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柳江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柳江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没有方法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3:反映教学规律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原则B、教学方法C、教学过程D、教学组织形式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 5:变式就是不同形式的 或 说
2、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多项选择题A、 直观材料B、 丰富资料C、 事例D、 事物原貌E、 客观过程 6:外部分组是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编班。()判断题对错 7: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单项选择题A、克伯屈B、杜威C、卢梭D、福禄培尔 8: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判断题对错 9: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单项选择题A、培养能力B、传授知识C、依法执教D、教书育人 10: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
3、业D、团结协作 11:下列画家中,以画马著称的是()。(2013年下半年真题)单项选择题A、徐悲鸿B、吴冠中C、齐白石D、黄宾虹 12: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13: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直观技能B、体态表达技能C、提示技能D、批评技能 14:下列选项中,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的是()。单项选择题A、早期的符号功能思维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D、“守恒”概念形成 15: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
4、子”的记忆术是( )。多项选择题A、位置记忆法B、缩简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语义联想E、视觉想象 1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1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单项选择题A、 促进B、 妨碍C、 适应性D、 创造性 18:在学校发生事故时,学校领导应负()。单项选择题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9:“知是行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单项选择题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B、知比
5、行重要C、行比知重要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20: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单项选择题A、初创时期B、成熟时期C、发展时期D、完善时期 2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教学。单项选择题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 22:()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波斯纳C、布鲁巴奇D、科顿 23:吹拉弹唱属于()。单项选择题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2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
6、、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 25:下列属于个性的是()。多项选择题A、需要B、性格C、动机D、世界观E、气质 2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27:测验前的计划包括()。多项选择题A、确定测验目的B、确定测验要考察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28: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9: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
7、的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30: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 31: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判断题对错 32: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 ()判断题对错 33: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内容B、学生C、教育目的D、各种标准 34:“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平衡性B、
8、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35: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06岁B、69岁C、916岁D、16岁成年E、成年 36: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37: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在()。单项选择题A、二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四年级 38:主张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 行为矫正理论B、 现实疗法理论C、 目标导向理论D、 和谐沟通理论 39: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B
9、、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D、校外活动 4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单项选择题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 41:教学口语的语速要适当高于一般人际交往口语的语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判断题对错 42:智商(IQ)等于()。单项选择题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3: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单项选择题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44: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智商为115时,这个人在人口分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10、)单项选择题A、中下B、中等C、中上D、优异 4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6: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 47: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明同学又在翻来覆去的摆弄试题,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儿,他又在下面翻找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明”,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
11、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做轻松地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出现这种情况多项选择题A、提倡民主教学B、师生之间应该换位思考C、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D、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48:户籍在某市的灵灵已满六周岁,要在本地上小学了,她应该选择( )。单项选择题A、户籍所在地的任意学校考试入学B、家庭住址所在地的任意学校入学C、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D、家庭住址所在地的学校考试入学 49: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C
12、、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D、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E、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50: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判断题对错 51: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在()单项选择题A、1932年B、1924年C、1919年D、1903年 5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单项选择题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 53: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单项选择题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
13、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 54: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单项选择题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 55: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发展。单项选择题A、学习成绩B、年龄特征C、人格尊严D、个体差异 56:“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会学习 57:“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多项选择题A、英国的高尔登B、美国的霍尔C、美国的华生D、美国的吴伟士 58:下列观点中,不属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在
14、其中起着重要作用B、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C、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59: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单项选择题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60:标准化成绩测验的优越性体现于()。多项选择题A、观公正性B、客观性C、计划性D、可比性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察第六章变式的概念,所谓变
15、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简单地说,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6:答案错误 解析 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进行。 7:答案B 解析 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9:答案D 解析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10:答案A 解析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故选A。 11:答案A 解析 略 12:答案B 解析 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守恒”概念出现于具体运算阶段。 15:答案E
16、 解析 【解析】本题以例子的形式考查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视觉想象)知识点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第二章学习准备的概念。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皮亚杰的四阶段理论。而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7-11岁。 18:答案D 解析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
17、的行政处分;有关负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略。 23:答案C 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4:答案A 解析 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25:答案A,B,C,D,E 解析 个性包括需要、动机、性格、气质、兴趣、理想、能力、信念、世
18、界观、自我意识、自我调控等。 26:答案C 解析 定势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前者有助于认知思维活动的迅速、敏捷而有效地进行,后者则相反,它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旧框框,或使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甚至造成认知的歪曲反映。 27:答案A,B,C,D,E 解析 见大纲相关内容。 28:答案B 解析 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D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正迁移。逆向迁移是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
19、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 3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2:答案错误 解析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拔苗助长故事的寓意是批评了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行为,教学中“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顺序性。 35:答案B 解析 69岁是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 36:答案C 解析 根据对小学阶段的规定可知。 37:答案B 解析 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A 解析 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正确 解析 教学口语语速要相对高于一般人际交往口语语速。 4
20、2:答案A 解析 智商简称IQ。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43:答案D 解析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44:答案C 解析 45:答案A 解析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46:答案B 解析 课程标准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7:答案A,B,C,D 解析 48: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结合题干,本题选C。 49:答案A,B,E 解析 凡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
21、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教育活动。但选修课属于课堂教学。 5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1:答案B 解析 识记性知识。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2:答案B 解析 自古至今,孔子提出的“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思想,因切中了教育的本质及规律,一直成为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长期的坚持。 53:答案B 解析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54:答案D 解析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55:答案D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故选D。 56:答案C 解析 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57:答案A,B 解析 58:答案D 解析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也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主要代表观点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A选项是巴甫洛夫的观点,B是整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c是斯金纳的主要观点,D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59:答案C 解析 60:答案B,C,D 解析 略。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