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2.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2.zip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2.zip
201606110461.doc
201606110462.doc
201606110463.doc
  • 全部
    • 201606110461.doc--点击预览
    • 201606110462.doc--点击预览
    • 20160611046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记载: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此材料反映出( )A.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冲击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C.中国传统手工业不断发展D.中国经济停滞不前解析:“弃土布不用”体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答案:A2.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D.自然经济完全瓦解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流程图反映了茶叶从茶产地至洋行的销售过程,这说明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C 项正确;A、B 两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C3.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销售下降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2小农经济的顽强抵抗。答案:B4.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由 1853 年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均消费棉纱、棉布不如印度多。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可知,这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所导致的,故 D 项为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破坏,与题干反映的现象关系不大,所以 A 项不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关税主权遭到破坏,无法保护本国经济,故 B 项错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印度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答案:D5.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这表明洋务运动( )A.没有实现富国强兵B.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C.深受顽固势力阻挠D.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李鸿章认为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洋务运动,结果都是“纸糊的老虎”,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故选 A 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A6.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 “自强” 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演变。材料强调了修建铁路有利于对内开发资源,对外收回丧失的利权,这有利于人民,也有利于国家。同时,有利于解决发展军事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这正是洋务派“求富” “自强”的主张,故选 A 项。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不能反映材料信息,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对传统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态度问题,故虽同为洋务派的主张,“中体西用”超出了材料范围,C 项错误;“民生主义”的核心主张是平均地权,D 项错误。答案:A7.下列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航运业诞生的是( )A.轮船招商局B.安庆内军械所C.江南制造总局D.海军飞机工程处解析:注意关键词“近代新式航运业”,采用排除法。B、C、D 三项是军事工业。故答案为A 项。答案:A38.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B.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C.天朝上国思想的具体体现D.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题干没有体现出国产“快枪”和洋枪的比较,排除 B 项;题干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思想,排除 C 项;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性质不同,故 D 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答案选 A 项。答案:A9.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80 年代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 20 年代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经济政策。材料主张保护、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 年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项正确。20 世纪 20 年代,清政府已被推翻(1912 年),与题干中的“晚清”时间不符,D 项错误。答案:C10.史书记载:1873 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解析: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中存在雇佣关系,采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民族工业。答案:A11.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立的分类标准是( )4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解析:前三位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而且主张兴办实业,都是名副其实的近代爱国实业家。故选 D 项。答案:D12.1896 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直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C13.1897 年 2 月 11 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解析:19 世纪末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答案:B14.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解析:材料信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说明关注民生。5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答案:C15.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 50 余家。189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 549 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出现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甲午战后,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故B 项正确;注意提示“1895—1913 年”,洋务运动兴起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抵制日货运动始于 1915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 1914 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A、C、D 三项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个美丽动人、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牛郎织女》材料二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不休。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材料三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年份 茶(万磅) 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 0005 0001841 年 8 01913 2201845 年 9 91923 0401863 年 11 869 83 264材料四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6上海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南海 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天津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1)指出材料一中生产方式的特点。(2)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3)材料四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性)。(2)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经济: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17.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 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 35 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 ”到 20世纪 20 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 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 20 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 。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 。材料三 19 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 500 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 30 部,年产量 1 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 500 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1)根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1)问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提取每则材料的关键词,概括得出。第(2)问应从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角度回答。材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据此回答第(3)问。参考答案:(1)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被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2)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3)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1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A.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基本摆脱了外来经济的控制 C.实业救国不能改变中国现状D.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解析:从火柴商标上的“救国” “富强” “中华民国利兴公司”等信息,可解读出 A 项正确。答案:A2.1915 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 。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 。这些措施(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推动国内贸易的发展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答案:B3.周学熙在出任北洋军阀政府财政总长期间,开始逐步有计划地实施他的实业政策,积极贯彻“筹办实业银行和兴办工业”的财政方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他十分重视“棉花的改良、增产”和“纺织业的保护和奖励” 。周学熙的这些措施( )A.促进了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B.彻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促进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繁荣解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达到真正的经济繁荣,因此可知 B、C、D 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A 项。答案:A4.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提倡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不利于学习西方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 A 项正确,B、C、D 三项说法错误。2答案:A5.下图为 1912 年、1921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发展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答案:A6.“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A.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B.西方列强经济侵略C.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D.商人投资规模缩小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纺织业的衰落。材料中有“外纱复纷至沓来”的信息,说明 B 项正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外纱复纷至沓来”,挤占了中国棉纱市场,这说明世界棉纺织业并未萎缩,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官僚资本方面的信息,C 项排除。 “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的信息说明 D 项错误。答案:B7.1931 年,宋棐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抵羊牌”毛线逐渐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 )A.“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B.外国洋货价钱太贵C.“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D.外国洋货质量太差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抵羊”及“抵制洋货”可知,这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A 项正确。B、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8.1900—1920 年,中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86%,近代工业只占 14%。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 7.84%,传统产业占 92.16%。这反映出当时( )3A.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B.近代工业发展迅速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D.中国资本主义缺乏发展空间解析:从材料信息看,20 世纪初,尽管中国新式工业有所发展,但农业、手工业产值仍占较大比重,即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A9.1915 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 1 211 项奖,在 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B.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C.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D.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答案:A10.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 3 758 家工厂中,有 590 家在 1937 年就存在,有 3 168 家是 1938—1942 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解析:材料只提供了中部、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全面反映此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故 A、B 两项错误。C 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故选 D 项。答案:D11.下面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 7 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 7 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后方工业在 1941 年、1942 年和 1943 年发展最为迅速,这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故 B 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后方 7 省开办工厂的速度并非逐年递增,1942 年和 1944 年就有所减少,故 A 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4很大变化,故 C 项错误;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抗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而不仅仅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故 D 项错误。答案:B12.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开始很值钱,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了 1949 年 5 月却出现了“粒米值百元”的现象。右图为新中国成立前夕国统区的反战宣传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哪一方面的困境( )A.帝国主义的搜刮B.封建势力的勒索C.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的变相掠夺D.官僚资本的压榨解析:正确解读漫画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印证了 C项。答案:C13.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解析:1913—1936 年是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故 A 项错误。官僚资本是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在解放战争以后才开始崩溃,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 世界性经济危机正在蔓延,法西斯势力猖狂,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却得到了发展,因此 D 项错误。故选B 项。答案:B14.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A 项错误;5B、D 两项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的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 项正确。答案:C15.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解析:第一次低谷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第二次低谷是因为发生了抗日战争,国土迅速流失,工业发达地区沦陷,剩余工厂亦纷纷转为军用,支持抗战,工业体系被破坏。所以两次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入侵,B 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二、非选择题16.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材料二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问的“表现”直接回忆教材归纳即可,“影响”主要回答对中国的消极影响和对西方的积极影响。第(2)问,要联系教材中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等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特点”可直接从图中得出。参考答案:(1)表现:中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西方:鼓励商业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影响:中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西方: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2)现象: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原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1918 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 1915 年比 1913 年减少了 20.3%,出口每年比 1913 年增加 14.8%至 20.5%,入超由每年 2 亿多海关两减至约 3 000 万两,1919 年更减至 1 600 多万两。——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 1911—1913 年我国注册设厂 72 个,平均每年 24 个,1914—1918 年,五年间注册设厂 183 个,平均每年近 37 个,其中钢铁冶炼厂 9 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 1912 年为 80 万吨,1919 年增至 330 万吨。——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 据统计,1913 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 4.9 亿日元,1919 年增至 14 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 1.6 亿日元,1919 年增至 14.7 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 1913 年 0.35 亿海关两增至 1919 年 1.08 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 136 个增至 209 个,并攫取在华修建 1 500 里铁路等特权。——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问津,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和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民族工业设厂增多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它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供的有关数字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进口数额减少,出口数额上升。第(2)问,要注意思考的角度,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回答。第(3)问,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是日美加剧对华经济侵略,至于说明的问题,要上升到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高度进行思考。第(4)问,要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去思考。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进口数额减少,出口数额增加,入超的现象大为改变。(2)辛亥革命的影响;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市场需求的刺激。(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加强对华经济掠夺。说明力量较弱的民族工业,即使在发展较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又萧条下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抵挡不住列强的经济渗透。 1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选择题1.下图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华货” “中国出品” “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舶来货”的汪洋大海上前行。该漫画( )漫画《中国最近之悲观》(1910 年)A.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恶劣行径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C.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这与题干中的“在‘舶来货’的汪洋大海上前行”相符合,故选 C 项。答案:C2.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洋纱、洋布不仅仅在通商口岸使用,而且在江苏、安徽、四川等地畅销,故A 项不正确;材料表明洋布的销售不及洋纱,不能说明洋布在中国市场的萎缩,B 项不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C 项不正确;1893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尤其是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很快,从材料信息看,洋纱的销售量剧增,与民族纺织业大量使用洋纱有关,D 项说法正确。答案:D3.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895年1913年增长 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 85%,生产资料占 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 8 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 96%,工业品占 4%A.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较快发展都是外向型的B.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C.中国对外出口显著增加2D.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多是原料产品,进口的多是外国工业品。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答案:D4.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曾在筹建期间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20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解析: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依仗清政府” “清政府商部……加以阻止”,这明显反映出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情形,B 项正确。从材料中的“张謇” “大生纱厂”即可直接排除 A 项;“清政府商部……加以阻止”反映的不是“自由竞争”,排除 C 项;D 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答案:B5.1922 年某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解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很难独立发展,因为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料,而且还享有低关税和种种特权。因此如果要改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状况,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 A 项。答案:A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 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年 1 759500 620 000557 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3解析: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A 项错误;只从表格数据看不出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B 项错误;维新变法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 项错误;表格中工人人数的增加,可以说明 D 项正确。答案:D7.《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中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天津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 ”材料反映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B.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C.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D.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解析:从材料“战争一旦结束”以及“收复区”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指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情况。答案:C8.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 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 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B.抗日战争前期C.抗日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答案:D9.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C.他从一创业起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生存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背景的掌握情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身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困难。答案:C10.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品牌“红金龙”香烟的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危矣。 ”由此可以看出( )A.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B.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D.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答案:D11.《中华民国十一年通商海关各口全年贸易总论》载:“厦门一口,本年年船运之利便,人为加增,进口贸易,精神焕发,其由外国进口者尤甚,美国面粉,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4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 ”该材料可以反映( )A.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厦门对进口面粉的依赖减弱C.上海航运业落后于厦门D.上海面粉行业受到美国冲击解析:中华民国十一年,即是 1922 年,从题干中可知:厦门进口量大,以美国面粉尤为突出,冲击了上海面粉业的发展(“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答案:D1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反抗三座大山压迫的斗争有(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B.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C.宋子文控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D.民族资产阶级抗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求发展的表现。A 项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是在清末;C项是官僚资本主义压榨民族工业的表现;D 项是发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史实。答案:B13.在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4 月之间,(全国)纸币增加了 4 524 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 135 742 倍。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评说,正确的是( )A.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根源在于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D.使得官僚资本的急剧收缩答案:A14.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迈入近代化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下列评述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应的是( )A.1840 年为最高,以后递减,最终消灭于 1949 年前后B.开始于洋务运动期间,抗战结束前后为最高,最终消灭于 1949 年后C.起于 184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低落,以后又上升,最终消灭于 1949 年前后D.起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高,以后递减,解放以后稍有提高,1956年三大改造中被取缔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而达到最高,解放后曾对其进行合理调整而稍有提高,因三大改造而最终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答案:D15.经济学家陈翰笙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谈道:“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对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在当时发展迅速B.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C.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的前提是提倡国货、排斥洋货D.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答案:B二、非选择题516.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1)概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及趋势。(2)分析图中 C 点处于发展最高峰的原因。(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前期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参考答案:(1)过程及趋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19 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顶峰,以后呈下降趋势,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消失。(2)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激励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到其中 3 点即可)(3)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登上了历史舞台,先后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宣传了民主与科学;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17.卢作孚创办于 1926 年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轮船公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概况(1926—1947 年)股数年份轮船只数吨位(吨) 总计 官僚地主 资产阶级航运范围1926 3 230 304 147 89 ……1937 4620 00035 10011 61413 393 占川江航运总额的 70%1947 12058 000776 566136 281546 973航线遍及长江各口,并有船只航行于日本和东南亚注:表中的“资产阶级”主要包括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材料二 1927—1936 年间,民生实业股份公司在竞争中挤垮了美商的捷江公司,并迫使怡和、太古等外国公司退出川江,基本垄断了川江航运。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后,面对恶劣形势,卢作孚亲赴宜昌指挥抢运,经过四十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沦陷前夕,将全部内迁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这次抢运被人们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1945 年,卢作孚赴美国参加国际通商会议,提出了维护我国航运利益的三条议案,获得大会一致通过。……1947 年,组成了“太平洋轮船公司”,航行于东南亚及日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三 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民生公司的章程》我们要努力于民生公司,有如努力于自己的家庭;要忠实于民生公司,有如忠实于自己的家庭一样!6——卢作孚《一切要有计划与预算》中国人有两种美德是可以战胜世界任何民族的:一个是勤,一个是俭。——卢作孚《大胆生产,小心享用》(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公司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起到的作用。(3)“民生精神”是该公司经营思想的灵魂。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精神的内容,并指出这一精神和材料一、材料二所示现象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从 1926 年到 1947 年,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轮船只数、吨位数持续增加;资产阶级的股数所占的比重逐渐超过官僚地主,并占绝对优势地位;航运范围从川江扩展到长江各口,并发展了海洋运输业务。(2)与外国轮船公司竞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维护我国航运业的利益。(3)“民生精神”包括爱事业、爱社会、爱国家;以民生公司为家,忠于民生公司;勤俭办厂,艰苦创业等。这一精神是该公司经营发展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