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 XX 县春油菜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项 目 实 施 单 位 ( 盖 章 ) : 负 责 人 电 话 : 联 系 人 电 话 : 通 讯 地 址 邮 编 : 电 子 邮 件 地 址 : 省 级 主 管 部 门 ( 盖 章 ) :XX 省农业技 术推广总站 负 责 人 电 话 : 联 系 人 电 话 : 通 讯 地 址 邮 编 :XX 市嘉峪关西路 708 号/730020 填 制 日 期 : 2011-12-25 XX 农牧厅2一、项目实施背景XX 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由于气候温凉湿润,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灌溉便利,大气、水资源、土壤无污染等自然特点,利于油菜粗脂肪的形成、积累
2、和千粒重、含油率的提高,是种植双低杂交油菜的理想区域。年种植面积达 10 万亩左右,产量1600 万公斤左右。油菜生产已成为全县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多年来已初步形成了以油菜籽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县域内具有规模的油菜籽加工企业12 家,小型的榨油作坊 60 多家。丹马油脂公司凭借区位优势成为我省最大的菜籽油加工企业之一,所产的丹马牌菜籽油在本省乃至省外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成为广大消费者认知的品牌。(一)XX 县油菜生产 及科技推广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精神,把优质双低油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
3、的主要途径和平台来抓,着力提升优质双低油菜产业水平和规模。按照“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的组织形式推动油菜产业发展,全县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优质双低油菜产业。为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我县积极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依托国家重点油料项目,推进油菜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3(二)XX 县油菜高产创 建的优势1、自然环境优势XX 县耕作区海拔 15002700 米,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195-350 毫米,蒸发量 1700 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时数 2
4、8022993 小时,无霜期 138-151 天,具有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并且多属二阴山滩旱地,土地利用面积大,发展油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2、政策优势甘肃省种植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中提出,油菜以 发展“双低杂交” 油菜 为重点,大力推 进集中连片 规范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同时搞好专收、专储、专加工,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油菜重点建设陇东(包括天水)、河西祁连沿山冷凉区和临夏甘南高寒阴湿区三个油菜优势区。XX 县是甘 肃省重要的食用商品油料生产县之一,被列为河西沿山冷凉灌区主要生产基地县。从 2010年起,以扩大种植面积、
5、提高单产水平、改善油料品质、优化品种布局、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大力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集中展示优质高产新品种和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和到位率,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油料生产发展。这些政策无疑为油菜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3、人才及技术优势XX 县农技中心现有技 术干部 23 名,其中高级职称 2 名,中级职称 15 名,初级职称 6 名,对技术干部实行聘任制和目标管理4责任制。下设区域农技站 5 个,乡镇农技站 3 个,拥有技术干部60 多人,其中高级职称 8 人,中级职称 40 人。近年来,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县农业项目 12 项次,取得科研成果 8 项,专
6、利 1 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 5 项,荣誉奖 10 多项。XX 县种植油菜历史悠久,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先后推广了“三三” 和“对半”轮作技术,条播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叶面喷施硼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 XX 县油菜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4、技术合作优势在发展优质双低杂交油菜产业中,XX 县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张掖市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20 余名高级工程人员、教授应邀来 XX 县帮助指导优质双低油菜重大技术改造和新产
7、品开发,应用专利技术 6项,共实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项目 8 项,引进先进实用技术 26 项,引进、培养各类急缺人才 33 人,开发新产品 12 个。5、加工企业优势全县有规模较大的油料加工企业 12 家、油脂化工企业 3 家、饲料加工厂 5 家。其中,丹马油脂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生产“ 丹马” 牌、 “XX 军马场”系列菜籽油 3 万吨。军马二场榨油厂 2.4 万吨毛油生产线、军马三场榨油厂、XX 县兰清榨油厂、XX 县 新鸿基粮油公司、永新粮油加工厂、霍城镇东关榨油厂、大马营乡花寨榨油厂等都具一定规模;油脂化工企业有白山油脂化5工厂、云路化工厂、龙首化工厂;饲料加工厂有 XX 县
8、饲料厂、新丹饲料厂等。通过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优质双低杂交油菜产业已具备明显区域特色优势和经济优势。综上所述,在 XX 县实 施优质双低杂交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人才技术力量、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等条件都能满足项目要求,产品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链条的拉伸作用明显,能为全县油料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项目实施目标与考核指标(一)项目实施目标1、主导品种:华协 1 号、青杂 5 号。2、主推技术:重点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药剂拌种、适期精量播种、合理轮作、叶面喷肥、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条播、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综合丰产栽培技术。3、技术指标:双低杂交优质品
9、种应用率达到 100,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达到 100%,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机播面积达到100%,科学施肥面积达到 90%以上,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到 100%。4、面积指标:围绕李桥乡东沟村建立 3 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 个千亩示范片,辐射带动李桥乡西沟、周庄、上寨、下寨等村形成一个超过万亩的高产创建示范片。5、产量指标:万亩连片示范区平均亩产达 200 公斤以上;千亩连片示范区和百亩高产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达 220 公斤以上;6带动全县油菜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长 5%以上,辐射带动全县油菜均衡增产。三、项目内容与技术路线(一)项目实施地点及条件该 项 目 计 划 在 李 桥 乡 的西沟、周庄
10、、上寨、下寨等 5 个村实施 。项 目 区 位 于 XX 县 境 内 南 部 ,距 县 城 35 公 里 。辖 10 个 村 、68 个 社 、2795 户 、10519 人 、海 拔 2100 2500 米 ,总 面 积 227平 方 公 里 ,其 中 耕 地 面 积 5.49 万 亩 ,地 处 山 区 ,气 候 温 凉 ,昼夜 温 差 大 ,干 旱 缺 水 ,属 沿 山 冷 凉 灌 区 。油 菜 常 年 播 种 面 积 2万 亩 左 右 ,是 我 县 主 要 的 油 料 种 植 乡 镇 。(二)项目实施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1、选用优良品种。重点推广华协 1 号、青杂 5 号等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11、。2、推广精量播种和适时播种技术。视天气情况在 4 月中下旬播种,播深 23cm。合理密植,推广精量和半精量播种技术,亩播量 0.40.5 公斤,亩保苗 4 万株左右,为节本增效提高产量奠定基础。3、推广机械条播技术。在油菜种植区,改变传统的撒播方式,广泛采用畜引机播或机引机播,做到下种量均匀,深浅一致。4、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按照“增施农肥、氮磷配合、补施硼肥、微肥” 的原则,在施足 农 家肥的基础上,以油菜 专用配方肥为载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般亩施纯 N12-15 公斤,P 2O58-12 公斤,N:P 控制在 1:0.7 到 1:1 为 宜。为了防止后期花而不实,7在施肥量分配
12、上按照重施底肥,巧施追肥, 叶面补肥的科学施肥方法。具体将农肥、磷肥一次性做底施, 将氮肥的三分之二做底肥三分之一于抽苔期追施,从而达到均衡供给营养,促进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形成。5、播前土壤处理。防除杂草播种前结合耕地施肥亩用氟乐灵乳油 150 克,或仲丁灵乳油、燕麦畏乳油 150 克均匀喷施于地表,然后耙耱,一周后播种,可有效防除野燕麦和其它杂草的危害。 6、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油菜田病虫害主要有油菜菌核病、菜蚜、小菜蛾等。菌核病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2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菜蚜、小菜蛾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喷雾防治。特别是中后期油菜蚜
13、虫及菜青虫危害严重时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20%的溴灭菊酯乳油 4000-5000 倍液喷雾防治,两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 7天防治 1 次,连防 2-3 次。7、推广药剂拌种技术。播前亩用 150 克辛硫磷拌种,拌种后晾干种子进行播种,可有效的预防地下害虫和跳甲对幼苗的危害。8 、推广叶面施肥技术。在油菜抽苔期、现蕾期、开花初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镁锌肥 3 次左右,可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的 现象,促进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技术路线:地块选择 -整地- 土壤处 理-种子准备-配方施肥- 精量播种-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灌水追肥- 适 时收获-脱粒
14、入库。8(三)项目工作主要内容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了靠实责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切实保障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把先进适用、成熟配套的油菜综合增产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达到油料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一是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委员会主任任副组长,财政、发改、科技、农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项目区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为成员的行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高产创建活动协调、统筹安排、监督检查、资金管理、督促执行及制定高产创建活动管理办法等工作。二是成立油菜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以县农技中心为主,抽调农业系统和乡镇农技站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干部组成专家组,实行首席专家制。专家组组
15、长由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担任,并任首席专家。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目标管理制度,根据产量指标编写高产创建技术规程和培训计划,抓好技术培训、栽培措施和试验示范的落实,以及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和项目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并选聘 10 名专业技术干部作为技术指导员,组成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各项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和主推技术的落实到户,负责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和项目报告的撰写等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2、强化示范带动,提高科技入户率。依托“张掖市 30 万农 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结合高产创建项目
16、,集中人力、物9力、财力,增强实施效果。利用广播电视、现场会、专栏墙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开展宣传,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对镇村干部、蹲点人员、科技示范户、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群众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选聘的技术指导员,每人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选择 20 名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并建立挡案、登记造册。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 10 户农户,全县辐射带动 200 户。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针对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每个技术指导员至少开展技术培训 2 次以上、技术指导 4 次以上,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农户每户至少有1 人接受过 1 次正规的技术培训。示范区实行工作
17、统一部署、良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统一防治,全力打造大样板、大现场,提升示范功能。辐射区实行宣传发动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竭力保证入户到田,扩大辐射带动范围,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千亩标准化高产展示方、百亩核心攻关田,确保高产创建活动各项指标和措施的全面完成。3、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规程组织专家按照标准格式要求,编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高产创建技术规程,编印技术手册 1 万本。4、示范优良品种重点是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筛选出 1-2 个符合当地特点的优质高产主栽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技术,引进 4-5 个油菜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大面积示范推广以华协 1 号、青杂 5 号
18、为主。同时,加强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更新10换代步伐,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5、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抓好油菜菌核病和菜青虫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建立油菜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和应急防治体系,做到准确预报、专业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群防群控,做到全生育期综合防控,做到生态高效防控,从根本上减轻病虫害的威胁。6、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重点推广油菜精量播种、机播机收等机械化耕作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应用水平。示范区高产核心攻关田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整地,统一播期播量,统一机播,统一开展田间管理。7、开展试验研究探索性地开展油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品种密度试验、
19、科学施肥试验和病虫害防治试验、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高海拔区不同作物效益比较试验,补充完善我县油菜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油菜栽培技术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四)项目实施计划进度2011 年 12 月2012 年 1 月,宣传动员,确立重点实施区域,组织编写实施方案和高产创建操作技术规程。 2012 年 3-4 月,结合春耕生产进行宣传培训,落实油菜高产创建地块和技术,分析化验土样,制定施肥建议卡,下发实施区农户。112012 年 4-5 月深入油菜高产示范区现场指导种植,落实试验示范。2012 年 6 月,进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配合省督查组检查指导我县任务落实情况。
20、2012 年 7-8 月,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叶面喷施硼肥2012 年 9 月,进行自我预测产评估,并配合省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对油菜高产创建活动进行实地测产验收。2012 年 10 月,对今年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工作进行回顾和自我评估,分析影响因素,弥补不足,总结成功经验,及时上报总结材料。2012 年 11 月,配合省上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对今年我县油菜高产创建进行考核评价。2012 年 12 月,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今年高产创建活动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对创建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安排部署明年的高产创建工作。四、项目单位情况XX 县农技中心属全 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 XX 县
21、农业委员会管理,下设农技、植保、土肥 3 个股。现有技术干部 23 名,其中高级职称 2 名,中级职称 15 名,初级职称 6 名,对技术干部实行聘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下设区域农技站 5 个,乡镇农技站 3个,拥有技术干部 60 多人,其中高级职称 8 人,中级职称 40 人。建成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病虫监测室、土壤化验室、科技培训室、网络信息室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室,还成立了植保专业服务12队,拥有各类机械及化验、检测设备 4500 台件。在管理上农技中心实行了领导、站室、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包乡挂项,干部职工包村驻点工作制。每年各业务站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和主管局要求,提出第二年工作目
22、标,在领导班子会上讨论确定后进行量化,并按考核办法签订目标责任,把工作量和经费核定后打包交给各站领办,从而有力的调动了各站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项目资金使用无不良记录。多年来,县农技中心认真执行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设立专户、专项列支,确保专款专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由于项目资金使用得当,无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 五、项目单位分工与人员保障(一)项目单位与分工参与单位名称 项目任务分工 备注XX 县农业委员会 负责项目监督管理XX 县农技中心 负责项目实施李桥乡农技站 承担万亩示范片建设(二)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
23、称 项目分工 联系电话王建生 县农业委员会 主任 项目管理 1899365556813鲁天文 县农技中心 主任高级农艺师 负责项目全面 工作 13993676293龙作爱 县农技中心 副主任农艺师 负责项目土肥 工作 13119363128王君华 县农技中心 副主任农艺师 负责项目植保 工作 13909366934张忠福 县农技中心 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负责项目农技 工作 15593680496周文奎 县农技中心 农艺师 负责万亩示范区 技术指导工作 13830676036马金占 县农技中心 农艺师 负责示范区施肥 指导工作 13909366605杨敏 县农技中心 助理农艺师 项目资料集及核 心
24、田技术指导 15293089911刘保德 李桥乡农技站 助理农艺师 示范区试验技术指导工作 13993646749六、项目资金及使用预算支出内容 金额(万元) 支出标准、数量 及测算 备注技术推广补助 3 用于技术培训、资料印刷等专业化服务补助 2 用于病虫害统防统治经费物化补助 12 用于购买种子、肥料、拌种剂等物资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补助1.5 信息服务费、测产费、其他工作经费试验补助 1.5 用于试验材料购置、租地补助和赔产 及用工补助等合 计 20 - -七、申报意见表14项目实施单 位意 见我单位有能力和决心完成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负责人: (单位公章)经办人:年 月 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意见负责人: (单位公章)经办人:年 月 日省 级主管部门意 见负责人: (单位公章)经办人:年 月 日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