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课件+试题)(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课件试题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zip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课件试题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zip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2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2 当仁,不让于师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全部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2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2 当仁,不让于师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仪封人请见(请求) 是鲁孔丘之徒与(弟子)B.孔子过之(经过) 是知津矣(渡口)C.何德之衰(怎么) 往者不可谏(劝谏,劝阻)D.来者犹可追(追赶) 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解析:C 项,谏:匡正,挽回。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明日,子路行以告 B.子路从而后C.鸟兽不可与同群 D.遇丈人,以杖荷蓧解析:A 项,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B 项,从而,古义:两个词语,“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表承接的连词;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D 项,丈人,古义:老年男子;今义:岳父。答案:C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3)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参考答案:(1)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子来宣扬大道。(2)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变它呢?(3)子路夜里住在石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5~8 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B.止子路宿C.道芷阳间行 D.既来之,则安之解析:C 项,道:名词作动词,取道。A、B、D 三项都是使动用法。答案:C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蓧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解析:C 项,“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理解错误。2答案:C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参考答案:(1)他便留子路住下来,杀鸡、做黍米饭给子路吃,又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2)孔子让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却走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 ① ,爵之大夫,起累绁 ② 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①羖:公羊。②累绁:用绳索捆绑。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其嗣懿子曰 诫:告诫。B.已而去鲁,斥乎齐 去:到达。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辟:偏僻。D.孔子遂行,反乎鲁 反:返回。解析:B 项,去:离开。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喜欢礼仪,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解析:D 项,齐景公不重用孔子的原因是齐大夫想害孔子,齐景公感到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保证孔子在自己退位后仍能被赏识,恐其受到迫害。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2)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3)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参考答案:(1)现在孔子年纪小却喜欢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2)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3)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3参考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时,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病重,快要死了,孟釐子告诫自己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贱。成年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在掌握钱粮的出入方面公平准确;又曾担任管理牧场的小官,牲畜也繁殖得很好。孔子由此担任司空。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又受到宋国、卫国的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鲁国,鲁国依然很好地对待他。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从前秦穆公的国家小,又处在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秦穆公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露出喜色。孔子七十三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三、语言表达10.(2014·湖北高考)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 30 字。解析:做题时,要重点关注题目要求中的前两点。活动主题是“读《论语》,谈交友”,不能遗漏了“交友”的内容,“必须原创”意味着不能照搬《论语》中的内容,要活学活用。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11.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明的语言揭示其寓意,不超过 20 字。解析:注意图案中的手势代表着赞美(夸赞、吹捧),注意被吹捧者飘飘然面临从高处跌落的危险。参考答案:过度的赞美(或“吹捧”)可能让人处于危险的境地。1二、当仁,不让于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lùn) 诋毁(dǐ) 绥之斯来(suí)B.喟然(kuì) 弦歌(xuán) 诲人不倦(huì)C.莞尔(wǎn) 饥馑(jǐn) 偃仰啸歌(yǎn)D.恸哭(tònɡ) 户牖(yǒu) 千乘之国(chéng)解析:A 项,“论”应读“Lún”;B 项,“弦”应读“xián”;D 项,“乘”应读“shèng”。答案:C2.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有所立卓尔 ②夫子莞尔而笑 ③吾无隐乎尔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子路率尔而对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作计乃尔立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解析:①②⑥形容词词尾,③④⑤代词“你”“你们”,⑦⑧代词“这样”。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钻:钻研。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以为:认为。B.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诸:诸位,各位。小人学道则易使 小人:地位低的人。C.予所否者,天厌之 厌:满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然:一步一步有次序地。D.噫!天丧予 丧:使……丧。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君子:德行高的人。解析:A 项,以为:以,用;为,做。“无以为”即“无用为此”。B 项,诸:之于。C 项,厌:厌弃。答案:D4.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B.博我以文C.如会同,端章甫D.风乎舞雩解析:B 项为使动用法,使……广博。A、C、D 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8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2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5.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则曰:“不吾知也!” 居:平时。B.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C.且知方也 方: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D.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写作。解析:D 项,撰:陈述。答案:D6.下列各句中“如”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如或知尔 B.求,尔何如C.如会同,端章甫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解析:C 项与例句相同,都是“或者”的意思。A 项,“如果”;B 项,“何如”为固定结构,意思是“怎么样”;D 项,“至于”。答案:C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解析:D 项概括的是冉有的回答。在他之后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做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参考答案: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乘凉,唱着歌回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3题。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 ①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3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薰莸 ② 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 ③ ,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孔子家语·致思》)注:①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薰:香草。莸:臭草。③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德行。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C.挺刃交兵 兵:兵器。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解析:D 项,辩:善于说话。答案: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解析:B 项,孔子只是用“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来肯定颜回,并没有批评子路。答案:B11.在农山之上,子路、子贡和颜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做出评价。解析:能准确把握某一人物之“志”;有观点且观点正确,见解深刻、独到;能做出评价,言之成理,语言通顺。答案:略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参考答案:(1)你们每个人各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将从中做出选择。(2)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两国之间劝说,陈述利害关系,解除国家面临的灾难。参考译文:孔子向北游览到农山,子路、子贡、颜渊在身边陪着。孔子向四面望了望,感叹地说:“在这里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什么想法都会出现啊!你们每个人各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将从中做出选择。”子路走上前说:“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白色的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像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舞动。我带领一队人马进攻敌人,必会夺取敌人千里之地,拔去敌人的旗帜,割下敌人的耳朵。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您就让子贡和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真勇敢啊!”子贡也走上前说道:“我愿出使到齐国和楚国交战的广阔原野上,两军的营垒遥遥相望,扬起的尘埃连成一片,士兵们挥刀交战。在这种情况下,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两国之间劝说,陈述利害关系,解除国家面临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您就让子路和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真有口才啊!”颜回后退不说话。孔子说:“颜回,过来,为何只有你没有志向呢?”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4孔子说:“虽然如此,还是各人说说各人的志向,你就说吧。”颜回回答说:“我听说香草和臭草不能藏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一类人。我希望得到明王圣主来辅助他们,向人民宣传五教,用礼乐来教导他们,使百姓不修筑城墙,不逾越护城河,剑戟之类的武器改铸为农具,平原湿地放牧牛马,妇女不因丈夫长期离家而忧虑,千年无战争之患。这样,子路就没有机会施展他的勇敢,子贡就没有机会运用他的口才了。”孔子表情严肃地说:“这种德行是多么美好啊!”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您选择哪种呢?”孔子说:“不耗费财物,不危害百姓,不费太多的言辞,这只有颜回才有这个想法啊!”三、语言表达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1)第一副 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下联: (2)第二副 上联: 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答案示例:第一副下联:戏水沐风咏歌回第二副上联: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14.阅读下面的图画,按要求回答问题。(1)请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2)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参考答案:(1)标题:拼爹(2)示例:①我认为求职者(或大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最有利于就业(求职)的因素,而非父母和亲戚的帮助。(认同与否)②“拼爹”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拼爹”其实拼的是权,是钱,是不为多数人所享有的资源。(本质)③“拼爹”现象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法则,催生出权力寻租(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等)的贪腐机会。(危害)④“拼爹”会破坏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阻碍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危害)⑤“拼爹”现象会虚化和矮化个人的努力,放大权力、资本、潜规则的作用。(危害)⑥堵塞“拼爹”通道,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起点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更多可能和机会。(解决办法与意义)1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责:要求。B.更也,人皆仰之 更:改正。C.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弘扬,光大。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舍:舍弃。解析:D 项,舍:止,息。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A.吾末如之何也已矣B.小人之过也必文C.夫子之得邦家者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解析:B、C、D 三项与例句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项,之:代词,他。答案:A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参考答案:(1)做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2)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先去掉什么呢?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曰:去兵 兵:士兵。B.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信任。C.必不得已而去 去:离开。D.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立:富足。解析:A 项,兵:武器装备。C 项,去:去掉。D 项,立:立足。答案:B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A.杀鸡为黍而食之B.舍生而取义者也C.必不得已而去D.夫子莞尔而笑解析:B 项与例句同,均为连词,表并列。A、C 两项,均为连词,表承接,不译。D 项,连词,表修饰,不译。答案:B6.下列对选文的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信”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的为政者维系自己统治必不可少的德行。B.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应该看该国是不是百姓富足,军队是不是强盛,为政者是否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护。C.一个国家的为政者只要能够设法取得百姓的信任,就能够最终战胜贫苦,抵御外来的侵略。2D.选文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解析:C 项,原文中无此意。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8~11 题。改过说汪 琬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有奇有偶,其用则为刚为柔。刚柔互居其位,而后吉、享、利、无咎、凶、厉、悔、吝之象生焉。盖教人趋吉避凶之道至矣。而又于颐卦之后,系以大过。其在颐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圣人以为言语饮食,特细故耳,及其不慎不节,则必为过之大者,故以大过继之。孔子为《易·系辞》曰:“颜氏之子,其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夫知而不行,此即改过之道也。吾谓善改过者,始乎悔,而成乎勇。昼之所为,夜而思焉。少盛之所为,壮老而思焉。举凡言语之不慎,饮食之不节,以失其身,取怨尤于人者,不可谓不多矣!自非刚愎之士,思之岂有不悔者哉?然悔之未几,而因循掩护之念复作,不曰姑俟诸异日,必曰此不足以累我。及其甚也,至于败名裂检而不顾,岂有他哉?患在于不勇耳!吾尝譬之,此其势若江河然,当其将溃也,不过一篑之土,数尺之堤,足以维持而控御之。释此不为,则将汜滥四出,而无所底止。天下之人,尝忽之未溃之时,而欲救之无可如何之后。孰知势之所至,固有一败而不可复返者也。过之不改,何以异是?吾故曰:必乘其悔而以勇承之,斯为善改过者矣。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教人趋吉避凶之道至矣 至:到。B.夫知而不行,此即改过之道也 道:道理。C.必曰此不足以累我 累:连累。D.必乘其悔而以勇承之 乘:趁着。解析:A 项,至:极,最。答案:A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体现作者直接阐述“改过”看法的一组是( )①圣人以为言语饮食,特细故耳 ②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 ③始乎悔,而成乎勇 ④少盛之所为,壮老而思焉 ⑤自非刚愎之士,思之岂有不悔者哉 ⑥必乘其悔而以勇承之,斯为善改过者矣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 D.④⑤⑥解析:①为圣人的看法,②为孔子评价颜回的话。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言语饮食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引起大错,与《易》中观点不谋而合。B.孔子提出了改过之道在于“知而不行”。C.知错而重犯并对所犯错误认为是小事,是成为大错的重要原因。D.作者认为改过的办法在于“乘其悔而以勇承之”。解析:A 项为圣人的观点。答案:A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失其身,取怨尤于人者,不可谓不多矣!(2)然悔之未几,而因循掩护之念复作。(3)过之不改,何以异是?参考答案:(1)由此失了身份,招来别人埋怨、责备的言行,不能说不多啊!(2)可是悔悟没几天,沿袭旧习、掩饰过错的念头又产生了。(3)错了而又不改正,和这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参考译文:过去,聪明通达的人作《易》,有奇数的阳爻,有偶数的阴爻,它们各自表示的属性有刚健、有柔顺。刚柔相互配合在一定的位置上,就有吉祥、顺当、有利、无害、灾难、危险、后悔、忧虞等卦象显示出来。这样教人进取或躲避的办法是很周到的了。而且《易》还在颐卦之后,接着设置了大过的卦。它在颐卦象辞上说:“山下有雷,象征着要修养(自己)。有道德的人应当说话慎3重、节制饮食。”聪明通达的人认为言语和饮食,不过是生活小事罢了,但如果对这些小事不慎重、不节制,就必定造成大的过失,所以要把大过卦排在颐卦之后。孔子作《易·系辞》说:“颜路的儿子颜渊,可说大体近道了吧!有了不好的言行没有不认识到的,认识到它没有再犯的。”知道有不好的言行就不做,这就是改正过错的原则呀。我认为善于改错的人,始于悔悟,而彻底改正在于勇气。白天所做的事,夜间要回想一番。少年、青年时所做的事,壮年、老年要回想一番。所有一切说话不慎重、饮食不节制,由此失了身份,招来别人埋怨、责备的言行,不能说不多啊!自己如不是傲慢固执的人,想到这些难道能不悔悟吗?可是悔悟没几天,沿袭旧习、掩饰过错的念头又产生了,不是说姑且等到以后再改,就必定托词说这些(过错)不足以累及我的名节。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发展到败坏名誉品行也不管了,这难道有别的原因么?毛病就在没有勇气改过罢了!我曾经有过譬喻,错误的发展势态,就像江河一样,当它将要决口时,不过倒一竹筐土、修几尺堤,就足以维持原样并防止它决口。放弃这些事不去做,洪水就会泛滥四溢,而没有止息之时了。天下的人,常常忽视了洪水未决口的时候,而要在无可奈何之后才去补救它。哪知(不好的)势态发展到最后,当然就一败而不可收拾了呀。错了而又不改正,和这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我说:“犯了错误,必须乘着悔悟的时候鼓足勇气去改正它,这就是善于改错的人了。”三、语言表达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① ,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或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②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月球上没有大气;比如,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所以,除了地球,③ 。 解析:本题的每个空白处均需要考虑上下文,尤其需要关注代词(例如“这”“那里”)与连词(例如“或”“但”“所以”)等,它们是决定如何衔接的关键所在。参考答案:①(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 ②或将人类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住) ③我们没有其他的任何星球可去12.(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曰:“孰谓微生高 ① 直?或乞醯 ② 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观点,这则材料谈到了如何交朋友,说的是孔子的“择友观”。答案:择友(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思想的领会和分析能力,以理解分析为主。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友直”“益矣”以及对“乞诸其邻而与之”的理解,挖掘孔子评论的用意所在。参考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于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1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行。B.出门如见大宾 见:看见。使民如承大祭 承:承当。C.在邦无怨 怨:埋怨,责怪。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已:停止。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约束。知者利仁 利:利用。解析:A 项,归:称许,赞许。B 项,见:接见。D 项,约:贫困。答案:C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士不可以不弘毅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解析:A 项,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直的人。B 项,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D 项,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安乐的生活。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A.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B.仲尼岂贤于子乎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解析:D 项与例句相同,都是介词,表范围,在。A 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B 项,介词,表比较,比;C项,介词,表对象,对。答案:D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参考答案:(1)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2)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3)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有仁义的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5~8 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2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诸:诸多。C.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远:疏远。D.尧舜其犹病诸 病:担忧、忧虑。解析:B 项,诸:兼词,之于。答案:B6.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C.子夏举舜和汤的例子,是用来说明施政要知人善任,以达风行草偃之效。D.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克己”,让自己的德行完全合乎“礼”,并且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可以被称作“仁人”。解析:D 项,根据原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可知,只要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就可被称作“仁人”,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不单纯是“仁人”,而是“圣人”了。答案:D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参考答案:(1)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2)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① ,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3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仲由》)注:①豭(jiā)豚:猪。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豭,公猪。豚,小猪。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性鄙,好勇力 性鄙:性情粗朴。B.子路后儒服委质 委质:带着礼物。C.遂结缨而死 结缨:上吊而死。D.恭以敬,可以执勇 执勇:驾驭勇武的人。解析:C 项,结缨:系好帽缨子。答案:C9.下列四组句子,全都表现子路懂礼、守义的一项是( )①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②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③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④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⑤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 ⑥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A.①③⑤ B.①③⑥C.②③④ D.②⑤⑥解析:①③⑤句均表现其懂礼、守义。②句是孔子对子路的评价;④句反映了子路的谨慎;⑥句是写子路的爱好和经历。答案: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还欺负过孔子。但是,孔子不计前嫌,以礼教导他,最终使他成为懂礼之人。B.子路勇于行动,听到就干,但他过于鲁莽,只听单方面的言辞就决断案子,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C.子路跟从孔子学习,学会了如何处理政事,懂得礼节,坚守正义,能管理千乘之国的军政事务,很有才干,但孔子还是认为他只登堂未入室。D.卫国出现动乱,别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子路本来在外有事,听到消息急忙赶回,城门已经关了,别人也劝他不要惹祸上身,子路却不顾自身危险,挺身而出,要惩治叛贼,但寡不敌众被杀。解析:B 项,“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无中生有,文章中是说子路诚实正直,打官司的人都跟他说实话,所以子路只要根据一方的话就可以判案。答案:B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2)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3)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参考答案:(1)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2)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3)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参考译文: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情质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孔子设置礼仪,逐渐诱导子路,后来,子路改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榜样,并慰劳关心百姓。”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武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如果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偷盗抢劫。”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判决案子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4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吧,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子路喜欢跟随孔子出游,曾经遇到过长沮、桀溺和背着锄具的老人。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辅佐大臣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安抚民众;恭谨中正都做到了,可以使社会安定,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进入卫国国都。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与子路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我接受了人家的俸禄,就不能躲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他来到蒉聩处,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系帽的带子。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于是结好帽带而被杀死。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三、语言表达12.下面是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孩子上网相关行为的情况调查表,请结合具体项目和数据完成后面的问题。项目 赞成% 反对% 不置可否%对子女上网 37 15.9 41.1希望子女以后工作与网络有关 42.6 32 25.4能使子女增长见识,掌握电脑技巧 90.3 8.6 1.1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 29.5 11 59.5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 58.5 10.8 30(1)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家长对于子女上网的内心矛盾在于: 。 (2)请综合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一角度不超过 12 字)解析:解答第(1)题注意看赞成项的两个最大值;解答第(2)题注意了解家长赞成和反对的理由,同时注意建议的角度。参考答案:(1)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又怕他们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2)学生: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学校:加强管理,严格规定;家长:积极引导,平等交流。(言之成理即可)13.(2015·四川,20)《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 字。解析:本题要求借鉴圣人智慧处理人际关系,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谈。答题时一定要抓住观点,围绕自己的实际来组织材料,同时要注意句式工整、语言简明得体的要求,句式上要运用整句。答案示例:(1)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5(2)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