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转型及其创新支持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转型及其创新支持摘要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这种“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投入和扩大规模的路径来实现,以高成本和低效益、较大的经济波动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基本特征。在中国21 世纪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要通过行政体制创新、经济体制创新以及体制的综合创新来实现由“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关键词以物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8-0001-05
2、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南其发展方式决定。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数量型经济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理论和模式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有其合理性,但在经济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过程中,这一模式的弊端和局限性就逐步暴露了出来,需要进行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曾经是“以物为本”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会阻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影响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就
3、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要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所以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中要实现由“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一、 “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从理论上来看,传统发展经济学所主导的发展观是具有明显的物本倾向,其理论导向主要偏重于生存自由赖以实现的物质财富和市场收入效应,而没有考虑到人的社会和精神层面自由实现的条件。以物为本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一种发展
4、观,以物为本在发展观上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现代化的根本标准。 “以物为本”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表现则是把“物质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把物质生产的高速度和物质财富的高积累及物质生活的高消费放在核心的地位。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最初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物为本”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总是倾向于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必然也与其他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从本质上来看,它也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单纯追求产出的增长,而且产出的增长主要
5、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或依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来实现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不够注重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 “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特征。 1.“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投人和扩大规模的路径来实现。从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看,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有两种:一是规模扩张型,二是效率提高型。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规模扩张型,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看作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函数。因此,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十分重视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早期的“哈罗德多
6、马”模型中,资本一产出比被假定不变,所以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就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于是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便成为“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大多学者都认为东亚的发展方式是依靠资本积累和投入增加来实现,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式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济结构非常脆弱,由此导致了其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的危机和经济衰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也是这种“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以来,GDP 增长了 10 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 40 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 GDP 的比重,1980 年为34.9,2000 年为 35.3,2005 年高达
7、 42.6,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 20左右的水平。1978 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迅速攀升,而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基本也是增加的,2003 年以来更是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使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34 倍。由此可见,这种“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2.“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高成本和低效益。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不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如果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效益的特征。19782005 年我国投入产出效率基
8、本上是下降的,全国各种资源材料利用率也非常低,只有 50,其余的一半均以“废物”形式排入环境。我国的炼铝工业,每吨电解铝排氟量为 18 公斤,而发达国家不到 1 公斤。我国每吨合成氮消耗水 5001000 吨,发达国家仅为 12 吨左右;我国每生产 1 吨纸耗水 450 吨,发达国家为 50200 吨;我国生产 1 吨钢耗水 90吨左右,发达国家一般为 40 吨,先进的仅为 20 吨或 5 吨。我国炼油厂炼制 1吨原油排污水 2.4 吨左右,发达国家一般在 1 吨左右,先进的不到 0.5 吨。此外,我国是缺水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钢耗量为 58 倍,木材耗量为 410 倍甚至更多,水泥耗量为 1
9、030 倍,甚至分别是印度的 2.5、2.8 和 3.3 倍。因此,这种数量型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产低效益,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高成本和低效益的特征,我国已有的几次大的经济波动都是与过高的经济增长率和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有关。 3.“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常伴随着总供给、总需求的波动和产业结构的失衡。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是失衡的,存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和其他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如在总需求增长乏力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大过快,物价水平下降的同时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值很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前期恢复程度显著
10、的同时失业率反而继续攀升”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型产品的构成情况,它可反映社会生产的性质和发展的水平、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在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下,会使产业结构中加工工业发展过旺,特别是轻工业中某些高档耐用消费品超速发展,而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1978 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递减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产业结构呈现波动趋势。由于“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式是依赖生产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而实现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这种“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伴随
11、着非常规性的经济波动。 4.“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实现增长需要耗费各种要素。不仅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代价,还有各种“牺牲”的代价,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耗费。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过度利用、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和污染的基础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从而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危及了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从我国改革开放 30
12、 多年来的工业生态系数来看,虽然各项工业生态系数均呈递减趋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生态系数是远高于其水平的。资源环境约束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二、 “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的自由发展和福利改善为出发点,以人本主体的自由为核心,从生存自由、社会自由和精神自由为侧重点来设计发展的思路和实现路径。 “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体思想主要表现在:(1)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发
13、展应该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 ,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2)在发展中不仅重视物的增长,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3)把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宽人的发展空间、维护人的发展权利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 可见,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模式是与“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区别的, “以人为本”是把持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尺度。人类并不是为经济而经济的,经济增长本身
14、不是人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人类到达理想境界,实现人自身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人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始终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始终处于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人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的目的与归宿。人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起点,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与归宿。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类自身利益。 “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主张经济增长水平越高,福利供给越丰富,从工作、生活中获得的满足越多,人们的身心就越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只有以人的
15、发展为尺度,才能最真切、最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 “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合乎规律性与至善目标相统一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考察经济发展质量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中一方面要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资源配置规律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繁荣;另一方面要从至善原则出发,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还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社会秩序结构、守法程序、精神文化、生活方式,重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体现出伦理至善的总目标。 2.“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提高要素效率来实现的。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说明了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函数关系,而以索洛(1956)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则
16、认为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可能获得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他们认为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解释这种相同要素投入所产生不同生产率的状况,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进步、要素质量提高。以罗默(1986,1990)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他们认为,知识是推动增长的一个独立的要素,知识的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作为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会产生收益递增的效应。以上研究成果便构成了“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表明“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提高要素效率来实现的。 3.“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强调
17、宏观经济的平衡与经济结构的稳定性。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伴随着非常规性的经济的剧烈波动,这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成本。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内要素间联结关系及要素数量间的比例关系,包括产业结构、投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和转换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逐步调整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经济结构,从而不会激化各方面的矛盾,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成本。 4.“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不仅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目的,而且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目的,把人的全面发
18、展作为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从内容上来看,要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构成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破坏,把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相统一。从衡量指标体系上来看,要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多项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从结果上来看,使经济发展在人的需要满足上达到时间与空间上的统一,在时间上要满足不同时代人的需要,空间上要满足所有当代人的需要。我们应站在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空间和资源的高度,着力创造一个适应人类自然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 “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经济发展转型的创新支持 以人为
19、本的经济发展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发展、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发展、人的总体发展、当前的发展和长远的发展等方面” 。鉴于“以物为本”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以及“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优越性,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而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一系列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体制创新人手,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切实做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安排,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必须是有利于人能够自由、平等、共同、可持续和和谐地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支持最终促成经济发展模
20、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以行政体制创新推进“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通过一系列的行政体制创新,建立精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由政府主导经济增长转向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的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行政体制环境。 1.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投资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 “最大的障碍在于政府职能存在错位、缺位现象,且行为方式不规范” 。根本的办法要靠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消除政府扩张投资的冲动,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另外,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实现公共投资体制的改革,正确处理投资规模与
21、经济增长的关系,改变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拉动的被动局面。 2.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政府职能转变难的一个原因,是以 GDP 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和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制度所产生的强烈导向作用,形成了 GDP 崇拜的政绩观。过去我们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反映了生产的总产出和消耗,而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社会成本,如造成的环境损失。因此,我们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就必须积极探索科学衡量发展的核算方法,把人的发展纳入到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之中。 3.建立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中要克
22、服政府的短期行为,鼓励政府行为长期化。政府行为长期化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机制。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程序科学是保证决策科学的前提,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程序。在科学决策程序建立的过程中关键要处理好市场、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导和约束机制,这种引导和约束机制要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出发点促进经济增长,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在决策中要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适应工业化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
23、府职能,完善政策措施,切实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型。 (二)以经济体制创新推进“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加快经济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推进市场主体改革,创建“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经济和市场环境。 1.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转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价格偏低,激励企业“铺摊子” ,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创新。例如,政府直接控制资金和土地的价格,导致了关键性生产要素市场的残缺及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人为压低。要抑制对要素的过度需
24、求引发的扩张式增长,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变资源的定价机制,加快建立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由市场来决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价格反映稀缺程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2.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就是要使曾依附于政府的国有企业、曾受到种种不平等待遇的民营企业,都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决策权、经营权并自主承担风险,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市场竞争主体,成为经济资源配置的主体和创造经济增长的主体,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权的流动性和市场化配置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经济效率。但是,目前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
25、的产权流动仍受到行政的、人为的阻碍。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完善产权流动法规、产权交易市场和中介服务。 3.实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和保护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政府可通过税收、产业政策、法律等手段调节产业结构。目前,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同时,必须把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投资类电子产品制造业、精细化学工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放在战略性的地位。这样既可以推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降低社会生产过程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提高短缺性资源的利用效率
26、,又能够改善国际贸易条件,降低对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 4.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财税政策和制度。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实施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政策。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地方政府处于政绩和就业等考虑容忍甚至鼓励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杜绝此类行为。政府应积极利用财税政策,调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如实行资源有价开采与使用,调动生产者开发和使用替代资源的积极性,制定较严格的行业标准,使用税收政策调节浪费资源的行为。可以考虑改变资源税征收办法,充分发挥资源税的调节作用,达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27、减少浪费的目的。同时,还要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的补偿机制。 (三)进行体制的综合创新推进“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 30 多年,单个方面的改革已全面推进。但是由于政策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所以单方面的体制创新已无助于“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因此,实现“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不仅需要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创新支持,而且需要实现法律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的综合创新,建立“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新型经济发
28、展模式转型的综合协调机制。 1.加快法制体系创新,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法制经济。我们必须建立包括产权保护法、反垄断法、公平竞争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法律体系。依靠法律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的秩序,从而规范生产厂家的行为,防止垄断和欺行霸市的行为。加强环保执法,强化对市场主体“负外部性”效应的管制。不仅如此,还要加大政府对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 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教育创新体制,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鼓励产学研结合、发展技术市场、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政策等。通过教育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行素质教育,扩大教育资源,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使教育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鼓励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努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