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议武则天晚年求寿行为及对文学的影响试议武则天晚年求寿行为及对文学的影响 导读:仙王子晋后身,武则天也命张昌宗“被羽衣,吹萧,乘木鹤,奏乐于庭,如子晋乘空”。这些记载中的关键词“美”“神丹”“鹤”“仙”等都很容易让人推测二张是武则天“祛病健身”和“羽化登仙的中介”。 武则天将二人看得很重,史载: 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言二张 。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鞫问处置, 【内容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高寿皇帝之一,其晚年求寿行为渗透了她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她的名字、尊号、地名、年号等都寄予了延寿意蕴,她还曾直接向宗教神灵祈寿,借助医学之术等延寿,其晚年对青春的挽留和追忆也体现
2、了这种心理。此外,武则天的求寿行为对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 键 词】武则天;求寿行为;影响。【简介】司海迪,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2010 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唐文学。武则天是中国封建社会为数不多的八十岁以上的五位皇帝之一。古代帝王的求寿行为非常普遍,表现方式主要有服用丹药、求助文字祥瑞、寻仙访道、皈依宗教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许多皇帝都有过积极的求寿行为,武则天也不例外。她登上帝位时已经六十七岁了,是中国封建时代登基年龄最大的皇帝,其晚年对延年益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的求寿行为对当时的文士及其诗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武则天的名字、尊号、地名、年号等都寄予了延
3、寿意蕴先看武则天的名字,武则天称帝后给自己起了一个颇有帝王风范的名字,史载:神皇自以“曌”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1。“曌”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己造的,取日月凌空之意,意下武则天自比日月,如日月一样高悬天空之上普照万物,亦可以解为日为阳,月为阴,她一介弱女子亦可与男性并列同为天地之尊。无论哪种取意,武则天以恒常存在的日月自比,都暗含着自己长命百岁如日月般永恒的意思。此外,武则天还频繁地为自己上尊号,如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光宅元年(公元 684 年),武则天把洛阳由东都改称为神都。武则天还下令毁乾元殿,就其地修造明堂,号为万象神宫。不难看出,这些尊
4、号、地名等都有“神”的字眼,这同前面一样都反映了武则天以神仙自喻的求寿心态。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武则天从称帝到最后政变下台的二十一年中,一共使武则天晚年求寿行为及对文学的影响由优秀站.ain 试议武则天晚年求寿行为及对文学的影响 导读:瑞鹤长如太液仙。(苏颋龙池乐章唐享龙池乐章第七章) 图高黄鹤羽,宝夺骊龙群。(徐彦伯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首) “鹤是一种长寿高雅的飞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鹤被赋予了灵异吉祥的性质。太平广记神仙诸卷所收的故事,很多讲到凡人化鹤、成仙飞天、神仙化鹤、下凡度世以及仙鹤助人飞升成仙。因此,古人不仅以为 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虽左右不悟其衰17。四、武则
5、天晚年求寿心理对诗歌的影响如前文所述,武则天晚年求寿心切,想尽一切策略留住青春、延缓衰老,这对当时的文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武则天今存诗四十六篇,其中并无直接求寿的诗篇,但是部分诗句中透露出武则天对时间的美好向往:载延百辟,爰集三宫。(武则天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永昌帝业,式播淳风。(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诗句中强烈的时间意识流露出武则天希望自己和大周朝一起昌盛不衰、千秋万代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文士们一有机会就殷勤地向武则天写诗献寿,以期得到她的眷顾,主要表现在应制诗中,如: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宋之问龙门应制)玉醴由来献
6、寿觞。(明悉猎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崔湜慈恩寺九日应制)愿奉南山寿,千秋长若斯。(魏元忠银潢宫侍宴应制)共荷神功万庾积,终朝圣寿百千年。(宗楚客奉和圣制喜雪应制)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韦元旦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天藻缘情两曜合,山卮献寿万年馀。(刘宪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 (苏颋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在其他场合中,文士们也未曾忘记向武则天献寿: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张说杂曲歌辞苏摩遮)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寿圣皇。(李乂杂曲歌辞桃花行)除灾避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李峤宝剑篇)还将万亿
7、寿,更谒九重城。(杜审言除夜有怀)武则天晚年积极的求寿行为也引发了文士们对自身寿命的深思,如: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薛耀相和歌辞子夜冬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郭元振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六首秋歌二首)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沈佺期相和歌辞凤笙曲)方追羽化侣,从此得玄珠。(陆敬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都字)借问乾封何所乐,人皆寿命得千秋。(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武则天的求寿心理对诗歌的影响还表现在此时诗作中多次出现象征祥瑞长寿的鹤,如: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宋之问缑山庙 )羽仗遥临鸾鹤驾,帷宫直坐凤麟洲。(狄仁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王勃八仙径)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李峤鼓)恩鱼不入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苏颋龙池乐章唐享龙池乐章第七章)图高黄鹤羽,宝夺骊龙群。(徐彦伯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首)“鹤是一种长寿高雅的飞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鹤被赋予了灵异吉祥的性质。太平广记神仙诸卷所收的故事,很多讲到凡人化鹤、成仙飞天、神仙化鹤、下凡度世以及仙鹤助人飞升成仙。因此,古人不仅以为仙鹤有延年益寿、国泰民安的世俗性功能,还有羽化升天、导引成仙的出世性功能”18。此时的文士们在诗歌中或直接向武则天献寿,或出现与延寿相关的意象,或表达对求寿的看法等,这是武则天时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