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件(打包5套)岳麓版必修1.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6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件打包5套岳麓版必修1.zip2016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件打包5套岳麓版必修1.zip
2016072703173.ppt
2016072703174.ppt
2016072703175.ppt
2016072703176.ppt
2016072703177.ppt
  • 全部
    • 2016072703173.ppt--点击预览
    • 2016072703174.ppt--点击预览
    • 2016072703175.ppt--点击预览
    • 2016072703176.ppt--点击预览
    • 2016072703177.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 · 历 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 · 必修 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主干 线 索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改革、发展、完善的过程。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二是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夏商开始,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商周时期,主要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制日益削弱,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所取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产生、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学法建 议1.注意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与政治机构的基本概念,如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并结合历史背景和阶段特征加以分析。2.在了解中国历朝史实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古代官制的基本知识,知道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3.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整体线索,就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4.要注意运用政治、地理、文学等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并结合现实思考问题。第 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2知识梳理3疑 难 探 究4随 堂 演 练5课 时 作 业6情境导入1情 境 导 入春 节团 聚的幸福,是中国人 坚 守的情感底 线 。每年的春节 来 临 ,春运大幕 总 会如期拉开,被称 为 “ 每一个中国人的史 诗 ” 的人口大挪移 总 会如期在神州 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 齐鲁拍客上述材料体现出的 “珍惜亲情、渴望团聚 ”的情结和 “齐鲁 ”这一称呼与中国古代的哪些制度有渊源关系?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2.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整 体 感 知本课第一目讲述了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第二、三目讲述了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周朝政治制度是对前朝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知 识 梳 理一、夏朝的政治制度1.建立:约公元前 __________年,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 夏朝出现。2.制度: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 _________;出现了王位继承的 __________制度 (王位世袭制 )。2070公共权力传子二、商朝的政治制度1.建立:约公元前 __________年,商朝建立。2.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3.政权特点(1)商王对 __________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 __________有很大的自主权。(2)弥漫着 __________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__________。1600附属国 附属国神权王权三、西周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__________年。2.分封制(1)目的:对被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维护周朝的统治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 __________强大的条件下,将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1046周王室亲族 功臣(3)内容① __________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② 分封对象: __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在分封时获得______、物资、武装和人口;另外,异姓诸侯国既有 ______、________,也有原来的附属国;周人把一些 __________强制迁徙到 _______封国区域内,以利监督和管理;恢复被商灭掉的古国。③ 受封各诸侯国与王室的 ______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 ________的权威,并承担各种 ________。④ 诸侯对下属还要分封。周王同姓亲族土地 功臣姻亲 殷商遗民姬姓臣属周王 义务(4)作用① 通过分封,周人的 __________不断扩大。② 周王确立了 __________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 分封制使西周 ______集团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等级序列。势力范围天下共主贵族 周王 诸侯卿大夫 士点 拨 :(1)注意区分 “封建 ”和 “封建社会 ”。本 课 中的 “封建 ”指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即 “封邦建国 ”。 “封建社会 ”是 马 克思主 义 关于人 类 社会 发 展五大 阶 段中的 “封建 时 代 ”,按此理解,中国从战 国 时 期 进 入到封建 时 代。(2)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分封制体现 了奴隶主 阶级 内部的等 级 关系,而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3)西周的分封制不 仅 分封王族, 还 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 族,异族功臣和先代 贵 族与周天子并无血 缘 关系。3.宗法制(1)目的:为巩固 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_______之间在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宗法制是周人把 __________同 __________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分封制 贵族权力 财产 土地血缘纽带 政治关系(3)内容① 宗法制度的核心和特点是各级贵族都实行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__________的特权。② 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 ________、 ________体系。两者的关系不仅是 __________关系,也是 __________关系。两者的关系是 ________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主祭祖先大宗 小宗家族等级 政治隶属相对(4)作用① 宗法制度通过 ________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_”的特权。②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 “_______”和“_______”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 _______为代表的 ________地位。4.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 ______________必不可少的工具。血缘世卿世禄国家 大宗贵族宗法分封制点 拨 :(1)大宗和小宗不是 绝对 而言的,而是相 对 而言的。具体来 说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是所有 姬 姓 贵 族的大宗; 诸 侯 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 诸 侯 对 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 对诸 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 对 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 为 士的大宗。(2)嫡 长 子必 须 具 备 两个条件:第一,其母 为 正妻;第二,他是其母的大儿子。(3)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 贵 族之 间 ,与异姓 贵 族 间 的关系则 以婚姻 为纽带联结 起来,是宗法制的重要 补 充。疑 难 探 究一、分封制和宗法制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故天子 诸 侯之 传 世也, 继统 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立 贤 之利 过 于立嫡,人才之用 优 于 资 格,而 终 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 胜穷 ,而民将无 时 或息也。—— 王国 维 《 殷周制度 论 》请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 】 (1)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是最高统治者;周天子同诸侯之间是 “权利 ”与 “义务 ”的关系。(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 】 本 题 考 查 先秦 时 期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 “长兄如父 ”、 “小儿不及 长孙 ”的 说 法体 现 了重 视 嫡 长 子、嫡 长孙的特点, 这 体 现 了 鲜 明的宗法 观 念,故 选 D项 ;其他各 项 与材料不符。【 答案 】 D成才之路 · 历 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 · 必修 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第 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2知识梳理3疑 难 探 究4随 堂 演 练5课 时 作 业6情境导入1情 境 导 入在一堂 历 史活 动课 上,某 历 史老 师组织 学生搞了一个 “历 史法庭 ”的答 辩 活 动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 请 你结 合所学知 识为 被告秦始皇写一份 辩词 或 为 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 诉 状。原告:秦朝人民大众 被告:秦始皇法官:全体学生原告 陈词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被告 辩护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当事人双方首先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皆能自圆其说,大法官难以定夺,假若你是被告的律师,请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要求证据确凿。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分析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3.秦朝中央政府是怎样设置的?你如何认识其作用?整 体 感 知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官僚系统的建立。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缔造了第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为巩固这一帝国,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当时历史的发展需要,而且对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两目与第一目构成因果关系。知 识 梳 理一、从群雄割据到大 统 一1.周王室的衰落:周王室逐渐失去了 __________的地位。2.春秋大国争霸:一些强大的诸侯不断进行 _______战争,小国逐渐被吞并。3.战国社会剧变:各国纷纷进行变革。4.秦的强大与统一:秦国经过 __________逐渐强大起来;前 ______年,秦王 ________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天下共主争霸商鞅变法221 嬴政二、中央集 权 制度的确立1.特征: ________________,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1)首先表现为 _____________。秦王嬴政改称王号为“_______”,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2)“__________”的 __________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皇帝家天下 皇位继承2.内容(1)建立 ________制度。(2)由 __________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 _______,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__________,掌管_______、 ________,并负责 __________; _______,协助皇帝管理 _______。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公之下的中央官职,合称九卿,分管 ________和 _______的各种事务。皇帝三公九卿 丞相御史大夫律令 图籍 监察百官 太尉军务国家 皇家思考: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提示: (1)分工明确。三公、九卿分管不同的国家事 务 ,互不相属,互相 牵 制。(2)位高 权 重。三公品秩甚高, 总领 文武百官,管治全国, 权 力之大,可 谓历 朝之冠。(3)内外兼管。九卿 负责 管理国家 (政府 )事 务 ,亦兼管皇室事 务 , 职权 混淆。(4)不得世 袭 。秦代建立大一 统 国家以后,封建世 袭 制度不再延 续 ,百官全由皇帝任命。(3)地方上实行 ________制,并设 _______、 _______等基层机构。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 ______、 ______,再通过 _______、 ______,可以直达百姓。(4)制定了一套 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其目的是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能。(5)制定了十分细密、严苛的 ________,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郡县 乡 里郡 县乡 里选拔和考察官吏法律点 拨 :(1)郡 县 在春秋 战 国 时 期已 经 出 现 ,秦朝 统 一后在全国推行。(2)秦朝的法律是人治的工具,不是 “以法治国 ”。3. 作用(1)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 __________制,奠定了中国古代 _____________制度的基础。(2)其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 __________,强化了对 ________的控制,对此后 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贵族分封 大一统王朝行政效率地方点 拨 :中央集 权 制度包括 专 制主 义 和中央集 权 两个概念。 专 制主 义 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指皇帝集国家最高 权 力于一身,个人 专 制独裁,帝位 实 行 终 身制和世 袭 制;中央集 权 是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中央 统帅 地方,地方听命于中央。疑 难 探 究一、秦朝的皇帝制度阅读材料:大地在我脚下,国 计 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 说话 ;夷平六国是 谁 ,哪个 统 一称霸, 谁 人 战绩 高 过 孤家?高高在上,诸 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 雾 ,指天笑 骂 ,舍我谁 堪夸!秦是始,人在此, 夺 了万世 潇 洒; 顽 石刻,存汗青, 传颂 我如何叱咤!——— 电视剧 《 秦始皇 》 歌 词请思考:歌词中反映了皇帝制度的哪些重要特点?提示: 皇 权 至上、皇帝独尊、家天下的皇位 继 承制。(2015·天津 ·2)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 “下其议 ”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议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导学号 14610023【 解析 】 据材料信息 “军 国大事最后必 须经 皇帝裁决 ”可知 A、 C两 项错误 ; 这 一制度仍是皇帝 绝对 意志的体 现 ,但通 过 群 议 有利于皇帝正确决策, D项 正确; C项 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 D二、分封制与郡 县 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天子当 时 并没有真正的 统 治 权 ,周初万邦并立,周不 过 只是其中之一邦 …… 天子与 诸 侯之 间 , 诸 侯相互之 间 , 诸 侯和卿大夫之 间 ,往往用盟 约维 持关系。所以我 们可以 说 ,周代存在着主 权 分割 现 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 间 的主从关系。—— 马 克 垚 主编 《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郡 县 的 长 官,不再是世 袭领 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 员 直接管理。郡 县长 官由君主任免, 对 君主 负责 ,成 为中国 历 史上最早的取代 贵 族 领 主的 职业 官僚。—— 张岂 之 《 中国 历 史十五 讲 》材料三 知封建之所以 变 而 为 郡 县 , 则 知郡 县 之弊而将复 变 。然 则 将复 变 而 为 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 县 之中,而天下治矣 …… 封建之失,其 专 在下; 郡 县 之失,其 专 在上。—— 顾 炎武 《 天下郡国利病 书 》请思考:(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材料二中在任用地方管理人员上有何特点?(3)阅读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提示: (1)西周 贵 族之 间 以盟 约维 系和平; 统 治者尚未 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2)郡 县长 官由君主任免, 对 君主 负责 。(3)顾 炎武 认为 郡 县 制代替分封制是 历 史 发 展的必然,分封制容易 导 致地方 权 力 过 大和国家分裂;肯定了郡 县 制代替分封制的 历 史 进 步,同 时 也指出郡 县 制的弊端在于中央 权 力过 大,影响地方的建 设 。拓展:比 较 秦朝的郡 县 制与周朝的分封制内容项 目 郡 县 制 分封制目的 巩固 统 一的中央集 权 国家 巩固 统 治特点 实 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 袭 ,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各 诸 侯国 拥 有土地、人口、 财 政,并有独立的用人 权作用 有利于 专 制主 义 中央集 权的形成 扩 大了周人 势 力范 围二者关系 从分封制到郡 县 制是我国地方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 变 革。它反映了从 诸 侯割据到国家 统 一、从地方分 权 到中央集 权 、从 贵 族制到官僚制、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社会 转 型“齐人 ”“鲁人 ””楚人 ”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导学号 14610024【 解析 】 本 题 主要考 查 地方行政制度的 变 化。解 题 思路如下:【 答案 】 C随 堂 演 练成才之路 · 历 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 · 必修 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第 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2知识梳理3疑 难 探 究4随 堂 演 练5课 时 作 业6情境导入1情 境 导 入“一个青年跑 进 太学求学, 毕业 后,派到地方服 务 。待服务 地方行政有了成 绩 ,再 经长 官察 选 到中央,又 须经过 中央一番 规 定的考 试 ,然后才是正式入仕。那是当 时 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 项 途径出身。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 时 候的什么制度?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怎样确立的?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之后又是怎样演变的?2.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科举制的影响。3.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历程,并给予评价。4.简述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整 体 感 知本课从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和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等三个方面讲了古代政治制度不断成熟的体现。图示如下:知 识 梳 理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 变1.确立(1)职权: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__________(隋称内史省 )、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职权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负责 _______。其长官都是宰相。 __________下设六部,分别负责处理日常事务。(2)特点及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 __________;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 _______。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执行尚书省办事效率皇权思考 1: 有人认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种 “皇权下的民主”,结合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谈谈你的认识。提示: 所 谓 的 “民主 ”是指三省之 间 ,分工明确,相互 牵制,以防止大臣 专权 。并且由于唐太宗 鉴 于隋亡的教 训 ,善于 纳谏 ,增添了 这 一制度的 “民主色彩 ”。但从本 质 上看, 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 专 制制度, 对 相 权 的 牵 制是 为 了加 强 君主的 专 制。因此,它只是一种 “皇 权 下的民主 ”。2.演变(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 “__________”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只保留 ________权;军政归 ________掌管;财政归 ________掌管。(2)元朝:废除 ______只设 ________。六部归入 ________。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 __________,又使三省 __________,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书门下行政 枢密院三司三省 中书省 中书省决策 审议 执行行政分工 相互牵制点 拨 :元朝的中 书 省与唐朝的中 书 省不同:唐朝的中 书 省是决策机构;元朝的中 书 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 书 省 职 能 类似。二、 选 官制度1.发展演变(1)战国时期:开始用 __________制度替代西周以来贵族世袭的 “__________”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2)汉武帝:实行 _______和 ________。前者是让各 _______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 ______征聘人才。军功爵世卿世禄察举制 征辟制 郡国社会(3)东汉末年开始,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4)隋朝:隋炀帝时设 __________,以试策取士。__________就是科举制的来历。(5)唐代:科举制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进士科分科举人2.科举制的影响(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也促进了__________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2)成为 ________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社会基础官僚体制中华帝国秦汉思考 2: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体现出了怎样的趋势?提示: (1)演 变(2)趋势① 选 官 标 准由家世 门 第逐 渐发 展 为 才学, 选 拔方式由推选 逐 渐发 展 为 公开考 试 。② 人才 选举 逐 渐 制度化,体 现 相 对 公平、公开、客 观 的原 则 。③ 封建社会后期, 选 官制度逐 渐 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 锢 思想,束 缚 人才。三、 监 察与 谏议1.监察(1)对象: ________。(2)演革① ______时期,官员监察制度便确立起来,成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该时期在中央, __________是掌管监察的官职,汉武帝时设的 ______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② 宋代地方上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 _______。③ ________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中央设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 __________。官员秦汉御史大夫刺史通判明清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2.谏议(1)对象: __________。(2)演革①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_______和 ________。② 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________ 。③ 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没有。皇帝谏议 封驳谏院3.评价(1)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 _______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 __________,打击__________势力,维护 __________,谏正 ________过失,防止__________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皇帝整顿吏治地方割据 中央集权 皇帝决策失误四、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表现(1)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2)以 __________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3)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 ________制度。2.特点(1)适应 ________________发展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2)反映了 __________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大一统中央集权社会结构疑 难 探 究一、三省六部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 顺 四 时 ,下遂万物之宜,外 镇抚 四夷 诸 侯,内 亲 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 职焉。 —— 《 史 记 ·陈 丞相世家 》材料二 材料三 宰相是 辅 弼重臣的 总 称。宋承唐官,然两代宰相之 设 制精神 颇 相歧异。唐代相制重在 谨 慎大政,而宋代以杜绝 强 臣 专 擅之弊 为 要。 请思考:(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2)唐代三省六部制与秦朝三公九卿制相比,有何明显变化?二者的特点、作用又有何相似之处?(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宰相制度的异同。提示: (1)辅 佐君主,位高 权 重。相 权过 大,威 胁 皇 权 ,易造成政局 动荡 。(2)① 变 化:秦朝 时 ,丞相作 为 中枢 权 力机构中的最高行政 长 官,位高 权 重;唐朝 时 ,宰相的 权 力已被分割。② 相似:特点 —— 中央官 员 相互 牵 制,彼此制 约 ;皇 权至上。作用 —— 都加 强 了皇 权 。(3)相同:不断分化相 权 ,加 强 君 权 。不同:唐代中 书 省、 门 下省 强 化集体 议 政,尚 书 省 执 行政令。宋代相 权 按 财 、政、 军 一分 为 三。拓展: 对 三省六部制的 认识(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 创 造,出 现 了决策、 审议 、 执 行 权 力的分解,此后 历 朝基本沿 袭这 种制度。(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古代政治两个方面的 趋势 :一是明确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分散相 权 , 强 化皇 权。(3)三省之下的分 权 体制和近代西方的三 权 分立有本 质 的区 别 ,三省之上 还 有独裁 专 断的皇帝,不可能真正 实现权 力的制 约 与平衡。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导学号 146100045成才之路 · 历 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 · 必修 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第 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2知识梳理3疑 难 探 究4随 堂 演 练5课 时 作 业6情境导入1情 境 导 入在该电视剧播出之后,有历史学家认为其犯了历史性错误。对此,你有何认识?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之间经历了怎样的斗争?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措施。2.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3.内阁是何时设立的?其职权是怎样演变的?4.指出军机处的设立者、设立目的、职权演变、影响。5.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整 体 感 知贯穿于本课的线索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的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条线索是介绍了明朝以来皇权的不断加强,这实际上是分割相权的必然结果。图示如下:知 识 梳 理一、 汉 唐 时 期的地方割据与集 权 措施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背景: ________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国问题。公元前 154年, __________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 “__________”,三个月后平定叛乱。(2)措施:实行 “_________”,强干弱枝, ______地方。(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汉景帝七国之乱推恩令 监察点 拨 :推恩令并没有 废 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 领 地,从而削弱地方 势 力,以加 强 中央集 权 。郡国并行制是整个 汉 朝时 期的地方行政制度。2.唐末割据与宋太祖集权(1)背景① 唐朝后期,形成 __________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出现了 __________的分裂局面。②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并实现了相对统一。藩镇林立五代十国(2)措施① 收精兵。统兵之权归 “__________”,发兵之权归__________,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② 削实权。废除 __________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规定州郡直属 _______, ________掌地方行政,设 _______监察。③ 制钱谷。规定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________控制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三衙枢密院节度使中央 文臣 通判中央(3)影响① 积极方面: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__________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 消极方面:造成了 “_____”、 “_____”、 “______”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思考 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提示: (1)核心:集 军权 、行政 权 、 财权 、司法 权 于中央。 (2)“分化事 权 ”“强 干弱枝 ”“守内虚外 ”“重文 轻 武 ”。藩镇割据冗官 冗兵 冗费二、明清 专 制皇 权 的不断加 强1.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吸取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的教训。(2)过程:明朝建国之初,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1380年,明太祖下令裁撤 __________,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________,直接管理国家政事。(3)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 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中书省六部2.明朝的内阁(1)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立 ____________,仅备顾问兼__________,并不参与决策。(2)明成祖:设立 __________,地位逐渐上升,逐渐取得了“__________”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__________”。殿阁大学士协理奏章内阁票拟批红3.清朝的官制(1)清初承袭明制,设立 _______,负责处理日常事务。(2)重要的军国大事,由 _______贵族组成的 ____________ ______处理。内阁满洲 议政王大臣会议(3)清 ________年间,设立军机处。① 职权特点: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 ________,后来可以参与处理 __________;军机大臣本身 _______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 __________。② 影响: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4.中央官僚制度变化的特点: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雍正军务机要政务 品级跪奏笔录思考 2: 有人评价明朝内阁阁员和清朝军机大臣的地位时说 “虽有宰相之责,却无宰相之权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提示: 明朝内 阁 和清朝 军 机 处 均没有决策 权 ,二者官 员只是参与机要政 务 ,决策 权 在皇帝手中。疑 难 探 究一、中央集 权 的 发 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 有天下, 矫 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材料二 太祖 问 : “天下自唐季以来 …… 战 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赵 普 对 曰: “此非他故,藩 镇 太重,君弱臣强 而已。 …… 惟稍 夺 其 权 ,制其 钱 谷,收其精兵, 则 天下自安矣。 ”请思考:(1)据材料一,为 “矫秦之枉 ”,西汉初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导致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2)据材料二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 (1)郡国并行制;出 现 了王国 问题 ,危及中央集 权; 解决: 颁 布 “推恩令 ”,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 问题 ,加 强 了中央集 权 。(2)原因: 节 度使 权 力太大, “君弱臣 强 ”。作用:改 变 了自唐末以来藩 镇 割据的局面,加 强 了中央集 权 。拓展: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 变 的特点(1)地方 权 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 权 力日益加 强 。 (地方日益集 权 于中央 )。(2)中央 严 格控制地方政 权 ,不允 许 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3)地方官吏必 须 服从上 级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4)中央 对 地方 实 行多 层 次、多渠道的管理。(5)地方没有相 应 的自主 权 , 对 中央和皇帝 绝对 依 赖 , 难以 实 施有效的治理。(2015·山东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解析 】 宗法体系在 东 周 时 期已 经 瓦解,排除 A项 ;避亲 、避籍制度体 现 的是 对 地方官吏的 监 督,主旨不是健全地方行政机构,排除 C项 ; 这 一制度也不属于地方 监 察制度,排除 D项 ; 实 行避 亲 、避籍,有利于防止地方官 员 与姻 亲 等的过 度接触危及中央集 权 ,故 选 B项 。【 答案 】 B导学号 14610068二、明清君主 专 制制度的加 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 长 、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 杀 。据 说 徐达也未能善 终 ,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 为 凶 险 的背疽,按中医的 说 法,忌吃蒸 鹅 。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只蒸 鹅给 他吃。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 继续 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 鹅 ,没过 几天就死了。材料二材料三 军 国大 计 ,罔不 总揽 。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 阁 而于 军 机 处 ,盖 隐 然 执 政之府也。—— 《 清史稿 ·军 机大臣年表序 》请思考:(1)“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三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3)某班举办题为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利弊 ”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你支持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成才之路 · 历 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 · 必修 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第一单元 主 干 结 构归 纳 深 化技 能 提 升主 干 结 构本单元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转变;二是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归 纳 深 化1. 中国古代中央集 权 制度的演 变历 程朝代 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 地方政治制度 趋势秦朝 建立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以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两汉 巩固 内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唐后期大封节度使北宋 加强 二府三司制 设州郡,置通判元朝 发展 一省制 行省制明朝 高峰 废丞相,设内阁 三司制清朝 顶峰 设立军机处 行省制2.中国古代加 强 封建 专 制主 义 中央集 权 制度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比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比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等。(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比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等。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其特点主要有:(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父权和夫权观念渗入到政治生活中。(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4)皇位世袭、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5)在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技 能 提 升[规 律 ] 选择题 的一般解法(1)审读题目 (从题干到备选项 ),弄清限制性条件 (如时间、空间、程度等 ),理解特殊词的含义,答案应该符合每一个限制性条件。(2)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变换思维方式,反向排除。(3)对备选项中提供了新知识的题,判断另外三个备选项是对还是错 (以熟定新 )。(4)对材料型选择题,坚持一点:读懂材料。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大都与材料有关,在材料中有对应语句 (信息 ),如题干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4·新课标 Ⅰ ·24)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导学号 146100091【 解析 】 A项说 法本身 错误 ,君主 专 制源于自然 经济这 一 经济 基 础 ; C项 中的皇 权 至上与祖先崇拜没有必然 联 系; D项说 法不是材料 强 调 的内容;皇帝 举 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 员 、百姓 则 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说 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 级 差 别 ,故 B项 正确。【 答案 】 B(2014·天津 ·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导学号 146100092【 解析 】 自秦 汉 以来,中国形成了 专 制主 义 中央集 权制度,在 这 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使君 权 至高无上、君位独尊、不可僭越。君主 为 防止大臣擅 权 往往又重用身 边 的人,一旦君主昏庸或年幼,又造成大 权 旁落,出 现 外戚干政、宦官 专权 、 权 臣弄 权 等 现 象。故 应选 C。【 答案 】 C(2014·新课标 Ⅱ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 】 明清 时 期我国 专 制主 义 中央集 权 制度 进 一步强 化,明朝 废 丞相、 设 内 阁 是重要的表 现 。内 阁 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阁 臣 权 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 宠 信与否。故 应选 B。【 答案 】 B 导学号 146100093[规 律 ] 非 选择题 解 题 技巧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审 (审题 )、找 (相关信息 )、联 (联接 )、思 (构思 )、答 (组答案 )。(1)审 (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审问题要注意五个方面:要审答项语,即所要回答的情况、经过、内容、原因、结局等;要审限定词,即时间、空间、数量、角度、频率、程度等方面的限制词,还应特别注意组织答案的材料来源提示词,如依据材料 X、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等;要审主干语,即题目的中心,答题内容的对象成分,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要审提示语,即题型,告诉你用什么方式来解答,是简述还是概述,是分析还是比较,是说明还是论证,是评述还是评价;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2)找 (读材料,找相关信息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材料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尤其是解答 “根据 X或依据材料 X”等问题时,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找信息显得特别重要。主要步骤:根据问题指向找到相关材料 → 对相关材料分层→ 提炼出各层的中心词 (或句 )。划分层时应注意句号、省略号、分号等标点符号。且应注意熟悉的材料出处。是图文表格类材料的还应注意图名或表名、图注、图例等,注意横向、纵向分别比较。(3)联 (联接 ):联接主要指根据问题回忆出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并把从材料中找到的中心词 (或句 )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4)思 (构思 ): 确定好组织答案的材料后,便要进行构思,考虑答案范围可分哪几个部分,各部分要点有哪些,怎样安排。根据题意要求,拟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提纲。构思提纲要遵循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用序号分段、观点正确,史论结合。(5)答 (组答案 ):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是: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条理化、语言专业化、卷面整洁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 设 三公九卿…… 地方行政系 统 仍是郡、 县 、 乡 、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 军 事、 监 察之 权 。 县 分大小,万 户 以上 设县令,万 户 以下 设县长 。—— 樊 树 志 《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 高祖 …… 矫 秦 县 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 邑,有逾古典。 ”这 些受封的 诸 侯王和列侯都是 “有土之爵 ”,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 权 :一是 “自置吏 ”,二是 “得 赋敛 ”。—— 摘 编 自周振 鹤 《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导学号 146100094材料三 汉 武帝 规 定 诸 侯王除由嫡 长 子 继 承王位外, “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 ”为 列侯,而由皇帝制定 这 些侯国的名号,分 别 隶属于 汉 郡。淮南王刘安 谋 反, “国除 为 九江郡 ”;衡山王刘 赐谋 反, “国除 为 郡 ”。又 颁 布律令, 规 定王国官 员地位低于一般官 员 ,限制人 们 与 诸 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 郡无异。—— 摘 编 自邱 树 森、 陈 振江主 编 《 新 编 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 “矫秦县之失策 ”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解析 】 本 题 考 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 变 ,涉及秦、 汉 两个 时 期。考 查 学生 对 材料信息的提 炼 和所学知 识 的运用理解能力。第 (1)问 中第一小 问 据材料可以看出是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 县 制。渊源从与秦制的关系上 寻 找。第 (2)问措施内容据材料二中 “受封的 诸 侯王、任官、收 赋 税 ”归结 即可。后果根据所学知 识 从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分析。第 (3)问措施据材料三的三句 话 每句 话归结 一个要点即可。意 义 主要从加 强 中央集 权 、巩固 统 治上分析。【 答案 】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