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机三国演义:英国吃螃蟹 美国想下水 中国等风来据外媒体报道,亚马逊最新申请的无人机专利文件被曝光,该专利申请主要描述了一种将公共垂直平台用作亚马逊无人机临时停靠点的技术,而这一技术的出现或许将进一步加速“Amazon Prime Air”项目的推进时间。亚马逊率先推出无人机送货服务这一专利申请日期为 7 月 12 日,根据该专利描述显示,未来亚马逊的无人机或许将可以降落至广播塔、信号塔、路灯架、电线杆、办公楼、停车夹板,甚至是教堂塔尖等这些公共设施平台上。上述提及的这些公共降落平台除了能够为亚马逊无人机提供一个可供降落的平台外,其中一部分还可以被升级打造成这一无人机的充电和助航设备基站使用
2、。有意思的是,这一专利申请中还提及了一个颇具创新意义的无人机包裹投递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未来的亚马逊无人机可以设定将包裹自动投递到地板或屋顶上设置有活门的建筑物内,然后建筑物内本身内置的管道、电梯传输系统则可以自动将包裹送至用户指定的地点或者楼层。不过,专利申请归申请,亚马逊的这一无人机方案所涉及使用到的诸多公共设施还需要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够具体实施。事实上,亚马逊在此之前已经申请专利打造新型无人机螺旋桨,该款螺旋桨可以向人们发出警报声和简短警告语。据英国科技新闻网站TheRegister 此前报道称,该专利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元素:第一,利用无人机螺旋桨警告地面行人无人机的存在,发出类似
3、“小心”这样的警告语。第二,在无人机上安装具备降噪效果的螺旋桨。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不久前发布告示称在剑桥大学东南部区域于 10 月 5 日之前有无人飞行器活动。这或许表明,亚马逊已经开始对其快递无人机进行测试。英国成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亚马逊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将与英国民航管理局合作运营无人机,同时还将改进无人机传感器以及避障功能。这些无人机将由地面的控制人员操控,每位无人机飞行员负责多架半自动无人机的行驶。这一项目标志着亚马逊早先推出的 PrimeAir 计划取得重要胜利,至少获得了监管方面的认可。亚马逊希望通过 PrimeAir 无人机送货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展现自身前瞻的科技理念。亚
4、马逊负责全球创新政策和传播的副总裁 PaulMisener 在声明中表示:“英国引领着无人机创新技术的发展,这是亚马逊 PrimeAir 始终坚持选择在英国投入研发的原因。 ”他还表示,与英国民航局的合作将有助亚马逊早日实现订货后 30 分钟内使用无人机向英国以及全球的顾客配送的目标。亚马逊与欧洲监管部门合作推进 PrimeAir 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公司还大量雇佣科技方面的顶尖人才。比如近期亚马逊就聘请了视觉计算方面的专家在奥地利进行研发。与英国民航局合作测试,将进一步提升亚马逊无人机送货的技术。美国或让步,允许无人机在视线之外飞行亚马逊与英国政府合作的举动向美国联邦航天局施压。在美国,
5、无人机监管条例仍然过于严苛,这阻碍了无人机的商业运营和测试。根据亚马逊的声明,与英国政府的合作是开创性的举措,将帮助亚马逊进一步理解无人机如何能够更加安全可靠地在物流行业使用。同时,也将帮助监管部门更好地去制定无人机运营政策和安全法规,从而推进整个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就在上个月,美国联邦航天局发布无人机商业运营新规。新规去除了对于无人机操作员的驾驶执照的要求,但是仍然要求无人机操作员把飞机控制在 400 英尺以下的航道。这限制了亚马逊对于无人机的测试,也意味着英国人或将远远早于美国人,享受到亚马逊商业无人机送货服务。在监管制度上的落后,已经导致美国的无人飞机行业落后于其他国家。今年二月份,美国联
6、邦航空管理局(FAA)出台了商业无人机监管草案,其中规定,所有无人机必须在操控员的视线之内飞行,此举引发行业一片哗然。因为在目前无人机技术发展之下,已经没有必要局限于视线之内飞行。根据英国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联邦航空局正在和无人机行业人士进行对话和协商,可能让商业无人机在操控员的视线之外飞行。在此之前,美国在无人飞机领域的监管政策制定上,长期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无人飞机产业的发展。亚马逊等美国知名公司,甚至将欧洲作为无人机研发和测试的基地,以避开美国的限制。媒体分析称,上述航空管理局和无人机行业的合作和对话,将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有助于推动美国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此前,美国 FAA 发布的仅仅是
7、无人机监管的草案。未来两年之内,该机构将会正式确定监管内容。而上述的对话,意味着视线之外的飞行,极有可能在监管制度中获得允许。二月份的草案中,由于规定每一架无人飞机必须配置一名操控员,另外无人飞机必须在操控员的视线之内飞行。此外,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也被限制。其中视线之内飞行的规定,直接打击了许多无人机研发公司。比如亚马逊公司研制无人机,主要用途给网购消费者送货,但是快递无人机显然会在操控员视线之外飞行。在无人机监管的正式条例发布之前,目前美国的无人机研发公司,仍然需要为每一架无人机的每一次试验飞行,提交单独申请,联邦航空局将会针对每一宗申请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路透社分析指出,联邦航空局开始松动对
8、于视线内飞行的态度,可能和来自美国国会和无人飞机行业的压力有关系。国会议员和行业人士指出,美国监管政策的落后,已经导致其他国家在无人飞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不能开发和采用新技术,美国公司将会失去无人飞机的巨大市场蛋糕。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最早本周之内,联邦航空局将会制定一个计划,和无人飞机行业在视线之外飞行的事务进行协商合作。为了保证安全,讨论中的视线之外飞行,仍然会被限定在特定的空域中,尤其是避开人口居住地区。对于允许视线之外飞行的消息,联邦航空管理局尚未证实或者否认。7-11 首席市场部经理吉泽斯德尔加多詹金斯表示,无人机快递对消费者来说是最方便的模式,这将重新定义便利的含义。未来使用无人
9、机送货的商家还将包括零售巨头沃尔玛等。中国市场前景广阔,低空尚未开放不过中国市场仍然没有放开商业无人机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国海证券无人机行业分析师冯胜对第一财经表示:“无人机通航的政策目前国内还没有看到实质的进展。通航的关键在于低空开放以及机场的建设。这两方面条件现在都还不具备,无人机行业主要还是依靠民间资本和企业投入。未来很可能是行业发展倒逼政策出台。 ”冯胜还表示,政策没有建立完善的情况下,要想靠无人机降低物流成本几乎不现实,因为把体系建立起来的成本就很高。而且目前的无人机在包括软件通信、安全性和自动化等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容易受到黑飞入侵。此前顺丰快递和极飞无人机也企图合作进行物流方面的尝试, “但是发现全世界的无人机快递都没有发展起来。 ”极飞科技首席营销官龚槚钦对第一财经表示。龚槚钦说,中国无人机监管层面仍然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无法解决。不过他承认,极飞科技仍然保留着对无人机在物流方面的研发实力,而且也在定期进行试飞。“中国无人机行业尽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但这也意味着监管是相对较松的。 ”龚槚钦表示, “无人机有望成为中国强于其它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因此政府留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间供无人机公司发展。这也是我们所欢迎的。 ”据了解,极飞对物流无人机的研发投入是希望未来能与极飞农业业务相结合,通过为农村提供物流服务做储备。 (来源:机器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