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83199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修复与保护、疏浚与治污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原则,突出重点,依法治理,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之得到修复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二、总体目标 在汾河进入娄烦县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合理调度,达到以下目标:(一)疏浚目标:确保汾河干流 188 公里河道常年至少保持最低生态流量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恢复汾河自然流水;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

2、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力争通过城区主干道径流量达到 5 立方米 /秒。最终通过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二)治污目标: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种树、种草,有效管护,加强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三、分期实施目 (一)近期目标(2 年)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年)在太原汾河干流河道水生态环境初步改观的情况下,按照生态文明和以人为本要求,结合富民工程和传统产业提

3、升改造,进一步扩大汾河干流沿岸植被绿化范围,在主要支流源头建设水源涵养林,在主要支流入汾段建设水土保持林;在干流中游河段基本达到地表水 V 类水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治理重点放在一级支流(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排洪沟、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风峪河),实现工业污废水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一个档次、生活污水达到一级A 类标准排放,确保汾河中游河段水质常年保持 V 类标准、部分河段逐步达到地表水 IV 类标准;实施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在有条件的煤矿和矿井实施煤水双采,全面实施坑井水处理回用工程;全部关闭汾河流域煤炭禁采区内 30 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实施限采区内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4、加强汾河流域主要泉域保护。通过以上措施,使汾河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河道自然生态基本得到修复改善,为全流域自然生态恢复奠定良好基础。(三)远期目标(10 年)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一)近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1.疏浚项目(1)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整治疏浚项目 从兰村至清徐韩武汾河河道长约73 公里,除太原汾河治理美化段 16.5 公里(从森林公园西门至南延 3#橡胶坝)外,对其余 56.5 公里河道主槽进行清淤疏浚,疏浚宽度 80120 米。具体分布为:尖草坪区 14.0 公里,清淤 100.4 万立方米;晋源区 25.0 公里,清淤45.19 万立方米;小

5、店区 21.5 公里,清淤 39.94 万立方米;清徐县 3.5 公里(左岸)及 18 公里(两岸),清淤 59.3 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 4187 万元,按城市段省、市 37、农村段省、市 73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2265 万元,市投资1922 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汾河人工湿地建设项目 从火炬桥下游 500 米处南延 3#橡胶坝开始至刘家堡桥下游 1.5 公里处,共修建 18 座浅坝,在横向上将水面扩宽至 60-80 米,在南环高速桥上下游各 2 公里,刘家堡桥、小店桥上下游各 1.5 公里范围内将水面扩宽至 180-250 米,形成水面面积约 230 万平方米,湿地面积 370 万

6、平方米。对 3 座桥上下游各 500 米防洪堤内外侧种植低矮灌木进行绿化,对防护林缺失地段进行补栽,两岸修建 4 米宽泥结石路面。工程总投资 23472 万元,按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73、城市段省、市 37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15135 万元,市级投资 8337 万元。由市水务局组织实施。调蓄工程清淤项目(二坝库区) 对二坝库区进行清淤,清淤量约 120 万平方米,修建右岸防洪大堤 2.0 公里,对工作桥面板进行更换。项目总投资4755 万元,属干流重点生态治理河段,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支流河口整治项目 规划整治杨兴河、北涧河、冶峪沙河、九院沙河、白石河、南峪沙河、

7、柳子沙河入汾口。对支流口进行清淤疏浚,加高培厚堤防并对支流入口进行防护。治理总长 14 公里。工程总投资 4484 万元,按照省、市 37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1345 万元,市级投资 3139 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兰村至柴村桥段治理项目 工程包括拦河跌水 3 座,堤岸防护 1100 米,东、西干冲沙闸更新改造。利用此段已有沙坑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后蓄水水面宽 100-250 米。天然水面面积 173.93 万平方米,湿地面积 165.1 万平方米。对柴村桥及西北环高速桥上下游各 500 米防洪堤进行绿化。工程总投资 7085 万元,属于干流重点生态治理河段,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水务局牵头

8、组织。以上 5 个项目在 2008 年和 2009 年初启动,工期两年。太原市城市水系循环项目 太原市城区水系位于市中心西部,北起森林公园,南至迎泽湖,纵贯尖草坪、杏花岭、迎泽区。从东干渠引汾河水至森林公园,经城西水系至迎泽公园,在迎泽公园南侧修建提水泵站,设计提水流量 1立方米/秒,提水至南沙河流入汾河,形成循环水系。增加由汾河一坝西干渠向晋阳湖 1 立方米/秒的生态用水,在晋阳湖与汾河之间修建退水渠与节制闸,使晋阳湖水得以净化。北涧河水系:由东干渠北涧河闸放水 0.25 立方米/秒,顺北涧河河道流入汾河,沿途在主槽内修建 4 座挡水坝,将水引至滩面形成满河流水景观。北沙河水系:在金刚堰路处

9、修建提水泵站,从东干渠提水 0.25 立方米/秒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600 毫米,长 2650 米。沿途在主槽内修建 16 座挡水坝,将水引至滩面形成满河流水景观。南沙河水系:在迎泽湖南侧修建提水泵站,从迎泽湖提水 0.5 立方米/秒到并州路后顺河自流而下,提水管径 700 毫米,长 1400 米。在主槽内修建 17 座挡水坝。晋阳湖循环水系:在晋阳湖东南角修建放水闸 1 座,闸后修退水明渠 2.3公里将水放回风峪沙河,对城区段西干渠进行覆盖。以上项目总投资 11800 万元,其中晋阳湖循环水系总投资 8830 万。属市区域内项目,按省、市 37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3540 万元,

10、市级投资 8260 万元。2009 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风峪河河道治理项目 治理长度 10 公里,绿化带面积 105600 平方米。项目总投资 6420 万元,省级专项基金 1000 万元,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1000 万元;市级投资 4420 万元。由晋源区政府牵头组织。(2)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项目 汾河二库上游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一级支流建设淤地坝拦沙保厍为重点项目,在汾河一级支流涧河、天池河、屯兰川、杨兴河等流域上游建设淤地坝。规划 20082009 年在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12 条小流域建没淤地坝 77 座,其中:骨干坝 6 座、中型

11、坝 6 座、小型坝 65 座,坝控面积 45.2 平方公里,总库容 627.67 万立方米,拦泥库容达 273.29 万立方米,可淤地 1500 亩。概算投资 1557 万元,比照国家沿黄淤地坝投资政策,按省、市各半比例分摊。牵头组织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古交市水务局、娄烦县治汾办、阳曲县水务局。(3)太原汾河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 太原市汾河灌区配水面积53.93 万亩,为适应汾河干流常年最低生态流量供水要求,灌区农田采取“长时间、小流量”小畦节水灌溉,对 21.81 万亩斗渠以下末级渠系防渗及渠系建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10406 万元,申请省级投资 6750 万元,市县两级

12、配套 3656 万元。项目牵头组织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水务局;项目建设法人单位:农民用水协会。2.治污项目(1)太原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娄烦县污水处理厂 8 千吨/日升级改造回用工程,2008 年底完成,项目总投资 6000 万元,省级投资 3000 万元,市级投资 3000 万元,由娄烦县政府负责;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 20 万吨/日,2009 年底完工,项目总投资 53000 万元,其中 42000 万元采取合资合作形式,其余 11000 万元用于管网建设,2008 年计划投资 13000 万元;晋源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 10 万吨/日,

13、2010 年完工,项目总投资 18000 万元,申请中央国债资金 4300 万元,申请省级投资 4300 万元,区政府自筹 9400 万元;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规模达到 16 万吨/日,2009 年建成完工,项目总投资 25000 万元,2008 年计划投资 12000 万元;杨家堡污水厂 16 万吨/日升级改造,2009 年建成完工,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 A 类标准,项目总投资 1.7亿元,资金来源为合资合作形式。(2)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太原汾河两侧 3 公里范围内187 家工业企业关停 7 家,搬迁 12 家,其余 168 家实施治理达标升级。项目2008 年启动

14、,工期两年,由市经委组织、市环保局监督实施。项目总投资312313 万元,分别为: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投资 95337.85 万元;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异地搬迁升级改造投资 7650 万元,汾河流域 3 公里范围企业治理投资 120921.35 万元(企业自筹),2008 年重点企业治理投资 88404 万元(企业自筹)。(3)煤矿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 禁采区内 5 个矿井关闭,并对关闭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关闭矿井为:山西新北方安峰煤业、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清河三煤矿、古交市梭峪乡会立第二煤矿、古交风坪岭煤矿、古交市黄达煤业。修复治理内容主要为关闭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等。治

15、理面积 2.75平方公里,总投资 12000 万元,所需资金全部从煤炭资源价款中安排,并按省、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523 的比例分摊。项目单位由娄烦县、古交市政府牵头,市国土局、煤管局配合。(4)矿坑水回用工程 按照“谁排放、谁处理”原则,汾河流域矿井水处理工程资金全部由煤矿自筹。项目总投资 9500 万元,2008 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煤炭局负责安排并监督企业实施。(5)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程主要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 在主要支流、主要污水排放口建立 13 个水质监测断面,对汾河中游水质进行全面监测。项目总投资 800 万元,全部由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安排,2008 年启动,工期

16、两年,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水质监管项目对汾河沿岸 3 公里范围内 49 个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投资2428 万元;加强汾河流域监督性监测能力和县级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购置监测站仪器设备车辆,投资 191 万元,完善执法监察交通、取证、信息化应急、通讯等装备;加强太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汾河流域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监测能力建设,投资 1167 万元。以上项目共计投资 3786 万元,申请省级投资 30%,2008 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相关市、县及企业具体实施。3.疏浚和治污配套项目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干流沿线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

17、在汾河干流两侧坡面上,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大户治理荒山为重点,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逐步恢复汾河流域生态植被。在汾河水库沿线小流域和汾河一、二库区间干流两侧坡面上恢复植被,完成治理面积 30000 亩,投资 2400 万元,比照国家淤地坝投资政策,按省、市县各半比例分摊。项目实施后,一、二库区间汾河干流两侧林草覆盖率增加 40%。牵头组织部门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古交市水务局、娄烦县治汾办、阳曲县水务局。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建设汾河干流两侧护岸林带 79.2 公里,荒山绿化 10.7162 万亩,封山育林 3.1596 万亩,农田林网折合造林面积 1.092 万

18、亩。项目投资 7709 万元,按照省、市县 73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5396.3 万元,市财政投资 2312.7 万元。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太原汾河流域湿地保护 建设汾河上游、天龙山、凌井沟、晋阳湖等 4个湿地保护区,主要建设保护站、动物救护站,购置防火、输电通讯、科普宣传及巡护、野外投喂、科研仪器等设备设施。项目总投资 2800 万元,属省管项目,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太原汾河流域草地治理 太原汾河上游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尖草坪区、万柏林区)退化草地修复治理项目、汾河(太原段)下游区(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基本草场建设项目完成围栏封育 70 万亩,

19、退化草地补播 70 万亩,退耕还草 50 万亩,基本草场建设 15 万亩,青贮氨化配套设施 50 万立方米,机械设备配套 800 套,鼠害防治 40 万亩,虫害防治 60 万亩。项目总投资 30000 万元,按照省、市县 7:3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21000 万元,市县级投资 9000 万元。项目由市农业局牵头组织。按工程进度近期投资9100 万元,中期投资 10225 万元,远期投资 10675 万元。以上项目 2008 年启动,工期两年。以下补充项目建设期为三年:(1)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太原城西水系循环项目(补充)为提高城西水系各相连湖流量,在城西水系龙潭公园至南海子公园打

20、通海边街段,形成明渠;在解放南路段扩建迎泽公园进水管道,增加迎泽湖进水量 0.5 立方米/秒,使循环水量达到 1 立方米/秒;在原有城西水系循环项目基础上,贯通明渠 750 米、暗管铺设 1300 米、园林美化 5 项、叠水架桥 21300 米以及拆迁 8100 平方米。项目投资 5894 万元,按省、市 37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1768 万元,市级投资 4126 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建设污水排水防渗工程。在河道内建湿地、河堤两岸进行绿化, 面积 6 万平方米。总投资 7680 万元,按省、市 37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2300 万元,市级投资 5380

21、万元。由晋源区政府牵头组织。汾河太原市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工程北延段补充段项目 北起太古岚铁路桥,南至森林公园西门与二期工程北延段相接,全长 5 公里,治理总面积200 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 110 万平方米,滩地绿化面积 90 万平方米,东西护岸 10.4 公里。工程总投资 12942 万元,按省、市 37 投资比例,市财政投资 9062 万元。由市建管委组织实施。清徐县县城水系水利建设项目 汾河清徐段蓄水工程,白石河城区段蓄水工程,三湖、七莲池维修改造及水系连通工程,项目总投资 10375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 8531 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 85 万元,临时工程 111 万元,预备费 76

22、9万元,其它费用 879 万元。按省、市 37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3112 万元,市级投资 7263 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白石河河道治理项目 治理河道 12.7 公里,其中:沟道治理 9 公里,下游河道治理 3.7 公里,扩建交叉闸。沟道治理资金 1800 万元,下游河道治理资金1800 万元,扩建交叉闸资金 300 万元,共需资金 3900 万元。按省、市 73 投资比例,省级投资 2730 万元,市级投资 1170 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2)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松塔水电站(引汾济潇补水工程) 主要工程项目有:修复西贾湿地,扩建小店区郜村提水灌区一级站、二级站及渠

23、系建筑物,穿潇工程,潇河民生灌区一、二,三级支渠连接段工程。投资 9600 万元全部申请省级专项解决。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汾河水库库周塌岸治理 在现已治理基础上,水库沿岸一周总长度 22.25公里范围内进行规划治理,设碾压土低坝 21 座,过沟堆石坝 11 座。总工程量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万立方米,其中:土方 512.88 万平方米,石方 27.9 万立方米,砂砾石及反滤料 5.97 万立方米,堆坝石渣 32.2 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 15985.2 万元。申请省级专项解决。2008 年规划实施 1 段、2 段,需投资 3672.9 万元;3 段7 段规划近期实施。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

24、织。娄烦县涧河县城段梯级蓄水项目 建设翻板闸 10 座,包括闸底板、消力池、防渗墙、铺盖、排水设施和闸门及工作桥,每座长 60 米,宽 20 米,高1.6 米,间距 200 米,总长 2000 米,八道水面首尾相连形成总水面 9.6 万平方米的湖泊景观,可一次性拦蓄地表水 7.8 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 3000 万元,按农村段省、市 73 投资比例,市财政投资 900 万元。项目 2008 年启动。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包括太原市丈子头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工程和清徐县、古交市、娄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丈子头转运站工程总投资 4512 万元,建设规模 1000

25、 吨/日;清徐县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 2200 万元,建设规模 200 吨/日;古交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 4500 万元,建设规模 260 吨/日;娄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 1400 万元,建设规模 100 吨/日。(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清徐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规模 3 万立方米/日,工程总投资5310 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尖草坪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建设规模为1.0 万立方米日,总投资 2960 万元,由尖草坪区政府牵头组织;娄烦县雨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 2365 万元,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2008 年启动,工期三年;古交中心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

26、2 万立方米/日,总投资 8665 万元,由古交市政府牵头组织。2008 年启动,工期两年;新建阳曲县污水厂,建设规模 2 万立方米/日,总投资 8000 万元,由阳曲县政府牵头组织。2009 年启动,工期两年。3.整治措施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3 公里范围内污染水体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取缔破坏汾河生态环境及水质的资源开发活动,依法关闭汾河沿岸违法排污口,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企业及工艺设备实施关停淘汰;对位于城市规划区、居民集中区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易地搬迁升级改造;对虽经合法审批但影响汾河水质的企业,实施关停搬迁;对 2008 年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流域内未

27、达标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关闭停产。(4)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关井限采力度。按照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产和生态用水原则,严格控制在严重超采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开采地下水,制定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目标规划及关井压采措施,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和水质恶化。在关闭自备水源井的同时,发挥引黄工程现有能力,通过对流域内各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重点超采区关井压采提供可用水量。(二)中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1.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工程 通过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合理配置大中小坝,形成坝系。汛期拦蓄干流两侧泥沙进入汾河河槽,枯水季节放水入流河道,丰蓄枯放,蓄浊排清,增加干流水量,

28、减缓河道淤积,提高干流水质。在干流两侧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增加坝地。2.水土保持小型水利工程 建设小型节水、引水、提水工程,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两岸坡面水保生态林、经济林、滩地耕作提供水源,提高生态林成活率和经济林果品产量、滩地产出率。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重点围绕汾河主要一级支流绿化,西川河、南川河、涧河、细米河、天池河、屯兰河、狮子河、干河、潇河、风峪河、白石河等主要支流源头及两侧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护林 8 万亩,太原汾河流域主要一级支流两岸各 50 米植护岸林带 100 公里(折合造林面积1.45 万亩)、经济林 1.8 万亩,林网(带)0.2 万亩,封山育林 0.6

29、 万亩,工程总投资 6977 万元。4.汾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主要为汾河公园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投资 1400万元。5.汾河流域草地治理与退牧工程 建设围栏封育项目、退耕还草项目、鼠害防治项目、虫害防治项目,配套基本草场、舍饲圈养等设施。6.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 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并达标稳定运行,生活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并补充汾河生态水量;提高污水处理和污泥再生利用工艺技术水平。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工程、粪便处理工程、城市生活垃圾二级转运站工程、医疗废物备用焚烧炉建设工程、汾河水库周围垃圾处理工程等,彻底消除生活垃圾“围

30、城”现象,全面实现流域内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8.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 对已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进行污废水深度处理,部分企业治理达标后直接回用,实现零排放。9.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对太原汾河流域限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三)远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水质监测和环保设施维护应急机制,全面恢复重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搞好太原汾河流域林地管护和植被建设,巩固植被修复成果,封禁保护林地 20 万亩,营造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 万亩,建设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湿地、湿地公

31、园2 处,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使汾河流域植被环境基本得到恢复。加大汾河流域现代农业和林业产业开发力度,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绿色产业和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增强汾河流域综合实力,促进全市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制定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扶持政策 在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太原汾河流域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植被状况等,进一步细化我市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产业结构布局,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煤炭开采绿色节水转型;对化工、电力、冶金、煤焦、造纸等领域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实行升级改造,遏制其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在山西省节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太原汾

32、河流域全社会节水规划,制定节水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绿色产业、节水型工业项目,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使用效益;采取政府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加快林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植树造林和荒山荒坡绿化工程建设。汾河流域各县(市、区)要制定完善相应区域规划及政策措施。(二)科学划定水资源禁采限采区域根据太原汾河流域内矿山企业对汾河的影响程度,对可能直接破坏汾河河床、导致地表水直接漏失的区域实行禁采限采措施。禁采区为汾河上游段(兰村以上至娄烦)干流两侧岸边以外 500 米范围内,兰村泉、晋祠泉带;限采区为汾河中上游干流左右两侧岸边以外 150

33、0 米、一级支流岸边左右 1000 米范围内和兰村泉、晋祠泉重点保护区。市水务局、环保局、林业局、规划局、煤炭局、国土资源局等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禁采限采范围,严格保护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矿山开采行为。(三)加强汾河干流水功能区管理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年底前,汾河流域县级以上城镇全部开征污水处理费;建立市场激励机制,严格控制汾河流域污染排放总量,逐步实现排污权由无偿取得转变为有偿使用;强化管理,严厉制裁汾河河道违规采砂行为。(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市政府成立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领导组,张兵生市长任组长,荣彤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林业局、农业局、煤炭工业局、环保局、规划局、建管委、物价局、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项目资金综合平衡和领导组日常工作。市政府与市有关部门及县(市、区)政府签订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近期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各县(市、区)政府要逐级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各项目牵头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等制度。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好项目监督检查,审计、监察、发改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稽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