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电子教案样例.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7755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电子教案样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电子教案样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电子教案样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电子教案样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电子教案样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 案 首 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次 时数 课型 新授课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一、了解本篇是一篇追忆罗丹的散文,抒发作者对罗丹的敬慕和从罗丹那里获得的热忱、专心、忘我的工作精神。二、梳理作者两次拜访罗丹的经历,理解作者这种简笔与繁笔写法对突出罗丹性格特征的作用。三、掌握本文注重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心理描写的特点,使罗丹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同时也淋漓尽致地擘画了作者那种灵魂得以升华的感动。四、了解罗丹的生平,感悟其雕塑作品的世界性影响,树立勤奋工作的职业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文人物描写对人物塑造的重要

2、作用。难点:细节描写推助作者心灵升华的情感铺垫。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教具:PPT 课件 图片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启示:【“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 构思精巧,擅长衬托。 刻画细腻,形象生动。 文辞朴素,感情炽烈。因果开端:作者的职业焦虑【症结:不能写得更好】发展:特殊两次的拜访【初次相识罗丹:亲切、好客;再次拜见罗丹:专注、抱歉】结尾:罗丹工作的秘诀【专心:“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后记(经验、不足):教 案 内 容教

3、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一、导入新课提到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谁都耳熟能详,那是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他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竭力表现出那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心的痛苦而巨大的情感力量。罗丹最初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 ,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这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在 20 世纪初还被视为是改造世

4、界的力量象征,蕴藉着指向人生意义的深刻而永恒的命运思索。二、板书课题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人物简介1.斯特凡茨威格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3 年获博士学位。16 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1901 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1911 年出版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写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心理。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在瑞士首演了他的第一部反战

5、剧耶利米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由于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 1942 年在孤独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而且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 (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2.奥古斯特

6、罗丹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法国雕塑艺术家。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14 岁起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 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 、 思想者 、雨果 、 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 、 走路的人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 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

7、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 、 吻 、 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艺术技巧,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他被认为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

8、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 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二)学习课文1.课文题解本文是茨威格拜访罗丹的两次经历,突出罗丹忘我工作的精神极大地震惊了作者,使得深受感动,对于罗丹油然升起敬慕之心,并为此而抒写了对罗丹的高度赞美:“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 ”题目简明扼要地暗示了作者拜访罗丹所感受到的“最伟大的人”的成功缘由,而文章末尾又将作者拜访罗丹的启示令人振

9、奋地点染出来,而且使用了近乎朴素的、断句式的口吻,传达出对伟大人物那种只需要心领神会、惺惺相惜般的默契。2.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 ,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罗丹曾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由内而向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塑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奥秘。 ”因此,雕塑艺术的魅力就在于雕塑家用生命之泉滋养了石头、泥土,使石头

10、、泥土有了温度,有了生命的芬芳,显现出雕塑艺术的魅力。3.分析课文课文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 12 自然段。概述了作者困惑于自己的写作难以继续提高,并暗示下文拜访罗丹后所获得的受益一生的伟大启示。在这两段文章里,作者用“称赞” 、 “喜欢”等语词来描述 25 岁时茨威格的非凡写作技能。然而作者不断自我挑战的性格使得他却为自己的成功而困惑,并认定由此所陷入的写作困境是无法写得更好的“症结” 。然而下文偶然的拜访罗丹,作者竟然吸汲到提升自己写作功力的力量源泉。文章在这一部分强烈地暗示了这股力量的强大,用“伟大” 、 “竟” 、 “一生” 、 “关键”这样的重要分量的语词来表达作者难以掩饰的

11、巨大惊喜。同时,这般的暗示也似茨威格的其他小说那样,深深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第二部分是第 317 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作者两次拜访罗丹的经过。按照时间先后,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第 36 自然段。叙述了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介绍茨威格拜访罗丹的经过,以及茨威格第一次拜访罗丹时那种局促不安的心理,因为作者面前的罗丹就是那位已雕刻出传世名作沉思者 、 巴尔扎克的罗丹。先入为主的敬佩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深深打动着作者,也映衬出在吃便饭的罗丹身上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淳朴与亲切使得年轻的茨威格被震慑住,为下文作者去罗丹工作室拜访后所获得的影响一生的启示埋下了伏笔。这里的“多余的不速之客” 、 “宽释了我的不

12、安”等语词,表达出所有好学的年轻人对于已功成名就的名人的诚惶诚恐的膜拜心理,也令人真切地感受茨威格的好学之心。第二层是第 717 自然段。这一层主要写茨威格在罗丹的工作室观察罗丹雕塑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忘我工作精神,那种专注工作的忘我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那种“英雄识英雄”的仰慕使得茨威格的观察充满敬意和感动。当作者描述罗丹因为专注工作而流露“失礼而惊惶”的神情时,可以想象作者那时顿刻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炽热打动,以及茨威格永远不会释怀的伟人无比崇高的敬业精神。作者以那天下午“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 、 “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的语句表达了他对罗丹充满了无限的敬仰和敬慕,也表达了罗丹

13、就是他未来人生的伟大榜样。第三部分是第 1819 自然段。概括了作者两次拜访罗丹后所获得的心理感受,在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足的同时,高度赞美了罗丹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罗丹的“专心” ,并强调了只有这样,才能不管大事小事,都有可能取得成功。4.艺术特色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1)构思精巧,擅长衬托。课文主要是以两次拜访来展现罗丹非同寻常的专心精神的。作者在展现罗丹精神时以两次拜访抓住了罗丹不同的性格特点,第一次是突出罗丹的淳朴,第二次是突出罗丹的忘我。这就

14、让我们感到,日常生活中伟大的人物往往就是一个淳朴亲切、心无杂念、宁静致远的人,而命运之神往往就会眷顾那些执著事业而能剔除浮躁、心如止水的人。文章以作者自己的浮躁“症结”来映衬罗丹的纯粹,使得罗丹的形象在文中异常地放出难以忘怀的光芒。(2)刻画细腻,形象生动。茨威格在拜访罗丹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注重作者自身的心理活动的展示,以此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罗丹与众不同的伟大人物形象,同时在揭示谦卑、诚恳、敬业、优雅的罗丹行为举止中揭示了罗丹充满人格魅力的美德,读来非常引人入胜(3)文辞朴素,感情炽烈。在课文中,茨威格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仔细描绘他眼中的罗丹的一举一动,连罗丹雕塑过

15、程中的“奇异的喉音” 、 “眼睛高兴得发亮” 、 “双眉苦恼地蹙着” 、 “忘掉了一切” 、 “带着舒叹”等语词都真切的加以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体态健硕、精益求精的、执著事业、专心致志的高大伟岸的艺术家形象。同时作者又运用夸饰性语词来表现他对罗丹的无限崇敬,例如形容罗丹专注于雕塑“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这里的“上帝”两个字足以让读者感受到罗丹正是茨威格艺术创作道路中的膜拜神眷。5.补充资料(1)罗丹的名言对于高贵的人,荣誉是一种醇酒。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雕刻是凹与凸的艺术,并不是没有光滑润饰的形状。雕刻

16、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生命。现代人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2)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记 1928 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17、。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

18、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

19、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三)总结全文本文叙述了茨威格因为在写作上不能获得更多的提高而深感焦虑,为此在朋友的引荐下

20、拜见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从而获得感悟,明白了罗丹之所以伟大的奥秘,那即使执著地专心于一件事情上。文章特别地描绘了第二次的拜见,茨威格详细记录了工作中的罗丹的一举一动,特别的是罗丹凝神专注于工作而完全忘记周围的那种专注,这使茨威格深受感动,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由此茨威格获得人生最关键的启示:只有专心致志于一件事上才有可能功成名就,赢得世人的尊重。(四)布置作业(参考答案)1.凭茨威格的文学成就,他也是一位大师级人物。但是,本文的叙述和议论文字所告诉我们的,正是作者由追慕罗丹、走进罗丹工作室到真正觉得学习到了罗丹

21、的最重要的品质,这篇短文,也就朴素而深刻地展示了“走近大师”的位移和提升过程。仔细阅读,看课文是从哪些角度刻画罗丹的?为什么作者因此认为从罗丹那里得到的启示是“一生的关键”?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角度描绘罗丹专注的工作精神的。作者之所以认为从罗丹那里获得的“启示”是“一生的关键” ,就在于罗丹身上所具备的常人所没有的“专心” ,而对于当时才 25 岁的作者而言, “专心”是消除年少气盛阶段浮躁心理的最大免疫针剂。2.为什么文章要写作者与罗丹的两次交往?而且,是分别采用了简笔和繁笔的手法来写,这是为什么?只写后一次是不是笔墨简洁,可以更突出罗丹的品质?写作者与罗丹的两次交往说明罗丹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易近人、在工作中的完全投入,这种笔法有助于使罗丹的人物特征得到多视角下的丰满展现。之所以详细写第二次拜见,这是因为文章写作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作者写作上无法更上一层楼的焦虑,因此罗丹在工作室的专注正好成为作者得以直观的现实榜样,解决了茨威格的“症结” ,使他获得足以受益一生的“启示” 。而第一次的拜见正是让作者感受到罗丹可以亲近的一面,从侧面也告诉读者,罗丹是每个人都可以接近的大师,可以让每个人在亲近他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的专心投入工作的品质。3.结合作者拜访罗丹的心理历程,谈谈你的阅读感受。(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