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第157期 doi:103969jissn10052798201209032 矿井几何定向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杨敏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矿井定向对于生产矿井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方法概括来说,可分为几何定向和物理定 向两大类。几何定向是从几何原理出发,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面与地下建立统一的坐 标系统,以适应井下生产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联系测量;一井定向;两井定向 中图分类号:TD175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98(2012)09007503 在地下采矿工程中,应通过平峒、斜井及竖井, 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
2、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 地面与地下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这项工作称为联 系测量。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地下的测量称 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将地面高程系统传递到 地下的测量称高程联系测量,简称导人高程。矿井 定向的任务是确定井下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和 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和】,L 。 矿井定向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 几何原理出发的几何定向;另一类是以物理特性为 基础的物理定向。本篇论文仅对几何定向的方法, 进行研究和探讨。 几何定向分为:通过平峒或斜井的几何定向; 通过一个立井的几何定向(一井定向);通过两 个立井的几何定向(两井定向)。 通过平峒或斜井的几何定向,只需通过平峒或
3、 斜井敷设导线,对地面和井下进行连测即可。所以 下面主要介绍一井定向和两井定向的方法。 l 一井定向 进行一井定向时,在竖井井筒中悬挂2根钢丝 垂球线,在地面上,利用地面控制点测定两垂球线的 平面坐标及其连线方位角,在井下通过测量角边,把 垂球线与井下起始控制点连接起来,通过计算确定, 井下起始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起算边的方位角。一 井定向测量可分为投点和连接测量两项工作。连接 测量有连接三角形法、四边形法和瞄直法等,其中最 常用的为连接三角形法,下面主要介绍连接三角形 法。 11 投点 采用连接三角形进行一井定向时,要在井筒内 挂2根垂球线。投点时,一般都采用单重投点法。 单重投点可分为两类:
4、单重稳定投点和单重摆动投 点。前一种方法是将垂球放在水桶内,使其基本上 处于静止状态;在定向水平上测角量边时,均与静止 的垂球线进行连接。后一种方法则恰恰想反,而是 让垂球自由摆动,用专门的设备观测垂球线的摆动, 而求出它的静止位置并加以固定;在定向水平上连 接时,则按固定的垂球线位置进行。当垂球线摆幅 很小时,采用单重稳定投点,否则,必须采用单重摆 动投 。 由地面向定向水平上投点时,由于井筒内气流 和滴水等影响,致使垂球线在地面上的位置投到定 向水平后会发生偏离,一般称这种线量偏差为投点 误差。因此,在投点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这种误差。 减少投点误差的主要措施为:尽量增加两垂球线 问的距离,
5、并选择合理的垂球线位置。尽量减少 马头门处,气流对垂球线的影响。定向时最好停止 风机转动或增设风门,以减少风速。采用小直径 和高强度的钢丝,适当加大垂球重量,并将垂球浸入 稳定液中。减少滴水对垂球线及垂球的影响,在 淋水大的井筒,必须采取挡水措施,并在大水桶上加 挡水盖 。 12连接 连接三角形法的示意如图1所示。由于不能在 垂球线 、B点安设仪器,因此选定井上下的连接点 C与C ,从而在井上下形成了以AB为公用边的三 角形ABC和ABC ,一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连接 三角形。从井上下连接三角形的平面投影(图2)可 以看出,当已知D点的坐标及DE边的方位角和地 面三角形各内角及边长时,便可按导
6、线测量计算法, 算出A、 在地面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 收稿日期:2012-0514 作者简介:杨敏(1982一),女,山西襄垣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测绘技术工作。 75 杨敏:矿井几何定向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第21卷第9期 位角。同样,已知A、B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和 井下三角形各要素时,再测定连接角 ,就能计算出 井下导线起始边D E 的方位角及D 点的坐标。 在选择井上下连接点c和C 时,应满足下列要 求:点c与D及点C 与 应彼此通视,且CD和 C D 的长度应尽量大于20 m。当CD边小于20 m 时,在C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其仪器必须对中3次, 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
7、换120。;点 C和C 应尽可能设在AB延长线上,使三角形的锐 角Y应小于2。,这样便构成最有利的延伸三角形; 点C和c 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球线,使ac及 b e之值应尽量小一些。 图1一井定向不意 13外业 首先在连接点C上,用测回法测量角度7和 。 当CD边小于20 m时,在C点的水平角观测,仪器 应对中3次,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 换120。然后丈量连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a )、b (b )、c(c )。量边应用检验过的钢尺,并施加比长 时的拉力,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在垂线稳定的情况 下,应用钢尺的不同起点丈量6次。读数估读到 05 mm。同一边各次观测值的互差不得大于2
8、mm, 取平均值作为丈量的结果。在垂球摆动的情况下, 应将钢尺沿所量三角形的各边方向固定,然后用摆 动观测的方法(至少连续读取6个读数),确定钢丝 在钢尺上的稳定位置,以求得边长。每次须用上述 方法丈量2次,互差不得大于3 mm,取其平均值作 为丈量结果。井上下量得两垂球线间距离的互差, 一般不应超过2 mm。 E 图2井上下连接导线示意 14 内 业 内业计算分为两部分:解算连接三角形各未知 76 要素及其检核;按一般导线方法,计算各边的方位角 与各点坐标。 141三角形的解算 对于延伸三角形,垂球处的角度 、 按正弦公 式计算: a s1“ c “Y si = O sin 当Ot178。时
9、,可用下列简化公式计 算: ”=a y”( : ” :180。一( ) 在计算井下连接三角形时,应用井下定向水平 丈量的和计算的两垂球线间距离平差值进行计算。 142测量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1) 连接三角形三内角和 + +Y应等于 180。一般均能闭合,若有微小的残差时,则可将其 平均分配于 及 中。 2) 两垂球线间距离的检查。设C丈为两垂线 间距离的实际丈量值,c计为其计算值,则: d=C丈一C计 式中:c计可按余弦公式计算: c =a2+b 一2abc0s 当井上连接三角形中d2 mm,井下连接三角 形中d4 IIIlTI且符合煤矿测量规范要求时,可在 丈量的边长a、b、c中分别加入下列
10、改正数: d d d Pa 一了 6 +了 一 以消除其差值。 3) 计算各点的坐标。按一般导线方法计算 出井下起算边D E 的方位角及坐标。 2两井定向 当矿区有2个立井,且两井之间在定向水平上, 有巷道相通并能进行测量时,就要采用两井定向。 如图3所示,两井定向的步骤如下: 21两井定向的外业 211投点 在两个立井中各悬挂1根垂球线A和B,投点 设备和方法与一井定向时相同,一般采用单重稳定 投点。 212地面连接测量 从近井点K分别向两垂球线A、B测设连接导 线K一一IA及 一一 ,以确定A、B的坐标 和AB的坐标方位角。连接导线敷设时,应使其具 杨敏:矿井几何定向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第2
11、1卷第9期 有最短的长度并尽可能沿两垂球线连线的方向延 伸,因为此时量边误差对连线的方向不产生影响。 导线可采用一级或二级导线。 图3两井定向不恿 213井下连接测量 在井下定向水平,测设导线A一1234一 日,导线可采用7”或15”基本控制导线。 22两井定向的内业计算 221 根据地面连接测量的结果,计算两垂球连线 的方位角及长度 按一般计算方法,算出两垂球线的坐标,根据算 出的坐标,计算AB的方位角及长度: R一 A (3gAB 。: : : SlnOAB COSOLAB 222根据假定坐标系统计算井下连接导线 假设 为坐标原点,如图3所示,A1边为 轴 方向,即 j, :0, =OOO
12、0”。 cta喏 c : :X_B:、 B 一 , 一 , 一B, , , slnotAB COSOAB 223测量和计算的检验 用比较井上与井下算得的两垂线问距离C与C 进行检查。由于两垂球的向地心性,差值Ac为: At=c-(c +等c) 式中: 为井筒深度,R为地球的曲率半径。 Ac应不超过井上、下连接测量中误差的两倍。 Ac2毒m +m COS2 式中:m 为井上、下连接导线的测角中误差;R j 为井上、下连接导线各点(不包括近井点到结点)到 AB连线的垂直距离;m 为井上、下连接导线各边 (不包括近井点到结点)的量边误差; 为井上、下 各导线边与AB连线的夹角。 224按地面坐标系统
13、计算井下导线各边的方位 角及各点的坐标 OtA1:OtAB B= 其他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Ot。= +OL: 式中:Ol:为该边在假定坐标系统中的假定方位 角。 根据计算出的起算数据与井下导线的测量数 据,重新计算井下连接导线点的坐标。将地面与井 下求得的B点坐标相比较,如果其相对闭合差,符 合井下所采用连接导线的精度时,可将坐标增量闭 合差,按井下连接导线边长成比例反号加以分配,因 地面连接导线精度较高,可不加改正。 225 两井定向应独立进行两次,其互差不得超过 1 取两次独立定向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两井 定向井下连接导线的最终值。 3结语 矿井定向对于生产矿井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工作。其必要性在于:保证地下采矿工程按照 设计图纸正确施工,确保巷道的贯通。确保地下 采矿工程与地面建筑物、铁路和河湖等之问的相对 位置关系。保证采矿工程安全生产,同时及早采取 预防措施,使地面建筑物和铁路等免遭重大破坏。 因此各生产矿井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定向方法进行测量,并及时更新测量成果,以适应 矿井生产和地面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国良,朱家钰矿山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2001 2 高井祥,肖本林,付培义,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路方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