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牛酮病 Ketosis in dairy cows Ketosis in dairy cows Ketosis in dairy cows Ketosis in dairy cows 酮病是糖不足及其代谢障碍所致体脂大量分解及脂肪酸氧化不 全,产生多量酮体的堆积,从而呈现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 酮乳,并由呼气、尿、奶排出似烂水果气味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营养过剩、舍饲缺乏运动的高产奶牛,尤以3 6胎 的高产胎次及产后4 8周的泌乳盛期为甚。也可发生于妊娠后期。低 产牛和奶山羊发病的较少,役牛则偶有发生。酮体酮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病因 酮病的原因为
2、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归纳起来可分为主要病因和易致 因素。 主要病因 1.饲料单一、可溶性糖和优质青干草缺乏不足,青贮、精料和糟渣过 多。 2.干奶期过肥和缺乏运动在酮病的发生上具有其特殊意义。过肥的牛 比中等膘度的牛酮病的发病率要高1 2倍。 3.维生素(主要是A、B 12 )、微量元素钴、铜、锌、锰、碘等缺乏在酮 病的发生上也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钴。因为它是VB 12 的成分,参 与丙酸的生糖作用,高产奶牛则对钻和VB 12 的需要量比其它牛多。 4.饲料加工贮存不当而酸败,特别是品质不良的青贮,由于其内的醋 酸、丁酸含量高(主要是后者),可增强生酮作用。还有其它霉败的 饲料,如黄曲霉毒素等可
3、直接损害肝脏使肝功障碍,也可促进酮病 的发生。 易致因素 1.与泌乳高峰期的营养需要和采食量的矛盾有关。 2.与反刍家畜的消化代谢特点有关。 3.与主要病因、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产后瘫 痪、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子宫炎、乳房炎、中毒、肝病 等原发病引起的垂体 肾上腺皮质机能障碍,从而导致糖、 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瘤胃消化代谢障碍 精料过多(蛋白质饲料过多) 在瘤胃发酵过快,产生多量的氨和乳酸使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消化代谢功能、菌体蛋白和VB族等 的合成障过多的氨和乳酸等有毒物质吸收入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 统、内分泌、肝脏、心脏和其它器官的功能紊乱过多的氨在肝脏合成尿素还得消耗能量 日
4、粮不平衡,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瘤胃机能减弱,引起食欲减退,瘤胃内环境发生改 变,瘤胃内 纤毛虫活性降低 分解发酵作用降低 生成丙酸减少,而乙酸、丁酸生成增多 (可占80%,正常各占50%) 丙酸供给不能满足所需,挥发性脂肪酸比例改变。 瘤胃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分别为65、20和15。酮病牛瘤胃内容物VFA的总量降低17。乙酸在其绝对量降低9.1的同时,相对量增加16;丙酸的相对量和绝对量分别降低16和36。pehrso(1966年) 在正常情况下, 在正常情况下, 在正常情况下, 在正常情况下, 丙酸 丙酸 丙酸 丙酸 是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 是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
5、来源( 是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 是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50% 50% 50% 50% ),其次还有 ),其次还有 ),其次还有 ),其次还有 乳酸 乳酸 乳酸 乳酸 、 、 、 、 甘油 甘油 甘油 甘油 和 和 和 和 生糖氨 生糖氨 生糖氨 生糖氨 基酸 基酸 基酸 基酸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由于泌乳高峰期的采食量和泌乳对营养物质需要的矛盾, 从而出现生理性的代谢负平衡和消瘦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在饲养方面 注意日粮的合理搭配,能符合该期的营养需要,尽管仍出现这种负平 衡,但可通过体内代偿性调节作用的调节,不致引起酮病的发生。 瘤胃代谢障碍,加速和加重了泌乳期(尤其是泌乳高峰期)
6、负平衡的发生纤维素 丙酸 乙酸 丁酸 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生糖先质 生酮先质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环中被利用, 它与草酰乙酸结合后开始 柠檬酸 草酰乙酸, 在此循环中,产生ATP 负平衡主要靠分解体脂(干奶期过肥者尤甚),其次 为组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维持。 肝脏是脂肪酸代谢的主要场所。脂肪水解后的脂肪 酸先经活化成含有高能硫酯键的脂肪酰辅酶A,然 后经 氧化产生1分子乙酰辅酶A和少了两个碳原 子的脂肪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除直接参加三羧酸循环进行彻底氧化外,又能两两缩合 成乙酰乙酰辅酶A。 当糖和丙酸缺乏时,草酸乙酸生成不足,更能促进其缩合。 品质不良而酸败的青贮料丁酸含量甚高,吸收后在肝
7、脏可直接产生大 量的乙酰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在肝细胞中经过一些活性很强的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酸, 乙酰乙酸可还原成- - - -羟丁酸或脱羧生成丙酮。 正常情况下,血流内酮体含量很少。肝脏中酮体产生的速度与肝外组织分解 酮体的速度(心肌、骨骼肌、大脑等)处于动态平衡。 在主要原因和易致因素的情况下,肝中产生的酮体超出了肝外组织的利用限 度,会造成酮体在体内积聚。 酮体本身毒性很小,但高浓度的酮体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还原后为醇,可引发兴奋 或抑制。 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障碍,可使牛产生神经症状:嗜睡或兴奋。 酮体可利尿,所以临床上表现脱水
8、由于脱水而表现迅速消瘦甚至拒食,使疾病迅速恶化,而粪便常常干燥症状 酮病患畜,临床上有消化机能障碍、精神状态 异常两种类型。 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表现前胃弛缓和胃肠卡他症状。有 的食欲反常,喜吃干草及污染的饲草,吃粗不吃精。泌乳 量通常减少,迅速消瘦。体温正常或略低,呼吸及脉膊数 通常减少,心音弱而低沉,有时分裂或重复,心律不齐。 瘤胃蠕动音减弱或稀少,粪便干硬或稀软,粪放恶臭。 具有神经症状者,病牛兴奋时横冲直撞,向前猛冲或作圆 圈运动。也有的发生痉挛,眼球颤动,以及流涎,惊厥和 不断咀嚼运动等;当抑制时,表现出虚弱和步态不稳,有 时呈半昏睡状态,发生四肢瘫痪,有时头向颈侧屈曲而卧 地,犹如
9、生产瘫痪症状。诊断 根据病史调查及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 根据病畜呼出气放酮味(即烂水果味),血、乳、尿中酮体增高,前胃 弛缓和一定的神经症状,即可确诊。治疗 1.治疗原则提高血糖含量减少体脂动员提高饲料中丙酸及其它生糖先质的利用 2.治疗方法 25%50%G 5001000ml I.V. bid 连用数日。 糖皮质激素(相当于1g醋酸可的松注射液)i.m.作用:刺激糖异生,提高血糖水平,肾上腺皮质激素 200800IU i.m.作用: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重复应用可降低肾上腺皮质活性 和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丙酸钠 100250g 加等量水混合 p.o.每天12次,连用710d。副
10、作用:高剂量的丙酸盐可引起消化紊乱。丙三醇(甘油)200500ml,丙二醇100250ml,连服数日注意:丙二醇是糖异生的先质,也能免遭瘤胃发酵甘油能在瘤胃内转变为丙酸,但也可转变为生酮脂肪酸 为解除酸中毒,静脉注谢5%碳酸氢钠注射液300500ml,每日12次。 对兴奋不安的病牛,可酌用溴制剂,氯丙嗪等镇静剂。为兴奋瘤胃蠕动,可用健胃剂。补充维生素A、C和烟酸以及钙制剂。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产犊前取中等能量水平粉碎的玉米和大麦片;日粮中 蛋白质含量为16;优质干草至少占日 粮的1/3。 产犊后 大批母牛开始泌乳时,最好不喂青贮料而代之饲喂1/3以上的 优质青干草;不宜突然更换日粮类型,PH值低(小于3.8)青饲料适口 性差,PH值高(小于4.8)的 青贮饲料丁酸含量高,精饲料应为易于消化的 玉米粉等炭水化合物。 易感牛产犊后每日口服丙二醇250ml 连续10d,或口服丙酸钠120g, 每天两次,连服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