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 2017 届高三历史考前得分训练试题(四) (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上交。5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30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140 分)1.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 ,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 、 孟氏易
2、 、 梁丘易 、 京氏易 、 欧阳(尚)书 、 大夏侯(尚)书 、小夏侯(尚)书 、 齐诗 、 鲁诗 、 韩诗 、 大戴礼 、 小戴礼 、 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 ,史称“五经十四博士” 。材料反映了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的最终确立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这时候是东汉,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 “五经十四博士” , 说明儒家下不同师法之间可以并列存在,但这并不是百家争鸣说明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故 D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道家的,故 C
3、项错误。点睛:材料“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 “五经十四博士”是解题的关键。2. 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行政效率的提高C. 决策中心的转移 D. 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表明君权和相权的博弈,只是相权转移, 难以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 B 项;材料反映的是政事堂由门下省转移到中书省的史实,因政- 2 -事 堂是议政的场所,所以表明决策中心的转移,故 C 项正确;没有涉及到对地方的事务,
4、故 D 项错误。点睛:材料给“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 “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是解题的关键。3. 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 ,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 。这表明A. 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B.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 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 D. 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答案】C【解析】材料不涉及土地买卖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放映的是民间经济现象,非官方经济政策,故 B 项错误;由“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可以看出土地已经作为商品流通了,故本题答案选 C 项;D 项错误,土地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名师点睛
5、】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结合所学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买卖现象。4.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学科.【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地方官员,他们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说明皇帝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 C 选项正确;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不一定是反映地方官僚腐败的问题,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
6、影响,故 B 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会扩大地方行政权限,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这一题眼,这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同时,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应该明确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对基本矛盾。5. 1920 年 1 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 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 1922 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A. 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 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
7、质性成果- 3 -C. 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 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故排除 A 项;材料“1920 年 1 月”“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说明了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 B 项正确;C 项从甲午战后开始,故排除;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6. 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19371945 年,消费合作社在全部合作社中所占比例由 04%上升到 14%。消费合作社主要承担粮食、食盐、火柴等日用品的专卖任务,每种商品价格均低于市价,差度在 555%至 58%不等。据此可知A. 国民政府曾尝试过社会主义改造 B.
8、消费合作社利于抗战时的经济稳定C. 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得以实现 D. 国共合作影响到了国民政府的政策【答案】B【解析】消费合作社并没有涉及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改变,故 A 项错误。战时的国民党的“统制”经济,带有计划手段的经济,目的是稳定大后方,促使更加科学和集中人力物力,在稳定后方的 基础上进行抗战,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措施可以促进民生的发展,但是民生主义的实现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历史,故 C 项错误;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7. 据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1938 年出版,斯大林亲自撰写、修订)记载:“(1935年)建筑新粮仓和仓库已成为集体农庄农户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因为原有的储藏室的设
9、计只考虑到每年分到少量产品,对于现在集体农庄庄员的新的需要是十分之一也不能满足的” 。由此可知A. 苏联的农业政策符合国情 B. 苏共极力为农业集体化政策辩护C. 苏联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D. 苏联农业生产缺乏宏观计划指导【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历史资料,从时间、事件,资料内容、所学知识等方面综合- 4 -分析,不难发现本题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站在当时苏共的政治立场美化和粉饰农业集体化运动。8. 1931 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
10、”这意味着A. 中共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中共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出现失误C. 中共对其基本政策进行初步调整 D.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材料“1931 年” “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反映了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调整,故 C 项正确;材料“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说明 A 项错误;1935 年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 B 项错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故 D 项错误。9. 毛泽东在与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曾指出:“现在我国的
11、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只要社会需要,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该讲话的发表A. 确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 B. 为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C. 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 D. 有利于指导三大改造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答案】D【解析】材料“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 “只要社会需要,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说明三大改造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利用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合资经济等经济形式的发展,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 D 项正确;ABC 项是都是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故排除。10. 中国近代,全国性金融中心不断迁移,基本轨迹是
12、:上海北京与天津上海重庆上海。这反映出近代学科.A. 地方派系积极争夺金融中心地位 B. 政治中心与金融中心始终分离C. 中国金融业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D. 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中国金融业【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上海开埠之后,京津地区成为华北区域经济的中心,与上海之间的金融互动依托商业转口贸易为基础,在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成为大后方的经济、金融中心,解放战争时期,上海重新成为金融中心,这说明- 5 -金融业受政治环境影响大,故 C 选项正确;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影响都不能体现地方派系积极争夺金融中心地位的问题,故 A 选项错误;B 选项错在“始终
13、分离”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成为大后方的经济、金融中心就是典型例子,故 B 选项错误;列强侵略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思路应该放在“上海北京与天津上海重庆上海”这一轨迹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国近代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知识联系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同时,对于过于绝对的用词也可以果断排除。11. 据载,19611962 年国营商业零售价格仅上升 7%,然而在不受国家控制的集市贸易上价格却上涨了 2 倍多,其中粮食上涨竞达 125 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国营商业发挥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B. 当时普遍存在经济数据浮夸现象C.
14、 国家对国民经济比例进行了调整 D. 经济计划没有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1962 年国民经济刚刚经历严重的经济困难,供求不平衡导致不受国家控制的集市贸易价格大幅上涨,而国营商业零售价格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故没有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故 D 选项正确;当时真实的物价已经大幅上涨,国营商业没有真正稳定物价,故 A 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商业零售价格数据浮夸,故 B 选项错误;当时虽然国家对国民经济比例进行了调整,但调整内容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的比例问题,与材料关系不大,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12. 2016 年 7 月 14 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
15、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 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C. 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D. 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它的存在无疑是对世界和平的挑战,也说明当今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故选 C 项;“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A 项;B、D 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点睛:材料“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 “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
16、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 6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 ,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材料二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
17、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材料三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 、 “公例” ,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 。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
18、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答案】 (1)特点:源远流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或有优良传统) ;服务于政治生活,深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或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 ;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影响: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中国社会古代和近代前期文明发展。(2)变化:由肯定进化论到宣传唯物史观。原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9、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实践的失败;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学科.【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知识分子历史观的变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7 -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2)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 、 公例 ,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 “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 ”等信息归纳得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经济形态、阶级变
20、化、政治实践等方面,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来分析说明。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据其在游记中自述,他 1271 年自威尼斯出发,1275 年到达元朝大都,1295 年回到意大利,以下是其行程示意图。图 11材料二 1792 年 9 月受英王委派,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前往中国。1793年 6 月抵澳门,7 月在舟山登陆,1794 年 9 月回到英国。下图是其航行路线图。- 8 -图 1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 (要求:论题恰当,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欧洲经济中心发生转移
21、13 世纪东西方交往只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或路上丝绸之路,地中海地区是必经之地,地中海是当时欧洲经济中心(结合材料) 。随着新航路开辟,地中海不再是必经之地,欧洲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逐步成为海上霸主(史实) 。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马戛尔尼从英国出发沿着新航线来到中国反映了欧洲经济中心发生了巨大变化(观点) 。 (综合判断论证逻辑)示例二:论题: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东西交通方式15 世纪以前,东西方交通主要通过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交通和航海相结合,从马可波罗的行程路线和耗时可以反映出需要多次中转,非常不便(结合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可以绕过好望角直接航行至中国(结合史实)
22、 。马戛尔尼的行程路线和耗时可以反映出东西方交通方式越来越便利,航海交通逐步取代陆路交通成为中西交通的主流(观点)。 (综合判断论证逻辑)示例三:论题:从民间交往到官方交往汉代以来,丝绸之路多以民间商贸、文化、宗教、艺术交流为主,官方交往很少(史实) ,马可波罗来华属于个人行为(结合材料) 。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市场,进而推动英国向世界各地扩张商品市场(史实) 。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企图打开市场(结合材料 2) 。这反映出中西交往逐步由民间交往发展到官方交往(观点) 。 (综合判断论证逻辑)- 9 -示例四(仅依据一则材料,最高可得):马戛尔尼
23、访华18 世纪的清王朝,经济繁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18 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史实)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遣马噶尔尼为使,意图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结合材料) 。马戛尔尼访华事件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观点) 。 (综合判断论证逻辑) (可供选择的角度:欧洲人世界观、地理认知的变化;从马可波罗来华与马戛尔尼来华建立因果关系;对马可波罗来华事件提出质疑;从欧洲人的两次来华路线进行比较;元、清两代都城的角度;元、清两朝的国际地位;从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角度;两次来华的航海知识技术比较的角度;从泉州、澳门、舟山等地切入论证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状况
24、等均可)【解析】本题据材料一“1271 年自威尼斯出发,1275 年到达元朝大都,1295 年回到意大利” ,据材料二“1792 年 9 月受英王委派,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前往中国”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例如: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东西交通方式。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的路线等方面对比展开论述。本题也可以提取其它相关历史信息,拟其它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评分标准:拟定论题(2 分):考生能依据材料描述历史现象,拟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得 2 分。若论题合适且包含明确观点可将观点分合并相加。 (示例:欧洲人的两次东方之行(
25、2 分) ;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东西交通方式(4 分) 。若考生仅根据其中一则材料提出论题,论题恰当得 1 分。 )提出观点(2 分):综合两则材料提出观点,且观点明确,符合史实得 2 分。若考生仅根据其中一则材料提出观点,观点明确,符合史实得 1 分。结合材料(2 分):考生能结合材料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得 2 分。结合史实(2 分):考生引用史实准确,选取运用恰当。 (2 分)论证逻辑(4 分):综合判断,考生对材料分析准确,引用史实有证据力,能紧扣观点展开论述。 (4 分)请考生在第 44、45、46 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
26、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 10 -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 。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
27、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 ,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 ,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 ”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学科.(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答案】 (1)特点: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地方政府财政资助。(2)影响:清初土
28、地政策调整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然后卖给农民耕种” “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 “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史料及所学信息,结合“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可得出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结合“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以及免
29、税的年限延长等信息得出农民积极性及增加政府收入等。 1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37 年胡适出使美国,应邀于旧金山哥伦比亚广播电台做中国处在目前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的演讲:“虽然对于贵国人民希冀置身战争之外的愿望我是完全的同情,可是我不免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对方以消极的绥靖主义和没有建设性的和平政策为后盾,绝对不足以保障列位所深深希望的和平。中国对美国所期望的是一个国际和平与正义、实际与积极的领导者,一个阻止战争,遏制侵略,与世界上民主国家合作的策划者,促成集体安全,使得这个世界至少可使人类能安全居住的领导者”此后的几年中,他四处演讲,以- 11 -唤起美国民众对中国
30、的同情,并以正义力量介入战争。史学家余英时评论说:“这至少说明,在日本政府的眼中,胡适的演讲活动已构成美、日关系的一大威胁。可以想象,胡适平时与罗斯福和国务院高层领导人物之间的交谈,也必然强调与日本谈判并不可持,因为它绝不讲信义,这是他一贯坚持的看法。无论如何,1941年 11 月 26 日美日最后谈判的破裂,与胡适在最后一分钟的强烈争持是有关系的。 ”岳南著南渡北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美国“置身战争之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适在美国的外交活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答案】 (1)原因:孤立主义、和平主义盛行;绥靖主义影响;日本在此时的侵略还没
31、有对美国在华利益构成根本威胁,且美国在日本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2)影响:宣传了中国的艰苦抗战和抗战决心,揭示了中国抗战的战略意义;唤起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同情;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国与日本的妥协,孤立了日本;有助于赢得美国的援助和参与,改变了中国孤立抗战的局面。【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据材料中“贵国人民希冀置身战争之外的愿望” “深深希望的和”可以看出当时孤立主义与和平主义盛行,据“在日本政府的眼中,胡适的演讲活动已构成美、日关系的一大威胁”可得出当时美日之间还存在利益关系,还没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综合分析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
32、的能力,解题时可以联系史料中胡适在美国演讲的意义,如对中国抗战、唤起美国民众同情中国、鼓励日本、改变中国抗战局面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德国工人党于 1919 年 1 月成立。9 月,希特勒成为了该党政治委员会的第七委员。1920 年 3 月,希特勒将该党改名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 。希特勒的党一开始就与西里西亚、奥地利等德意志民族主义政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还合并了德国社会主义党,并同鲁登道夫妇领导的种族主义运动结成联盟。直到 1930 年 9 月,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政治舞台上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因素。1930 年 9 月的国会选举
33、,该党才由原来十二人增至一百零七人。此后,他们便成为德国政治生活中最精悍的因素。- 12 -希特勒鲁登道联盟在 1932 年 11 月 9 日的暴动中达到了顶点,这次暴动使希特勒认识到,组织暴动不能激起德国群众的热情,也不能得到有影响的受尊敬的集团支持。于是,他转而采取了“合法”手段1933 年 1 月 30 日希特勒以完全合法的方式获得了政权。整理自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希特勒迅速崛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崛起给德国带来的影响。【答案】 (1)原因:改德国工人党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加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与其他德意志民族主义政党的联系;合并德国社会主义党,并与种族主义运动结盟;采取了“合法”手段获取政权。(2)影响:促使一战后的德国重新崛起;把德国带上法西斯的道路,给德国带来沉重的灾难等。【解析】 (1)材料“希特勒将该党改名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与西里西亚、奥地利等德意志民族主义政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还合并了德国社会主义党,并同鲁登道夫妇领导的种族主义运动结成联盟” “采取了“合法”手段”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特勒的崛起促使一战后的德国重新崛起;把德国带上法西斯的道路,给德国带来沉重的灾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