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必将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同时,在高校学生群体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记。本文意在以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校学生为例,探究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学生;认同;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概念剖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价值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属于关系
2、范畴, 马克思曾经这样表述:“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可见,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而观念则是打开对价值观认识的钥匙:“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我们可以说,价值观就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看法和观点。 2、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与主体的需要相联系,具体来说由经济基础决定。在一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被称为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3、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区别与联系,共同构成了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 (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内涵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的实现过程中,高校学生群体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群体和重要力量。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其在价值观选择和评判过程中对这一体系产生的情感归属,从而自觉付诸行动的过程。具体有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内容和步骤。认知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过程;情感
4、认同是高校学生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过程;行为认同是高校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是衡量高校学生对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高校学生思想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完善起来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对高校学生更是发挥着导向和凝聚的重要作用。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通过的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
5、建设全过程”。4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无疑扮演者重要角色,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学生中实现认同承担着重大责任。第三,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高校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学生端正价值观,理性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二、沧州市部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 (一)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 本论文的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校学生。问卷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样本的基本背景,内容包括对象性别、所在学校、政治面貌、年级、专业背景等个人基本资料。第二部分是问卷的基本问题,一共有30道题目,其
6、中包括29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这部分题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为提问要点,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展开调查。问卷设计结合了客观情况,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信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结果分析 1、积极因素 首先,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总体状况良好。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认同。在调查中,有92%的同学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了解程度较高,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情感认同情况良好。其次,多数高校学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调查中,有87.3%的学生大学期间参加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被问及“是
7、否愿意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等志愿服务组织”时,有97.8%的同学表示非常乐意参加志愿活动。第三,高校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方面起主渠道作用。调查结果显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教育主题的思政课受到越来越多学生欢迎。 2、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调查中,各高校的学生中都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广度和深度上的缺失。例如:有些同学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有些同学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了解不全面;能够完整回忆和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7%。其次,各高校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观与客观上的情感淡漠。在访问调查
8、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冷漠”、“迷茫”、“自我”的态度,更有极少学生对访问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情况存在。最后,各高校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行脱节情况。例如,对于诚信的看法,有81.0%的人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可是却有60.7%的人有过失信行为;当被问及改革开放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否重要时,有58.6%和31.3%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但当被问及是否经常参加创新互动时,却只有6.3%和23.5%选择了经常参加。 3、归因分析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涌动对高校学生存在巨大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愈见明显,经济发展机遇增加的同时,社会与文化领域的负面影响加剧。尤其是
9、以某些国家文化渗透为标志,西方一些落后价值观对年轻的高校学生产生影响,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使我国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效果弱化,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学生身上出现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弱化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主体成单向灌输状态,不利于受众的高校学生接受,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理论传播固然有准确、直接传播知识的优点,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的前提之下,理论课教育也可能走上负面的道路。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极其重视主动选择。社会开放和网络普及使他们的视野无限开放。单纯的理论说教
10、与他们期望的方式相去甚远,如果课堂教学方法上不注意,枯燥说教的方式更会让学生有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 最后,受众成员自身产生的极大的差异性,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整体积极向上的高校学生群体中,也有部分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忽略集体和他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处理事务。另外,高校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丰富敏感,自我意识凸显,自尊心极强但心智和情绪不稳定,容易缺乏辨别和选择的能力。 三、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研究 (一)关注受众学生特点,提高知识传播的针对性 社
11、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得到有效传播,方法至关重要。适应受众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天的高校学生,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灌输,“也要对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负面现象进行更为理性的分析和评价,避免大学生思考问题过程中走片面化、极端化的路子”5,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体来说,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新生,教育重点应放在帮助其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深入学生中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对待二年级学生,要在其专业知识牢固掌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器素质。在政治理论教学中,要调整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用
12、理论知识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待毕业生,要侧重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其职业观和就业观,偏重指导学生步入社会,实现良好的自我定位。 (二)进一步重视课堂教学,巩固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学生对于“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渠道”问题中,有95.4%的同学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途径。同学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有效渠道。因此,课堂教学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要阵地。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灌输的性质”。 6根据这一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定的理论讲解。这就要求我
13、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讲解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容量,从受众学生的角度研究和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结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增强教育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指导实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题中之义。结合高校具体实践,可以着重开展一下几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例如:假期社会实践,由思政理论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组织或学生自发的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也可采用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如教学专题,教学录像,知识辩论,先进典型报告等。这种方法不但便于在学校集中开展,
14、也丰富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另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校外办学力量,依托学生专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专业上得以锻炼,业务上得以提高,品德上有所磨练,心灵上有所收获。 (四)注重网络传播渠道 提升教学综合影响力 网络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高校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网络影响的比例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高校学生在成为网络使用者的同时,更是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兼具受众和主体两个身份。因此,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网络交互活动,可以有效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利用网络传播可以把视频,图像,声音剪辑在一起,增强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喜爱更容易接受。在实践中,QQ兴趣群,论坛
15、和微博平台,都成为了学生喜爱造访的网络地址,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作用。 (五)增强师生互信对话,形成教育教学新模式 基于高校学生的受众角度,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最佳途径,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应当以身作则,与学生互信沟通,建立良好的对话模式,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促进认同。讨论式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讨论式教学中能将困扰自己的社会问题和人生疑问阐述出来,教师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则是实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教师必须
16、率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去影响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可见,教育者要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敬佩,更好的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2. 3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1) 4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N.人民曰报,2011-10-26: (1). 5陈必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6. 6Barry Chazza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oral Education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5:85. 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批准号:201347 作者简介:王晓婷(1985-)女,汉,河北保定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方向。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