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徽学研究.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3496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徽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徽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徽学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徽学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徽学研究晚清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管窥新旧碎锦杂录抄本两种整理札记王振忠 1 陶明选 2(1、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2、复旦大学 历史系 ,上海 200433)摘 要 :在徽州民间的日用类书中 ,人们根据需要 ,将随时所见的应酬文字抄录下来 ,汇录成册 ,这些杂抄往往就被称作“碎锦”或“杂锦”。本文以新旧碎锦杂录抄本两种为中心 ,通过整理、分析 ,对抄本所见晚清徽州民间的社会生活作了初步的勾勒。关键词 :碎 (杂 )锦 ;新旧碎锦杂录 ;徽州 ;社会生活中图分类号 :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 605X(2006) 05 - 0098 - 06

2、Study on the folk life of Huizhou in late QingWANG Zhen - zhong1 TAO Ming - xuan2(1. Institute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 2. History Department ,Fudan U2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wo kinds of manuscripts of Xin

3、jiu Suijin Zalu.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manuscripts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folk life of Huizhou in late Qing.Key words :Suijin ; Xinjiu Suijin Zalu ; Huizhou ;folk life一、两种新旧碎锦杂录之异同笔者之一收藏有新旧碎锦杂录抄本两种 ,各 1卷。其一内中题作“光绪拾四年岁次戊子仲夏月朔后三日 / 方达本校订” ,亦即晚清光绪十四年 (1888)的方达本校订本 (以下简称“方校本” ) ,全书约 1. 2 万字上下

4、 ;其二题作“大清光绪拾六年岁次己丑仲春月葛韵清校订” ,亦即光绪十六年 (1890) 的葛韵清校订本 (以下简称“葛校本” ) ,字数略多于前者。虽然两种抄本的校订时间相隔仅两年 ,但在内容上却颇多出入 :方校本 葛校本毕采孚南闱下第诗 (念壹首 ) 毕采孚南闱下第七言诗念一首胡慧岩劝慰采孚七言诗 (十首并信一则 ) 胡慧岩劝慰采孚七言诗十首 (并信一则 )毕采孚和原韵七言诗 (十首并信一则 ) 毕采孚和原韵七言诗十首 (并信一则 )杨大元七言诗六首 杨大元七言诗汪树滋七言诗 汪树滋七言诗胡荣和七言诗 胡荣和七言诗宣城县庠生为赌所迷其妻作绝命诗 (十首 ) 宣城县庠生为赌所述 迷 其妻作绝命

5、诗十首汪树滋赠胡慧岩诗 (三首 ) 汪树滋赠胡慧岩诗三首阄书 (四封 ) 挽诗、联、匾继书 (三篇 ) 各种联匾开店合同 巧对租批 设祭式、点主式关书 (三则 ) 坑口开光祭文 (贰篇 )清明簿序 孝子祭文 (四篇 )祖宗谱序助契序议据造屋合同会书89 按 :光绪十六年应为庚寅年。另 ,该书末有民国元年 (1912)四月的内容 ,与前面部分的字迹不同。综上所见 ,方校本与葛校本的相同部分主要为前一部分的 74 首诗歌和两封书信 ,两种抄本中的这些诗文在字词上偶有出入 ,但在内容上则并无二致。而两种抄本的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后一部分 :方校本的后面部分内容接近全部内容的 2/ 3 ,主要涉及阄书四

6、封、继书三篇、开店合同、议据、租批、关书三则、清明簿序、祖宗谱序、助契序、造屋合同和会书等。葛校本后面部分内容超过全书的 3/ 4 ,内容主要有挽诗、联匾、巧对、设祭式、点主式、坑口开光祭文二篇和孝子祭文四篇等。另外 ,未见于目录的“光绪十四年菩萨开光 ,胡慧翁作诗五首” (实则十三首 ) ,书末另有民国元年 (1912)的一篇祭文和挽联。新旧碎锦杂录的内容 ,主要反映歙县南乡薛坑口一带的社会生活。薛坑口 ,地处徽人进出徽州的交通要冲 ,不少徽商编纂的路程图引中均有记载。如徽州文书抄件徽州下水路程歌就有 :南源口 十里 瀹潭 五里 薛坑口 五里漳潭 五里 绵潭 篷寨 五里 九里潭 五里 深渡

7、十里并有杭州上水路程歌为证 :篷寨绵潭载酒游 ,漳潭藏壁 璧 ?玉者多。薛坑口市虽人静 ,长夜犹闻扣角歌。晚清文书抄本契文摘要 中有薛镇修路缘谱 ,内曰 :“歙邑水南乡薛坑口镇 ,为地方要道 ,上至休邑、屯溪 ,下至深渡、街口 ,往来行旅所必经。”歙县南乡分为水南和旱南 ,水南和旱南之分 ,大致以距离新安江的远近为标准 ,靠近新安江的地方称水南 ,远离新安江的地方则称旱南。薛坑口地处新安江畔 ,故称水南。新旧碎锦杂录中的胡慧岩系在薛坑口开同茂店的“刻书绅” ,他自称“昔年我也附群儒 ,因为家贫废半途” ,显然是个弃儒从商之人。二、新旧碎锦杂录反映的晚清徽州社会生活1、明清时代的徽州歙县 ,四乡

8、风气不同 ,其中 ,以西乡最为富庶 ,“人才贵富 ,四居其三” ,现存的方志(包括乡镇志 ) 所述 ,以对西乡的描摹最为详尽。相比之下 , 对于南乡的情况 , 除了少数文集 (如复初集 ) 、谱牒资料外 ,可资引证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 ,反映歙县南乡的新旧碎锦杂录抄本两种便显得相当珍贵。徽州向以好儒、重科举闻名。两种抄本的相同部分 ,尤其是毕采孚南闱下第诗、胡慧岩劝慰采孚七言诗和毕采孚和原韵七言诗等 ,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挫落孙山意不平”的毕采孚 ,自感“战败文坛甚可羞”、“有何面貌立身前” ,于是 ,“聊写迂词解自嘲”。而胡慧岩则赋诗写信劝慰采孚 ,预贺其人来年名标金榜。从中可见 ,徽人

9、虽以经商闻名 ,但他们亦重视科举 ,希望在仕途上出人头地 :“久慕鸿才列大儒 ,缘何弃士就商途 ,昔年端木今犹在 ,虽淡功名笔未芜。” (毕采孚诗 ) 。在徽州 ,十户之村 ,不废诵读。方校本中有三份关书式 ,从中可见延请塾师的程式 :窃思童子无知 ,必藉发蒙之力 ;师承具在 ,当严就正之功。今我敝村有堂一所 ,名曰 ,昔人建以训诲小子者也。栽花木以芬芳 ,联堪遣兴 ;睹鸟鱼之飞跃 ,愈足移情。园内纵无奇葩 ,把玩克助哦吟之意 ;池中得少佳趣 ,叙谈能增悦豫之思。对景物而多姿 ,读书最乐 ;抚幼稚之寡识 ,择传尤勤。兹闻 老夫子 ,学博古今 ,才超庸众。仁成己而智成物 ,诱掖无私 ;内观我而外

10、观人 ,陶 尽善。敢希降心以相就 ,务使用诲之有经。论束修则祗从菲薄 ,幸毋较及锱铢 ;谓供膳则难比丰腴 ,乞宏兹教泽。此日经师重望 ,提命无间于须臾 ;他时后学成名 ,恩德自隆其感谢。伏蒙金诺 ,毋闷玉音 ,曷胜荣幸之至。谨将小子姓名并修金开列于后 : 此份关书篇幅较长 ,而另两份关书式则比较简单。此外 ,葛校本中还收录有各种联匾、巧对、挽联等 ,其中有些可能虽非原创 ,但也反映了当地人择师教子的风气。2、两种抄本的主体部分均形成于光绪年间 ,刚刚过去的太平天国时期之社会动乱 ,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杨大元诗曰 :“闻说山居最大平 ,前朝细数及元明 ,未闻贼发猖狂势 ,何事今朝城野惊。”汪

11、树滋有两首诗也这样写道 :“父因苦疾赴黄泉 ,痛数光阴近四年 ,弟掳未知何日会 ,孤身薄命总由天” ;“数载江南不太平 ,无穷苦处诉难期 ,深山只道刀兵免 ,谁料深山愈受惊。”徽州虽然僻处山陬 ,但席卷各地的咸同兵燹同样也波及于此。除了诗文外 ,在一些契约文书中 ,也都提及太平天国时期的兵燹战乱给徽州带来的破坏。如一份阄书稿中说 :“粤贼叠扰我邑 ,往来数载 ,常带我弟 奔走99晚清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管窥 关于复初集所见歙南地域社会 ,参见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 :新发现的 16 20 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20 92 页。万历歙志疆域。方校本汪树

12、滋于同治元年避乱薛坑口同茂店内 ,作此诗三首 ,以谢慧岩叔之恩 ,其一曰 :“自至尊前一月零 ,深荷雅爱甚殷勤。知遇之恩无以报 ,时时感戴刻书绅。”抄本 1 册 ,王振忠收藏。东西 ,饥寒冻馁 ,可谓朝不保暮 ,艰难困苦 ,不堪胜言矣。” 另一份阄书稿也说 :“迩时家业空虚 ,产土微寥 ,可怜 ,朝夕从事 ,庶免庚癸相呼 ;作息自甘 ,颇无饔飧不继。且贼扰我邑 ,来往数年 ,奔走东西 ,饥寒冻馁 ,所谓流离失所 ,艰难困苦之状 ,不堪胜言矣。”祖宗谱序亦指出 :“盖闻木有本而水之有源 ,人情大伦也 ;家有谱而国之有史 ,此亦系重矣。缘因 公所生一子 ,名 ,娶妻 氏 ,遇兵乱之年 ,遭此不测

13、,举家不幸病亡 ,乃时景况 ,朝不保暮 ,可谓流离失所 ,困苦之状 ,不堪言矣。”这些 ,都反映了咸同兵燹造成的流离失所。此外 ,造屋合同式更具体指出房屋被大量破坏的惨状 :“立合同墨据人 仝 等 ,情因祖遗分受 字 号 ,土名 ,先父自造三间楼屋一堂 ,于道光 年业经分授予等 人执管。不料咸丰 年 ,贼匪突来 ,其屋被遭焚毁 ,且贼叠扰我邑 ,往来数年 ,予等奔走东西 ,饥寒冻馁 ,所谓流离失所 ,艰难困苦之状 ,不堪名言矣。自贼退以后 ,升平数载 ,予等 人复归故里 ,无处栖身。”议据合同式则指出徽州契据的大量佚失 :“立墨据人 、 公支下裔孙 、 ,情因祖置 字 千 十号 ,计山税 分

14、厘 ,土名 处之业 ,乃时税亩非但立有祖字税谱 ,抑且该业四至 ,亦有券契载明 ,子孙什袭而藏歹兵葬 ,永无异说。不意咸丰末年 ,粤匪窜乱斯境 ,举家飘荡流离 ,而该业契据税谱等凭 ,亦尽遭废乌有。”在上述各类文书中 ,“艰难困苦 ,不堪胜言”这样的文句反复出现 ,所有这些 ,都反映了不久前的那场劫难给徽州人留下的深刻印象。3、方校本中有造屋合同、关书式、阄书、继书式、合伙开店合同式、议据合同式、租屋式、议单式、会书式、清明簿序和祖宗谱序等大量文书 ,尤其是其中有关商业方面的契约合同 ,如租屋式 :立租批人 、 ,今租到 名下 ,土名 ,店面楼屋前后两进 ,连水 木阁 一全堂 ,并 土旁 上三

15、间楼屋一堂 ,又靠山屋一堂 ,门窗户扇 ,四围墙壁 ,出入道路 ,一应在内 ,凭中租来开张生理 ,听凭取用。言定每年交纳租金钱 千文正 ,另立租折 ,四季支取 ,不得短少 ,如有短少 ,听凭另租他人 ,如租不欠 ,不得异议 ,恐口无凭 ,立此租批存照。当付押租钱 千文 ,不租之日 ,一并退还 ,又照。这是在一地经商租借店面需要订立的租批。徽商外出有不少是采用合伙经营的方式 ,故合伙开店的合同极为常见。方校本中就有四份合伙开店合同式 :(1)合伙开店合同式立合同人 、 、 ,缘因余等三人 ,历年以来 ,素相契好。共志善交 ,恒思晏越之敬 ;同心义处 ,常怀管鲍之情。所为知心而合伴 ,惟因识性而同

16、居。是以今者 ,余等三人 ,共相合议 ,设一铺业于 镇 ,立为 字号 ,每人各聘出实本钱 千文 ,三共成总本钱 千文 ,凭中三面议定 ,每人一股 ,以作三股合本 ,开张生理。自聘本开张以后 ,每年岁首盘存 ,或输或赢 ,俱依三股分派 ,赢则不能偏多自与 ,输则不能私寡自派 ,务须一体均匀 ,并无异言。再议以后如有不愿合开者 ,目下预议章程 ,惟将店内货物银钱 ,并旧家伙折算查盘 ,除尽所该亏项 ,余者照三股均派。所不愿合之股分 ,务先聘与本店人受执 ,如其不受 ,方任另召他人。至于外面赊出店账 ,如陈年岁暮 ,未曾收起 ,是以废账 ,不能作本存算。自议此合同以后 ,三人各无异言 ,皆如此议而行

17、 ,永无反悔生端也。伏以善始善终 ,始终克善如一 ;光前裕后 ,前后光裕同三。效端木之经营 ,忆 亿 则屡中 ;法陶朱之事业 ,三徙成名。愿千秋而共盛 ,惟百世而咸荣。恐后无凭 ,立此兴隆合同一样三纸 ,各执一纸 ,永远大发存照。(2)合伙开店合同式立议合同人 、 、 ,缘因三人相契有年 ,缅孔婴之敬爱 ,矢志全交 ;怀鲍管之笃情 ,真心结友。所谓和衷以共事 ,识志而同居 ,当莫是过也。今者同人互相酌议 ,顶来襟 杂 货粮食铺业 ,原在 镇 ,立为 字号 ,每股聘出英洋 元 ,三股之中 ,内 一股 ,一股 , 一股 ,合成三股 ,总集店本洋蚨 元正 ,凭中三面议定 ,聘合开设生理。自后每逢岁首

18、 ,盘存店本 ,店中各乡店户账目 ,如陈年 ,或岁暮 ,未曾收集者 ,均作废账 ,不得作本结算。或赢或亏 ,照股分派 ,赢则不能偏多自匿 ,亏亦不能患寡怀奸。务须同心贸易 ,共绝私偏。即或各人独自往来 ,不得于店中混支牵抵 ,抑或情面进出 ,亦不得任意曲徇 ,只期诚一不二 ,准定权衡已耳。设或将来内有不愿合开者 ,目下预定章程 ,即将店内货物银钱 ,并生财 亻家 伙账目 ,结算盘查 ,除尽开销亏项以外 ,仍照股均派。其所不愿合之股分 ,须先推与本店人受执 ,如其不受 ,任凭另召他人 ,毋得反悔。但愿慎始敬终 ,咸与功成一一 ;光前裕后 ,自然益获三三。效端木之遗风 ,亿则屡中 ;法陶朱之旧业

19、,三徙成名。集财源则千秋共庆 ,开财薮则百世其昌。共订同心 ,各无异议。恐口无凭 ,立此兴隆一样三纸 ,永远骏发存照。(3)合伙开店合同式立墨据合同人 、 ,缘因予等于薛坑口 ,与 姓合伙顶来 字号杂货粮食铺业 ,予算三股得一 ,而三股一之中 ,系予二人对聘 ,每人派出英洋 元 ,二共洋蚨 元 ,合在铺内以作一股店本 ,开张生理。但予算一股 ,与 姓所立聘伙合同 ,原系 姓出名 ,今 与 姓均系二人对派 ,各无反悔异言。倘有见利忘义 ,一经盘出 ,不但将聘股之本作罚 ,抑且凭公理论。后首设要添本 ,那时二人嘀配 ,不得偏见擅专 ,惟愿慎始敬001安徽史学 2006 年第 5 期终 ,只循忠信为

20、本 ;光前裕后 ,自然物利维新。共订同心 ,各无异议。恐口无凭 ,立此兴隆合同一样两纸 ,各执一纸 ,永远骏发存照。(4)合伙开店合同式立墨据合同人 、 、 ,窃念人须辅助 ,事藉匡功 ,原非独力有可支撑者。今身等 人志同道合 ,各出本银英洋 元 ,在 地方开设 店铺。均矢断金之志 ,各存攻玉之心。竭力经营 ,无分尔我 ,秉公正直 ,忘却偏私。一不可以外往来 ,牵抵店内混支 ;再不可以情面骚扰 ,而率意将就。诚一不二 ,准足权衡 ,所获赢余 ,逐年清算。或 股分用以赡家 ,或留本店以生息 ,各称禾困 载 ,非润私囊。倘有见利忘义等情 ,一经查出 ,不但将该股本洋作罚 ,抹众出店 ,抑且于本镇须

21、要放炮声名。至于后首或则添本之余 ,乃时 股当面邀同嘀配 ,棹用伙计 ,亦不得一二人以偏见擅专。惟愿善始善终 ,同人丰豫者矣。恐口无凭 ,立此兴隆合同 ,一样 纸 ,各执一纸 ,永远鸿发存照。合伙开店合同式通常亦称为“兴隆合同” (或简称“兴隆” ) 。在徽州 ,合伙是商业经营中常见的形式之一 ,除了合伙人资金不足外 ,这也是降低经商风险的一种手段。但为了避免日后出现矛盾 ,彼此之间签订合同自有必要 ,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各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一份合伙开店合同式是新开店铺 ,除规定三人合股的方式及投入资金外 ,还预先议定了一旦发生退股的情况 ,其股份处置的方式。第二份是顶来某处杂货粮食铺业 ,但亦是

22、三人合伙 ,其合作方式与第一份一般无二。第三份明确指出合同发生的地点是在歙南的薛坑口 ,经营的店业是杂货粮食铺业。店业亦分三股 ,但订立合同的当事二人 ,只是合占其中的一股。合同规定 ,将来如要追加投资 ,必须由二人共同商量 ,任何人不得擅自做主。第四份虽然没有明确合伙的股份 ,但对违反合同规定的处罚 ,除了罚没股本洋、逐出店业外 ,还要在本镇放炮示众。对于店中的伙计任用 ,也做了一些规定。除了上述四份合伙开店合同式外 ,还有一份议单式 :立成议单人 、 ,今议到 名下开设薛坑口 粮食杂货店一业 ,爰因本东决意收歇 ,今身等 冫免 中 等 ,顶来开张生理 ,三面言定 ,招牌字号 ,任凭改换 ,

23、所存各货生财账底 ,另行开载明白 ,照议如数兑洋。此系两愿 ,成交过割 ,不能生端反悔等情 ;如有生端反悔者 ,凭公议罚 ,恐口无凭 ,立此议单为据。一议生财 亻家 伙袋皮照点估值作价 ;一议所存各货 ,盘见若干 ,照红簿市价作算计洋若干 ;一议各乡店户账底 ,约计 千 百余千文 ,议定扣实英洋 百元 ,照兑清楚 ,其账任凭顶替人收取无异 ;一议字号招牌 ,任凭改换交易 ,如不改换 ,另增 记二字 ,并无异议 ;一议自 岁年终 ,以前往来客项存款 ,与成顶人无涉 ;一议本东店屋租金 ,面议每年大钱 千文 ,立折按季支取 ,不得短少。以上六款 ,议定照行 ,该洋数目 ,当日凭中过付清楚 ,不得异

24、说。此份议单式是薛坑口镇某处粮食杂货店收歇方与承接方订立的合同。对于收歇方原有的招牌字号、店业存货、来往账底、房屋租金之处置 ,作了详细的说明。此前 ,笔者收集到晚清民国时期浙江淳安天和、福元号徽商的一批契约 ,基本上反映了徽州商号从创立至收歇的整个过程 ,与此处的合伙开店合同及议单式可以比照而观。由此可见 ,这些合同格式是极为实用的 ,是当时普遍采用的契约合同。另外 ,上述的租屋式、合伙开店合同式和议单式 ,基本上涵盖了徽人经商过程中处理彼此关系的各个层面 ,充分体现出徽商理性的契约意识。4、新旧碎锦杂录所见民间信仰 ,较为集中地反映在葛校本之中。光绪十四年 (1888) 胡慧翁作诗五首 ,

25、反映民间的“菩萨开光”。账簿原来有旧章 ,值年头首理承当。饭包三日鸣锣过 ,未有章程无主张。十年一次不当辞 ,多愁多怨又多疑。近岁人心皆不古 ,不如且退免人嗤。剥粽何难裹粽难 ,葫芦依样却维艰。试看多少英雄辈 ,想减名数改旧章。东主邀同相议事 ,和尚不做就道士。倘若僧家争长短 ,毋许耽阻和尚寺 (或仁寿寺 ) 。向来四甲共主坛 ,开光演戏要名班。前次三朝期已误 ,再看今岁荣林官。这是描述当地的四甲 ,共同协作组织菩萨开光事宜 ,由值年的头首负责 ,延请戏剧名班前来娱神 ,但由于人心不古 ,头首感到颇多掣肘。与胡诗一样 ,下列诗歌也反映菩萨开光盛况以及相互之间的攀比与争夺 :门合 村菩萨戊开光

26、,恰遇今年要装銮。一甲鸣锣邀议事 ,总总无人作主张。莫怪他人不肯先 ,总怕村丁说废言。要人做事无人到 ,所以不敢来向前。四甲邀定二月二 ,齐到庙内议众事。胡毕葛姓帮管账 ,修庙铜钱归各自。前次师人汪仰三 ,今轮意欲不愿他。总为愚多贤者少 ,所以众事难承担。101晚清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管窥向来开光戏要佳 ,一心想做庆升班。前次已经务了 事 ,今庚一定还要他。守翁吹荐长春班 ,戏价比他巧十番。那怕比他戏还好 ,有人决定不要他。上述的第一首后注明为“韵清氏作” ,“韵清氏”当即葛校本的校订者葛韵清。该诗涉及迎神赛会的诸多细节 :约定二月二日 ,四甲同人一起到庙内议事 ,参与的姓氏有胡、毕、葛等姓 ,商

27、议的内容之一是请什么样的戏班 ,有人想请庆升班 ,有人想请长春班。当时戏台上的联匾为 :轮转又十年众圣一新详看柳绿桃红采色施来皆赫濯 ,例沿通四甲八音齐奏细听莺簧蝶板和声到处尽腾欢 ;威勇著忠贞想当日保障全民咸钦旧泽 ,冠裳华复旦喜今朝徵歌选舞共庆新恩 ;庙貌焕新猷猗欤休哉不减当年色相 ,乡风循旧典斐然礼也咸摅此日诚虔。除此之外 ,新旧碎锦杂录还收录了同治八年(1869) 、光绪四年 (1878) 薛坑口众神开光联匾 ,其中有猖台联、福泽庙神前联、外碓戏台联、神台联和瀹潭接观音戏台用联匾等 ,涉及的地域主要是歙南的新安江沿岸。葛校本中有数则有关关帝信仰的联匾 ,还有一份关夫子开光批捐缘谱式 :

28、伏以圣德昭彰 ,曰仁曰义 ;神威显赫 ,至大志 至 刚。过关斩将 ,威风凛凛犹存 ;伐魏征吴 ,英勇堂堂如在。恭惟奋武拨文 ,名传当世 ;御灾捍患 ,灵感于今。因我里向供奉关圣帝君 ,自开相以来 ,不觉七年余矣。兹择良辰 ,聿新圣像 ,谨遵古制 ,预序批捐。伏愿同心乐助 ,协力输将 ,遂见庙貌重光 ,神威丕显。自此年丰人寿 ,共沐新恩 ;物阜民安 ,同治旧泽。谨此以闻。明清时代 ,关帝信仰在全国极为普遍 ,而在徽州 ,则是仅次于程忠壮、汪忠烈的神庥。对此 ,万历歙志风土就指出 :“关公 ,海内皆祀之 ,邑中亦多为之祠。”而此处的开光批捐缘谱式 ,以及书中的一些关帝庙联及联匾 ,均反映了当地民间

29、的关帝信仰。除了家祠户祷的关帝外 ,“张、许二帝与周翊应侯” ,也是被列入官方祀典的“正祀”。 (万历歙志风土 ) 葛校本中抄有一份七月廿四五日东平王出会帖式 :谨詹本月廿四五日敬迎东平王尊神 ,恭请光降 ,伏祈早临是幸。 处 堂拜具。东平王亦即张巡 ,也就是万历歙志风土中的“张帝” ,这显然是歙县某堂 (可能是指某姓祠堂 ) 出具的迎神赛会的出会帖式。清乾隆时人吴梅颠所撰徽城竹枝词有 :七月廿五赶会场 ,苏村领 岭 ?上拜张王。毗邻州县人多到 ,血食都言胜别乡。水南乡俗作重阳 ,挨赛东平忠靖王。不用裹粮多裹粽 ,麻酥还有敬与糖。第一首中的“张王” ,原诗夹注曰 :“东平忠靖王张睢阳也。”可见

30、 ,民间对张巡的称呼 ,既有称“帝”又有称“王”者。而“七月廿五”和“水南乡俗”则恰与上述之出会帖式叙及的时间、地点相吻合 ,可见 ,在水南一带 ,东平王的迎神赛会应当颇为普遍。此外 ,葛校本福泽庙开光祭文中涉及的神庥还有汪七相公、汪八相公、周宣灵王、李王和金龙四大王等。里庙祭文则提及薛坑口大社社稷明公、汪七相公、关圣帝君、玄坛赵大元帅和威灵王太子等。方校本卷首抄录有一份做焰火戏供奉牌位式 :供本里主坛七公尊神府县城隍大王尊神南方三界火德星君 之神位长生香火司命六神本境土地福德正神奉这份做焰火戏供奉牌位式 ,亦见葛校本。其中的“主坛七公尊神” ,亦即汪华的第七个儿子 汪七相公。而“本境土地福德

31、正神” ,则是当境的土地神。在葛校本中 ,还有许多焰火戏联 ,如 :(1)“薛水讵扬波圣泽涵濡周两甲 ,岭梅初放萼阳光和暖似三春”“薛水”即薛坑口附近的小河 ,这是薛坑口光绪十年 (1884)十月河下焰火戏联。(2)“漫道会将临试看两甲参禅屈指尚须迟二日 ,也知坛未设且听八音节奏开心先欲说三乘”这是放焰口戏联。(3)“来四处以乞邻看他鬼脸神头群成幻态 ,集五图而正俗借此风琴雅管丕振休声”这是禁讨饭联。(4)“日进千乡多积宝 ,时招万里广生财” ;“嬉财神招财进宝 ,迎土地藉土生金” ;“执元宝从今有道 ,捧朝笏自古生财”这些是二月初二夜嬉土地匾。吴梅颠所撰徽城竹枝词有 :土地为灯糊炭蓝 ,像形

32、罗汉兴偏酣。到 黎夜尤豪举 ,烟火香烟坦不惭。徽州土地老儿肥 ,朔望开荤受祷祈。接祝生辰二月二 ,炒香麻豆换新衣。乾隆时佚名所作的歙西竹枝词也这样描摹 :仲春朔后几曾眠 ,处处人家又过年。定买纸衣接土地 ,为求财利各争先。二月初二日是徽州的土地诞辰 ,由于徽州是个高201安徽史学 2006 年第 5 期移民输出的社会 ,徽州人对于土地神特别重视 ,称之为“福 德正神” ,无论是于本土还是在侨寓地 (如扬州等地 ) ,二月初二均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歙县 ,此日“挨户放百子炮焚纸钱” ,商店在这一天陈设一新 ,谓之开张 。由上可见 ,徽州民间信仰纷繁复杂 ,这在葛校本中反映得尤其明显。5、明清时期

33、 ,徽州村落与村落之间 ,兴建有不少公共设施。这些公共设施 ,或由众人出赀 ,或由某些慈善人士捐囊。其中 ,路亭 (或称茶亭、桥亭、店亭 ) 是常见的公共设施之一 ,它们为路人避雨解渴提供歇息之处 ,通常有专人烧茶免费供水。而在路亭中 ,则往往题写有各式各样的对联 ,葛校本中就保留有不少这样的路亭联 :小亭雅趣留人坐 ,佳木葱茏止客行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系路歇一时各走东西 ;走甚么息息步去 ,忙也否坐坐再行。这些路亭联不仅描摹了路亭周遭的景色 ,而且对于人生亦颇多感慨 ,深具哲理。类似的对联 ,在一些庙宇中亦颇有所见 ,如城隍庙联 :择阴地择阳地如何不择心地 ,种山田种吁 圩 ?

34、田这 怎 ?样不种心田 ;善报恶报远报速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 ;但得回头便是岸 ,何须到此悔前非 ;孝莫辞劳转眼便是人父母 ,善休忘报回头即看你儿孙 ;学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 ;念此身不克常存何须急急忙忙干千般歹事 ,思凡体莫非前定乐得干干净净做一世好人 ;尔孽贯盈岂能一炷香烟饶罪过 ,神明洞鉴还须百班 般 痛改得咸生。这些书写于俗圣空间的警语箴言 ,为的是让走过路过的人们耳濡目染 ,触目惊心 ,从而达到规范民间社会世俗伦理的目的。三、余 论“碎锦”也就是一种杂抄 ,有的亦称“杂锦”。在徽州民间的日用类书中 ,人们根据需要 ,将随时所见的应酬文字

35、抄录下来 ,汇录成册 ,往往就称作“碎锦” 或“杂锦” 。在这些书中 ,被记录下来的内容往往颇为随意。由于内容五花八门 ,故此 ,各种“碎锦”或“杂锦”反映了徽州民间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本文只是一篇比较简单的文献整理札记 ,不过 ,关于此类的“碎锦”或“杂锦”之源流 ,将来可做系统性的专门探讨 ,兹不展开。而就新旧碎锦杂录的两种不同抄本而言 ,除了相同的部分外 ,方校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阄书、继书、合同、议单、会书、关书等内容上 ,从中可见徽商与徽州社会生活的诸多侧面 ;而葛校本的史料价值主要反映在各种联匾、设祭式、点主式、坑口开光祭文等所折射徽州社会生活与民间信仰的内容之中。作者简介 :王振忠

36、 (1964 ) ,男 ,福建福州人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明选 (1967 ) ,男 ,江苏东海人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 :陈 瑞301晚清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管窥 类似的“杂锦” ,仅笔者收藏者即有 :杂锦群芳尺牍、群芳杂锦刊本各 1 册 ;杂锦、丛集杂锦、杂锦碎玉、集锦杂用抄本各 1 册。除此之外 ,还有不以“碎锦”、“杂锦”命名 ,而实际上内容相近的不少抄本。类似的“碎锦” ,仅笔者收藏者还有抄本预备碎锦、缮集碎锦、墨囗 ( ?)碎锦各 1 册。参见王振忠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第 134 1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