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卷第3期 2014年5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3 Vo136 Mav 2014 79 针刀靶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杨学义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靶点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及疗效稳定性。方法:临床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94 例,随机分为针刀组与药物组。结果:针刀组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3个月后复查效果显示,针刀组疗效稳定, 程度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刀靶点疗法可以改善膝骨关节炎的功能障碍,减轻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且疗效具有较 长期的稳定性。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小针刀;靶点法 Doi:10
2、3969jissn1002一l 108201403038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108(2014)03007902 膝骨关节炎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 骨科常见疾病。据国内外资料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美 国有13的发病率,我国国内则有高达49的发病率。 现代中医学认为,针刀疗法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重要 方法,但针刀进针点选择、进针深度及施针手法无规范性, 因施针人而异,有时效果欠佳甚至出现症状加重的情 况 J。靶点法注重进针点的选择、进针层次及施针手法, 是对针刀治疗的规范和创新。我们于20122013年运用 针刀靶点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54例
3、,并与药物组40 例对比,观察针刀靶点疗法的治疗效果及远期对膝关节功 能的改善程度,以评定分析针刀靶点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 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J。(1)初起多见膝 关节等隐隐作痛,屈伸、俯仰、转侧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 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2)起病隐匿,发病缓慢, 多见于中老年。(3)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 有喀刺声或摩擦声。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4)x线摄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 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12排除标准 (1)患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
4、无软骨病 变)、痛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内骨折者。(2)人 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4) 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 收稿日期:20131118 原发性疾病及神经性病变、精神病、传染病患者。(5)妊 娠、围产、哺乳期妇女。(6)严重的皮肤疾病或局部皮肤感 染、溃疡者。 13一般资料 94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骨伤科门诊,无明显外伤病史, 男性38例,女性56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47岁。随机 分为针刀组54例与药物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 著性差异(P005)。 14治疗方法 141针刀组先在患膝关节周围循经找到筋结、条索或 厚实
5、感状的阳性反应区,再与患者压痛点相结合,定下施 针的明确位置,即“靶”。进针时控制深度,只达深筋膜内, 以刺破张力增高区和正常区交界处为宜,施刀方向与肌纤 维(或韧带)走行方向一致,3刀即可,轻点即得,即“点”。 出针后,用无菌棉球按住局部2分钟,创可贴外敷。每次取 23点,每5天1次,共治疗2次。 142药物组 口服双氯芬酸钠片,每次10mg,每目2 次,共服用lO天。 15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0天后及3个月后分别进行 疗效评定,按照Lysholm评分标准 包括8个方面的34项 内容。(1)跛行(无5,轻度周期性3,严重持续性0); (2)支撑(无5,手杖或拐3,不能负重0);
6、(3)交锁(无15, 有卡感但无交锁10,偶有交锁6,经常交锁2,检查时交锁 0);(4)不稳(无25,体育运动中偶见20,体育运动中常见 15,日常活动偶见10,Et常活动常见5,每步都有0);(5)疼 8O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第36卷 痛:(无25,重劳动偶有轻痛20,步行超过2km或走后明显 痛10,步行不足2km或走后明显痛5,持续0);(6)肿胀 (无1O,剧烈运动后6,一般运动后2,持续0);(7)爬楼梯 (无受限10,轻度受限6,一次一梯3,不能0);(8)下蹲(不 受限5,轻度受限4,压膝小于90。为2,不能0)。总分为 100分,分为优(t85分)、良(8470分)、中(69
7、60分)、 差(59分)四个等级。 1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经针刀和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好 转,与治疗前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疗 效优于药物组,治疗后两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3 个月后再次功能评分,针刀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 显示针刀靶点疗法对症状的改善不但有较好作用,还具有 稳定的疗效。见表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分,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药物组同项比较, P001 3讨论 膝骨关节炎归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一般认为其发 病有以下几种原
8、因:一是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膝为筋之 府”,肾虚无以主骨,肝虚无以养筋而发病。二是长期劳损 或外伤,气滞血瘀。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劳所伤,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痹论亦云:“风寒湿 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经脉空虚,风寒湿痰瘀诸邪留于膝 部,痹阻经络,导致气血失和。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疼痛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关节外软组织及滑膜的无菌性炎症、肌痉挛,软组织 粘连,牵拉、破坏了膝关节的力学平衡;二是关节内透明软 骨退行性变及软骨下骨磨损。用针刀能松解粘连,缓解肌 痉挛,减轻滑膜囊压力,调动免疫机制,减轻炎性反应程 度,达到减压通络止痛之效。针刀可直接切断病灶部位的 高应力纤维,在静
9、态下解除痉挛变性肌腱、韧带的残余张 力;在动态下,调整膝关节的应力分布,由此减轻或消除不 正常应力对病损区域造成的刺激 。但传统小针刀是进 针达骨面后进行铲磨削剥,治疗后的损伤将会产生新的更 大的粘连,加重炎性反应,症状会更严重。因此,目前国内 有学者开始注重膝关节病因点的研究,并取得较好 效果 。 靶点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时,通过先循经找到阳性反 应点(筋结、条索或厚实感状),结合患者压痛点(阿是穴) 而明确进针位置,不同于传统定位是只找压痛点进针。施 针刀时只达深筋膜内,深度以刺破张力增高区和正常区交 界处为宜,并且只顺肌肉(或韧带)走行方向切割,不同于 传统针刀深达骨面后进行铲磨削剥的方法
10、,避免造成出血 较多,加重炎性反应而致症状加重的后果。如灵枢刺 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视 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临床中发现,在寻找患膝靶点时,可在鹅足、膝眼及膝 后部探察到明显的筋结、条索或厚实状阳性反应点,但并 不全是压痛点。因此要二者相结合起来选择针刀施术部 位。通过针刀治疗,一方面得气后可疏通经络,减轻患者 的疼痛;另一方面,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改善周围肌腱韧 带的痉挛状态,进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针刀靶点治疗是 对传统针刀疗法的提升和规范,提高了针刀疗法的疗效和 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乃峰,施金胜,张雪哲,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J中华内科杂志,
11、1995,34(2):84 2 黄枢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848 4Lysholm J,Gillquist J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 sui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il of a scoring scaleAm J Sports Med,1982,10(3):5054 5焦春莲,曾向黎,王翠霞,等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综合康复治 疗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10):69216922 6佟云,刘式明手法结合正骨散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短期疗 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1,30(09):68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