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细化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我园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其次,重视对班组长的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再次,以情感教育拉近师幼间的距离,滋润幼儿的心田;最后,采取适宜措施,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关键字:精细化、班级管理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南汽修幼儿园于1964年建园,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八个教学班、三十多名教职员工、近三百名幼儿的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多年来,在抓班级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精细化的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
2、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园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在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最好的教育给予儿童”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幼儿自主发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 。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持之以恒的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幼儿园,班组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组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所的办园水平与服务质量,因此,抓好班组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有力保障。为此,我们依托幼儿园办园标准和园所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3、,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班级管理办法,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此,我们注重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拟定了一系列职责和规定并张贴在班级的醒目位置,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其次,注重每一工作环节,抓好班级细节工作。在进行精细化班级管理的探索过程中,园所特别重视从细小处着手,将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比如:将每天的工作流程文字化,随时提醒班级教师按流程组织活动;将消毒项目及
4、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便于保育员准时并及时按规范操作等,这些对于班级工作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重视对班组长的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引领示范作用。 班级工作的质量如何,与班组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班组长是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策划者,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性,是我园一直在努力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召开班组长会,将上级的各项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同时,听取各位班组长对具体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大家共同协商,找到最有利于工作的方法及途径,从而更快捷的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 此外,把握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让班组长们及时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学习结束后及时写出培训感受与大家分享,做
5、到了一人学习、集体受益,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这样,班组内的各项纷繁复杂的工作也都能在班组人员的相互配合下很有序的去完成了。 再者,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班组长始终身体力行,用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周围的同事;还要求各班组经常性的自行召开班组会,大家坐在一起就一段时间以来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交流、总结与反思,在班组长的主持下,细致地就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找出闪光点,以再接再厉;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分析原因、立即改正。通过这样的方式,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工作质量也就自然提高了。 三、以情感教育拉近老师与幼儿间的距离,
6、滋润幼儿的心田。 在幼儿园,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孩子,而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老师和幼儿“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幼“心理交流”的过程。因此,园所在实施精细化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注重让老师们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照每一个个体。 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每位家长都极为关心的,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来源于孩子的直接反映。孩子们对老师、对幼儿园的评价是最为关键的,他们年龄虽小,但影响力却不可小觑。因此,在精细化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投入了较多的情感教育内容,而这项工作的执行就完全依赖于各班组的老师了。当然,老师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每天按计划、按流程组织各项活动
7、外,还定期为每个孩子填写成长记录、指导他们完成展示等。每天除了让孩子们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外,还注重他们运动技能方面的培养。比如:规定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的相关内容,为此,还开展了民间体育游戏的课题研究,将传统的游戏融入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他们非常喜欢。 四、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采取适宜措施,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在制定各项工作职责前园领导先和班组长制定出讨论稿,再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各项制度、职责能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并涵盖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全员参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班组长职责、教师职责、保育
8、员职责等内容,同时还有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含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日常工作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对规范教师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一向注重做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在班级工作中,保教人员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相关工作的组织进行,比如在教师组织集体
9、活动时,保育员要进行恰当的配合;而保育员的一些诸如卫生消毒等工作老师们也操作得非常娴熟。这样,在一个班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此外,在精细化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引入了竞争和自主机制,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每年的八月份进行班组成员的自由组合,园领导完全放手给班组长,让她们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成自己的工作团队。老师们十分重视和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这与日常的工作表现有极密切的关系,如本人的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家长的评价等,在进行自由组合时,班组长首先会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全面的考量,班组成员也会自主自愿选择工作的好搭档,这样组成的一个集体,工作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 ,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一些经过长期尝试摸索出来的经验也为我们的精细化班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事实证明,这项工作是很有意义的。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