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 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会认本课的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课文,体会丑小鸭变天鹅的惊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天鹅挂图。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复述丑小鸭(一)的故事。 2、教师导:寒冷的冬天里,丑小鸭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农夫,他把丑小鸭抱回自己的家里,故事会怎么发展下去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 二、读文感知,说内容。 1、教师读课文,学生倾听故事
2、。 2、指名反馈:丑小鸭的命运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号。 4、集体反馈。 5、小组分段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认读生字,积累词语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文,体会丑小鸭的美以及惊喜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丑小鸭冬天过后的样子。 2、指名反馈,集体读相关的句子。 3、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4、讨论: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美丽的小天鹅,心里怎样? 5、集体反馈,找出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6、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7、夸一夸天鹅。 8、教师导言:是呀,孩子们都夸丑小鸭好看。丑小鸭此时心里会怎
3、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希望大家课后能一边读文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五、课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复习课文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指名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朗读课文。 4、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令丑小鸭自己都想不到,真是又惊又喜。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是怎么对待这件事的呢? 二、继续学文,总结深化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当自己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后,丑小鸭表现怎么样呢? 3、读相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4、丑小鸭成了漂亮的天鹅,他
4、没有一点的傲气,高兴地和同伴一起游玩,他是怎么想的呢? 5、学生反馈后,老师启发学生:那从丑小鸭的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自由背诵 四、课时总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2 【预设目标】 丑小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其第一课时的预设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暖烘烘、讨厌、讥笑、欺负”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丑小鸭名字的由来,了解丑小鸭与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引出课题,了解作者 1.出示卡通人物形象图,猜童话故事书名。
5、 2.丑小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童话故事,哪些同学读过?知道故事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介绍安徒生,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读起来会更感人。让我们一起认真地来读一读吧! 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2)正确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交流。 (1)认读生字,记字形。 (2)理解词语。 暖烘烘:换词理解暖洋洋。 归类理解词语,注意他们的异同。 芦苇 篱笆讨厌 讥笑 欺负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要尽可能做到整合。字词的“义”是核心,教学不仅仅要关注“义”是否确切,还要引导体会其情味和
6、用法。把“芦苇”“篱笆”放在一组教学,是考虑到他们分别是同偏旁的词,根据偏旁可以明确他们的“义”;把“讨厌、讥笑、欺负”合为一组,让学生研究他们有什么异同,巧妙地进行词语的“整合”教学:不喜欢的程度越来越深心里的讨厌语言上的讥笑行为上的欺负。归类,使词语教学更富有实效。】 (3)分段朗读课文,及时正音。 (4)交流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预设: 一只鸭子小时候很难看,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丑小鸭受了很多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丑小鸭为什么跟其他鸭子长得不一样? 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 三、读议对比,了解丑小鸭与别的鸭子的不同之处 1.同学们认
7、为丑小鸭小时候很难看,跟别的鸭子长得不一样。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1)蛋大、出世晚。 (2)长得难看。 2.从课文中找到写他丑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3.出示插图:说说他与其他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仿写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别的鸭子的毛_,嘴巴_,身子_。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丑小鸭的“丑”,分三步走:(1)读名字,猜想感受小鸭的“丑”。(2)找具体描写丑小鸭“丑”的句子,在读中体会小鸭的“丑”。(3)看图根据例句,用同样的表达方式,说说其他的小鸭子,在
8、对比中再一次感受丑小鸭的“丑”。学生在猜想中感受,在朗读中感悟,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和积累运用词句。】 四、感情朗读,品味天鹅的美丽 1.长得怪模怪样的丑小鸭慢慢长大了,他还是那样丑吗?画出他变成天鹅的句子。 2.指导朗读。 读出天鹅的美丽。 看着自己惊人的变化,丑小鸭的心情怎样? (读出快乐的心情。) 3.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我们下节课仔细阅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书写的重点是“鸭、鹅、蛋壳、翅膀”。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理解“惊奇”“羡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懂得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3.激起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过程】 有小朋友提出
9、问题: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一、入情品读,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 1.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开始了他的生活,他过得怎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6自然段,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2.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可怜?请找到句子读给同桌听。 3.朗读交流,适时点拨。 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观察插图,说说丑小鸭受到的欺负。)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想象:如果你是丑小鸭,会想些什么?)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
10、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他在“躲”什么?)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再一次感受丑小鸭的孤独。)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4.选择你认为丑小鸭最可怜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实施整体观引领下的细节学习策略,让学生观察插图、抓重点词、发挥想象,体验丑小鸭的艰辛生活,使观察、想象、理解三种能力互生共长。采用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朗读、研讨,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感受丑小鸭可怜的境遇,实现学生情感与文本的融合。】 二、深入研读,感受丑小鸭生存的意志 1.丑小鸭虽然历经苦难,可是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他心中还
11、有美好的向往。再读36自然段,找找写他顽强生活、怀有美好愿望的句子,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他离开家是为了什么?寻找美好的生活。)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一词,感悟丑小鸭虽然孤单,但仍不放弃生活的勇气。) 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重点学习第三句。 (1)播放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想象说话,理解“惊奇”和“羡慕”。 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惊奇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 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羡慕极了,他
12、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 (3)指导朗读。 3.齐读三句话。读到这儿,你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吗?再次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这是全文教学的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充分感受丑小鸭悲惨的境遇,感悟他面对苦难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填空练习“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出现了两次,从外貌的丑陋到生活的艰辛再到面对苦难的坚强,在词语和句子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认识丑小鸭的形象。】 三、原文再现,品味丑小鸭的美好心灵 1.历经苦难,丑小鸭终于苦尽甘来,他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描写天鹅的句子,齐读。 2.丑小鸭变得这么美丽,连他
13、自己都不敢相信。出示句子师生对读。 师: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3.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畅谈交流。) 4.出示安徒生原作中的最后一段话: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5.读到这儿,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 (丑小鸭丑不气馁,美不自满。他有着一颗善良、高贵的心。) 6.假如变得美丽的丑小鸭回到家里,哥哥、姐姐、公鸡、养鸭的小姑娘会对他说些什么? (展开想象。) 7.小结:是呀,不管别人相貌怎样,不管是漂亮还是难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善待他们。
14、【设计意图:结合原文品味,自然无痕感受美好心灵;合理展开想象,深切感悟与人为善。】 四、推荐原文,阅读经典 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
15、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听写: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讪笑 释义:排挤来势汹汹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
16、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
17、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18、)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 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19、。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鸭为什么能成为白天鹅,体会文章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格林
20、兄弟的童话,谁一说是哪个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写的,名叫丑小鸭。(板书课题:28丑小鸭)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来解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惩罚、嫉妒、姊妹、沼泽、嘲笑、自卑、清澈、清晰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4.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21、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自出生以来就被人欺负,_离开家,在历经了种.种苦难、歧视、挫折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 6.出示丑小鸭的插图,根据插图讲故事。 7.师生点评。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四、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着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
22、的是什么? (小鸭子因为太丑,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欺负他。) 联系上下文理解“惩罚、排挤、嫉妒“等词的意思。 为什么兄弟姐妹都欺负他?(因为他长的难看。) 为什么他们说小鸭子长得难看? (因为他们是以鸭子的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他们说小鸭子长的难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小鸭子离开了家。) 最后使小鸭子下决心离开家的是谁的态度?什么样的态度? 理解“冷漠”,指导朗读妈妈的话,读出冷漠的语气。 如果你听到妈妈用冷漠的语气赶你出家门,你的心情回怎样?(非常伤心、难过) 指导朗读小鸭离家出走的句子,读出非常伤心、难过的语气。 (3)快速默读阅读12自然段,用一句
23、 话概括本段内容。(小鸭子不愿忍受兄弟姐妹的欺负而离开了家。) 2.学习3、4、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讲小鸭子离开家后遇到的种.种磨难。)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讲过沼泽地时差被猎狗咬死,在婆婆家遭到母鸡和猫的嘲笑。) 母鸡和猫为什么要嘲笑他?(因为他不会生蛋。) 母鸡和猫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小鸭子的?(以自己的标准,猫会捉老鼠,母鸡会下蛋,所以鸭子也应该下蛋。) 理解“嘲笑”,指导朗读母鸡和猫的话,读出嘲笑、讥讽的语气。 他听到别人的嘲笑就离开了,这说明了什么? (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要活的有尊严,没有尊严的生活
24、不是他想要的,他还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冬天小鸭子差点被河水冻死以及遭到孩子们的追打。) 当小鸭子看到大雁妈妈带领孩子们往南飞时,他的心情怎样?(羡慕) “羡慕”是什么意思? 小鸭子羡慕他们什么?这说明什么?(羡慕他们能在蓝天展翅高飞,说明小鸭子虽然历经苦难,可是他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指导朗读,读出小鸭对天鹅的羡慕。 (4)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经历种.种磨难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
25、天鹅。) 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美丽的只天鹅时心情怎样?(欣喜、高兴、快乐)从那些句子读出来的?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欣喜的语气。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四、质疑。 五、拓展引申。 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把对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丑小鸭说:_。 我想对鸭妈妈说:_。 我想对丑小鸭说:_。 我想对猫说:_。 我想对猎犬说:_。 我想对孩子们说:_。 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5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故事的积极意义,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知识目标:朗读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以及离家后的不幸遭遇,朗读感悟变成白天鹅后的复杂心情。
26、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学习准备:辅助课件;相关的补充资料:“冬天昏迷”、“作者简历”。 一、复习词语,初悟文情 (一)课件出示词语,采用多方式读词语。 目的:低段词句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学习新课前理应进行词语的复习。 (二)用“丑小鸭”与“天鹅”连起来说话。 目的:简单回顾课文写了什么,整体感知文意。 二、感知课文,披文入情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小鸭出壳的画面,配上轻音乐,教师根据画面内容引读课文。 瞧,鸭妈妈正在孵小鸭,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怎么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呢?过了好几天,这
27、个蛋才慢慢裂开,一个小家伙从里面钻出来了,咦,怎么这个样子?他的毛_,嘴巴_,身子_,难怪大家叫他_。(画线部分由学生读) 目的:感悟小鸭的独特模样,明白人们为什么管它为丑小鸭。 (二)学习第三、四、六自然段 1.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幸福,就是温暖,然而,这只小鸭子因为模样,来到世界上,在家里过得会怎样呢?请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交流时预设:找“孤单”;根据文本语句感悟小鸭的“孤单”;回味自己是否有过“孤单”的感觉,并和小鸭进行比较;如果你就是这只孤单的丑小鸭,心里会想些什么;丑小鸭的苦、痛,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你们能把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目的:逐层地引导学生品味丑小鸭在家生活
28、得究竟有多么孤单,并通过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鸭,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以及多方式(试读、课件助读、指名读、范读等)的感情朗读激起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自发地为小鸭所悲、所痛、所想。 2.在家里,丑小鸭孤独极了,谁都欺负他,讨厌他。他再也忍不住了,他终于离开了家。然而,离开家的丑小鸭会不会更让我们担心呢?请拿起笔来,在文中画出你最替丑小鸭难过的地方。 交流时预设:交流课本第四自然段内容;孤单、可怜的丑小鸭只会来到树林这一个地方吗?想象一下,丑小鸭还会来到哪里?将会遇到什么;丑小鸭来到这么多地方,他在寻找什么,他最希望得到了什么(朋友、温暖的家、伙伴、自由、幸福);然而他不
29、但什么都没得到,反而有更大的遭遇在等着他!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可怜的丑小鸭面对的又是什么呢?(学生读“天气越来越冷,湖水结了冰。可怜的丑小鸭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丑小鸭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你们知道吗,在丑小鸭冻僵前,他也曾经勇敢地奋斗过,出示课件(画面,文字材料),配上音乐(舒伯特:小夜曲)教师激情吟诵补充材料:冬天越来越冷!为了不使自己被冻僵,他不得不在湖面上使劲全身力气地游来游去。然而他游动的范围依然越来越小。最后,丑小鸭只好用他的双脚不停地划动,他多么希望湖面能给它留下一小块啊。可怜的他再怎么努力,也还是被冻僵了,跟冰块结在一起了;引读四、六自然段。
30、丑小鸭人教版优秀教案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春一课时精简教案】 春一课时精简教案1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 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
31、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嫩嫩的、绿绿的、
32、偷偷地、钻理由: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
33、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二、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三、友情链接 作业布置: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链接交流;: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作品诵读、赞美春的文章朗读比赛 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
34、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词汇参考: 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交流创作: 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 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35、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课后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本文,更要在诵读中体会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春一课时精简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朗读,感知春意; 2.通过多角度品读,感受春
36、趣; 3.通过质疑析读,感悟春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角度品读,感受春趣; 教学难点 通过质疑析读,感悟春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金文“春”,让学生猜这是个什么字?(春),然后出示解释: “春,推也。”草字头中间一个屯字下面一个日字。屯字像一个幼芽破土而出,即在阳光的推动下,幼芽破土而出。草长出的季节就是春,表示万木生长,充满生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近春,去感受春的魅力、春的神韵吧。 二、朗读,知春意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是带着什么感情描绘这些景物的? 明确:作者描写了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
37、人。是带着热爱和赞美的感情描绘这些景物的。 2.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去读呢? 明确:用轻松、欣喜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 朗读节奏是应该轻快还是缓慢呢? 明确:朗诵节奏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节奏可以轻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的内容节奏可以缓慢一些。 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该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整体节奏是轻快的,中间又有舒缓的地方,这样就给人回环往复的美感。 3.老师范读其中一段。如1-2段。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5.指名读课文段落。 三、品读,感春趣 1.(过渡语)同学们,草绿了,花开了,风吹着,雨下着,平时由于
38、习惯,我们对此视而不见,知而不新,但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会发现朱自清先生把这些表现的新鲜、可爱、温和,叫人欢欣,令人惊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散文学会会长林非曾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朱德熙曾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 2.同学们,我们在你最喜欢的段落中找找哪些句子通过精确的观察、讲究的用词写出了春天的新鲜、可爱、温和,叫人欢欣,令人惊喜? 3.生来交流,老师作评价。 4.同学们,你们读的真认真(读的还不细),我认为文中对风的描写是最精彩的。风是无形的,课文里的作者却把风写得有
39、形,有情。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写风的句子。 3-6段,全班分成四个组,每个组找一句段。 5.交流句子,学生画在课本上,老师及时板书:轻悄悄眨抚摸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花的香轻斜 6.同学们,根据这些词语我们看看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风? 7.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8.那么这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风的什么特点? 如:”轻悄悄”,形容声音很低,写出了风的轻柔。用词是又采用了ABB式,第一个悄用来修饰轻,第二个悄强调前一个悄,不仅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草轻柔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韵律很美,这就是作者的妙处。例如:上课了,小明轻悄悄的走进教室。 “眨”字写出了春风的轻柔和可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40、的写出了春风晃动小草的调皮可爱。跟小草在玩耍。 “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和。后面还写出了春风的传味,传声功能。多情。 “斜”字,没有风的出现,却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9.对比阅读林斤澜春风 同学们,品着这些语言,我们如临其境,如感其形,江南的春风是那样的温暖、可爱、多情。我们来读一段文字来看看选段与本文有什么不同。出示选文,学生齐读。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明确:课文突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选文突出北方春风的猛烈,粗犷。 小结:同学们,两位大师的成功之处源于用心的观察和遣词造句,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本文的作者不禁借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更是在文章最后直接赞美了春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三段。 四、析读,悟春情 1.学生齐读 2.可是,老师有个疑问,这三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