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昌吉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昌吉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1: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怎么变化的?()单项选择题A、上升B、下降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单项选择题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B、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3: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4:掌握了“水果”
2、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强化学习 5: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B、教学结果C、教学测量D、教学评论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室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单项选择题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 7:程序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判断题对错 8:道德观念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判断题对错 9: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单项选择题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行
3、政拘留C、责令其具结悔过D、责令其赔礼道歉 10: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单项选择题A、不承担安全教育职责B、不承担自救教育职责C、不承担监护职责D、不承担保护职责 11:下列植物中,()属于茄科的植物。单项选择题A、棉花B、萝卜C、烟草D、南瓜 12: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3: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14: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
4、“解惑”,其实质是()。单项选择题A、改革和发展B、传承和弘扬C、教书和育人D、实践和创新 15: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多项选择题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 16: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关注学生阶段。()判断题对错 17: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一共可以分成()单项选择题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8: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观察存在着主观的成分,“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判断题对错 2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5、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作用。多项选择题A、基础性B、前瞻性C、先导性D、普及性E、全局性 21: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合理地解匙各种矛盾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师义务B、教师良心C、教师公正D、教师幸福 2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2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平等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 24:教学环境只包括教学的物理环境。()判断题对错
6、25:品德所具有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社会现象B、个体现象C、伦理学的研究对象D、社会掌的研究对象E、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6:在有效自编测验的三个特征中,效度的重要性要大于信度。()判断题对错 27:技能的学习可以以()的掌握为前提。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2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 29: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监视策略 3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7、。单项选择题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 3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集体B、组织C、社团D、班级 32: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33:默多克(MurdockDD)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单项选择题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D、迁移率(
8、%)(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34:知识迁移的前提是()。单项选择题A、已有的背景知识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情境的相似性D、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35:“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成熟论B、外铄论C、内发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6: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实习法C、讨论法D、讲授法 37:技能属于动作经验,因此,技能也就是认知经验的知识。()判断题对错 38: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判断题对错
9、 39: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单项选择题A、提纲式板书B、重点词语式板书C、对比式板书D、问答式板书 40:“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单项选择题A、培根B、康德C、杜威D、洛克 41: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多项选择题A、流通的空气B、适宜的温度C、空间范围D、室内布置 42:群体的功能是()多项选择题A、评价性功能B、导向性功能C、生产性功能D、发动性功能E、维持性功能 43:阅读技能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A
10、、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 44: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 45: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准确性的认知风格是()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B、反思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 46: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47: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多项选择题A、智力B、认知过程C、主体活动积极性D、主体的求知欲望E、主体的知识经验 4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单项选择题A、发展了的
11、心理官能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4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唯一性E、固定性 50: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单项选择题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51: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 52: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12、。单项选择题A、社会B、家庭C、学校D、教师 53:()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单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 54:认知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组成的。()判断题对错 5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5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 D、组合律 57: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判断题对错 58:默多克(MurdockDD)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单项选择题
13、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D、迁移率(%)=(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59: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判断题对错 60:以下关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多项选择题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D、掌握了知识也就必然发展了智力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
14、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4:答案B 解析 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他们之间是类属关系。 5:答案A 解析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6: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生安全教育。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8:答案错误 解析 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9: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5、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11:答案C 解析 马铃薯和烟草属于茄科植物,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模亚科棉属,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 12:答案A 解析 13:
16、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15:答案B,C,D 解析 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D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答案正确 解析 20:答案A,C,E 解析 本题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它指出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教育的生
17、物起源论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教育是生物现象。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人类的本能活动。二者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B,E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技能要解决的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不熟练,因此,技能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为前提。 28:答案C 解析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见学习精要。 31:答案A 解析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2:答案A 解析 布置课外作业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
18、力。 33:答案A 解析 略。 34:答案A 解析 已有的背景知识是知识迁移的前提。 35: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出自洛克,他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6:答案D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资料来源教学方法导论)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去判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7:答案错误 解析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属手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题
19、干中这句话强调教育的中心应该转移到儿童身上,属于杜威“儿童中心”观点。 41:答案A,B,C,D 解析 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42:答案B,D,E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44:答案B 解析 横向迁移,即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中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故属于横向迁移。 45:答案A 解析 A心理学家卡根把认为方式分冲动型和沉思型两类。冲动型学生对待问题很快作出反应,但出错率较高;沉思型的学生则不
20、急于回答,错误比较少。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是威特金在研究飞行员的垂直知觉时发现的。 46:答案B 解析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47:答案C,D,E 解析 个人求知欲望强、活动积极性高、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发现问题。 48:答案D 解析 略。 49:答案A,B,C 解析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50:答案A 解析 课外、校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创造性。 51: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是阿基米德的名言。 52:答案C 解析 略。 5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期待。 5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5:答案正确 解析 56:答案A 解析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57:答案错误 解析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 58:答案A 解析 略。 5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60:答案D 解析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