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杨凌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杨凌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一John and l will celebrate our fortieth wedding anniversary next month 一Oh,()。单项选择题A、well done!B、cheer up!C、go on!D、congratulations l 2: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管理B、良好的班风C、良好的师生关系D、教师 3: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
2、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4: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5:下列文化中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范畴的有()多项选择题A、环境文化B、课程文化C、设施文化D、制度文化E、组织文化 6:布鲁纳对(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单项选择题A、启发式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 7: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的学习迁移均属于()单项选择题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 8: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判断题对错 9: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
3、生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时,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判断题对错 10: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孟子B、荀子C、格塞尔D、威尔逊 1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B、从直观动作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12: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多项选择题A、发展基础教育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
4、明建设 13: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单项选择题A、迁移B、正迁移C、水平迁移D、具体迁移 14: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判断题对错 15: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单项选择题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 16:内发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判断题对错 17: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的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教学大纲 18: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
5、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19:“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华生B、霍尔C、高尔登D、洛克 20: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孟禄B、霍尔C、勒图尔诺D、华生 21: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 22: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单项选择题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科夫 23: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这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过程 24: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
6、题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间接经验 25: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单项选择题A、前提B、基础C、条件D、目标 26: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单项选择题A、张骞B、玄奘C、鉴真D、甘英 27:( )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单项选择题A、真正的创造B、类似创造C、启发D、迁移 28:下列哪些教师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多项选择题A、有激励作用B、生动活泼C、富于想象D、热心于自己学科E、照本宣科 29: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30: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
7、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单项选择题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性的不可侵犯权D、人身自由权 31: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安排,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32: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判断题对错 3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单项选择题A、有结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 34: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判断题对错 35: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唯一工作B、中心工作C、必要工作D、重要工作 36:教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劳动的结合。()判断题对错 37:感受身体运
8、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运动觉属于()。单项选择题A、近距离感觉B、远距离感觉C、外部感觉D、内部感觉 38: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即人在一生中要一直学习,不断获得高学位,学习主要,工作次要。()判断题对错 39:4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单项选择题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一般迁移 40:某学生将自己这次考试获得了高分归之为“本就是这块料”,这实际是将其归之于()单项选择题A、努力B、运气C、难度D、能力 41: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
9、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 42: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形成学生的品行B、培养学生的知识C、提高学生的能力D、发展学生的智力 43:我国有一部法律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这部法律是()单项选择题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44:关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人格由三个层次构成B、人格的三个层次包括:自我、本我和超我C、自我位于人格的最高层次D、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反之亦然 45:下列原则既属于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
10、是()。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6: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多项选择题A、科学性B、预见性C、有效性D、主体性E、阶级性 47:美同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20世纪60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提出了“以学乍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单项选择题A、杜威B、罗杰斯C、马斯洛D、桑代克 48: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 49: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多项选择题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指导学生校外
11、、课外生活和活动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50:态度与能力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判断题对错 51:少年期指()。单项选择题A、3岁6、7岁B、11、12岁14、15岁C、6、7岁11、12岁D、14、15岁25岁 52: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01.5B、23C、612D、1218 53: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新授课和巩固课B、理论课和实践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54:陶行知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
12、培养教育。这种观点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B、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C、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D、学生是自主发展的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5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 56: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教育B、班C、课D、时 57: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58: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安静型
13、与兴奋型E、辐合型与发散型 59: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60: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是英国公布的。()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略 2:答案C 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 3:答案B 解析 从“有利于”一词可以判断出属于正迁移,因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在初等数学学习之后发生的,属于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学习的知识的影响,属于逆向迁移。综合起来属于逆向正迁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5:答案A,C 解析 6:答案A 解析 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
14、计提出了四项原则,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7:答案A 解析 先前所学内容对同一水平层次上的后继所学知识产生影响,属于水平迁移。“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正好符合这一情况。 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9:答案错误 解析 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的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阶段。 10:答案B 解析 由“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可知是外铄论的观点。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人,孟子、格塞尔和威尔逊均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一 12:答案A,B,E 解析 略。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正确
15、 解析 因为在这一水平上要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15:答案D 解析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学科标准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8:答案A 解析 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9:答案C 解析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高尔登,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20:答案C 解析 教育学的生物起源说
16、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21:答案C,D 解析 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差异。 22:答案A 解析 略。 23:答案A 解析 定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答案D 解析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张骞是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玄奘促进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甘英在汉朝
17、时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对西亚各国的认识。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故选C。 27:答案A 解析 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28:答案A,B,C,D 解析 照本宣科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明显是不成功的教学工作。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学生的权利主要包括受教育权和人身权。其中,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
18、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3:答案A 解析 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而非唯一工作。 3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7:答案D 解析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部器官所处状态,如饥、渴、胃疼等)、运动觉(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和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有关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 38:答案错误 解析 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二是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9、。但是,接受终身教育并不意味着只学习不工作,而是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不至落伍。 39:答案B 解析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0:答案D 解析 该生认为自己“本就是这块料”,可见他将考试成绩归因于自身的能力。 41:答案D 解析 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42:答案D 解析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C 解析 45:答案D 解析 教育原则有:目的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与
20、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由此可知,既属于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D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6:答案A,B,C,D 解析 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主体性。 47:答案B 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教学法方面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又叫非指导性教学法;教师的作用是按自由学习的原则去促进学习。 48: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
21、学。 49:答案A,B,C,D,E 解析 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50:答案错误 解析 态度与能力虽然都是内部倾向,但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51:答案B 解析 略。 52:答案A 解析 53:答案D 解析 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54: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22、。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55:答案B 解析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56:答案A 解析 57: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58:答案A,C,E 解析 学生问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59:答案A,B,C,D 解析 我国学校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60:答案错误 解析 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是德国在1619年颁布的。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