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一) 云南大白菜脱落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378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一) 云南大白菜脱落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一) 云南大白菜脱落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一) 云南大白菜“脱落瞒瞒原菌鉴定与 防治方法 宋加伟石延霞 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2015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 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云南地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 当地大白菜菜帮脱落严重,菜农称之为“脱落病”。 该病在云南各地普遍发生,随着大白菜种植面积 不断扩大和复种指数提高,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增 多,大白菜脱落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 田间症状表现为叶片脱落、茎基部出现腐烂,严重 时可减产6080。 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大白菜“脱落病”发病 症状识别、病原菌鉴定和发病规律探索,为该病的 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大白

2、菜“脱落病”病原菌 经过鉴定,引起大白菜“脱落病”的病原菌 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无性型真菌 丝孢纲(Hyphomycetes)无孢目(Agonomycetales)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o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 落初期灰白色,渐变为浅黄褐色至褐色,平整。病 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26 下培养3 d (天)后,菌落直径可达80 mm,8 d(天)即可产 生菌核。菌核不规则形,较紧密,表面粗糙,初为 白色,后变为浅褐色至黑褐色,大小(0459) 宋加伟,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植物病理学,Email:447815332 qq-com 通讯作

3、者:李宝聚,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害综合防治研究, Email:lib a0iucaascn;石延霞,副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害 综合防治研究,Email:shiyanxiacaascn 收稿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 IVFCAAS),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blvt一12), 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综合性重点实验室项目 mm(0438)mm。菌丝棉絮状(彩色图版 1),粗6080 m,边缘规则,分枝处缢缩, 离分枝不远处形成一隔膜(彩色图版2),部分菌 丝膨大呈酒坛状(彩色图版3),互相纠结形成 菌

4、核。 2大白菜“脱落病”田间发病症状 我国云南春季降雨量大,温度适宜,露地蔬菜 极易暴发病害,且较难控制。云南春季大白菜感染 立枯丝核菌后,外层叶片脱落,区别于其他地区的 大白菜茎基腐病发病症状。 云南大白菜“脱落病”根茎部多出现环形褐变 (彩色图版4),不同程度腐烂,从叶柄开始向上 侵染;大白菜茎基部缢缩,出现浅褐色腐烂,叶片 容易脱落,最外层叶片先脱落,并由外向内扩展(彩 色图版5)。随后,叶片萎蔫、褪绿、黄化。湿度大时, 近基部叶片内部组织呈水渍状腐烂,浅褐色,无臭 味,并向上扩展(彩色图版6 o最后叶片病部变 薄,似烫伤(彩色图版7),严重时,整株褐色腐烂, 直至干腐(彩色图版8)。

5、近期本课题组在河北、甘肃等地采样发现,大 白菜茎基腐病发病初期,叶柄初生浅褐色病斑(彩 色图版9),病斑逐渐扩大,呈褐色至深褐色,表 面凹陷,内部组织腐烂软化(彩色图版10),有时 病斑表面呈现隐约的轮纹(彩色图版1 1),后期叶 片干腐(彩色图版12)。 3大白菜“脱落病”发生规律 31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菌丝或菌核在土壤或 病残体内越冬和存活,越冬菌核是主要侵染源。菌 丝体或菌核可粘附在种子表面,也是病菌传播的重 一79 要初侵染来源。另外,该菌也可侵入种子内部,在 种子萌发后再对植株进行侵染。 32传播途径土壤中的菌丝或菌核可借灌溉水 传播。病部长出的致病力较强的气生菌丝,可借 雨水、灌溉

6、水、农具及带菌肥料再次传播,扩大为 害。此外,不当的农事操作,如菜农在积累大量病 原菌的田块进行农事操作后,没有对鞋或农具进行 消毒,直接到无病原菌或病原菌少的田块进行农事 操作,从而把病原菌带到相对健康的田块,也能导 致病害的传播。 33影响发病的环境因素 331温度大白菜“脱落病”发病温度范围广, 适宜发病温度为1342,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4 。翌年春季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 主,后期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 展侵染。菌丝生长温度为1038 ,适宜温度为 2228,36 以上菌丝生长明显减慢。菌核在 温度l7以上开始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30 , 土壤温度在20以上时菌

7、丝开始侵染。 332湿度菌核萌发需要98以上的高湿条件, 病菌侵人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饱和湿度或自由水。 当土壤湿度维持在最大持水量的2060时,菌 丝的腐生能力最强。 此外,寄主抗性弱;土壤黏重、潮湿,透 气性差;连作、重茬地、缺钾肥等均有利于病害 发生。 4大白菜“脱落病”防治措施 大白菜“脱落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目前 抗“脱落病”的大白菜品种较少,故生产上应采用 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该病害的 发生。 41 种子处理播前采用温汤浸种,种子先用常 温水浸泡15 min(分),再转入50 热水中浸泡 2030 rain(分),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质量 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

8、粉剂拌种,以杀死或抑 制种子表面以及潜伏于种皮内部的病菌。 42农业防治措施 421 清洁田园 菌源的多少与发病程度密切相 关,在生产中要有效清洁田块,减少菌源。及时拔 除病苗,清理病叶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 一8O一 草,减少寄主菌源。 42-2土壤消毒选择夏天天气最热、光照最强的 一段时间,将上茬蔬菜植株残留清除干净。深翻土 壤,灌透水后全覆膜,封闭10 d(天)左右,可有 效降低田问病原菌基数。 423无病土育苗播种时选择无病土进行育苗, 可用15嗯霉灵水剂1518 gm之拌土后,撒 施于苗床表面,混匀后再播种,可降低病害的发生 程度。 42-4栽培管理选择沙壤土种植大白菜;栽培方

9、 式以起垄覆膜栽培为主;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 光,培育壮苗;合理轮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 3 a(年)或3 a(年)以上轮作,以减少病原菌积 累;适时中耕松土,通气、保肥;适当深耕;适量 浇水,雨后及时开深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变 单纯使用尿素和磷酸二铵作底肥的传统施肥习惯, 增加碳酸氢铵的施用量。 43 药剂防治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大白菜“脱 落病”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是云南地区雨水频繁, 要及时进行预防,并且在发现感病植株后尽早 治疗。 431生物药剂防治 目前,应用于立枯丝核菌的 生物防治产品很多。已报道的生防真菌有哈茨木霉 (TrichodeFma harzianum)、康宁木霉(T

10、richodeFma koningii)、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具 钩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等;生防细菌有芽 孢杆菌(Bacillus spp)、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放线菌 (Actinomyces)等。生产中可用3亿CFUg 的 哈茨木霉( harzianum)可湿性粉剂灌根,每667 m 用2740 kg,每l015 d(天)灌1次,连续 23次。 432化学药剂防治在进行农业防治的同时应结 合化学防治,做好早期防护措施,及时施药。可用 30嗯霉灵水剂1 5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 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进行全株喷淋和灌根。每隔7 d(天)叶面喷雾 防治1次,大白菜整个生长季每种药剂至多连续施 用23次,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 产生,防治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