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环保法.doc

上传人:lufeng10010 文档编号:1785850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保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保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保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保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根据本课程实际特点,每一章将有一道学生实践能力考核题目,考核方法是结合每章理论知识编制一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学生分组选择三道感兴趣的题目完成实践报告。我选择的题目为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一章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谈谈你对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看法一、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首先先认清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围绕人类的大问题之一,也是当代全球所关注的焦点,甚至已成为制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近 20 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 9%的增

2、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根据中国环境保护 21 世纪议程和和199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1.大气环境 2.水资源和水环境 3.固体废弃物4.环境噪声 5.乡镇工业污染排放 6.土地资源 7.草原资源 8.森林资源 9.近海环境 10.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11.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人类共同遗产与国际公域破坏等方面。 从自然科学层面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地关系恶化。而从人类社会的制度构建层面

3、考察,政治 和经济学家则普遍认为,当决定使用环境资源的对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综上,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市场失灵 第一,环境的成本外部化。第二,对生态系统估值不当。第三,产权界定不清。2.政策失误 3.科学不确定性 4.国际贸易的影响。 二、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当面:一是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官上对环境与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二是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三是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四是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

4、多样性减少。环境问题的演进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但是真正以“环境问题”为对象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的理论研究只是在 20 世纪中期以后才出现的。20 世纪中叶在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反环境污染的理论。例如,针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出的资本积累和垄断资本是环境污染根源的资本理论;针对人口增多和工业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有限提出的零速增长理论;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破坏提出的返回原始状态的理论等等。环境问题的多学科研究以及环境管理的实践,促进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更深层次的认识。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科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也逐渐统一,各学科的环境保护思想也被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5、:以经济手段来推进市场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并且以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环境政策的效果;行政手段来推行环境管理政策,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人类行为,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和企业的环境责任,保障环境保护的经济、行政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提高自然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到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整合型的环境保护理念基本形成 这就是 “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出现。在 1992 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行为以及国际合作的关键词。上述应对环境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为当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奠

6、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结合现实生活具体做法汇总如下:国家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管,严惩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环保产品。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法律手段(同) 、行政手段(如关闭违规排污企业) 、经济手段。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投入。个人:树立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法律意识,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履行保护

7、环境的义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举例):爱护花草树木,拒绝在街头、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依法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国家。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环境。第三章:2010 年 3 月,A 公司在未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以及明知该厂某种化学产品产生的废水含有毒物质,未办理工商、环保等手续的情况下,非法生产该化学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将产生的大量含砷有毒废水排放在一处蓄意隐藏的污水池存放。7 月25 日、27 日深夜,该公司负责人为节省处理污水费用,趁当地降雨,附近一河流水量上涨之际,指使该厂员工,用水泵将含砷量

8、超标 27254 万倍的生产废水排放到河中,致使水体严重污染。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的内容对本案进行分析。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制度一词通常与政策结合使用,但两者在性质上却是不同的。制度是由法律确立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准则,具有法的拘束力,同时在执行中可能要求执政者采取有利于制度实施的政策。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分为环境标准制度,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制度,环境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治理、恢复和补救制度五类。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分析以上案例如下:第一、该厂未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保护社会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就环境质量以及污染物的排

9、放、环境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的事项,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指标与规范的总称。环境标准通过客观、科学的数据对相关领域的人类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进行定量分析,以量化的方法来预测、判断和说明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人类的环境利用行为,间接地实现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 事前控制” 。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一般将行政行为适用的强制性环境标准直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而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等五类。除此之外,在具体实施检测、测定和技术分析时,还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因此除强制性环境标

10、准外还存在着一些基础性、方法性的技术规范,这些标准在中国也属于环境标准的范畴。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护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限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环境质量标准是满足环境达到规定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编制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各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功能、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该环境要素所处在的区域分为不同类别的功能区,分别确立污染物的最大数值或环境保护的项目。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是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限制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其他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是针对污染物排放所规定的最大

11、限制即“污染允许限度” 。编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主要依据是环境质量标准,并按照不同类别的功能区分别规定与之相应的排放限值,适用于所有经划定的环境质量功能区内的污染源。第二、本案例中该工厂明知道工业程序会产生有毒物质,却采取将工业废水排放在一处蓄意隐藏的污水池存放,而未采取措施将废水变废为宝,变为可利用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物质。该工厂非但没有将废水进行处理而且趁雨季河水上涨之际,派人将废水排放到河中污染河水,给河流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第三、环境费制度 环境费是对所有环境收费的统称,指国家或者其他公法人团体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为目的,依法向环境利用行为人收取得与其行为相对等的金钱。征收

12、排污费制度是指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放者,按照环保部门依法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的种类个数量向法律授权的主管部门缴纳一定费用,以适当补偿环境损失成本的行为规范。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因此本案中,该厂不仅要向法律授权的主管部门缴纳排污费还有进行治理的责任。第四、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 是指当环境利用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时而对行为人采取的以恢复环境与自然的原状为中心的行政命令措施。因此,对给环境造成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对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恢复、补救是一整套流程,缺一不可。综上所述,该工厂存在失误之处,而且要对失误之处进行修复。第五章

13、: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 世纪,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请结合保护耕地的必要性谈谈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说到土地,我们就会想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其中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最为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如何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

14、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但是今年来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一、 保护耕地势在必行。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全国耕地总面积今生 18.2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 1.39 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每年还有 1 亿亩左右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根据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到

15、 2010 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 18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 13 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嘉庆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耕地具有如下特点: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1996 年底我国耕地统计数为 1432 亿亩,人均耕地为 117 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 3 75 亩的 13,而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低。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2.耕地退化严重。3.耕地资源贫乏。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健康发展都离

16、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因为非农业建设占用而减少的耕地大约占耕地减少面积的 40左右(其他的减少原因主要有:农业结构调整、灾损等) 。为此,我们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目前耕地保护方面的制度主要有耕地占用补偿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二、 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

17、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务院土地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我国实行土地用途制制度。按照用途,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有关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等,都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我国对耕地保护的制度:(1)耕地占补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 的原则,而且应

18、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3)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80%以上。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4)耕地使用管制。 (5)开发为利用土地及三荒土地管理。 (6)鼓励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 (7)土地复垦制度。我国法律不仅对农用耕地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而且对于控制建设用的也是有法可依。 (1)建设用地征收管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 45 条的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 35 公顷的和其他土地超过 70 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2)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除国家机关用地、军事用地等依法以划拨方式取得外,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 (3)控制乡(镇)建设用地。总之,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保护耕地将是我国目前急需着力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