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研究.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6065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27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中文摘要 桂西北的环江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毛南族和壮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汉、苗、瑶等族群的迁入,族群互动频繁,环江县形成了复杂的族群关系。从地方史的角度来说,环江县的历史是族群互动发展的历史。族群间的互动交往促成了族群的形成、分化和发展,也是族群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而族群认同也只有在族群互动中才体现出其意义。本文从族群迁徙、语言、经济、通婚为视角观察毛南族群与周围族群交往互动的状况,探讨他们之间的族群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族群认同。在当地,我们可以看到,对祖先迁徙、创业的艰难历程的族源认同是最主要的认同依据,在族群的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毛南语是毛南人最具显性的

2、文化特征,在毛南族认同中不断被用来作为表述认同的工具。在乡村,毛南族群的认同以文化和世系为主要认同根据;在城镇,由于文化特征的逐渐消失,世系成为主要的认同根据。由于出生和经历等的差异,个人的认同也存在差异。 作为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毛南族仍受到了本族学者和研究少数民族的学者的关注。但对毛南族的研究,目前还是停留在其族源、历史和文化方面,尚未有学者关注其族群内部的自我认同和族群性问题。本文将从人类学的视角,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访谈和文献的记载来考察毛南族的形成及其在历史上与他族群的互动状况,同时通过对毛南聚居区的两个村落和所在自治县的县城进行田野调查,考察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现状。研究毛南族

3、的族群认同,对我们认识和研究毛南族这个特殊的少数民族和对族群认同理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在绪论中,我回顾了族群及族群认同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田野地点的族群、人口、地理、历史沿革等概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第三部分主要根据文献和访谈考察毛南族的形成及其与其他族群互动的历史和族群认同的历史性变迁,同时通过对毛南族日常生活的考察来展现其和平状态下共时性的族群认同特征。第四部分是结语,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特征,反思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族群认同理论。 本文认为,在我国,族群认同主要受国家政策、族群历史上的交

4、往互动、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就毛南族的形成来看,它形成于地方社会的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而不是基于他们认定的共同祖先和族源的结果。就其内部来说,不同姓氏的宗族之间强调的是不同的祖先和世系来源。即使在共同的历史记忆弱化的情况下,居住在毛南山区的居民仍旧可以由共同的文化和地域产生族群认同。由此可见,族群认同并不一定是原生性的,是可以被建构的,它依托于人们在既定的环境中的场景性选择。族群既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但也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主观,它的灵活性和流动性源于人类群体文化组成的多样性以及面临的具体场景的复杂性。毛南族群认同存在多种认同符号,人们在不同场合会选择II不同的认同符号。在每一个族群的认

5、同中并非都具备所有的族群认同要素,而不同的认同要素在具体的一个族群的认同中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族群认同具有多样性。族群意识是流动的,因而族群认同会随着历史和现实场景的变化而改变。当代,族群意识经历了从族群认同到民族认同的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族群及民族认同表现出多样性,朝多极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毛南族 族群互动 族群认同 IIIAbstract There are many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Huanjiang County in North of Guixi. Maonan ethnic group and Zhuang eth

6、nic group are the local ethnic groups. In long historic course, along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like Han, Miao, Yao and so on moving into this place, the ethnic groups relation became complex. Huanjiang Countys local history is the ethnic groups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ethnic groups

7、 interaction has facilitated the ethnic groups 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the premise of the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has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ethnic groups interac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onan ethnic group and other ethnic group

8、s on moves, language ,economy, marriage, and studies its ethnic identity in this foundation。In the locality, we may see, ethnic identity bases on the different ancestor.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character. The Maonan language is the most domina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it is used as a tool in

9、 the identity of Maonan ethnic group. In the country,culture is the main tool for identity; in cities, ethnic source is the main tool for identity, as the culture character is weaking. Because of different experience, peoples identity is also different. Maonan Minzus population is very small, but it

10、 still received many scholars attention. At present, scholars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ethnic source , the history and the cultural of Maonan Minzu. There are few scholars paying attention to Maonan Minzus self-identity and ethnicity problems. This article uses the angle, the view, the utilization

11、theory and the study method of anthropology. According to literatures and visitings, we can see the formation of Maonan Minzu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onan ethnic group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Take two villages which are located in Maonan mountainous area and county seat for example, this pape

12、r explains the ethnic identity of Maonan Minzu. This sduty has import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know and study Maonan Minzu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identity theor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an introduc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reviews the results of ethnic identity

13、research, and elaborates this articles theory foundation, studies method studies goal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field place briefly. The third part mainly inspects the formation of Maonan ethnic group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onan ethnic group and other ethnic group intera

14、ctions in the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visiting.And it describes the change of identity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of Maonan Minzu on condition of peace in the daily life of Maonan Minzu. The fourth part is a conclusion. It studies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e-parts, summarizes the char

15、acteristic of identity of Maonan ethnic group, and reconsiders pre-researchers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identity theory of ethnic group. This article believed, in our country, identity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group was mainly IVbased on national policy, and influenced by ethnic group factor, contac

16、t interaction in history,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Maonan ethnic group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interaction. They have different ethnic resources. But they think they are all Maonan people, because they have the same culture. According to this, ethnic identity can be contruc

17、ted. Identity of Maonan ethnic group exists in many kinds of identity marks. And the people choose the different identity mark in different field. Not all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 have essential factor, different identity essential factor in a concrete race group. The function of identity is also va

18、rious, the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 has the multiplicity character. Ethnic group consciousness is changing, thus the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 can chang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cene. At present, ethnic group consciousness has experienced the change of recognition from the

19、ethnic group to the nationality. In the modernized process, in each kind of social factor function, the ethnic group and the nationality recognition display multiplicity, develop towards the multi-polarization and in the diverse direction. Key words: Maonan Minzu ethnic interaction ethnic identity 论

20、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

21、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2一、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多个民族杂居的地方。毛南族、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水族、汉族等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族际社会1特征明显。历史上各种力量与势力相互作用,使当地的族群的关系异常复杂。这种关系使得毛南族族群认同呈现出多重性和复杂性。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的语境中,各种群体、各种区域关系的复杂程度极大地加深了,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研究毛南族群认同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毛南族族群的认同现状和存在问题,也为我国族群理论研究提

22、供了很好的实证个案。 作为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毛南族仍受到了本族学者和研究少数民族的学者的关注。但对毛南族的研究,目前还是停留在其族源、历史、教育和文化方面。前人对毛南族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尚未有学者关注其族群认同和族群性问题。但前人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既关注毛南族的族群认同也关注族群间的互动,通过这样的视角,我们则有可能寻求到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之间的契合点。本文通过我的田野调查,从地方视野中看族群认同,寻求一个微观的视角,探寻族群认同的地方性话语。在宏观层面上,本文则试图从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中寻找切入点,探讨它在民族建构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又是如何影响族群的

23、意识的。本文 “共时性”和“历时性”并重,从小地方联系到大社会背景,不局限于对研究对象作“孤岛”式的功能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二)研究成果综述 1、国外有关的族群认同解释理论 关于主观认同的解释理论主要有“原生论”(Primordialism)和“场景论”(Circumstantailism)两个派别。希尔斯(Edward Shils)认为“族群是人类的自然单位,是亲属关系的延伸。族群认同具有其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学理性的表现或外化”。2 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认为“工具论和原生论没有根本的冲突,族群认同会因现实利益而改变或被利用,但在族群本质上,仍强调其原生性即生物性

24、的血缘关系。原生论认为族群的情感纽带是原生的,甚至是自然的。基于语言、宗教、种族、族属性和领土等因素的“原生纽带”是族群成员互相联系的因素。”3 总之,他们认为,对族群成员来说,原生性的纽带和感情是根深蒂固的、非理性的和下意识的。族群成员共有的群体认同超越时空而存在。“原生论”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少缺陷,比如,以静态的3观点看待族群认同,不能解释族群认同的变迁性。 “场景论”的立场与“原生论”相反,它强调族群认同的场景性、族群性的不稳定性和族群成员的理性选择。“场景论” 认为族群认同是族群以个体或群体的标准对特定场景的策略性反应,是在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权益的竞争中使用的一种工具,所以也叫做

25、“工具论”(Instrumentalism)。“场景论”主张:“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引起和决定了集体认同意识的出现,引起了成员的共同立场、利益意识、制度创建和文化建构。“场景论”强调族群认同对场景的回应能力。在个体的层面上,“场景论”强调人们有能力根据场景的变迁,对自己的族群归属做出理性选择。与其说“传统文化”是族群认同的客观依据,倒不如说它是人们在现实权力对峙中所做的建构、发明,或被操弄来追逐群体利益的工具。”4近来,一些学者倾向于把“原生论”与“场景论”两派理论综合起来。这两个理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也都存在自身的局限。 2、国内族群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建国初期,由于受俄国的影响,民族理论

26、主要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民族问题单线式的的理论和政策。民族理论关注的是讨论“民族”的客观特征、民族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出现构建每个民族的独立发展史的研究倾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以证明“民族”身份的合法性。这种民族历史的构建更多的是“创造历史”,而非真实的历史再现。费孝通在反思这种非线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马戎也指出,国内的民族研究“一般来说往往针对一个民族本身,注重研究其历史、历史人物、风俗习惯、语言、宗教、家族结构等等,而对于该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历史,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变化,则相对重视不够。”5近年来,我国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关于族群和族

27、群关系、族群认同的理论,融合中国传统族群关系理论及苏联民族和民族关系理论,并应用于实证研究,在族群问题的实证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如,高崇翻译了弗里德里克巴斯的族群与边界的序言介绍了巴斯的族群边界理论。6 周大鸣在论族群与族群关系中介绍了六种关系理论:同化理论、文化多元理论、生物学的理论、人文生态方面的理论、权利与分层理论、整合的族群关系理论。7王希恩在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中提出“族群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8在族群认同分析的方法论上,陈志明先生认为应该从三个组成部分来分析,即:(1) 族群的名称;(2) 族群意识(分析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经验);(3) 客观

28、的族群认同表现(如语言、服饰、习俗等等)。他认为族群的名称不仅仅是一个族群的名称和标志,它的使用反映了族群意识和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学者研究族群认同,应当注重族群名称的分析,最好先调查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明白了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我们才能分析这些人如何表述他们的族群认同。9 李绍明先生认为,“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上,尤其在族体理论方面,必须充分利用我4国丰富的民族志资料,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做出新的贡献。”10 在实证研究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彭兆荣的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11、李远龙的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12、伍呷的彝族的经典

29、与族群认同13、周大鸣的澳门的族群与认同14、陈志明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15、梁永佳的地域崇拜的等级结构大理喜洲仪式与文化的田野考察16、周建新的族群互动中的族群认同:粤东潮客村落的二次研究17 、沈梅梅的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18、菅志翔的国家构建中的族群身份转换19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族群认同进行了研究。 总之,目前国内的族群理论与族群认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理论大多是采借于西方学界,族群理论本土化程度还很低,还没有形成整合的本土的族群理论体系;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族群研

30、究的面仍不够广,来自田野的实证调查研究仍然不多。迫切需要开展一个地区族群关系或族群认同的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尽管如此,前人的研究为本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准备和实证研究经验。 (三) 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1、关于“族群”与“民族”概念的探讨 对“族群”与“民族”概念的探讨与争鸣是当代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族群”是一个外来词汇,它在其语源地西欧、北美,便有许多不同的定义。被引进中国之后,由于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人们对它的理解的差异也就更大,这也是造成当前族群研究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外比较重要的有关族群的概念进行认识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和内涵。 国外关

31、于“族群”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以希尔斯(Edward Shils)、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为代表的的“原生论”。他们认为,“族群”是人类的自然单位,具有和人类一样悠久的历史;语言、宗教、种族、土地等“原生纽带”(primordial ties)使这些自然单位获得内聚外斥的力量和根据。20西顿沃森(Hugh Seton Wason)提出的“神话符号丛论”。他认为,“族群”的生命力和特性在于其神话和符号的性质,一旦族群形成,它就具有稳定性,成为可以包含和适应各种环境和压力的人群模式。21纳鲁尔(Narrell)认为“族群”一般指这样一群人:1、生物上具有极强的自我延续性;2、

32、共享基本的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形式上的公开统一;3、组成交流和互动的领域;4、具有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可的成员资格,以形成一种与其它具有同一阶层(order)的不同种类。2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族群”的定义在社会人类学界是用得最普遍的:“某种群体由于体质5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的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的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称为族群。”23弗里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rth)提出“族群边界”理论,他认为,“一种归类方式是一个族群归属,即是由于个人的背景和渊源所决定的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为了互动

33、,成员们用族群认同去给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分类,他们在此组织意识上构成了族群”24国内许多学者也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族群”作了如下定义:覃光广主编的文化学辞典对“族群”作了这样的诠释:“族群”是“一种社会群体。它根据一组特殊的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丛或民族特质,而在一个较大的社会体系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在宗教、语言、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整体方面的特征,以及在民族和地理的共同渊源上,使它有别于其他的社会群体。”25孙九霞则认为,在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由于客观上具有共同的渊源和文化,因此主观上自我认同并被其他群体所区别的一群人即为族群。26纳日碧力戈认为“族群”在本质上是家族结构的象征性扩展,它继承了家

34、族体系的精神部分,以默认或隐喻的方式在族群乃至国民国家的层面上演练原本属于家族范围的象征仪式,并且通过建造各种丰富有象征意义的设施加以巩固。27徐杰舜对族群概念作了简明的界定,他认为所谓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28对有关“族群”的定义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我只参看曹卉和罗柳宁关于族群研究的综述,列出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29上述对“族群”的界定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共性,包含着两个基本的信息,即边界与认同,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这两个要素是建构一个族群最为基本和重要的。这里的边界指文化特质与共同的渊源,它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存在,这也是人们之所以进行

35、认同的依据和基础,是区分“我族”和“他族”的天然界限。认同则是一种主观认知,它包括自我认同和对他人的认异。族内之人依靠业已存在的族群边界,认为哪些人属于同一族群,是“自己人”;相反,那些人不属于同一族群,是“外人”。有了边界和认同,人们的共同体族群才得以存在。 国内的“民族”定义与斯大林所说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0大体一致,只是根据我国的情况,多了些细微的调整。“族群”概念的引入对中国原有的“民族”概念造成了冲击,很多学者都撰文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讨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承认“族群”不等于“民族”。

36、中国的民族划分是政府划分的,有稳定的政治地位,不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族群则主要是强调“自识”,即当事人如何看待自己,不一定强调政府承认,极具变化和多样性。31对“族群”和“民族”两个概念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的揭示中,美国人类学家郝瑞(Stevan Harrell)指出:“族群的概念是在地方性的语境中得以界定的,它依据的是地方社区里平民百姓所接触的、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拥有不同历史、文化的群体时的感觉。”32 他借用 James Townsend 的话认为,“中国因受俄国影响,“民族”概念并非来自地方群体流动性的日常生活现实,6而是被框定在国家民族主义的语境中的。”33利奇在其经典著作缅甸高地的政治体

37、制中所指出的,那些共享相似的文化、相似的起源、相似的语言的人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个政治或经济实体,他们也未必认为自己是一个统一的群体;而在政治和经济上集结在一起的群体却未必享有共同的文化与语言。“族群”是在地方性语境中被界定的、强调群体成员的主体性和主观认同的概念。与族群相反,“民族”则是被框定在国家的民族主义语境里的概念,强调的是人口和文化这样的客观事实。正是这种主观与客观、主位与客位的不同立场和思维模式,使得族群与民族两个词在意义上无法对接。34 总之,本文认为族群与民族的区别是:族群强调的是文化性,民族强调的是政治性;一个族群的成员可能属于同一个民族,也可能不属于同一个民族;而民族的

38、文化定义可以称为族群,一个民族还可以包括若干不同的族群。上述界定在学术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本文亦赞同此论。在文章的具体表述中,我将可能频繁交替使用族群与民族两个概念。关于“民族”与“族群”的翻译问题,鉴于“民族”一词已为中国民众所熟悉,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确切表达该词的外延与内涵,本文认可郝瑞把中国的“民族”在对外翻译时音译为“minzu”,表示我国的56个民族,“族群”翻译为“ethnic group”,表示“minzu”下的次级群体或文化群体,“中华民族”翻译为“nation”,仍在国家的层面上使用的说法。35这样,也许可以解决“民族”一词在实际使用中造成的种种混乱。 2、族群认同的界定

39、与构成要素 自20世纪 60、70 年代以来,随着族群矛盾与宗教冲突的频繁发生,族群认同也受到了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族群认同的界定仍存在较大差异。王希恩提出“族群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36从他们的界定来看,族群认同概念与态度、价值观等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个体对人、事、物的看法,更涉及到个体对内群体与外群体的类属关系的看法。本文认为族群认同即是对我群和他群的认知,不仅包括个体对我族 (内群体)的态度与信念,而且包括对他族(外群体)的态度与信念,族群认同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态过程。 我国人类学家周大鸣认为:“族群认同是以

40、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的基础,因此,族群认同的要素应包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语言、宗教、习俗文化等特征。”37 任何族群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因此这些文化要素基本上等同于族群构成中的客观因素。共同的历史和遭遇是族群认同的基础要素。由于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来源和生长背景,使得族群认同具有一致性。人们一出生就决定的身份和体质特征是族群最基本的认同要素。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将会模塑他的族群认同意识。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也是族群认同的要素。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表征族群性的符号。宗教也是族群认同中作为区分依据的

41、重要因素。在族群内部,共同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聚合力;在族群之间,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强化我群(selfgroup)和他群(othersgroup)的区分力量。7如果不同的族群有着同一宗教,这种共同的信仰可能会成为促使族群相互认同的潜在动力。周大鸣的观点虽不能完全与中国族群认同的实际相吻合,但却与中国族群认同的实际情况最为接近。本文根据毛南族族群认同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围绕周大鸣提出的认同要素进行分析。 3、研究方法 人类学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理论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方法论,各个方法都有长短。我在这里向人类学采借的主要是一种文化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研究视角。人类学研究的起点和资料来源主

42、要是构成人类的某个族群的体制特征和某个地区的文化形貌,提倡从个别出发。由此,人类学家必须选择一个调查点,进行深入的田野观察与记录,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知识。马林诺夫斯基和博厄斯等人类学家更强调实地调查的实证精神。我利用寒假、暑假的时间深入毛南族聚居地区进行“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通过融入观察对象的方式,亲身感受和体验,在与访谈对象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他们内心的想法,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弥补了书面材料的不足。这是一种主位的研究方法,表达的是一种地方性话语,也是我在田野调查中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即充分关注地方族群自己的声音。注重实地调查与民间记载相结合,以求对研究对象有更深入的把握

43、。 同时,我们也看到,族际社会的族群或民族尽管处于共时的空间框架中,但由于文化积淀和文化力量的差异,导致各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的非对称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各族群以一个历史的维度的观察,以期达到更佳的观察效果。我试图把地方性的互动与小地方与大社会的互动过程视作一条重要的线索,纵观历史的流程,作“历时性”的观察。乔治E马尔库斯与米开尔MJ费彻尔就提倡 “历史民族志”(historical ethnography)式的民族志写作,他们认为,在作民族志时需要在传统民族志写作惯例的范围内,探讨历史意识及场景语境问题,同时他们又认为“需要保留民族志写作的相对共时框架,因为田野工作本身在本质上是共时的,它所

44、针对的是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时间点。”38也就是要求在进行民族志写作的时候,要兼顾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观察视域。本文志不在于建立一种权威式解释的典范,只是提供一种建议性的理解途径或策略。 8二、 研究背景 (一)环江县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毛南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聚居于桂西北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同宜山(今宜州;下同),河池接壤,西隔打狗河与南丹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其县志在思恩镇,总面积4572.31平方公里,是云贵高原南延部分,地势较高,其东部、东北部是雄伟的九万大山脉,为县境最高地区,主要

45、为土山。西北部为金坳山脉,均属中山地带。总地势北高南低,四周山岭绵延。主要河流有大环江、小环江、打狗河。 县境位于北回归线之北沿,属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南部边缘地带属南亚热带北缘。中南部及大小环江河谷地带属中亚热带谷地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作物可一年三熟。北部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雨热同季,可一年两熟。由于地形复杂及地理原因,全县灾难性天气较频繁,旱、涝、风、雹灾及霜冻等,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环江建置历史悠久,自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环州,设思恩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置县以来,县行政辖区变化较大,南北几次被分治。唐天宝年间拆环州

46、北部设抚水州,宋改安化州,元代废安化州,其所辖之地域隶入思恩县。元代以后,思恩县行政区划基本不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析思恩县东北部设置安化厅,1912年改为安化县,1913年改称宜北县。解放后,1951年8月,思恩、宜北两县合并,置环江县。1986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24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行政区划不变。 调查地之一下南乡位于环江县西南部,东交水源镇、洛阳镇,北接川山镇、木论乡南连上南乡,西邻南丹县、金城江区。乡政府在下南街(俗称毛南六圩),距县城70公里。下南乡辖10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境内为

47、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两土”之称,水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生产低于全县水平,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县内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为了深入了解毛南族的内部族群认同状况,我选取了下南街附近的上纳屯和位于毛南族聚居区中心地带的南昌屯作为具体的调查地点。 调查地之二是县政府所在地县城。县城是当地各族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这些地方的原住民是壮族、毛南族及其先民。随着中原汉族商贩、手工艺人和军人的迁入,逐渐形成当地各族互通有无的经济贸易中心。汉族在与少数民族的互动中,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观念占据了优势地位,汉文化的介入成为各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

48、迁的主要动力。住9在这些集市上的汉族以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族际通婚等方式对周围各族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环江县的人口与族群 至2003年,县统计局内部资料显示,全县人口36万余人,其中汉族2.8万余人,占7.87%,少数民族33.7万余人,占92.13%。毛南族、壮族在全县人口中占的比例分别为16.05%和71.00%毛南族与壮族是该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最早开拓这块土地的土著民族,两族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其他各族大都是明清从自治区内外迁徙而来,共同杂居。而今,毛南族与壮、汉、苗、瑶、仫佬、水等12 个民族杂居,组成了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下南乡是毛南族聚居的地方,除毛南族人居住外,壮族、汉族、

49、苗族、瑶族也有少量人口居住。下南乡的人口状况,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和2001年县统计局内部资料显示如下: 年度 毛南族 壮族 汉族 瑶族 苗族 侗族 合计 1999 19 388 441 49 14 1 1 19 894 2000 19 180 455 50 14 1 1 19 701 2001 19 156 467 56 14 2 2 19 697 从表上可以 看出毛南族是下南乡的主要民族。1999年,毛南族人口占下南乡人口的比重为97.46%,2000年为97.36,2001年为97.26%。其他民族人口只占很少的比重。 毛南族是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毛南族的人口长期都只是徘徊在1.5万人左右。解放后,人口才逐年增长。1953年全国首次人口普查时,毛南族人口为18 149人,1978年增至31 800人,1982年为38 135人,1985年为64 00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