之 口 , 通 万 人 之心,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神甘露呈献给了它,因而,它

33、成了劳动人民的思想、 感情、愿望和理想的诲洋。万 里 黄 土 高 坡 孕 育 了 无 数 动 听 的 陕 北 民 歌 阶 级 压 迫 和 阶 级 反 抗 , 是 封 建 社 会、 半封建社会生浩的重要内容。 陕北民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 活, 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愤怒和反抗情绪。 著名的 揽工调 就是其中 的代表作。它将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明明白白地揭示出来,发出了“揽工人儿难! 哎哟揽工人儿难! ”的愤怒呼喊,感情的洪流如火山爆发、喷涌而出。反映劳动 人民悲惨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俯拾皆是, 不胜枚举, 如 卖娃娃 、 民国十七年 、脚夫调 等, 这些民歌唱来凄惨、 悲凉, 人们眼前

34、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流泪苦诉 身世的陕北农民的形象, 听到歌中一声声的悲叹。 真是一字一掬泪啊! 在那万恶 的旧社会,劳动人民谁都有一腔难诉的苦!在 长 工 歌 里 , 流 露 出 一 种 哀 伤 的 情 调 , 长 工 歌 起 于 这 个 基 调 , 显 示 了 劳 动 人 民对这种生活的愤恨与无奈。 “掌柜的你在那家里 盛 ,堪乎儿累死我长工” , “掌 柜的穿的夹袄套背心” ,堪乎儿冻死我长工”等,这是长工们痛苦的呻吟。诉 苦 歌 , 在 陕 北 民 歌 中 占 有 一 定 数 量 , 这 是 一 个 泪 的 海 洋 , 走 西 口 便 是 其中的代表作。 它叙述了一位名叫蔡长生的青年医生治

35、好一个名叫孙玉莲的姑娘 的 病 , 两 人 产 生 了 爱 情 , 结 为 夫 妻 , 婚 后 不 久 , 因 遇 荒 灾 , 衣 食 无 着 , 蔡 长 生 走 西口谋生,夫妻洒泪相别的故事。 卖娃娃写了陕北一次大荒灾中,一个逃荒 的男人卖掉自己的两旧社会民歌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人民生活现状个孩子的故事, 卖掉孩子,是为孩子谋条生路。歌中描写的情景,十分凄惨: “可怜实可怜,可 怜我没有钱。 量得二斗糠炒面, 一风吹上了天。 ”卖孩子时, 父亲 “手拖五岁女, 怀抱三岁男,丢下这个抱那个,叫我好不难! ”真是惨不忍睹。这些歌,是封建 社会劳动人民生活悲剧的再现。社 会 主 义 时 期 舞 台 上

36、 的 陕 北 民 歌 歌 手 劳 动 人 民 不 会 做 任 人 宰 割 的 牛 羊 , 他 们 的反抗情绪也会进发,反映在他们的行动和语言上。李 自 成 领 导 的 农 民 起 义 源 发 于 陕 北 。 数 百 年 来 , 李 自 成 一 直 被 统 治 阶 级 视 为 是犯上作乱的人, 称之为 “李匪” , 然而, 在陕北劳动人民的歌子中 , “李匪” 却 一直被作为英雄歌颂着,如酒曲远照米脂城 。陕 北 人 民 为 陕 北 出 了 这 个 英 雄 而 骄 傲 , 将 他 比 做 神 龙 出 世 , 而 将 那 些 封 建 统 治阶级比作老鼠、 狐狸。 他们欺压百姓, 像老鼠狐儿子一样到

37、处打洞, 没想到竟 然放出了压在地下的神龙李自成, 造了他们的反! 陕北人民寄向往于英雄, 寄反 抗情绪于英雄,使这首民歌传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散发着熠熠光彩。20 世纪 20 年代始, 中国大地上卷起了一场特大 的 “风暴” , 那就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这场风暴也毫无例外地席卷了陕北高原, 它把那里的社会彻 底 翻 了 个 过 儿 , 把 “世 事 颠 倒 颠 ”了 。 社 会 的 激 烈 动 荡 、 变 革 , 为 陕 北 民 歌 谱 写 新的一页。“陕甘游击队, 老谢总指挥” , 这是 1934 年前后在陕北广为流传的民歌佳句。其实,早在此 10 多年前,陕北的土地革命就已开

38、始了。陕北历经了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 陕北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 大后方, 它在中 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光辉、特殊的位置。这一时期的民歌,几乎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为题材的。 “他是人来咱是人, 为甚他富咱们穷 ?为 甚 把 咱 的 血 汗 直 抽 尽 ?”讲的是阶级 剥削的道理; “官逼民众造反,世事大动乱,他把咱老百姓没杀完”号召民 众起来革命, “军队百姓团结牢 , 抗日救国呀心一条” 军民团结, 抗日救国; “黄河浪起风云涌, 大海蚊龙要腾空 。 中国人民要掌政权, 解放军大反攻” 讲的是国家斗争形势这一时期的民歌抒发了劳动人民的反抗情绪, 陕北人民

39、 再也不是悲剧性人物了, 他们拿起了枪 , 向统治阶级猛烈开火了, 那气概, 大有 “蟠龙卧虎”之势;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 “前不让 他前来, 后不让他出” , “关住个大门好打狗” , “盒子枪, 迫击炮, 打得那敌人没 处 藏 , 叫 声 敌 人 你 快 缴 枪 ”等 , 其 斗 志 之 昂 扬 , 气 吞 山 河 , 充 分 体 现 了 陕 北 民 歌所具有的时代性。 这 一 时 期 的 民 歌 , 均 源 于 作 者 的 亲 身 经 历 , 是 作 者 强 烈 感 受 到 的 东 西 , 抒 发的 是 作 者 的 真 情 实 感 , 因 此 , 歌 子

40、 真 实 、 强 烈 、 自 然 、 悠 远 绵 长 、 质 朴 明 快 。 如 1943 年,在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劳动英雄孙万福见到毛主席后, 激动万分,拉着毛主席的手说: “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帐也还了,地也 赎了,牛羊也有了没有您,我们这些穷汉趴在地上一辈子也站不起来! ”他 有感而发,创作出著名的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高楼万丈平地起, 蟠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再 如 , 举 世 闻 名 的 东 方 红 原 名 叫 移 民 歌 。它最早的内容是一首情歌, 后由民间歌手李有源改编创作而来。黄河,5000 年古国文化的发源地。诗人们称它为“中

41、华民族的摇篮” 。 东 方 红 的 作 者 李 有 源 , 就 出 生 在 这 伟 大 的 河 流 黄 河 畔 上 陕 西 葭 县 的 一个贫民家庭。李 有 源 的 父 李 常 平 给 地 主 当 长 工 , 家 境 非 常 贫 寒 。 为 了 一 家 老 小 有 个 安 身 的 地方, 全家人一块块地打石头 、 背石头, 才箍好了一孔窑洞, 李有源的父亲终因 生活逼迫,劳累成疾而死去。李有源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挣扎在死亡线上。一 个 人 的 幼 年 生 活 , 该 有 多 少 乐 趣 啊 , 而 李 有 源 首 先 尝 到 的 , 却 只 是 人 间 的 辛酸。从 16 岁 起 , 李 有 源

42、 担 负 起 全 家 的 田 间 劳 动 。 对 庄 稼 来 说 , 水 和 肥 料 是 不 可 缺少的东西。 然而, 在那个时候 , 眼看着田间的禾苗日益干枯, 眼望着黄河的水, 依然是滔滔东流, 但它对庄稼却一无所用 , 只能白白地流去。 人们叹息着, 只有 祈祷老天爷能带来好收成。 李有源从早忙到晚, 从春忙到冬 , 然而一家人却始终 吃不上一顿饱饭。李有源常常对着滔滔的河水发出呼喊: “老天爷,你为什么不 睁开眼?”生 活 的 重 担 , 并 没 有 阻 挡 李 有 源 念 书 识 字 的 愿 望 , 炕 上 、 地 下 、 河 边 、 山 坡 都是李有源学习的课堂,说本、唱词都成为了

43、李有源学习的课本。人 民 歌 手 李 有 源 陕 北 是 民 歌 丰 富 的 地 方 , 生 长 在 民 歌 之 乡 的 李 有 源 , 从 小 就 听惯了民歌的抒情、 活泼的节奏, 也听惯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歌声 。 李有源在 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因此,他自然地学会了用民歌形式, 去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刘 志 丹 领 导 的 游 击 队 伍 上 了 横 山 , 漫 山 遍 野 响 起 了 激 动 人 心 的 歌 声 。 土 地 革 命闹开了,毛主席到达陕北了这些振奋人心的诮息, 闪电般地传开了。 照例, 几个知己、 说得来的庄稼人, 在深夜的窑洞里,热烈地谈论起来。

44、这一夜他们谈论的不是“三国” , 也 不 是 李 自成进北京,而是一个崭新的话题:“红军快到咱们这儿了! ”毛主席来到了陕北,咱们穷人这下有指望了。 ” 李有源回到了自己的破窑洞。这一夜,他的心里很不平静。 “百 闻 不 如 一 见 ”, 就 在 去 葭 县 城 的 路 上 , 李 有 源 亲 眼 看 到 了 红 军 , 前 面 红旗飘扬, 后面人马浩浩荡荡。 所有的红军都赤着脚, 穿着草鞋, 分不清哪个是官, 那 个 是 兵 , 看 起 来 和 庄 稼 人 一 模 一 样 。 他 们 扛 着 枪 , 个 个 精 神 抖 擞 , 雄 赳 赳 , 气 昂昂,从葭县城下,东渡黄河。从 来 没 有

45、见 过 这 样 的 队 伍 。 你 看 , 他 们 见 了 庄 稼 人 多 么 亲 热 ! 李 有 源 不 知 什 么时候放下了粪桶,和人们一起欢呼起来啊 ! 他 们 就 是 奔 赴 抗 日 前 线 的 人 民 军 队 ! 他 们 就 是 毛 主 席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救 国 救民的八路军!从此,李有源第一次用民歌唱出了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歌子。1942 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夜幕向西渐渐地退去,一轮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 在山沟里栖息了一夜的鸟儿, 展开欢快的翅膀, 迎着朝阳 , 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 飞翔一 个 身 材 魁 伟 的 庄 稼 汉 , 头 上 包 着 雪 白 的 羊 肚 毛

46、巾 , 嘴 里 哼 着 民 歌 调 , 向 葭 县城的方向走去。 这几日, 李有源一直在冥思苦想, 他认为自己编的几首歌颂党、 歌 颂 毛 主 席 的 歌 子 , 没 有 更 深 刻 地 反 映 出 自 己 和 人 民 对 党 和 毛 主 席 无 比 热 爱 之 情, 因此, 走在路上, 他也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 , 用什么来比喻毛主席的伟大呢 ? 他走上一个山坡, 忽然停住脚步 , 望着东方徐徐升起的太阳, 兴奋地自语道: “对! 把毛主席比做太阳是最好不过了” 党和毛主席的英明伟大, 正像这东方升起 的太阳, 红光普照着大以 东方红 命名的我国第一课人造卫星地, 温暖着每个 劳动人民的心房,

47、 引导人民永远向前进 ! 想到这儿, 他不由得笑起采。 然后, 甩开大步, 继续向县城方向走去。 挑在他那厚实的肩膀上的两个木桶 , 随着那健 壮的脚步、愉快的歌声,前后飞舞起来陕 北 冬 天 的 深 夜 , 劳 动 了 一 天 的 人 们 , 已 经 躺 在 热 呼 呼 的 被 窝 里 , 进 入 了 甜 蜜的梦乡。 李有源并没有睡, 他正坐在炕桌前, 借着明亮的油灯兴奋地写着。 他 用陕北著名的民歌“骑白马”的优美曲调,完成了一首新歌东方红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东 方 红 这 首 不 朽 的 传 世 之 作 , 从 中 国 革 命 的

48、 摇 篮 陕 北 传 出 , 便 插 上了翅膀,飞越黄河,跨过长江,并飘洋过海,响遍了全世界。四 壮 族 民 歌 与 歌 仙 刘 三 姐壮 族 是 一 个 歌 的 民 族 , 它 有 着 深 厚 的 民 歌 传 统 。 “只 要 留 得 嘴 巴 在 , 不 死 还 要唱山歌。 ”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 神食粮。刘 三 姐 的 山 歌 响 彻 神 州 大 地 每 年 农 历 三 月 初 三 , 是 壮 族 人 民 的 传 统 歌 节 , 俗 称, “歌圩” 。 所谓歌圩, 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会。 节日期间 , 青年男女身着盛装, 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 女孩子

49、三五成群 , 男青年四六结队, 他们相互对唱, 一 唱一答,从白天唱到晚上,从晚上唱到天明,有时几天几夜,歌声不绝。歌 圩 的 来 历 , 据 传 说 古 时 候 有 一 年 大 旱 , 田 中 的 禾 苗 都 快 枯 死 了 , 人 们 万 分 焦急, 便聚集在一起敲锣打鼓 , 唱歌求神, 求天下雨。 不几天, 天果然下起雨来。 这一年, 人们获得了大丰收, 于是便认为唱歌可以乐神, 可以免除天灾人祸, 所 以遇到灾难时, 便聚集在一起唱歌, 这种仪式慢慢地就发展成歌圩 。 每当歌圩之 期,善于唱歌的青年男女,除唱歌乐神之外,自然地唱及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 就像一首山歌中唱的, “天旱庙中去求神, 你 盼雨来我盼晴(情) ”,这样一来, 歌圩又渐渐变作以歌唱爱情为主了。歌 圩 上 的 欢 乐 按 传 统 习 惯 , 歌 圩 要 举 行 3 天 , 三 月 初 三 是 歌 圩 的 始 日 , 这 一 天家家都要吃用三月花、 枫树叶等植物染成的五颜六色的饭。 据说这是吉利的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