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7956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优势理论丶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优势理论、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一再论苏北新型工业化叶克林内容提要 江苏区域商北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选择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中长期战略,需要不失时机加快苏北欠皮达地区工业化进程。 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系列研究课题,首先简述了苏北工业化研究的源起与意义,继而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自身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苏北工业化研究的后续设想。 文中强调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迅猛皮展与社会转型跌岩起伏的新形势下,推进苏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不仅需要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科内部的综合研究,而且需要经济学与社会学、公共管理等不同专业的跨学科综合研究。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又富有创新潜力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区域工业化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政策21 年以来,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社科院、淮安市政府、宿迁市政府、连云港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围绕.苏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研究主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多学科、跨部门合作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公共政策咨询的大型综合性实证研究项目。为了不断提高;苏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研究水平,有必要进行学理层面的再度深入研讨。研究意义:探索欠发这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江苏区域南北发展不平

3、衡,既是中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共同现象,诸如浙江的.浙西;、山东的.鲁西南;、广东的;粤北;。苏北区域由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 5 个省辖市组成,共包括 14 个市辖区和 26 个县(市) ,其地理幅员和人口规模,堪称江苏的;半壁江山;, 22年末分别为 5.24 万平方公里和 3194.76 万人,分别占江苏全省的 51. 1% 和 47.3 0/0 。但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广土众民的苏北又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据统计, 22 年末苏北 GDP、财政收入分别仅占全省的 23%和 14%;人均 GDP 为 7634 元,分别是全省和全

4、国平均水平的 53%和 95.6% ;人均财政收入刷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30%;城镇居本文根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欠发达地区工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江苏省宿迁市;工业突破;战略案例研究(项目编号为 BR22037)结项报告;说明;修改而成。86 民可支配收入 738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476 元;人均储蓄额 3 刷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32%。与苏南相比,苏北人均 GDP 相差 3 倍,人均财政收入相差 15 倍,人均储蓄存款相差 7 倍;与中国西部相比,苏北人均财政收入少 1元以上,人均支出少近 5元。其中更令人震惊和不安的是,2002 年末,作为苏北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宿迁

5、市人均 GDP 只有 4823 元,约折合 583 美元,而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绝对贫困线是人均收入 580 美元。由此可见,苏北欠发达地区业已成为制约江苏经济起飞;沉重的翅膀; 。从统筹江苏区域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的角度分析,广土众民、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苏北,既是江苏未来发展障碍之所在,也是江苏未来发展潜力之来源。面对新世纪国际竞争、省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力争实现;两个率先;的江苏,迫切需要推进苏北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突破。 为此,世纪之交,江苏省委、省政府在继续 j大力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既定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区域分类指导;

6、的工作方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怕以工业化为主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放开摘活多种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力加日快工业化进程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为龙头,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 。 系统开展苏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研究,不仅对于江苏在形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两个率先而且对于探索解决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中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乃至中国东西部关系问题,均具有重要深远的理论与政策意义。研究进展:从明确工业化导向到关注非经济影晌因素明确主张将工业化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上的大功告成。 因为,工业化已是学术界一

7、个;古老的话题;。 除了浩如烟海的相关文献之外,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苏南模式;迅速崛起并名震中外之时,苏北乃至全国广大欠发达地区就曾因集体经济底子薄、乡镇工业基础差而普遍感叹;苏南模式好看而不好学事跑细4.5式;、;珠江模式;赖以图强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因此,进入 wro 背景下的经济全球化新时代,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条件下,明确苏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有效实施途径,就成为理论研究与政策选择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换言之,从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关联看为何工业化;和;如何工业化是;苏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这一研究命题前后继起的两个阶段。 为此,须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

8、理论探讨。(一)明确工业化导向。国际学术界关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构成二战后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等以;发展研究;为主题的一系列相关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和研究内容,一度也成为联合国二战后连续实施;发展十年;规划的重要政策取向 o而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上。 因此,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就必然成为发展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 我国较早倡导发展经济学研究并享有国际学术影响的张培刚教授认为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不仅如此,

9、张培刚还主张将工业化研究主题作为划分新、旧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标志,而不是像一般发展经济学那样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主线 。 国际经验证明,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必经阶段,振兴苏北经济的必由之路在于加速工业化进程。目前苏北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开始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新阶段。相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具有高财富积累率、高就业率、高税费率、高利润率和高产业关联度,因此,加速工业化进程是苏北经济振兴的惟一选择。(二)坚持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既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不同国家(地区)分析经济差距及其原因,从而扬长避短、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一个

10、主要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近 10 多年来新见迭出,逐渐形成两大代表性理论主张:一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所倡导的;比较优势理论; 。 简言之,该理论重新表述了产业/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之间的87 优势理论、产业政策与灾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以及决定产业/技术选择的发展战略选择对经济制度安排的决定作用,并主张一个国家(地区)应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主要产业和生产技术。二是扬小凯教授及其合作者的;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划分,前者以大卫李嘉图的先天;资源禀赋学说;为基础,后者以亚当斯密的后天;社会分工理论;为起源;扬小凯等人进而认为,斯密基于专业化

11、报酬递增的;内生比较优势;概念要比李嘉图的;外生比较优势;概念重要得多。因为内生比较优势可能随分工的逐渐演进而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在进展的动力。当然,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因此,它们对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上述两种代表性的比较优势理论对深入研究苏北工业化战略及其产业政策选择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正如樊纲教授所说只有比较优势战略才是真正务实的赶超战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还必须依靠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以及其他一些相对优势) ,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穷的优势,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进行竞争,也包括在中

12、国自己的市场上竞争。;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尚且如此,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莫不如此。(三)聚焦传统支柱产业。 加快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必须以具体的产业发展为支撑载体。 根据著名的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西蒙库茨涅兹和 H.钱纳里等人的权威性研究成果,工业化不仅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部门之间顺序的依次转变,而且包括工业及制造业部门内部细分产业之间升级换代的优化过程。从国际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导致需求结构的上升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应用,工业及制造业产业部门内部势必出现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传统产业与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之间此消彼涨的;高级化;发展趋势。 但与正在快步迈向工业化高级阶段的苏南发达地区不同,目前苏北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虽然共同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但传统支柱产业仍是苏北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基础和出发点。88 聚焦传统支柱产业,是比较优势理论在苏北工业化初期发展战略及其产业政策选择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具体运用。 苏北欠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迫切;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既要看到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更要注重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从而使广大农村居民能够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劳动密集型传统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