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6日-386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6日-3861)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单项选择题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2: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多项选择题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3: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4:参观法是把学生带到自然
2、和社会现实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5: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6: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判断题对错 7: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单项选择题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8: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判断题对错 9: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
3、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属手()。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准备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10: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 1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3: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目标。()判断题对错 14: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功能
4、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 15: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 16: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原则。多项选择题A、巩固性B、直观性C、启发性D、理论联系实际E、因材施教 17: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实习法C、讨论法D、讲授法 18:学记中要求:“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多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
5、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0: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单项选择题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2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单项选择题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22:学校要以教学为主,以教学唯一。()判断题对错 2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传授知识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C、培养学生品德D、关注个性发展 2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6、。单项选择题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25: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26: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复式教学 27: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环境D、教学目标 28: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单项选择题A、后记部分B、原则部分C、说明部分D、
7、序言部分 29:诊断性评价只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判断题对错 3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多项选择题A、 原有知识经验B、 原有认知结构C、 相似性D、 共同性E、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 2:答案B,C,D 解析 “三艺”是指文法、修辞和辩证法。 3:答案B 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 5:答案A 解析 孔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属于学的功夫,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这一分析基本上符
8、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 6:答案正确 解析 7:答案A 解析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8:答案正确 解析 9:答案D 解析 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开始时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的,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内容。 14:答案B 解析 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
9、止转化为活动状态。 15:答案A 解析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这是我国较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资料来源教学方法导论)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去判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可见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承担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 21: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2:答案错误 解析 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错误 解析 30:答案B,C,E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