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众路线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彰显 【摘 要】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意味着改革红利要惠及全民,每个人都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群众路线相一致,二者在本质要求、价值取向以及实践主体方面具有深刻的必然联系。 【关键词】实践;社会公平;正义 1 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形式,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壮大了自身,推翻了强敌,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实向我们证明,我们党处处离不开群众路
2、线,时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群众路线的胜利。 党的二大提出,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中国革命的命运,取决于党会不会组织群众、深入群众。党的六大明确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在党的七大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群众路线传统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斗争将更艰苦、更复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两个务必”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1.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群众路线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了我们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制定八项决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
4、教育实践活动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大决策和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继续发扬丰富着群众路线的实际工作内容,更进一步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突出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执政理念和决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面对不断变化社会新形式、新局面、新任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法宝。不仅搞革命搞建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仍然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2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我们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
5、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1 促进公平正义深化改革是关键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实践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2.2 促进公平正义惠及全民是根本点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6、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惠及全体人民需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让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们共享出彩人生。 2.3 促进公平正义党风廉政是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全党深入开
7、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的理性反思,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腐败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党内清除贪污腐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社会良好政治风气的着力点。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加强思想教育,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又要求在制度上加强监督,严肃查处,严惩腐败。 3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群众路线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认识论与中国群众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
8、主义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国家的发展任务。群众路线作为我国政治逻辑中民主的基本概括和本质体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独特功能。 3.1 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 正义是一个程序性概念,它的具体内容可以涵盖自由、平等、人权、秩序、效益等诸多社会价值。我国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从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其本质都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中国特色
9、社会主义,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维护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3.2 群众路线高度契合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决定了其价 值核心是惠及全民,共享改革红利,共享出彩人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群众负责、为群众谋利,通过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就成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4 结语 人民群众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主体,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证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切实落实,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