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79248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 学年上学期 2015 级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构成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种类相同,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B. Mg 属于大量元素,缺 Mg 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C. 抗体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受空间结构的影响D. 人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答案】B【解析】构成糖类的元素有 C、H、O,脂质中的脂肪只含 C、H、O 但脂质中的磷脂含有C、H、O、N、P,A 错误。Mg 属于大量元素,其参与叶绿素的形成,所以缺 Mg 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B 正

2、确。抗体是蛋白质,其功能受空间结构的影响,C 错误。人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含量也是动态平衡,只不过转化速率快,D 错误。点睛:ATP 和 ADP 在体内都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使体内需要 ATP 较多时,ATP 含量也不会上升很多,只是 ATP 和 ADP 之间的转化速率较快。2. 小 DNA 病毒是一类最小的单链动物 DNA 病毒,广泛存在于人、脊椎动物和昆虫体内。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病毒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 ATPB.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C. 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模板都来自宿主细胞D. 可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

3、测生物体内是否含有该病毒【答案】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不能产生 ATP,A 错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 DNA,遗传物质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B 错误。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能量都来自宿主细胞,但模板是来自自身,C 错误。可以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生物体内是否含该病毒,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有,D 正确。3. 下列所述生理活动在蓝藻、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内一般都能进行的是A. 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B. 葡萄糖转化成纤维素或淀粉C. DNA 转录时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吸收、转化和利用光能【答案】C【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 错误;动

4、物细胞不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淀粉或纤维素,B 错误;蓝藻、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都可以发生转录,DNA 转录形成 RNA 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正确;蓝藻和植物光合作用时,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但是动物细胞不能发生,D 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01m10m) 较大(10m 以上)细胞壁有,为肽聚糖 植物有为纤维素和果胶,动物没有细胞核没有核膜,称为拟核 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核染色体无染色体,环状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染色体,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

5、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植物)等主要类群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动物、植物、真菌等4. 下列关于细胞内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 ATP 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B. 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 CO2的酶C. 人体肌细胞内的 RNA 聚合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 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A【解析】任何活细胞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即都含有催化 ATP 水解酶,A 正确。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质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 CO2的酶,B 正确。人体肌细胞内的 RNA 聚合酶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线粒体中都有分布,C 错误。酶是降低化学反应

6、活化能达到催化作用的,D错误。5. 如果某绿色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为葡萄糖,则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式也适用于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蓝藻B. 追踪反应式中 CO2的氧原子的转移情况时,该氧原子能转化成氧气C. 该反应式中,CO 2消耗的场所与 H2O 消耗的位置不同D. 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答案】C【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质中,A 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转移到了葡萄糖和水中,B 错误;二氧化碳的消耗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水的消耗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

7、 正确;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而叶肉细胞的呼吸速小于光合速率,D 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名师点睛】理解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联系: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光合作用产氧量=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2)光合作用固定 CO2量=CO 2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 CO2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产生量=葡萄糖积累量(增重部分)+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6.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于有颜色反应的观察类实验,显微镜是必备的实验器材B.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自变量只有一个,而无关变量可能有多个C.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

8、方式时,调查的人数有较大差别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答案】A【解析】有颜色反应的观察类实验,不一定使用显微镜观察,如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都没有使用显微镜,A 错误;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自变量一般只有一个,除了自变量、因变量以外的变量都是无关变量,B 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时,调查的人数有较大差别,调查的人数应该足够的大,C 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两组实验相互对照,D 正确。【考点定位】高中生物课本实验7.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生理活动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是乳酸产生的场所B. 光面内质网是雌性激素合成

9、的场所C. 核糖体是 rRNA 合成的主要场所D. 高尔基体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答案】B【解析】乳酸是无氧呼吸产生的,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雌激素属于脂质,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 正确;rRNA 通过转录合成,主要场所在细胞核中,C 错误;血红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 错误。【考点定位】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名师点睛】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只有乳酸内质网是脂质等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胰岛素基

10、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其转录场所是细胞核8.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衰老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B. 癌细胞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C. 细胞分化是形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D. 有丝分裂过程增加了细胞种类和数目【答案】D【解析】衰老细胞中的有些酶的活性降低,A 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因此癌细胞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B 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构,基因表达会产生特定的蛋白质,C 正确;有丝分裂过程只增加了细胞数目,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细胞衰老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名师点睛】衰老细胞的特征:(1)

1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9. 生物学实验经常以洋葱作为实验材料,下列可用洋葱鱗片叶为实验材料的实验是A.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C.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D. 观察细胞中 DNA 和 RNA 的分布实验【答案】D【解析】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用洋葱鱗片叶,因为洋葱鱗片叶为紫色,会遮盖叶绿体的绿色,干扰观察,A 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选用叶肉细胞,B

12、 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洋葱鱗片叶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C 错误;观察细胞中DNA 和 RNA 的分布实验,可以选用洋葱鱗片叶内表皮细胞,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10.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B. 图 2 和图 4 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 由图 4 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 由图 3 实验结果可知 Cl-是酶的激活剂【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 1 只能说明在这三个温度中,30比较适宜,温度梯度大,测不出最适宜温度,A 正确;分析题图 2,曲线知酶的最小 pH 为 7,而

13、胃蛋白酶的最适宜 pH 是 2 左右,该酶不是胃蛋白酶,B 正确;由图 4 知,酶具有专一性C 错误;由图 3 知,Cl -是酶的激活剂D 正确故选:C11. 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 低温处理导致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 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D. 过程中 DNA 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

14、,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解:A、表示的是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核膜、核仁消失是前期;A 错误B、低温处理的是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 错误C、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染色体组也加倍;C 正确.故选:C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12.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在动

15、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是 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故错;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平面,故错;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故错;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故正确;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之比为 1:2,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而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故正确,因此答案 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16、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3.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 ,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 Q 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为初步了解 Art 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 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Art,可确定 Art 能否进入细胞C. 为检测 Art 对凋亡蛋白 Q 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 Art 的对照试验D. 用凋亡蛋白 Q 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A 正确;同位素示踪

17、法即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B 正确;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原则,这样会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C 正确;凋亡蛋白 Q 属于大分子物质,若用凋亡蛋白 Q 饲喂患癌鼠,会在鼠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所以不能确定该蛋白质的作用,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癌变、凋亡【名师点睛】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实质 遗传物质的变化 结果 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对机体有利细胞衰老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走向死亡 对机体有利细胞凋亡受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走向死

18、亡 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因控制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走向死亡,同时伤害周围细胞,引发炎症等对机体有害细胞癌变在致癌因子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引发恶性肿瘤对机体有害14. 已知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一个细胞周期大约需要 12 h,某学生研究该细胞周期,获得以下 4 组数据:分裂期最多的一个视野中共有 30 个细胞,其中分裂前期细胞 5 个,中期 2 个,后期 2 个,末期 1 个,其余为间期。分裂期最少的一个视野中共有 35 个细胞,其中分裂中期细胞 1 个,其余为间期。共观察了 10 个视野,平均每个视野中有

19、 32 个细胞。统计观察结果:分裂前期细胞 15 个,中期 12 个,后期 10 个,末期 8 个。对这 4 组数据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 用第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期各期持续的时间是最准确的B. 用第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产生的误差最大C. 组数据没有意义,不能用于细胞周期各期所需时间的分析D. 根据第组数据分析可知,间期持续的时间大约是 10.3 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利用第组数据计算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为 8h,直接利用第组数据计算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约为 11.7h,故用第组数据计算分裂间期产生的误差更大,A、B 错误;和组由于统计样本太少,计算结果不准确,但是可以作为一

20、个样本,并不是没有意义,C 错误;根据第组数据分析可知:10 个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总共 320 个,其中分裂期细胞有 45 个,间期细胞有 275 个,间期持续的时间275/3201210.3(h),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壁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

21、是细胞癌变的内因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答案】D【解析】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错误。正常细胞癌变后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正确。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错误。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所以容易扩散和转移,错误。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正确。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正确。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是因为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正确,因此 D 正确,A、B、C 错误。点睛: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对机体都是有利的,而细胞癌

22、变和细胞坏死对机体是有害的。16. 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酒精 乳酸 CO 2 H 2O ATPA. B. C. D. 【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 ATP,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 ATP;人体白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故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乳酸、CO 2、 H 2O、ATP,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考点定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名师点睛】走出细胞呼吸认识上的四个误区:(1)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

23、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进行。(2)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3)人体内产生的 CO2只是有氧呼吸产生的,人无氧呼吸产物的是乳酸,无 CO2。(4)脂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 O2的量产生 CO2的量。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含 H 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 O2的量大于产生 CO2的量。17. 下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基因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B. 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C. 癌细胞易于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D. 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

24、答案】D【解析】原癌基因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A 错误。由题意可知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多个基因突变才引起了细胞癌变,所以不是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发生癌变,B 错误。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C 错误。癌变的细胞形态一般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D 正确。18.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 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4 条染色单体【答案】A【解

25、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 项错误;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 项正确;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C 项正确;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4 条姐妹染色单体,D 项正确。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中的三组概念辨析(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右图中的 1 和 2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

26、和 4 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如图中的1 和 3、1 和 4、2 和 3、2 和 4 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 a 和 a、b 和 b、c 和c、d 和 d。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 a 和 b(b) 、a和b(b)等。(3)联会和四分体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螺旋程度低,观察不到。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

27、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一个四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8 条脱氧核苷酸链。19. 一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白鼠某器官的切片时,发现了个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分裂为均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B. 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 无变异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有差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B

28、【解析】根据题意,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分裂为均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应处于分裂后期;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因此切片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A 正确;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也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B 错误;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正确;无变异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有差异,则说明形态有差异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X 和 Y,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正确。【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名师点睛】1.有丝分裂

29、过程、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次分裂及第一极体的分裂后期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而初级卵母细胞及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2.二倍体生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一般形态和大小都相同,只有 XY 这对性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不同;此外细胞内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形成的一对姐妹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也一定相同。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后期一对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都会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子细胞。20. 一个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突变为 a,该细胞以后的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

30、少种配子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 AaBb(或 AAaaBBbb)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分裂能产生 AABB、aabb(或 AAbb、aaBB)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 2 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则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即 AB、AB、ab、ab 或 Ab、Ab、aB、aB若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突变为 a,则基因型为 AABB(或 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变为 AaBB(或 Aabb) ,其能产生 2 种精细胞,即 AB、aB(或 A

31、b、ab) ,因此该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三种配子,即AB、aB、ab、ab(或 Ab、ab、aB、aB) ,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 2 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1. 高茎(T)腋生花(A)的豌豆与高茎(T)顶生花(a)的豌豆杂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3: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亲代基因型为 TtAaTtaa 高茎与腋生花互为相对性状 F1 中两对基因均为纯

32、合子的概率为 1/4 F1 中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为 1/8 F1 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 TTAAA. B. C. D. 【答案】C【解析】亲代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则双亲基因型 TtTt;腋生花顶生花11,则双亲基因型为 Aaaa,故双亲的基因型为 TtAaTtaa,正确;茎的高矮与花的位置是两对相对性状,错误;F 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 1/21/21/4,正确;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 1/41/21/8,正确;F 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 TTAa或 TtAa,错误。【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9331

33、(31) (31)(AaAa) (BbBb);1111(11) (11)(Aaaa) (Bbbb);3311(31) (11)(AaAa) (Bbbb)或(Aaaa) (BbBb);31(31)1 (AaAa) (BB )或(AaAa) (bbbb)或(AA ) (BbBb)或(aaaa) (BbBb) 。22. 某对夫妇的 1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如图所示,A、b、D 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A. 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 1/2B. 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 3/8C. 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1/2D. 不患病的概率为 1/4【答案】

34、D【解析】这对夫妇的孩子肯定不患乙病,所以不可能同时患三种病,A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同时患甲、丙两病的可能性是 1/4+1/4=1/2,B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1/4,C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后代不患病的可能性为 1/4,则患病的可能性为3/4,D 正确。【考点定位】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23.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基因型 AA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 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aa 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r 控制,基因型为 RR 和 Rr 的花瓣是红色,rr 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A

35、aRr 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 子代共有 9 种基因型B.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的比例为 1/3C. 子代共有 6 种表现型D. 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 的基因频率为 2/3【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亲本 AaRr 自交后后代有 16 种结合方式,9 种基因型,A 正确。而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的比例为 1/4,B 正确。因为它们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每对分开看,对于 Aa 自交后后代有 3 种表现型,而 Rr 自交后后代有 2 种表现型,本应是 6种,但因为无花瓣只有 1 种表现型,所以应是 5 种表现型,C 错误。子代红花有1/3RR,2/3Rr

36、,所以 R 的基因频率为 2/3,D 正确。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情况一定要根据题干分析即可,都是在原本的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的基础上延伸的,解题时可以利用分离定律来解答。24. 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 4 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2的表现型比为 3:1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C【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不止 4 种不同的交配类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1的配子类型比

37、为 11;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25. 雕号鸟(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条纹雕号鸟与黄色无纹雕号鸟交配,F1 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 1:1。当 F1的绿色无纹雕号鸟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 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比例为 1:1:1:1B. 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C. 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

38、纹D. 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基因 A、a 控制颜色,基因 B、b 控制有无条纹。依题意可知: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 F2中绿色:黄色(62):(31)2:1,无纹:条纹(63): (21)3:1,说明 AA 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F 1的绿色无纹雕鸮的基因型为 AaBb,都是双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即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B、C 项正确;由“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 1中的绿色无纹:黄色无纹1:1”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F 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该黄色无纹个体

39、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无纹(aaBb): 黄色有纹(aabb)1:1,A 项错误;因为 AA 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所以 F1的绿色无纹雕鸮(AaBb)彼此交配,其后代中致死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BB:AABb:AAbb1:2:1,占后代的比例为 4/161/4,D 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二、非选择题26.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生长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之下。当阳光穿过森林中的

40、空隙时,会形成“光斑” ,下图是一株生长旺盛的人参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 CO2(实线)和释放 O2(虚线)气体量的变化曲线,据此分析:(1)“光斑”照射后,人参叶肉细胞有机物积累的速率_(填“增加” 、 “不变”或“减小” ) ,依据是_。(2)第 40S 后, “光斑”移开,但 CO2吸收速率曲线持续到第 60S 才下降成水平状态,是因为_。(3)图中区域为图形 abcd,区域为图形 ade,区域为图形 def,现已知+的面积为84,则图形+的面积为 _,该面积大小可表示_。【答案】 (1). 增加 (2). “光斑”照射后,人参叶肉细胞吸收 CO2速率(或释放 O2速率)增加 (

41、3). 细胞中积累有一定量的H和 ATP (4). 84 (5). 光斑照射下叶肉细胞增加的净光合作用量【解析】 (1)图中光斑开始后,光合速率增强,人参叶肉细胞有机物积累的速率加快,因为“光斑”照射后,人参叶肉细胞吸收 CO2速率或释放 O2速率增加。(2)20s 到 40s 之间,氧气的释放多余二氧化碳的吸收,说明水的光解比二氧化碳固定量多,细胞中积累有一定量的H和 ATP,因此第 40S 后, “光斑”移开,但 CO2吸收速率曲线持续到第 60S 才下降成水平状态(3)由于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吸收量等于 O2释放量,图中+表示 O2释放量,而+表示 CO2吸收量,因此+的面积为 8

42、4,则图形+的面积为 84,该面积大小可表示光斑照射下叶片细胞增加的净光合量【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27. 地下黑作坊用病死猪肉腌制的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 ATP 含量;测算出细菌数量。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荧光素接受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 ATP 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

43、度与 ATP 含量成_(正比/反比);根据 ATP 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 ATP 含量_。(2)“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_;生物细胞中 ATP 的水解一般与_(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如图所示。其中高浓度盐溶液经稀释后酶活性可以恢复,高温和 Hg2 处理后酶活性不可恢复。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_处理;Hg 2 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_。【答案】 (1). ATP (2). 正比 (3). 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 (4). 化学能光能 (5). 吸能反应 (6). Mg 2

44、(7). Hg2 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解析】由题意和图形可知本题考查 ATP 和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1)荧光素是在接受 ATP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的。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 ATP 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 ATP 含量成正比。根据 ATP 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 ATP 含量应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只有这样根据 ATP 的含量才能计算出细菌的数量。(2) “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即化学能光能。生物细胞中 ATP 的水

45、解一般与吸能反应有关的,而放能反应与 ATP 的合成有关。(3)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应选用可以在低浓度的荧光素酶就能达到较大发光强度的,由图可知可以使用 Mg2 处理。Hg 2 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了。28. 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 2 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 1 中 DE 段形成的原因是_。(2)图 2 中_细胞处于图 1 中的 CD 段。(3)图 2 中甲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_条染色单体。(4)图 2 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如果该细胞中的 M 为 X 染色体,则 N

46、 一定是_染色体。若 M 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 1 中的_(填字母段)。【答案】 (1). 着丝点分裂 (2). 丙、丁 (3). 4 (4). 8 (5). 次级精母细胞 (6). 常 (7).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8). C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 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 中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细胞分裂间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

47、具体提示综合作答。(1)由图 1 和 2 表示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DE 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染色体:DNA=1:1。(2)由于图 1 中的 CD 段,染色体:DNA=1:2,所以图 2 中丙、丁对应图 1 中的 CD 段。(3)图 2 中甲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 4 对 8 条染色体,所以有 4 个染色体组;图 2 中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 8 条染色单体。(4)图 2 中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 XY 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已分离,所以丁细胞中的 M 为 X 染色体,则 N 一定是常染色体。M 的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关系,所带基因应相同。如果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则说明在DNA 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对应图 1 中的 CD 段。29. 野生型果蝇(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由 F1可知,果蝇眼形的_是显性性状。(2)若 F2中圆眼:棒眼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