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发展哲学的历史演变及问题潘 磊(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摘要:发展哲学是对发展观理论形式高度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属于具体的应用性哲学的范畴。它既有着高度的抽象性、综合性、交叉性,又有着社会活动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对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回顾和重大问题的研究,无疑对我国社会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发展哲学;历史演变;问题研究发展哲学是在严密的哲学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的理论体系,属于具体的应用性哲学的范畴。一、当代发展哲学的历史演变发展哲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20 世纪
2、中叶。对于它的产生和发展,大多学者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政治等众多的社会因素和矛盾作用的结果。战后初期,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同样面临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即经济和政治。经济上,由于受到残酷战争的重创,国家将如何重建和复兴。政治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形成,使得战后新型独立的国家也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这也就是战后国家在发展模式上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当代社会发展研究开始应运而生。当代发展哲学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至 50 年代中期为当代发展哲学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研究主要在美国进行,同时它是为战后国家发展的新格局
3、服务的,因而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在此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发展观呈现出“发展经济增长” 、 “现代化西方化”的特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以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和经济学作为分析的框架,考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以美国作为现代化的典范,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阶段,试图将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和地区都拉到资本主义道路上。但是当时的学者还无法明确区分“发展”和“增长”这两个概念,而是简单地认为“发展”就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 。这一认知也反映了战后 20 年里人们对于“发展”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发展观中传统工业化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增长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因此,西方现代化道路就
4、成为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典范。非西方国家如果想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化社会,那么效仿西方国家,甚至全盘接受西方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成了唯一的选择。如此,在这样的发展观下,现代化就被完全等同于西方化了。第二,20 世纪中叶后期至 70 年代的当代发展哲学主要以生态哲学的发展为基础,这一阶段发生的生态危机的日益恶化,也导致了生态哲学的长足发展。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前景,生态哲学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到 20 世纪中叶达到了工业文明的最高成就,经济增长率、人口增
5、长率、高消费的增长率都达到最高水平。然而,最高水平下相伴随的就是问题,此时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新的问题,人口开始出现老龄化现象,资源危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一系列问题的凸显就是一种生态危机。196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Carson 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作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指出滥用农药对于生物体及生存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也描绘出如果继续放任环境的恶化,那么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将变得死一般的寂静。因此,面对着如此之多的环境问题,生态哲学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生态拯救者的角色。但是随着理论学派的深入研究,生态哲学的缺陷也渐渐暴露,它以自然生态为关注和实践的对象,因而就很难走出“自
6、然中心理论” ,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却忽略了人在自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第三,20 世纪的 70 年代是当代发展哲学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研究视角逐渐发生了转变,由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同时理论框架也从单线性发展模式过渡到了结构主义模式。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非西方国家开始思考自身发展过程,并对其后果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下,呈现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表现为单一的经济畸形发展而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失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粗放模式,片面追求数量的增长和规模扩大,即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忽视了质的优化,致使这些国家原有的社会问题未能缓解,新
7、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例如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贫富两极分化、战乱不断等,也开始危及到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进而使得这些发展中国家与西方的现代化国家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危机的产生也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开始反思一味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考察发展问题。于是,出现了以依附论为代表的拉美学派。学术界一般认为,依附论弥补了现代化理论从发展中国家内部看问题的片面性,为研究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依附理论认识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心” ,而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就是“边缘” 。它认为不是西方发现了不发达国家,而是西方制造了不发达国家,也就是不是贫困造成了依附,而是依附制造了贫困。因
8、此,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只有脱离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才能得以实现。同时,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西方工业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期,经济发展论也在资产阶级内部出现了批判。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部分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经济尺度外,还应该包括其他的社会指标。 “发展”的内涵也不仅仅是早期狭隘的“经济增长” ,而是逐步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第四,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了新的发展观,即人类中心理论的确立,从人的活动及其发展的角度考察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从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上重新审视社会发展问题。法国学者 F佩鲁指出:经济并不是一种单纯局限于自身
9、的孤立现象,相反,它是“(1)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存在依赖于文化价值:并且(2)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罗马俱乐部前主席 A佩奇也指出:“任何进步(不论是科学进步还是其他) ,如果不同时使道德、社会或政治也取得进步,就毫无价值可言。 ”这种新的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作为核心,引入了其他价值体系作为参考,显现了精神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它也成为西方学者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进行批判性的反省的结果。第五,20 世纪 90 年代,可持续发展观日益成为学界和大众所接受的发展哲学理论。1983 年 3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LJNEP) 、世
10、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共同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把“可持续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来使用,赋予它“持久性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的意义,其内涵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报告还认为, “人类社会在以往虽然获得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从而严重地限制了人类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 “可持续
11、发展”是 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理论,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很快吸引了科学界、社会学界及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很快演变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共同战略理论。1992 年 6 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 世纪议程 ,系统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它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转折点,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诞生。至此,人类终于寻求到一条适合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道路,也标志着对于发展哲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二、发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观的研究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虽然国
12、内的研究发展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学术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对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也异常迅猛。因此,这些研究需要实现描述阶段向反思阶段的转变。这也有助于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当代国内发展哲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对社会的作用以及人对自然的改造,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还是他人生命的生产,“是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发生这样那样关系的过程,所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是
13、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的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会互相制约。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人们开始认为,人类生产是紧紧依赖自然环境的,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改变了对环境的直接依赖,并且深入到环境的深层,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对环境进行改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改变了人奴隶般地对环境的依赖,甚至认为人有能力支配环境了。然而,我们所面对的事实是:自然环境的污染恶化,它以一种新的状态再次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活动。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其严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更为严峻。随着学界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明白自然环境与社会发
14、展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几个理论就能解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自然环境对社会生存、社会生产条件的作用,一是自然环境对社会技术形态、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作用。从社会生产、人类社会生存、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看,自然环境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前提,自然环境可以对生产的布局、结构、对社会发展的效率起到决定的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断定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主要有赖于两个前提:一是能够实现无代价的发展,即使有代价,也必须将其控制在生态系统能够容纳的范围之内,即不以危害自然生态的平衡以及修复能力为代价,同时也不能危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
15、平;二是人类在实施行为前能对行为后果做出充分的测量评估,能够断定发展代价的大小以及做出相应的适当选择。然而,这两个前提在操作的意义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人的任何有目的的行动都将对他的生存环境产生消极的后果” 。事实上,人及其活动扰乱了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但是对这种人为干扰程度的把握和预测是极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其次, “人的实践结果所包含的规定,总是大于作为实践前提的理论预测和目的的规定” ,这也是由实践的特性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任何新技术都极有可能使发展的状况与最初的预测不同。科学技术虽然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但同时也来了风险,并且是人们无法预测的风险。也正是在这种未知下,选择也常常是错
16、误的。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就遇到了困难。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为: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第三,理论上,前提批判问题。国内的社会发展研究大都是在欧美研究的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因而对“发展”这样的元范畴就当作了不证自明的先验前提来研究了,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但是在应用这些范畴的同时,却没有对其逻辑预设和合法性做出进一步的追问。所以这种对于前提批判的缺乏,使得我们的发展研究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前提预设的批判思考,发展研究在本身丧失了辩证批判的态度,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和消极现象,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贮备和应对措施,结果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7、二是由于元研究匮乏,发展理论即陷入了仅仅在操作层面的对策研究,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合理及合法的应用,也使得人们在研究过程中丧失了哲学的洞察和睿智,而且造成了发展研究进一步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要克服这些弊端,实现发展理论的突破,关键在于对“发展”观念本身的前提性批判。 “发展”概念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究竟是什么?从哲学层面上反思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而建立我们自己的发展哲学,俨然成为发展研究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参考文献: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林娅未来与选择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邢媛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 北
18、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峰社会发展导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北京:人民出版社,作者简介潘磊()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责任编辑:烨 子论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与回归传统的一种可能性出路李妍娇(黑龙江大学 哲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摘要: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与以往危机的不同在于,它有可能使哲学面临着失去自身研究对象的可能性。面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现象学、分析哲学等都提出了不同的解决路向。现代西方哲学在解决危机时,不
19、是陷入某种不自觉的理论悖论,就是以消解哲学的名义却建构了另一种危机。笔者认为,哲学不应变成独立抽象的、自我沉迷的形态。哲学的出路在于,哲学应当吸收宗教中的营养,只有使哲学重新从宗教中汲取营养才能摆脱危机。关键词:存在;理性;宗教;真理;科学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是以黑格尔哲学的终结为标志的,在他之后哲学陷入了危机。这次危机与以往哲学危机不同,以往的哲学危机都是理论内部的危机,都是旧的哲学“范式”被打破后新的哲学体系的重建。而这次哲学危机则更为深层,其不仅表现在哲学家在解决方法上莫衷一是,陷入了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争辩而无法自拔;还表现为哲学面临着失去自身研究对象的危险,以往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
20、、物质和精神,被各个具体学科所瓜分和蚕食。 1对此,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如科学哲学、现象学、分析哲学等,都提出了自身不同的看法。一、现代西方哲学对危机的回应世纪西方哲学是以力图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来解决哲学所带来的危机为开端的,正如怀特所言:“几乎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 ”为了解决这次哲学危机,不同的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表现形态是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用以来化解哲学的危机。第一,把哲学科学化的方式,这主要表现为以实证主义和科学哲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科学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哲学应变成科学
21、的婢女” ,这就要求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观察和实验的事实知识为内容,用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可以说是对以往科学和哲学关系的颠覆,以往是哲学为科学确立根基,而实证主义则首先要求阐明科学本身,认为阐明了科学本身及其研究方法也就阐明了什么是哲学的认知对象和认知方法。它反对将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重视分析方法,反对哲学思辨,认为现象和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第二,将哲学变成“现象的追问” 。现象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面对科学、伦理和哲学危机的一种理论自觉,它力图使哲学摆脱危机,寻求新的出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家提出的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 ,他们认为在现象与本质之
22、间并不存在着分裂,现象学的方法就在于通过直观来洞析事物本身,现象学所运用的方法是直接的直观,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超验的标准。现象学所直观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它把对本质结构的直觉作为直观的目标。现象学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哲学的彻底性,将哲学变成一门严格的科学来探求一切知识的根源,从而使哲学摆脱危机。第三,把哲学意志化,这是生命哲学的路向。意志哲学认为传统哲学的弊病就在于理性的绝对化,因而力图用欲望、冲动和意志等非理性的东西的加入来解决哲学危机。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是尼采、叔本华、柏格森等,他们将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它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之上,用以解说人的认知活动和精神现象。这种生命意志哲
23、学无论是从本体上还是认知上都力图脱离理性化的窠臼,避免黑格尔的狂妄的理性,但却走向了非理性的极端。而且其对非理性的阐发和洞析自身,不可能完全脱离于理性逻辑自身,这导致了一系列无法克服的矛盾。第四,将哲学变成一种语言的分析。分析哲学将语言放在了本体的地位,认为哲学的认知应从认识的内容转向认识的表达,从心理概念转向语言形式,这种转向被称为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认为以往哲学的错误在于对语言规则和方法的乱用,因而克服危机的方式在于对语言的准确表达。这种分析哲学一方面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使哲学摆脱了物理学和心理学的侵害,并力图通过对语言的澄明来消解哲学自身。但本以消解哲学为使命的哲学却建立了另一种超验的本体论
24、语言本体论哲学。另一方面分析哲学过分的注重于技巧而低估了理论的重要性, “它不是把语言分析升华为哲学理论,而是相反地把哲学降低为一种逻辑分析的技巧” 。 对于语言的精确化、逻辑化分析固然重要,但却有将哲学降低为一种分析的技巧科学的危险。第五,将哲学变成了对“结构的分析” 。结构主义是由索绪尔所开创的,实质上是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当作学术研究中的普遍方法,从而把结构主义中的语言学模式变成一种普遍意义的哲学思维模式,力图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来洞悉和捕捉哲学问题。但结构主义一方面与分析哲学一样,过分重视方法和技巧,将一种方法和技巧放在了本体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历时性、动态的、纵向的研究方法。除了
25、科学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等哲学思潮外,哲学还表现为以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甚至后现代主义来消除哲学自身的危机。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现代西方哲学在解决现代哲学危机时,不是陷入某种不自觉的理论悖论,就是以消解哲学的明义却建构了另一种危机。二、回归到传统的一种可能性出路笔者力图在对宗教与哲学的历时态关系考察中证明,哲学的形成与繁荣是不断从宗教中吸取营养的,而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恰恰在于对宗教的拒斥。首先,在古希腊,表现为哲学从宗教中脱离。哲学在产生之初就与原始宗教、神话和图腾崇拜等有着不解的渊源,古希腊哲学尤为如此,它的一大特征就是与宗教不分。虽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古希腊早期还没有系统的宗教,但哲学却正是在浓
26、厚的原始宗教氛围中进行思考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的泰勒斯就提出了神的观念,他指出“万物都充满了神” , 这里神的存在并不是作为最高的存在,而只是一种倾向于物质实体的解说万物源由的存在,但已显现出背离原始宗教的特征。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则将这个神的所有属性归为“存在” ,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动和完满的,它是对事物属性最为普遍的抽象和概括。这个极具哲学意味的“存在” (神)几乎脱离了神话宗教观念,而变成哲学意义上的最高存在。柏拉图对神观念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宇宙生成学说中,他的神是哲学神,道德神。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建立在对柏拉图理念论批判的基础上的,他对上帝观念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实体学说中
27、。他所理解的神, “在更佳更高之处。生命固亦属于神。生命本为理性之现实,而为此现实者唯神;神这自性实现即至善而永恒之生命。因此,我们说神是一个至善而永生的实是,所以生命与无尽延续以至于永恒的时空系属于神;这就是神” 。黑格尔曾就此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神是纯粹的活动性,是那自在自为的东西;神不需要任何质料” 。 显然这个神并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哲学神,它是逻辑分析和思想产物的代名词,是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对象的高度统一,它是第一推动者,是纯形式,是最高实体,是至善。可见,从泰勒斯将神观念从宗教神话中无意识地分割直到亚里士多德概念的哲学化,体现出了哲学不断从宗教中吸取营养与脱离,并不断地走向自身独立
28、的过程。其次,在中世纪,表现为宗教对哲学的吸纳。中世纪哲学一般指的是希腊哲学之后近代哲学之前,以基督教哲学为主的哲学形态。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中世纪哲学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等时期,前后延续达一千多年。在这里需指出,基督教哲学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圣经与希腊哲学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源于保罗的犹太与希腊双重身份,第三则源于基督教抓住了希腊哲学中神的非人格性,而“非人格的神缺乏宗教崇拜所需要的感性特征,人不能崇拜他无法感知的东西” 。 这也是基督教能与希腊哲学相结合从而产生独特的中世纪哲学的原因。如果说在希腊哲学中体现出了哲学不断从宗教中脱离,那么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则体现出以宗教的方式吸纳哲学。
29、中世纪哲学从早期的查士丁、德尔图良,到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直至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都论证了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在总体上认为宗教与哲学不仅是二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而且哲学应为宗教服务,这体现了与希腊哲学完全不同的认知理路。中世纪哲学特别是经院哲学由于对宗教观念论证的需要,导致了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新发掘和对辩证法的重视。第三,在近代,则表现为逐步以哲学代替宗教。近代哲学从其自身发展特点来说可以归之为“认识论转向” ,这种转向的实质就是对认知主体的自明性前提进行反思和追问,他将理性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近代哲学的理性化进程,在对传统宗教观念特别是基督教哲学中宗教观念的不断破解与诠释
30、中,最终结题为对宗教观念的理性化。这种理性化的进程经历了从笛卡尔、斯宾诺莎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的过程。在黑格尔那里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他认为人的精神不只是单纯的认识也不只是自我意识和个体主体,而是包容一切的具有实体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能动主体。精神就其本性应是超出自身而仍保持着自己的同一性,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就是绝对精神的历程。人自身就是绝对精神,当他认识了这种绝对之后,也就回到了自身,成为了涵盖一切的绝对精神。由此可见,从古希腊到近代宗教与哲学的关系转变可概括为:哲学与宗教的分离、吸纳,直到以哲学最终代替宗教。在这一转变中,一方面经历了哲学的不断体系化与理性化过程,另一方面哲学
31、日益陷入危机之中,无力自拔。哲学的成就源于哲学不断从宗教中脱离出来,哲学的危机也源于此。哲学的出路在于,应意识到宗教营养、宗教体验的必要性,只有使哲学重新从宗教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的摆脱哲学危机。参考文献:赵敦华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北京大学学报,() 怀特著,杜任之译分析的时代 北京:商务出版社,:孙正聿哲学前提的现代文化批判 求是学刊,():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亚里士多德著,李寿彭译形而上学 北京:商务出版社,: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卷) 北京:商务出版社,:赵郭华基督教哲学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作者简介李妍娇() ,女,辽宁辽阳人,黑龙江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现当代意义研究。责任编辑: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