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器安规标准及量测方法1、相关法规、标准要求。GB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GB/T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GB19212.12003 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 Fc 和导则:振动(正弦)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998 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总论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1998 电磁兼容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2、电
2、缆或软线横截面积与电流关系。额定电流 (A) 标准横截面积 (mm 2) 0.23 3 6 6 10 10 16 16 250.50.751.01.52.53、保护性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被接地的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是低电阻的。用一个空载电压不超过 12V 的电源提供一个等于 1.5 倍额定输入电流或等于 25A的电流(二者中取较大值),依此从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每个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通过,持续 1min,测量期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 0.1。试验按照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规程进行,符合 GB19212.12003 第 24.4 条规定。4、灰尘固体异物和潮湿有害进入的防护电控系统各独立部件的外壳具
3、有和标在铭牌上的 IP 代码相一致的防飞尘固体异物和潮湿进入的防护等级,要求的防护等级为 IP20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由特征字母 IP 和后加两位数字组成。其中的两位数字分别表示符合表 1 和表 2 规定的条件),符合 GB19212.12003 第 17.2 条规定。表 1 第一位特征数字代表的防护等级防护等级第一特征数字 简要说明 外壳能“阻隔”的异物的简要说明0 无防护 无特殊防护措施1 防止直径大于 50mm 的固体异物进入人体的大表面部分(但对故意进入的情况无防护)。直径超过 50mm 的固体异物2 防止直径大于 12.5mm 的固体异物进入手指或长度超过 8mm 的类似异物。直径
4、超过12.5mm 的固体异物3 防止直径大于 2.5mm 的固体异物进入直径或厚度大于 2.5mm 的工具金属线等。直径不超过 2.5mm 的固体异物4 防止直径大于 1.0mm 的固体异物直径或厚度大于 1.0mm 的工具金属线等。直径不超过 1.0mm 的固体异物5 防尘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灰尘的进入量不会多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6 尘密 无灰尘进入表 2 第二位特征数字代表的防护等级防护等级第二特征数字 简要说明外壳提供的防护类型的说明0 无防护 无特殊防护措施1 防滴水 滴水(垂直滴落水滴)应无有害影响2 外壳在 15 度范围内倾斜时的防滴水相对于垂直方向在其正常位置在 15 度范围
5、内倾斜时,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3 防淋水相对于垂直方向在 60 度范围内淋水应当无有害影响4 防溅水 向外壳任何方向溅水应当无有害影响5 防喷水 向外壳任何方向喷水应当无有害影响6 防强烈喷水 强烈喷水后外壳进水量应当不致达到有害的程度例:IP20 表示防尘等级为 2 级,此等级要求为:能防止直径大于 12.5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和防止手指或长度不大于 80mm 的类似物体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件;IP20 表示防水等级为 0 级,即无专门防护。5、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电控系统内的带电部件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具体参见 GB4706.1-1998 第 29.2
6、 节):a)工作电压大于 250V 至 440V 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3mm, 爬电距离4mm。b)工作电压大于 130V 至 250V 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2.5mm, 爬电距离3mm。c)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 130V 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1.5mm, 爬电距离2mm。通过游标卡尺测量来确定是否合格。测量时,应将可移动的零件放在最不利的位置上,非圆头的螺母和螺钉应拧紧在最不利的位置上。接线端子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间隙,在螺钉或螺母尽可能拧松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但此时的电气间隙应不少于额定值的 50。测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方
7、法详见GB4706.1-1998 附录 E。工业电控系统内的电路板在布板设计时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电 压(峰 值)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354 V 500 3 4500 V 630 3.5 4.5630 V 800 3.5 5800 V 1000 4 66、EMC安规及电源适应性设计指标(1)群脉冲抗扰度要求系统通过电源端 2KV,信号端 1KV 的群脉冲抗扰度试验,主要功能无明显异常。(2)静电抗扰度要求系统通过 6KV 接触放电,8KV 空气放电静电抗扰度试验,主要功能无明显异常。(3)浪涌(冲击)抗扰度要求系统通过 1.2/50us 及 8/20us 组合波 2
8、KV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主要功能无明显异常。(4)电压跌落瞬时中断抗扰度要求系统通过不同等级的电压跌落瞬时中断试验,均能可靠复位,无损坏等异常情况。(5)射频场抗扰度要求系统通过 10V/m 的射频场抗扰度试验,主要功能无明显异常。(6)发射限值要求产品的发射限值应符合 GB/T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 4.13.4 规定。(7)绝缘电阻要求带电零部件与壳体之间,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绝缘电阻 R100M(试验电压DC500V,1min)。在温度 4010,相对湿度 9298条件下绝缘电阻 R2M。(8)抗电强度要求输入电路与地,输出电路与地,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能经受 AC175
9、0V 电压应无击穿和飞弧,且电流不超过 5mA。工作电压/V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50 150 300 600 1000a) 输入电路的带电零部件和输出电路的带电零部件之间;b) 带电部件与壳体之间,如果壳体预定要与保护地相连。c) 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插入进线护套软线护套固定装置和类似装置内的,直径和软线的直径相同的金属棒。250 1400 2100 2500 2750(9)泄漏电流要求系统在 1.06 倍额定电压下工作对地泄漏电流不超过 3.5mA。(10)接地电阻要求电源线接地端子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接地电阻应小于 0.1。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 设定测试电流为 25A,电源线接地端子与
10、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接地电阻应少于0.1。(11)电压适应性系统能在额定工作电压(AC220240V 或 AC110V)的15范围内稳定工作,且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12)频率适应性系统能在额定电网频率(50/60HZ)的10范围内稳定工作,且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7、产品电源适应性设计规范(1)产品高低压报警的限值应比电压适应性范围稍宽,如产品标称电压 AC220-240V,则产品的稳定工作电压为 AC187-276V(标称值的15%范围),此时低压报警设定在 170V 左右,高压报警设定在 290V 左右。(2)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压敏电阻电压标称值是电源峰值电压的 1.21.4
11、倍。(3)变压器设计时应留有一定裕量,防止电源电压过高或频率畸变时导致变压器过热烧毁,在额定电压下变压器实际带载功率一般不应超过额定功率的 85%,除非试验证明此变压器已有充分的裕量。(4)电机驱 IC 选择时应注意选择工作电压较宽芯片,芯片工作电压的上限值至少为标称工作电压的 1.4 倍以上,若设计为开关电源直接供电,则芯片工作电压的上限值至少为标称工作电压的 1.2 倍以上。(5)稳压器件的功率设计应有一定裕量,当输入电压升高时,稳压器件能长期稳定工作。8、高低温工作及贮存试验(1)高温工作试验将无包装样品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具有室温的高温箱内,按规定接上电源线和相应的测试工装,并接上最大实
12、际负载(或等功率的模拟负载),先通以额定电压,然后以 1/min的速率从室温升至 50,持续 10 分钟后将温度调至 55,待高温箱的温度稳定后,分别把电压调到 85U 额 和 115U 额 运行,各运行 12 小时,检查在各个电压下机器和部件的高温工作情况。待温度自然恢复至常温后再检查一次产品功能及外观结构是否正常。(2)低温工作试验将无包装样品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具有室温的低温箱内,按规定接上电源线和相应的测试工装,并接上最大实际负载(或等功率的模拟负载),先通以额定电压,然后以 1/min的速率从室温降至-10,待低温箱的温度稳定后,分别把电压调到 85U 额 和 115U 额 运行,各运
13、行 12 小时,检查在各个电压下产品系统或部件的低温工作情况。待试验温度自然恢复至常温后再检查一次产品功能及外观结构是否正常。(3)高低温循环试验将样品(包括成品及单板)在不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恒温箱内,循环温度为:-20(3h)55(3h),温度变化速率 1/min,共循环 10 周期。试验后判定:1) 检查试验样品外观是否有变形现象;2) 通电检查基本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 高温贮存试验将样品(包括成品及单板)在不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恒温箱内,然后以 1/min 的速率从室温升至 65。稳定后,保存 24 小时,取出样品,在常温下恢复 2 小时
14、。试验后判定:1) 检查试验样品外观是否有变形现象;2) 通电检查基本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 低温贮存试验将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具有室温的恒温箱内,然后以1/min 的速率从室温降至-30。稳定后,保存 24 小时,取出样品,在常温下恢复 4 小时。试验后判定:1) 检查试验样品外观是否有变形现象;2) 通电检查基本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 湿热工作将无包装样品(包括成品及单板)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具有室温的恒温箱内,按规定接上电源线和相应的测试工装,先通以额定电压,使其工作在典型状态,然后以 1/min 的速率从室温升至 45,相对湿度调至 92%,待稳定
15、后,运行 24 小时。试验运行 24 小时后,将系统断电,对其绝缘电阻测试,要求 R2M,根据试验现象,填写试验记录,测试试验结束后,将样品恢复到试验前状态。在常温下恢复 4 小时方可进行下一个试验。试验判定:1) 在湿热环境下,系统的绝缘电阻是否2M;2)检查运行状况及基本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带液晶或数码管显示的试验样品,观察其是否能清晰显示(距电控板垂直 0.5 m 观察)。9、振动试验(1)正弦振动 105510HZ根据测试要求搭建好试验样品的测试平台,然后将试验样品按正常工作位置紧固在振动台上,上电后,让试验样品工作在典型的工作或测试状态,5 分钟后待试验样品工作稳定,启动振动
16、仪,以每分钟 1 倍频的扫描频率进行,频率为 10HZ55HZ10HZ,位移幅值为1.5mm 的扫描振动试验 100 次,振动的轴线选择在垂直方向。(2)定频振动a) 振动响应的检查为了研究样品在振动条件下的特性,应对整个频率范围进行响应检查。通常应按耐久试验相同的条件在一个扫频循环上进行。在振动响应检查期间,应检查样品以便确定出现下列现象的危险频率:1)由于振动而使样品出现故障和(或)性能下降;2)出现机械共振及其他响应现象。b) 在危险频率上振动试验由振动响应检查所发现的每一轴线中的每一频率上的耐久持续试验,位移幅值为 1.0mm,共进行 30min1min 的试验。c) 在预定频率上振动试验根据产品实际使用环境,比如将预定振动频率设定在 10HZ 及 50HZ,位移幅值设定为 1.0mm,共进行 107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