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04436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长沙市中 (小 )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 年级 班级 时间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2、 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 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4、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教材分析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 描写手法 白描。 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及作者简介: 1、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前一段时间我们赏过了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又赏过了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赏过了三峡的水,又赏过了钱塘江的潮。 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赏赏湖心亭的雪。 (板书:湖心亭看雪 )

2、 2、作者简介: 学生齐读注释,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课文选自陶庵梦忆 ,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 。 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明亡后不仕”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音:是日更(gng )定 余挐(ro) 拥毳(cu)衣雾凇(sng)沆砀(hngdng) 与余舟一芥(ji)铺毡(zhn)对坐 余强(qing) 金陵(lng)人舟子喃喃(nnnn) 更(gng)释义:&是(这)日更定(完了,结束)更,

3、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余挐(撑,划)一小舟。 &拥毳(鸟兽的细毛)衣(毛皮衣)炉火 &上下一白(全白) 。 &惟 ( 只 有 ) 长 堤 一 痕 。 形 容 西 湖 长 堤 在 雪 中 只 隐 隐 露 出 一 道 痕 迹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 冰花一片弥漫。&与 余 舟 一 芥 ( 小 草 , 比 喻 轻 微 细 小 的 事 物 ) , 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而 已 ( 语 气 词 )&强饮(痛饮)三大白(酒杯) 。为何“强饮”?“酒逢知己千杯少” 。 (说明他把那两个人当朋友了。 ) &焉得(哪能)更(还)有此人。&

4、问其姓氏,是(判断动词。 )金陵人,客(客居,名作动)此&舟子喃喃(小声嘟哝)曰三、赏读课文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请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张岱的性格特点痴1、读文,找“痴行” ,初悟痴心。“痴”是什么意思?对某事或某人十分着迷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回答大 雪 三 日 ,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 是 日 更 定 矣 , 余 挐 一 小 舟 , 拥 毳 衣 炉 火 ,独 往 湖 心 亭 看 雪 。张岱奇寒雪夜独自去看雪,这样的行为表明他什么性格?(清高孤傲)解决问题:“独往”与“舟中人两三粒”矛盾与否?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多不可为伍,

5、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2、读文,品“痴景” ,再悟痴心。读雪景的句子,希望读出气势和感情。“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再分读,男生读前句,女生读后句。 品雪景句 1。在三日的大雪之下,西湖岸边的树木已变成了一片晶莹剔透的白色冰晶,湖面上只见一片白色弥漫,纵目远眺,远处的云天山水,在雪光的映衬下, “上下一白” ,浑然一体。呈现出西湖在雪夜里那一片白茫茫而又寂静的美感,使人感到冬雪的西湖,银装素裹,静谧淡远。品雪景句 2。此句写湖上景色,别具一格,仿

6、佛作者凌空而视,在白色的云雾弥漫中,湖上的景物,或远或近,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只是“依稀可辨” ,零星散布在湖上。那长提只是微露的“一痕” ,湖心亭仅是小小的“一点” ,作者所乘之船也微小到“一芥” ,而舟中人便不用说,朦胧到只有“两三粒”罢了。作者使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副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A、写

7、景的顺序: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 由上到下 ,由大到小,由远到近 B、修辞夸张,排比,比喻( “一芥” ,一根小草) 。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 “一白” “一痕” “一点” “一芥”“两三粒” 。D、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白描 【即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大家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8、抹总相宜。 )“白描”就是“淡妆” 。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妙境。张岱在大自然中如此忘情,表明他什么性格?(寄情山水、痴迷自然 )1、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 ,哪些是“ 浓抹”() 。如: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两岸连山 ()

9、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3、读文,议“奇遇” ,三悟痴心。读文。讨论问题: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教师提示,学生探究自悟)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作者点出“金陵人” ,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由探究此问题提出学写小论文,并教给写简单小论文的方法。此处的存疑将课内探究延伸到课外。四、评点张岱其人请你根据对张岱的了解,用“好个_的张岱”的句式来评点张岱。五、在音乐声中试背全文六、归纳: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两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更痴迷于雪中的情(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趣。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二。八、板书设计一读找“痴行” ,初悟痴心 清高孤傲,内心孤独二读品“痴景” ,再悟痴心 寄情山水,痴迷自然三读议“奇遇” ,三悟痴心 超然世外,思恋故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