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朝阳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朝阳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 2: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判断题对错 3: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孟子B、荀子C、华生D、格塞尔E、洛克 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
2、、努力C、任务D、运气 6:()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单项选择题A、建构主义B、认知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错误 7: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判断题对错 8: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是()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育研究素养敬业、树立和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单项选择题A、B、C、D、 9: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多项选择题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E、教学手段 10:课堂管理始终影响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单项选择题A、培养动机B、激发需要C、促进和维持D、培养纪律 11:张
3、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不高,那么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方面的表现。单项选择题A、去人性化B、个人成就感低C、情绪耗竭D、缺乏工作动机 12:教育法律规则是由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构成的。()判断题对错 13:()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单项选择题A、以人为本B、终身教育C、人的全面发展D、素质教育 14: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无结构C、有结构D、一般性 15:上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判断题对错 1
4、6:“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实践法D、陶冶教育法 17: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18: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单项选择题A、不起决定作用B、起导向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 19: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体本能需要来确定的是()。单项选择题A、孔德B、赫尔巴特C、卢梭D、涂尔干 20: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学生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形式是()
5、。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 2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单项选择题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2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单项选择题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24:()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单项选择题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 25: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判断题对错 26:
6、马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是上课时常常不自信。如果你是马老师的同事,你会()。单项选择题A、这是马老师自己的事,别人也帮不上忙B、与马老师结对子,帮助马老师树立自信C、让其他老师帮助马老师,自己不必帮助他D、帮助马老师上课,让马老师有空学习 27:“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皮亚杰C、杜威D、瓦根舍因 28: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多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E、精细加工策
7、略中的缩简 29: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单项选择题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30: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3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多项选择题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E、校外指导 32: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判断题对错 33: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单项选择题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 34: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商人属于()单项选择题A、首陀罗B、吠舍C、刹帝利D、
8、婆罗门 35:在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把认知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统合、评审六项的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姆B、柯拉斯沃C、齐卜勒D、泰勒 36: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包括()多项选择题A、明确与规范B、提高与改进C、约束与激励D、平衡、协调与稳定 37:“教育的效应”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投入与产出B、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C、教育实际干了什么D、学校培养了多少八 38: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判断题对错 39: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描述性知识。()判断题对错 40:给一个班学生一项100个题目的测验,其中一位学生得了70分,他的测
9、验分数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测量B、测验C、评定D、评估 41: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Y国社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Y国的执政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以下哪项论证方式与题干的最为类似?()单项选择题A、一个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电影青楼月上映以来票房价值不佳,但实际上质量堪称上乘。因此,看来它缺少必要的广告宣传和媒介炒作。B、必须有超常业绩或者30年以上服务于本公司的工龄的雇员,才有资格获得X公司本年度的特殊津贴。黄先生获得了本年度的特殊津贴,他在本公司仅供职5年,因此
10、他一定有超常业绩C、如果既经营无方又铺张浪费,则一个企业将严重亏损。Z公司虽经营无方但并没有严重亏损,这说明经至少没有铺张浪费。D、一个罪犯要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W先生有作案动机但无作案时间。因此,W先生不是该案的作案者。 42: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单项选择题A、强化理论B、成就动机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 43:提出“白板说”观点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裴斯泰洛齐C、卢梭D、亚里士多德 44:在最近的市场调查中发现,本市居民在化妆品上的平均支出比前一年提高了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11、,这说明本市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以下答案均属实,哪一个最可能削弱上述结论?()单项选择题A、居民越来越喜欢纯天然的化妆品B、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抱怨日益增加C、统计资料表明,居民对化妆品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和谨慎D、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放慢 45: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班主任B、班干部C、学生会D、D班长 46: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_。单项选择题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47: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划分为()两个范畴。多项选择题A、需要动机B、内部动机C、本能动机
12、D、外部动机 48:通过撤消厌恶刺激(惩罚)而使行为发生概率提高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撤除 49: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单项选择题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 50: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单项选择题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51: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单项选择题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B、班风、纪律、学生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D、教师、学生、纪律 52:以下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3、C、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D、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53: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 54:1958年出版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并因此被看成是“归因理论产生标志”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凯利B、维纳C、梅耶D、海德 5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 56: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成
14、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57: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 58: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于()单项选择题A、各类动物生存的本能B、各类动物竞争的本能C、无意识的模仿D、社会性生产劳动 59: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一般迁移B、正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
15、综合课称为()单项选择题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 2:答案错误 解析 智育的任务小仅是要教学生学习文化,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C,E 解析 孟子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5:答案A 解析 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6:答案A 解析 略。 7:答案错误 解析 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但我认为不能说德
16、育过程就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本解析由梁萧0621提供) 8:答案D 解析 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育研究素养以及敬业、树立和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都是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9:答案A,B,C,E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1:答案C 解析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情绪耗竭。 12: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享有
17、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任何一种教育法律关系,没有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主体参加,都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一个教育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13:答案A 解析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卢梭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强调个体的本能。所以他是一个个体本位者,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体本能需要来确定。(
18、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0:答案D 解析 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21:答案A 解析 (1)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2)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是认知活动。(3)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22:答案D 解析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由此推动教育研究的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揭示也将更加深刻。因此,正
19、确答案选D。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5:答案正确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教师之间要尊重、理解、协作,要搞好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27:答案C 解析 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8:答案A 解析 A【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各种策略。题干所述为组织策略中一览表的应用,表示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29:答案D 解析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先往下进行了。”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本解析由lili提供) 30:答案正确 解析 31:答案A,C,D 解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等。 32:答案错误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4:答案B 解析 本题
21、考查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商人属于吠舍,故选B项。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A,C,D 解析 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包括明确与规范、约束与激励、平衡协调与稳定。(资料来源教育法规概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正确 解析 39: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0:答案A 解析 41:答案B 解析 设法制的健全是事件p,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事件q,维持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是事件r,那么由题干得到:pqr,r非pq。B中设有超常业绩是事件q,工龄30年以上是事件P,获得特殊津贴是事件r,可以得到相同的逻
22、辑关系。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自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44:答案D 解析 题干的结论是本市居民在化妆品上的消费额将会上升,如果D成立,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放慢,那么居民将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化妆品的消费中,即在化妆品上的消费额将不会上升,削弱了题干结论。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
23、:答案B,D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广泛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这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是他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50:答案D 解析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51:答案A 解析 52:答案D 解析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53:答案B 解析 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 54:答案D 解析 55:答案A 解析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
24、动力的作用。 56:答案C 解析 正确的集体舆论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57:答案C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58:答案D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60:答案B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