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榆林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榆林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课程论侧重研究()。单项选择题A、教什么B、为谁教C、如何教D、为谁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单项选择题A、教育B、尊重C、爱护D、关心 3: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我国的火箭发明,我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汉朝B、隋唐C、宋元D、明清 4: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D、命题思维E、具体逻辑推理 5:1924年我
2、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廖世承C、潘菽D、蔡元培 6: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单项选择题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质 7:“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判断题对错 8: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单项选择题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 10: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B、知识C、迁移D、应用。 11: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单项
3、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12: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操作方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定向 13: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单项选择题A、交往焦虑B、上学焦虑C、考试焦虑D、课堂焦虑 14: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意性。()判断题对错 15: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16: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判断题对错 17: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
4、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18:为避免暂时的信息提取失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记忆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提取失败说B、消退说C、动机说D、同化说 19:实物直观一般比模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判断题对错 20:结束了“禅让制”的是()。单项选择题A、舜B、尧C、禹D、启 21: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B、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C、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D、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2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叶公好龙B、画饼充饥C、望梅止渴D、谈虎色变 23
5、: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文化B、组织制度C、凝聚力D、班级管理 24: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单项选择题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25: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多项选择题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单项选择题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C、对学校文明的示范功能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27: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的
6、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28:智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课外辅导来进行。()判断题对错 2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 30: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的记忆术是( )。多项选择题A、位置记忆法B、缩简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语义联想E、视觉想象 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单项选择题A
7、、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民主法制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多项选择题A、义务感B、责任感C、事业感D、自尊感E、集体主义 33:“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德育基本规律B、德育基本途径C、德育主要方法D、德育主要原则 3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新授课和巩固课B、理论课和实践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35: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36:“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
8、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7: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 38:学习期待是动态的,诱因是静态的,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判断题对错 39: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判断题对错 40:杨某六周岁的女儿小琳,冈身体状况无法按时入学,杨某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让小琳延缓入学一年,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单项选择题A、拒绝,小琳已经六周岁,必须立刻接受义务教育B、批准,可以延缓到七周岁入学C、拒绝,必须延缓两年入学D、批准,但
9、必须多缴纳一年学费 41: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行动对抗B、认知失调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E、认知协调 42: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单项选择题A、指导学生B、辅导学生C、教导学生D、研究学生 43: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44:在Windows系统,如想进入“安全模式”,则在开机的时候按( )键。单项选择题A、AltB、ESCC、F6D、F8 45:“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这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单项选择题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
10、D、针对性 46: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的总和。单项选择题A、知识与能力B、智力与能力C、体力与智力D、体力与能力 47: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判断题对错 48:看小说红楼梦时,大脑便随之产生了书中各种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的情景,这属于无意想象。()判断题对错 49: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判断题对错 50:课程设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判断题对错 51: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单项选择题A、外
11、部B、成就C、交往D、任务 52:以下哪一个是稳定的内在原因()。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53:下列哪项属于学习现象?()单项选择题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54: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55:普及义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判断题对错 56: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判断题对错 57: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操作模仿阶段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动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稳定性B、以视觉控制为主要的形式C、动觉控制占主导地
12、位D、动作见协调性强,没有多余动作,动作效能高E、动作不具有灵活性,稳定性 58: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 )。多项选择题A、义务感B、责任感C、事业感D、自尊感E、集体主义 59: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维多里诺 60: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单项选择题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如何教”解决的是方法问题,“为谁教、
13、为谁学”解决的是教育目的问题。 2: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我国的火箭发明,其推动力是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故本题选C。 4:答案A,B,C,E 解析 D项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5:答案B
14、解析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 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答案C 解析 关心、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7:答案正确 解析 洛克在其所著的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自古至今,孔子提出的“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思想,因切中了教育的本质及规律,一直成为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长期的坚持。 10:答案D 解析 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11:答案C 解析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见教学事项的定义。 12:答案B 解析
15、13:答案C 解析 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 14:答案错误 解析 标准化测验具有更强的计划性而不是随意性。 15:答案B,C,D 解析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16:答案正确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是由于缺乏相关线索,有了线索,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为了更好地提取线索。 19:答案错误 解析 实践证明,模象直观的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0:答案D 解析 尧帝禅帝位于舜,舜帝在死后又禅帝位于禹,禹死后,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结束了“禅让制”。故选D。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16、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通过训练使得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和谈虎色变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A选项,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不是经典性条件反射。 23:答案C 解析 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24:答案A 解析 桑代克等人认为当两种情景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由此提出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25:答案A,B,C,D 解析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从纵向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不属于这种分类标准,它是相对于非学历教育来说的。前面的四
17、种教育都属于学历教育。(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课程标准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0:答案E 解析 【解析】本题以例子的形式考查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视觉想象)知识点 31:答案D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32:答案A,B,C,D,E 解析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故以上选项均属于道德情感。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根据一堂
18、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35:答案错误 解析 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参见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胡厚福、成功主编的教育理论) 36:答案B 解析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37:答案B 解析 不平衡性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
19、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38: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39:答案正确 解析 【答案要点】正确。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问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最后,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0: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1:答案A,B,D
20、 解析 略。 42:答案D 解析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故选D。 43:答案C 解析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44:答案D 解析 在Windows系统,如想进入“安全模式”,则在开机的时候按F8键。 45:答案D 解析 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46:答案C 解析 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4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8:答案错误 解析 49:答案正确 解析
21、 50:答案错误 解析 51:答案B 解析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52:答案A 解析 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53:答案A 解析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先天的反应倾向或成熟引起的,那些因疲劳、药物等引起的变化一般只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不属于学习的结果。因此只有A符合这一概念。 54:答案B 解析 55:答案错误 解析 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56:答案正确 解析 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的,还是让个别学生回答的。让个别学生回答,只是老师对学生掌握的一种抽查方式,其他学生同样也要进行思考,在该同学回答的时候可以给予纠正或补充。(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7:答案B,E 解析 58:答案A,B,C,D,E 解析 略 59:答案B 解析 60:答案A 解析 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