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20日-317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20日-3175)1: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激发学生的情感B、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C、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D、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单项选择题A、政治观点B、思想品质C、世界观D、品德 3: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加里宁的成功教育经验。()判断题对错 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单项选择题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
2、5:课程设计的第二个层次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文件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 6: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多项选择题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7:我国的教育法规必须经全国人大通过才有效。()判断题对错 8:课程计划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判断题对错 9:通过常能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多项选择题A、 自爱能力B、 自理能力C、 自治能力D、 自护能力E、 自学能力 10: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单项选择题A
3、、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 11: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多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能力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1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13: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多项选择题A、课前准备B、上课C、练习D、评定E、作业 14: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传授者B、平等中的首席C、教学的组织者D、行为的示范者 15:义务教
4、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判断题对错 16: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单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 17:小学教师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研究。()判断题对错 18: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单项选择题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19: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 2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
5、。单项选择题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21:德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的社会功能B、个体发展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政治功能 22: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判断题对错 23:学生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的能力是()。单项选择题A、信息获取能力B、信息分析能力C、信息加工能力D、信息利用能力 24:根据材料回答TSE题: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1)演讲型的课,这
6、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间的问题,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这类课占调查的25%。(2)演讲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多项选择题A、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B、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述学习的机会少C、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参与机会少D、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25: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
7、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B、理性价值观C、个人本位D、感性价值观 2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多项选择题A、“博学之”B、“审问之”C、“慎思之”D、“明辨之”E、“笃行之” 27: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判断题对错 28: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判断题对错 2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单项选择题A、内容B、课程C、方法D、途径 30: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 诊断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 查看答案 1:答案
8、A 解析 2:答案D 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又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德育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3:答案错误 解析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 4:答案A 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C,D,E 解析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选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 7:答案错误 解析 我国
9、的教育法规并不是必须经全国人大通过才有效。 8:答案错误 解析 上述定义是课程标准是定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上位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9:答案B,C,D,E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11:答案A,B,C,D,E 解析 基本的教育能力素养有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12:答案
10、B 解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3:答案A,B,C,D,E 解析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6:答案D 解析 略。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19: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0:答案D 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A,B,C,D 解析 25:答案A,C 解析 26:答案A,B,C,D,E 解析 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2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8:答案错误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30:答案D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