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94654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湘东五校 2017 年下学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B. 细胞膜上附着 ATP 水解酶,与其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与其分解丙酮酸的功能相适应D. 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类型及其功能,要求考生理解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明确一些反应的具体场所,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但高尔基体的

2、膜上没有附着核糖体,A 错误;细胞膜上附着 ATP 水解酶,与其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B 正确;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与催化氧气与H反应有关,但催化分解丙酮酸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C 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D 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分析:2. 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物质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有关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绝大部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或氮

3、原子构成的链为基本骨架D. 生物大分子中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部分结构和物质的“骨架或支架” ,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有关,A 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绝大部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B 正确;多聚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链为基本骨架,C 错误;生物大分子中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 正确。3.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中科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4、斯他林和贝利斯另辟蹊径发现胰腺能分泌促胰液素,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B.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构建法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D. 蔡斯和赫尔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单独观察 DNA 和蛋白质在噬菌体繁殖中的作用,发现 DNA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科学史中的有关科学研究方法,要求考生理解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及其方法,掌握这些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斯他林和贝利斯另辟蹊径发现小肠黏膜能分泌促胰液素,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A 错误;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构建法发现了 DNA

5、双螺旋结构,C 正确;蔡斯和赫尔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单独观察 DNA 和蛋白质在噬菌体繁殖中的作用,发现 DNA 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D 正确。4.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反应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在验证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选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 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要求考生理解酶的特性及环境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能根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设计和分析实验,并选择

6、合适的试剂及条件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反应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A 正确;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而不能用碘液验证,B 错误;在验证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选碘液检测有无淀粉被水解,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有无还原糖的生成,C错误;胃蛋白酶的适宜 pH 值为 1.5,要利用胃蛋白酶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则设置的缓冲液 pH 值应该在 1.5 左右,D 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酶活性实验探究中的“三宜” “四不宜”:(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

7、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3)在探究酶的适宜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H 2O2)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 2O2)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4)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影响时,宜保证酶的最适温度(排除温度干扰),且将酶溶液的 pH 调至实验要求的 pH 后再让反应物与底物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 pH 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5.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对

8、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观察,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 在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通过对白化病家系的调查得出的值会偏大C. 观察细胞的线粒体时,需将动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以保持细胞的活性D. 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标志环脱落,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调查或研究方法,要求考生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用所学知识解读实验,并对实验结果或实验误差做出合理的分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观察,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 错误;在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

9、通过对白化病家系的调查得出的值会偏大,应该在随机人群中进行调查,B 正确;观察细胞的线粒体时,需将动物细胞放在生理盐水中,以保持细胞的活性,C 错误;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标志环脱落,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大,D 错误。6.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学生对一些实验的操作或判断,其中正确的操作或判断是( )A. 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 1-2 滴 50%盐酸洗去浮色B. 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 Si0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判断菠菜叶用量太少所致C. 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蓝绿色颗粒

10、状结构的存在D. 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来进行鉴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要求考生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应该滴 1-2 滴 50%酒精洗去浮色,A 错误;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 Si0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其原因是没有加入碳酸钙,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而不是菠菜叶用量太少,B 错误;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蓝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C 正确;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

11、萄糖,但由于番茄汁呈红色,会对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产生干扰,故不适合用于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D 错误。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胆固醇、磷脂、维生素 D 都属于固醇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正确

12、;细胞学揭示了“动植物之间具有统一性” ,错误;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正确;胆固醇、维生素 D 都属于固醇,磷脂不是,错误;蛙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没有细胞周期;人肝细胞已经分化,不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正确考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形态和结构、细胞学说、脂质的种类、细胞周期【名师点睛】学生易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混淆不清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13、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 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遗传物质 DNA举例 蓝藻、细菌等 真菌,动、植物8.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于细胞拟核 DNA 中B. 真核细胞在个体不同发育时期产生的 mRNA 都不相同C. 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相同D.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有利于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拟核 DNA 中,此外质粒 DN

14、A 也可储存遗传信息,A 项错误;真核细胞在个体不同发育时期,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的 mRNA 不完全相同,B 项错误; 细胞中转录时的模板是 DNA 分子的一条链,碱基配对方式为 AU、TA、CG、CG,翻译时的模板是 mRNA,碱基配对方式是 AU、UA、CG、CG,C 项错误;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对降低因 DNA 的突变而引起的翻译误差、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具有更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即有利于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D 项正确。9.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B. 氨基酸之

15、间脱水缩合生成的 H20 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 经高温处理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答案】C【解析】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参与,A 项正确;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 H20 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B 项正确;经高温处理变性后的蛋白质只是空间结构改变,肽键未被破坏,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 项错误;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 R 基团有关,D 项正确。【点睛】本题易判断 C 项为正确,错因在于不理解蛋白质变性的实质。蛋白质变性一般只是空间结构改变,不会破坏肽键。10.

1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 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 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D. 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蛔虫是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 A 错误;好氧型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故 B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进行呼吸作用,故 C 错误;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 下列关于“

17、葡萄糖 丙酮酸 CO2”的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2)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可在线粒体中进行进行 (3)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4)过程可产生 ATP,也可不产生 ATP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只有(1)对【答案】C12.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两个处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 AaBbB. 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C. 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目依次是 2、4、4D. 甲是减数

18、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答案】A【解析】甲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亲代细胞基因型可能是 AaBb 或AAbb 或 AABb 等,A 项错误;乙细胞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B 项、D 项正确;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目依次是 2、4、4,D 项正确。13. 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果蝇缺失 1 条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 2 条则胚胎致死。两只均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 F1中( )A.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绳占 3/16

19、B. 白眼雄果绳占 1/2C. 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6 D. 雌果蝇中红眼占 1/2【答案】C【解析】只考虑号常染色体,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雌雄果蝇均产生两种配子,一种含有号染色体,一种不含有号染色体,且比例为 11,杂交后代中,由于同时缺失 2 条则胚胎致死染色体数正常的果绳占 1/3,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果绳占 2/3;只考虑眼色遗传,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一半红眼,一半白眼。综合分析,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绳占(1/3)(3/4)=1/4,A 项错误;白眼雄果绳占 1/4,B 项错误;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2/3)

20、(1/4)=1/6,C 项正确;雌果蝇全为红眼,D 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别分析号染色体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然后用乘法原理进行综合。14. 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 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 32P 标记【答案】A【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A 项正确;艾弗里进行的是体外转化实验,不涉及小鼠的存亡问题,B 项错误;格里菲思

21、实验只证明死亡的 S 型菌含有转化因子,没有深入到分子水平,C 项错误;根据 DNA 的半保留复制,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带有 32P 标记,D 项错误。15.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 DNA 双链都被32p 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 8 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 第 1 次 B. 第 2 次 C. 第 3 次 D. 第 4 次【答案】B【解析】由于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果蝇的体细胞中均含

22、有 8 条染色体,8 个 DNA,每个 DNA 的 2 条链中均含 1 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在第二次有丝分裂时,间期复制完成时会有 16 个 DNA,但是这 16 个 DNA 中,有 8 个 DNA 均是含 1 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另外 8 个均是非标记链;中期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每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DNA,一个是 1 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另一个是只有非标记链,所以在中期会有 8 条染色体有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在后期形成 16 条染色体,其中只有 8 条含有标记,这 8 条染色体中的 DNA 是含 1 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

23、记链所以将会在第 2 次细胞分裂中,出现中期和后期都有 8 条染色体被标记的现象,故选 B。【考点定位】DNA 分子的复制【名师点睛】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若取一个全部 N 原子被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0 代) ,将其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1)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4N 的有 2n个,n 表示复制代数,只含 14N 的有(2 n一 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 “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 15N 的 DNA 分子始终是 2 个,占总数比例为 2/2n。(3)子代 DNA 分子的总链数为 2n2=2n+1条。

24、含 15N 的链始终是 2 条,占总数比例为2/2n+l=1/2n。做题时,应看准是“DNA 分子数”还是“链数” 。(4)若一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 m (2 n一 1)个。若进行第 n 代复制,需消耗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16. 下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 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 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 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是 DNA 复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T、TA、GC、CG,场所

25、细胞核,需要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是转录,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AU、TA、GC、CG,场所细胞核,需要解旋酶、RNA 聚合酶等;是翻译,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AU、UA、GC、CG,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难度中等。17. 下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 DNA 链。 “甲硫氨酸一脯氨酸一苏氨酸一缬氨酸一甘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AUG)。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肽链中脯氨酸可由几种不同的转运 RNA 运输到该肽链所处位置

26、B. 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 AUG、CCC、ACC、GUA、GGGC. 这段多肽链中有 4 个“一 CO-NH”的结构D. 若发生基因突变,该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翻译过程中,一种 tRNA 搬运特定的氨基酸,通过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互补配对,把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中进行脱水缩合反应,而不是直接运输到肽链中,A 项错误;与根据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可判断链为模板链,转录的 mRNA 中密码子依次为AUG、CCC、ACC、GUA、GGG,B 项正确;这段多肽链中有 5 个氨基酸,4 个肽键,C 项正确;若发生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该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D 项

27、正确。18. 现有一个由 AA、Aa、aa 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巳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 aa 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一代中 AA:Aa:aa=9:6:1,则亲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可能为( )A. 4:1:4 B. 4:3:2 C. 4:2:3 D. 5:5:1【答案】D【解析】设亲代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 AA 的比例为 x,则 Aa 的比例为 1x,产生的 A 配子比例为 x+(1x)/2=(1+x)/2,a 配子的比例为(1x)/2,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A 所占比例为(1+x)/2 2=9/16,可求得 x=1/2

28、,即亲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相等。选 D。19.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 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正确;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死亡过程,C 错误

29、;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 正确。20. 某植物果穗的长短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种群中短果穗、长果穗植株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取出足够多数量的短果穗、长果穗的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发现 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短果穗是由显性基因 A 控制,长果穗是由隐性基因 a 控制B. 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 该种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长果穗的基因频率D. 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 A 频率与 AA 频率均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50%长

30、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说明短果穂是隐性性状,长果穂是显性性状,A 错误;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 错误;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说明种群长果穗植株中杂合子 AA 与纯合子 Aa 比例为 1:1,因此种群中基因型 AA:Aa:aa=1:1:2,因此控制短果穗 a的基因频率=2/4+1/21/4=5/8,短果穗 A 的基因频率=3/8,C 正确;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 A 频率不变,AA 频率=3/83/8=9/64,传粉前 AA 的频率为 1/4,D 错误。21. 关于孟德尔豌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哪些

31、是正确的解释( )黄色 Y 对绿色 y 是显性,圆粒 R 对皱粒 r 是显性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 yr 和 YR 两种配子,F 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F 1为杂合体F 1产生配子时,Y 和 y 分离,R 与 r 分离,非等位基因间可自由组合F 1雌雄各 4 种配子受精机会均等,因此有 16 种结合方式。F 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 9 种基因型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要求考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该实验过程及结果。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

32、现 F1自交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分离比为 9:3:3:1,进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对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认为:黄色 Y 对绿色 y 是显性,圆粒 R 对皱粒 r 是显性;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 yr 和 YR 两种配子,F 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F 1为杂合体;F 1产生配子时,Y 和 y 分离,R 与 r 分离,非等位基因间可自由组合;F 1雌雄各 4 种配子受精机会均等,因此有 16 种结合方式。F 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 9 种基因型;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22. 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

33、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A. 1/4 B. 1/2 C. 2/3 D. 1/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的双亲的基因型都是 Aa,有病女儿基因型为 aa,则正常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或 Aa,其中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2/3,故选 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说明这对正常夫妇都是杂合体,设基因型为 Aa,则一个有病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aa,

34、一个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23. 果蝇腹部的刚毛数量有个体差异。某果蝇原来种群的刚毛平均数为 9.6 根,研究员把占总数 1/5 的多刚毛个体作为研究进化的初始种群,持续 90 代繁殖培养,每一子代都由上一代筛选的多刚毛个体繁殖得来,到第 90 代时,种群的平均刚毛数为 39.2 根。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说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实验中的人工选择决定果蝇进化的方向C. 初始种群与原来种群存在地理隔离 D.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果蝇发生了进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求考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明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分析题干中的筛选过程,可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 正确;实验中的人工选择决定果蝇进化的方向,B 正确;根据题意,研究员把占总数 1/5 的多刚毛个体作为研究进化的初始种群,持续 90 代繁殖培养,每一子代都由上一代筛选的多刚毛个体繁殖得来,说明初始种群与原来种群存在地理隔离,这种地理隔离是人为造成的,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本实验过程中种群的平均刚毛数由 9.6 根变为 39.2 根,这些数据说明种群的基因频率在实验前后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果蝇发

36、生了进化,D 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生物进化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形成图解如下:(2)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项目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新物种形成,出现生殖隔离,质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改变,量变二者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24. 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碱基对缺失的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B. 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C.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但是都要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D. 突变产生

37、的变异往往有害,但生物的进化离不开突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生物进化,要求考生理解突变的类型及其引起的后果,明确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知道突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25. 研究人员将 8 型肺炎链球菌荚膜中的各种糖类都提取出来,然后再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糖类制成“多糖”疫苗,这里的多糖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 )A. 抗原 B. 抗体 C. 淋巴因子 D. 抗原受体【答案】A【解析】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预防疾病,A正确;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物质,B 错误;淋巴因子是由 T 淋巴因子产生的免疫物质,C 错误;一般认为,T、B 淋巴

38、细胞能够接受抗原的刺激,是因为在它们的表面具有一种与抗原决定簇构型相对应(互补)的结构,这种结构叫“抗原受体” ,D 错误。26. 人体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要 ATP 和载体B.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 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D. 脂肪细胞不能合成糖原,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答案】C【解析】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本质属于蛋白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的,该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不需要

39、载体,A 错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的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可确定此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 错误;胰岛素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等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量应增加,此时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载体也会增加,C 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可知脂肪细胞也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D 错误。【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名师点睛】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 不需 水,CO 2,O 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

40、浓度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 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2、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7. 研究已证实当胰岛 B 细胞受到破坏时,胰腺中大约 1%的胰岛 A 细胞开始缓慢地转化为与胰岛 B 细胞类似的细胞。这一转化过程能够实现的结构或物质基础是( )A. 胰岛 A、B 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相同B. 胰岛 A、B 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C. 胰岛 A、B 细胞中酶相同D. 胰岛 A、B 细胞中细胞器

41、的种类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及其原因,要求考生能根据题意判断出胰岛 A 细胞缓慢转化为与胰岛 B 细胞类似的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根据题意,当胰岛 B 细胞受到破坏时,胰腺中大约 1%的胰岛 A 细胞开始缓慢地转化为与胰岛B 细胞类似的细胞,这种转化过程实质上是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即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 DNA 相同,但不同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形成的 mRNA 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导致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综上分析,B 正确,ACD 错误。28. 种子萌发

42、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 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B. 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C. 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D. 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判断出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根据题意,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 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说明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43、,而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因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A 正确;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不同,两者不可以互相代替,B 错误;从题意可知,赤霉素能诱导合成 淀粉酶,淀粉酶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C 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因此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维持较高的脱落酸含量,D 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不同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1)果实与激素(2)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3)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器官脱落种子萌发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29. 研究人员在千岛

44、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 6 到 8 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B. 从 3 月到 11 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C. 两岛 6 月到 7 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 黄鼠狼的捕食是导致 6 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两岛田鼠数量超过最高点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最高点上下波动,7-8 月,甲岛田鼠的种群数量是增加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7-8

45、月,乙岛田鼠的种群数量是降低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不生活在一起,不存在共生关系,A 错误;环境容纳量会受到天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 3 月到 11 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有改变,B 错误;两岛社鼠的数量在 6 月到 7 月期间都迅速下降,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两岛社鼠在 6 月到 7 月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可见两种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 正确;6-8 月 B 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 6 月之后 B 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包括黄鼠狼的捕食,另外还包括竞争等,D 错误。30.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

46、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物种组成及比例B.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D【解析】题干中未涉及物种组成及比例,A 错误。植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B 错误。本题中没有体现出群落中有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 错误。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这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而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D 正确;【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掌握群落的分

47、层问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成因分析(1)影响地上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面上,也表现在地下,但地下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矿质元素有关。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食物、含氧量等。(2)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镶嵌分布。而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二、非选择题31. 丙型

48、肝炎病毒(HCV)是一种 RNA 病毒,研究者研究了 HCV 感染细胞的过程(如图 1) ,同时绘制出了 HCV 对肝细胞代谢影响的示意图(如图 2) , “”表示该过程强于正常细胞,“”表示该过程弱于正常细胞。(1)结合图 1 中信息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表达方式写出 HCV 增殖的过程:_。(2)图 2 中物质 A 为_,物质 B 为_。(3)结合图 2 可知,HCV 感染后对肝细胞糖代谢的影响体现在_。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加强 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过程加强肝糖原的水解减弱 肝糖原的合成减弱糖酵解加强 葡萄糖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加强(4)由图 2 推测 HCV 的感染会导致脂肪肝(症状为甘油三酯在肝细胞中堆积)的发病几率_(选填“增加”或“降低” )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 2 解释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答案】 (1). (2). 丙酮酸 (3). 甘油 (4). (5). 增加 (6). 甘油三酯合成过程加强,但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合成 VLDL 的过程减弱,导致运出肝脏的甘油三酯减少,从而在肝细胞中积累【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病毒的增殖过程及病毒对肝脏细胞内代谢过程的影响,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 1 中是病毒侵染寄主细胞,是病毒的 RNA 在寄主细胞内的复制,是通过翻译过程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