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1.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答题模板5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类,自主学习,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影响:工业化与 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 2.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 , 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工业变化 (1)20世纪80年代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比
2、较 ,主要分布在广州市。 (2)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 之一,且成为仅次于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城市化,动力,城市化,城市化,薄弱,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4.国际国内背景及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调整。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 ;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 ,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 。 (2)国家的 政策。 (3)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 ,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 之一。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_ 和亲密的血缘关系。,产业结构,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对外开放,港澳,侨乡,文化背景,二、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劳动密集,较慢,全球,产业结构,政策,逐渐丧失,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 (1)城镇 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 迅速扩大。,数量,规模,三、问题与对策,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面临困境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 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 日趋严重 日益加剧, 危害加剧。,产业升级,产业基础,南岭,生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酸雨, 严重,“ ”缺水问题突出。
4、 噪声扰民,城市 。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减少, 日趋严重。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 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受地区和 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 ,该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水污染,水质性,生存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产业基础,外资,市场腹地,规划与管理,3.调整对策 (1) 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 :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以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
5、)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 的治理;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产业结构,城市群,香港、广州、深圳,环境污染,知识归纳,互动探究,20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读图,探究以下问题。,探究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条件,1.结合图甲,分析珠三角地区迅速发展的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其影响。,答案 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这样的区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
6、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答案,2.根据图乙,分析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答案 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答案,3.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何要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出路?,答案 发达国家内部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利润下降,而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且廉价,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图示意“1978年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
7、成12题。,1.1978年2007年,该省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答案,解析,解析 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相应的产值也呈上升趋势。,2.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答案,解析,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年前第三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1990年后第二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
8、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探究点二 问题与对策,材料二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急剧上升,城市规模过度膨胀,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居住、教育、交通、治安管理、环境问题等。 材料三 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 化和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可有的放矢采 取对策。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相 互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如右图)。,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答案,答案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比较
9、,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市场腹地等方面存在劣势。人们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趋向于理性地寻求最优区位的发展,这就使珠江三角洲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使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结合材料一、二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答案,答案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3.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哪些城市为核心?这些城市应如何发展以避免结构趋同?,答案,答案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发展要各具特色,加强分工协作。,4.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为何还要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较大的石化、钢铁等工业?,
10、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前的轻工业产业链短,产业后劲不足,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弱。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当地便利的交通发展了石化、钢铁等重工业。,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及其对策,下表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完成34题。,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B.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 C.产业大量转移到外地 D.环境污染严重,答案,解析,解析 A项政策优势不明显,但不是明显下降; B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趋缓的主要原因; C项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
1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利于经济发展; D项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然会影响经济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4.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城市遍地开花,分散发展 B.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发展方向要与港澳逐步趋同 C.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扩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D.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答案,解析,解析 今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应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拓展延伸 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优势,达标检测,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
12、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完成12题。,1,2,3,4,5,答案,解析,解析 在工业化推进的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成本降低 政策优势突显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解析 但进入阶段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
13、,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1,2,3,4,5,3.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1,2,3,4,5,答案,解析,解析 读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回升,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在19901991年间并不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1,2,3,4,5,4.促进该
14、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解析 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而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只是优化的第一产业结构。,1,2,3,4,5,5.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1,2,3,4,5,(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
15、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1,2,3,4,5,答案 毗邻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答案,解析,解析 皖江区地处长江下游,毗邻长三角地区,地缘近;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当地政策扶持;相比长三角,当地地价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可降低生产成本。,1,2,3,4,5,(2)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1,2,3,4,5,答案 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
16、进区域均衡发展。 不利影响:可能加剧环境污染。,答案,解析,解析 重庆接收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促进重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重庆人口众多,产业转移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影响:接收产业转移也可能接收污染产业,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1,2,3,4,5,(3)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3,4,5,答案 特点:传统产业(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等)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原因:产业转移(产品升级换代)。,答案,解析,解析 图示苏南地区产值构成中:传统产业(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等)比重下降;高新
17、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原因是当地传统工业外迁,产品升级换代,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2,3,4,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类,答题模板5,(2017江西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京津冀一体化构想受到空前重视,这一构想有利于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右图是京津冀区域略图。,(1)分别列举京津冀三地的优势工业部门。,答案 北京: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天津:化工工业。河北:钢铁(能源)工业。,答案,解析,解析 河北省内煤铁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天津有海盐,可以发展化工工业;北京为国家首都,高等院校聚集,科技发达,人才汇聚,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根据
18、自然条件,分析张家口建设为生态涵养区、承德建设为高科技园区的合理性。,答案 张家口建设生态涵养区,有利于阻挡风沙(减少沙尘对京津地区的危害),(位于河流上游,)有利于改善河流水质。 承德位于京津东北部,位于与京津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易受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环境质量好。,答案,解析,解析 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张家口位于该区域的西北方向、海河的上游,建生态涵养区可防风固沙,同时保证整个区域的用水质量。高新科技园区的选择需要考虑环境、科技、交通等方面,承德位于该区域的东北方向,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环境质量好。,(3)简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对缓解京津冀城市化问题的积极意义。,答案 减轻人口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缓解城市用地压力,减轻城市住房压力。,答案,解析,解析 从缓解就业,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