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86421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精选范文: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共 2 篇)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我除了当校长兼书记任班主任教语文课外,目前还有38 项社会兼职。近十三年来,每年都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在外出席各种会议。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样的环境,使我热衷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学,十多年来,每个学期我都只用 30 多节课讲读教材。提倡自学,减少讲读,并不意味着讲读课可有可无,可以敷衍了事。我和学生都很重视节数不多的讲读课,想方设法提高讲读课的效率。提高讲读课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我喜欢用下面 13 种方法激发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一)组织教学十几年

2、来,我们班经常有外省市老师来听课,刚接新班时,学生不习惯,有时我和学生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听众,学生难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显然要上好课,先得组织教学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课前三分钟,我喜欢分别用六种方法组织教学:1集体唱一支歌要求唱歌的时候身体坐直,目视前方的黑板,看黑板中缝的中点,将中点看成彩电,唱哪首歌,就意想彩电里正放映那首歌曲的录像带,然后再感觉自己全身心溶进了歌词所描绘的境界。这样入静入境地全身心唱歌,课堂气氛立即就轻松了,同学们甚至会忘记了是在舞台上上公开课。2集体朗诵有时我问学生:大家愿意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 。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

3、乐吧!也行。于是我说,请全班同学起立,身子站直、头要正,请各自再调整一下表情,就像演员演出一样,好,预备,起!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3口头作文正式讲课前,我喜欢请学生口头作文。我随意出一个题目,如从二青会辽宁获 72 枚金牌想到的 、 我国入关的利与弊 、 租让土地的得与失 、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听完题目,学生们稍加思索,便站在自己的位置,六嘴八舌他说自己的文章。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用不着担心打分少,也用不着怕别人批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解放。4气功冥想也有时课前我用引导学生做气功冥想的方法组织教学。请同学们起立,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俩脚平行,背直、头正,微闭双目,以目视

4、鼻,以鼻对口,以口向心。然后意想丹田之处有一朵莲花盛开着,浑身放松,若感觉深呼吸舒服,则深呼吸。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排除与课堂无关的思绪。冥想则是引导学生闭双目,意想自己像一片云,飘向空中,然后变成一轮月,俯瞰地球这个直径比月亮大两倍的浅蓝色的星体,再想自己是一颗星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遨游,这时再看地球只是光亮极弱的一颗小星星,所谓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样个人的得失进退荣辱恩怨就很容易变小,自然就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了。5再现自己最辉煌的时刻也有时课前三分钟,我请每位同学让时光倒流,意念上走回当年自己最成功、最辉煌、效率最高的时刻感受那时内心深处的愉快感、自豪感,使之扩大,使之

5、迁移到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来。6扮演杰出人物的角色有时课前我请每位同学扮演自己最崇敬的那位伟人或杰出的人物,意想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和那位杰出的人物一样。许多学生这样想了两三分钟,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上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管这种做法叫做精神充电。经过课前组织教学,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迎来了即将开始的语文课。(二)设计导语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

6、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很快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

7、,催人奋进。(三)设计板书我平时讲课板书少。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材。以下五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1字体变化如讲议论文我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文言文则大多用隶书写课题。我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便也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同学们感觉汉字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2故意写错字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

8、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有时,写板书时,我便将难写的字、易错的字,干脆空着不写,然后请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到前面去填空,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3变换表述形式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经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爱用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4图表、图画式如讲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 、 人民英雄纪念碑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我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

9、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5请学生写板书请学生写板书,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四)注意教态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教师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我也告

10、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我经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厉,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厉,决不允许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感情拿到课堂上渲泄。我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五)说话语音变化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

11、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1调整音量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调整音调同一句话可以用 A、B、C、D、E、F、G 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听久了容易使人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小,同

12、样使人感觉有气无力。我讲课时,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语调。3调整语速4以情感人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兴趣,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声音的神的变化才具有更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感情。比如:要与人为善。这句话,就可以用喜怒哀乐、热情、冷漠、挚爱、厌恶等几十种不同的感情说出来,感情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不同。我经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感情去读同一段文章,经过比较,选择那种符合文章实际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5进入角色同一句话,不同身份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品质的人说起来,会千差万别。我读课文,读课外读物时,尽力使自

13、己进入角色,这样做,自然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要说好话,就得研究音量、音调、语速、音情,并进入适当的角色,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六)引导想象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一般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有这样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以张志和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蹶鱼肥为例。教这首词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首景物描写极成功的词,我们

14、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一般情况下,闭眼的效果要好得多。1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鸳、桃花、流水、蹶鱼的轮廓2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3使画面动起来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蹶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积而成的深潭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莫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不只写景的文章、诗词能变成图象放出来,状物的、写人的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用特写镜头再现少年闰土那明亮、聪明的眼睛,

15、红润的脸膛;中年闰土那黯淡无光的眼神,那布满皱纹的脸。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一般讲课时我不精雕细刻,从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决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讲到文章的妙处,我不仅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人情境之中。如讲菜园小记 ,我说:咱们学这课书都要体验劳动乐趣,品尝田园乐趣。怎么体验呀?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象。这图象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 (班主任 )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

16、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畦垄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他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身子去间苗。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还有一种进人情境的方式是操作。例如:我讲活板一文时,问大家能不能准备一套工具,假设是活字印刷的铁板、铁范、字模。学生们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能!那么就请大家每人准备一套模拟教具。于是同学们有的将课本夹子当铁板,用

17、纸条折叠成铁范;有的用橡皮、有的用瓶盖、有的用铅笔刀做印模。教具准备好了,我们就照教材所写的印刷过程,假设自己是印刷工人,一步一步地照着操作,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人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八)请学生猜测教师请学生猜测老师容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我想,一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法,帮学生制订一些语文学习规矩、计划、制度,在大的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大的方面让学生猜得透。但在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

18、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老师理解得越深。有一次,十几座城市的 300 多位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讲的是核舟记 。遵照学生意见,翻译时先易后难。最后剩下船头一段,因这段人物位置关系不太好理解,翻译效率可能不高。我就说: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大家很容易理解课文。谁能猜一猜,老师想的是什么办法?我刚说完,一位同学就举手抢答:老师一定是想找三名同学,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让他们照课文内容去表演自己的角色,他们边做、老师边指导,大家看书纠正,难点就解决了!我一听很高兴,问:你猜得太对了,你怎么知道老师这样想?他说:我上课时经常猜老师今天又能用什么好办法讲,猜得多了,猜的能力

19、就强了。请学生猜猜老师,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还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他人的能力。(九)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我们班有一些班级用语,什么小马蹄坑啦,边角余料啦,什么一百年、后三节、三角等等。一说这些话,只有我们班同学明白。还有一些同学带有褒义的绰号,我在上课时,都适当地用一点,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有时,我发现一些同学又沉闷了,便出两道题,说:这两道题,不许积极发言的同学答,大家说谁回答呢?同学们推荐说:一百年回答!谁是一百年呢,就是那几位不爱发言的同学,大家管他们叫昏睡百年。经常出点题,专门请这些同学回答,时间久了,他也就不昏睡百年了。有的同学长得聪明伶俐,很像聪明的一休,同学们给他

20、起个绰号叫一休。我在语文课堂上也便这样称呼:请一休同学到前面来做题。还有一些班级用语,使用之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增进师生的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上进心。(十)请学生说、读、写学生上语文课要进行四种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这样才能增长四种能力,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一讲到底,最终效果一般不大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广大第三世界学校的学生,许多人有意注意力持续不了 45 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大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债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我常想,上课时,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

21、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比如板书学习重点,一般是我写,偶尔有几次请学生写,同学们关注学习重点的兴趣就浓一些。如果请几名同学同时写,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一些。读课文,教师范读是一种形式,学生朗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同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形式。考虑到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断变换讲课形式,学生就能从上课到下课始终有较浓的学习兴趣。我讲课有个习惯: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十一)组织学习竞争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如讲岳阳楼记

22、,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从第二段开始默写,看谁写得多,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三名同学外,大部分人一分钟都写了 40 多字,还有 15 名同学超过了 50 字。讲面人郎 ,有的段落,大家感觉很好,尽管教材没要求背诵,但同学们愿背一背,那好,就来个一分钟背诵比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一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背了60 字以上,最快的同学背下来 120 多字的一段话。也有时候,竞赛定量不定时,本篇课文四个解词,看谁背得最快,45 秒钟时,第一位同学举手表示背完了,90秒钟最后一位同学也会背了。即使在盛夏高温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 3 点钟上课,一听说

23、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全心身地投入竞赛之中。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十二)多和学生商量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我经过和学生商量,确定了语文课的六个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具体到某一个步骤我也经常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出师表这篇课文,定向时,是确定四项任务,还是三项,五项或更多,先进同学完成几项任务,后进同学完成几项,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一两

24、分钟时间,使我由拿不准主意变得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们也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时,我也参加某个讨论组,商量哪些问题是难点,有没有必要答疑。这样到课堂第四个步骤时,我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五步自测哪几道重点题,我也常和学生商量,有时干脆请几名同学各出一道自测题。自结也不是每次都八股式地非找一名同学总结不可,有时征求学生意见看有无总结的必要,大部分同学认为某节课没必要总结时则不总结。我学会了教语文课,最主要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在和学生共同商量中学会的。学生们教给我许多书本上没写的知识,学生们告诉我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商量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5、增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十三)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我引导学生练气功,面对学习、锻炼、劳动各项任务,都施加一个喜欢的意念、快乐的意念,时间长了,人的潜意识就会发生变化,厌恶劳动,害怕锻炼,躲避学习的个别学生也常常变得喜欢劳动,愿意锻炼,热爱学习了。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引导学生施加一个我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意念,时间久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就能配合协调,潜意识就会编制出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程序,从而使学生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浓。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当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乐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26、的方法当然不只上述十三种,我只是刚入激发学生兴趣的科研之门,前面还有更广阔、更迷人、更深奥的天地在吸引着我,我得加快脚步往前探索。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共 2 篇)篇一: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课就必须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十三法:一.组织教学1.课前三分钟消除紧张可让同学集体唱一首歌,放松学生心情2.集体朗读3.口头作文4.扮演杰出人物的角色5.气功冥想,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6.再现自己最辉煌的时刻,让学生回忆自己最成功的事,使自豪感扩大到今天的课上二.设计导语好的导语可以激起学生

27、的想象思考,让他们主动进入到学习中来三.板书设计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共 2 篇) 1.字体变化。今天虽然有多媒体的运用,但适量的运用板书回激起学生对书法的兴趣2.故意写错字3.变换表述方式4.图表,图画式5.请学生写板书四.注意教师的教态,包括身势语,眼神等五.说话语音的变化1.调整音量2.调整音调3.调整语速4.以情感人5.进入角色六.引导想象1.勾勒形象2.染上颜色3.使画面动起来4.使画面更精致,逼真七.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八.请学生猜测老师九.适量运用班级用语,如学生的外号等十.请学生说,读,写十一.组织学习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兴趣。十二.多和学生商量,确定课程步骤:定

28、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十三.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在新课改的今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要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充满兴趣的学习,上面的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篇二: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一)组织教学十几年来,我们班经常有外省市老师来听课,刚接新班时,学生不习惯,有时我和学生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听众,学生难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显然要上好课,先得组织教学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课前三分钟,我喜欢分别用六种方法组织教学:1集体唱一支歌要求唱歌的时候身体坐直,目视前方的黑板,看黑板中缝的中点,将中点看成彩电,唱哪首歌,就意想彩电里正放映那首歌曲的录像带,然后再感

29、觉自己全身心溶进了歌词所描绘的境界。这样入静入境地全身心唱歌,课堂气氛立即就轻松了,同学们甚至会忘记了是在舞台上上公开课。2集体朗诵有时我问学生:“大家愿意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 “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 。 ”“可以。 ”“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也行。 ”于是我说, “请全班同学起立,身子站直、头要正,请各自再调整一下表情,就像演员演出一样,好,预备,起!”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3口头作文正式讲课前,我喜欢请学生口头作文。我随意出一个题目,如从二青会辽宁获 72 枚金牌想到的 、 我国入关的利与弊 、 租让土地的得与失 、 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

30、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很快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

31、想家谁排在上课多了一分乐趣。(回到开头)(四)注意教态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教师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我也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我经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厉,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厉,决不允许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感情拿到课堂上渲泄。我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回到开头)(五)说话语音变化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1调整音量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