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要始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 60 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也进行了 30 年,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顾和总结这一段历史,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对未来中国发展也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十个方面对这些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但是从根本上讲,我认为最巨大的成就和经验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和中心任务。正因为我们党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推动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社会主义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前提是人的思想的解放,人的创造能力的解放,人的主体的地位的自由和解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及后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意义上的拨乱反正,就在于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以根本性的主题。坚决、彻底、鲜明地集中到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要求上来,集中到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意义上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而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因此,作为人们生产实践能力的结果即生产力,就成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仍
3、然具有直接决定意义。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本的主题,也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同志把问题提到究竟什么才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这样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思想起点、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把解放思想同解放生产力紧紧联在一起而来,在开创性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推进和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4、。一九九二年,我们党提出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奔小康”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新阶段。到一九九七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在于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主题不动摇。二二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这也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直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纲领,党的十
5、六大以后,经过十六届三中全会到二七年党的十七大,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统筹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此同时,还针对某些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且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九年基本实践和基本理论的发展,郑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切,都始终围绕着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一主题。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人口的大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能够一以贯之和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实在是一个伟大而又复杂的超大规模系统工程。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6、涉及众多领域,众多方面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逐步改变。如搞活资本,统筹土地,发展科技,改善生态,扩大就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建设者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能更广大地开源,又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更充分地调动境外国外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等积极因素。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这些诸多的“生产力要素”才能持续地得到解放,并从而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一直走到今天,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三十年历史表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尽管涉及众多因素,但归根到底应是人的因素愈益深广的解放,
7、是人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愈益深广的解放。生产力是劳动者和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统一,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而且人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廓清了长期个人迷信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廓清了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和平反冤假错案,廓清了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种种空想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直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等一系列深刻理念的提出,我们党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到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包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各类所有权、财产权、自主权和正当竞争关系的发展,还有在民主和法制基础上
8、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和各项基本人权的愈益强化的保障,这始终伴随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而不断前行。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始终一贯地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尤其是从中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个最大的“硬道理”出发,而不是从过时和僵化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出发;同时又始终一贯地勇于面对困扰我们思想、束缚我们手脚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和认识问题来展开来深化,才能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开创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战胜过去的困难需要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迎接和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同样需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同样面
9、对许多挑战:物质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短缺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一系列重大严峻问题的挑战。应对巨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包括已经发生的、也包括未来岁月可能发生的其他巨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应对新条件下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军事的种种压力,包括当前国际范围同时发生的金融、能源、粮食三大危机,也包括未来岁月国际范围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挑战。这些挑战是我们在看到“机遇前所未有”的同时,又不能不估量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而且又是在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并且还会在本世纪上半叶继续增长到十五亿人口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之下。论文根本经验就在于要始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自.66i/shoi/show/48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