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对侵略战争的行为本身负责.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2681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对侵略战争的行为本身负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对侵略战争的行为本身负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按理说,这一代日本人, 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本不 必对侵略战争的行为本身负责。 同军国主义罪行划清界限,另 起炉灶,建立新型的对外国际 关系,重树日本的国际形象, 应该是当代日本人最明智的选 择。 日本人为什么至今连历史 事实都不能坦然面对。而且总 有一股企图颠倒是非、翻历史 定案的极右势力,不时地冒出 来,发出刺耳的声音呢? 历史文化根源 德国的历史,可资借鉴。 军 德国地处欧洲的中心,是欧洲 齿 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组成 一 部分,在科学、哲学、文学、 音乐等领域,作出过深刻影响 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尽管德 意志民族的自豪感和传统政治中的专制主义成分, 在二战时期滋生了法西斯主义,但

2、是,德国文化 中更为源远流长的,是和欧洲文明一致的自由、 理性、科学精神,这是否定和批判法西斯主义的 深厚思想基础和强有力武器。 德国人可以把希特勒的德国当作历史的岔道。 德国人承认,他们曾经选举他,或者未能阻止他, 犯下严重错误。他们承认错误,洗刷了耻辱,回 到正道上,德国汇入欧洲共同发展的潮流。前途 大有希望。 日本则不然。从世界文明的进步看,不论是 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日本都是后来者。明治 维新之后,日本全力学习西方,成绩卓著,国力 突飞猛进。但是,自由民主思想始终是“外来” 的,在精神上没有融入日本文化。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日本国力初步强盛,但政治上的开明派 却被军国主义派所压

3、倒,日本终止了刚刚开始的 可能走向民主化的进程,并全力发展军事。从此, 日本在世界上的“业绩”与侵略扩张联系在一起。 日俄战争、甲午战争,日本都是胜利者,第一次 世界大战,日本也在战胜国一方坐享其成。 日本根深蒂固的是武士道精神,日本人的荣 辱观,系于战争胜负。 应该承认,二战之后,日本被迫放弃军备, 其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在新的形势下,日本 不需要以武力来赢得国际地位。但是从心理上讲, 如果彻底否定侵华战争,就要否定l9世纪末以来 的一系列对外征服的“业绩”。那么,剩下的足以 令日本人傲视世界的传统是什么呢? 我认为,日本人正是在这方面缺乏自信,才 不肯彻底否定过去的侵略罪行。 很明显,战

4、后半个世纪以来,以西方为主的 国际舆论对待德、日的侵略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 试想,针对反犹太屠杀的罪行,假如德国内 部出现质疑的说法,假如德国教科书里出现美化 纳粹、为德国侵略辩护的内容,会在世界上引起 怎样的反响?昔日的纳粹分子,哪怕隐姓埋名几 十年,躲到天涯海角,一旦暴露,即使行将就木, 也难逃被审判的下场。 对比之下,日本右派分子和在职高官,一再 发出关于日本侵华的奇谈怪论,甚至公然在大阪 的和平大厦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活动,而抗议 的只有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战时的反法西斯“盟 友”竟然都作壁上观,一向好事的西方传媒对此 事也漠不关心,或一笔带过,或干脆保持沉默。 认罪为何难 本人 维普资

5、讯 http:/ 囵图圈目W N Y u A N ,N G H u A 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我提到了日本侵略者 在南京的大屠杀和反犹太屠杀。在会场外,有一 位法国学者专门郑重其事地找我谈,他不能接受 把这两件事相提并论,凶为他认为日本侵华与德 国反犹的性质是不同的。我为之愕然。他却进一 步解释说,德国对犹太人是种族灭绝,日本对华 是殖民战争,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中国的 工业化,例如,日本占领“满洲”就使东北成为 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我问他是否知道“三光”政 策,他说这可以称作“暴行”,但是,这在战争期 间是常见的,而且中国人自相残杀、中国统治者 对本国人的压迫和杀戮也不为不残酷。 这个学者的

6、观点,简单地概括就是,以社会 发展的“先进”和“落后”画线,这在西方有相 当的代表性。换言之,德国法西斯打碎的是欧洲 民主、自由、繁荣的天堂,而中国人本来就生活 在地狱中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 义观点。 有一次,我与西方人士闲谈时,顺便提到日 据时期,我们在沦陷区吃“杂合面”的经历,他 们就问:“日本侵略前,中国人不是也挨饿吗?” 德国侵略的对象,包括苏联在内,都是发达 国家,这些国家在战后恢复得很快,而且占据世 界舆论要津,从实力和声势都足以对任何法西斯 残余力量形成威慑。特别是受害最深的犹太人, 战后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表现出类拔萃,他们除建 立了小而强的以色列国家外,还已经汇入发达国

7、 家的精英阶层。 对比之下,日本的直接侵略对象,是亚洲不 发达国家或西方殖民地,战后这些国家情况复杂, 自顾不暇。而日本却在美国扶植下,仅用二十多 年就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口本人一向尊崇实力, 对于弱于自己的国家,自难低头认罪。 当然,美国的东亚政策,在关键时刻起了关 键作用。战后,美国代表盟国独家占领日本,当 时盟军司令部的任务是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势 力,把日本引向和平发展的道路。 应该说,在初期,美国的确朝这个方向做了 努力。但是到194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取得全面 胜利的前夕,美国的对日政策就产生了方向性的 转变,把遏制日本右派变成了遏制左派,由此而 来的一系列具体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姑

8、息、纵容 了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包括至关重要的教育 领域。 日本人认为,执战后秩序牛耳的美国,尚且 对日本表现得如此“大度”,不计前嫌,日本又何 必向中国认罪呢? 要承认,中国人自己也有些不争气。 二战刚刚结束,中国立即陷入内战。日本宣 布投降之后,国民党政府视共产党为心腹之患, 为了抢占地盘,不惜利用战败的日军抵制共产党 领导的抗日部队,令其不但不要就近缴械,还要 作“有效的防卫,以待国军接收”。从此,国民党 政府就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一系列所谓“以德报怨” 政策,包括放弃赔偿要求、赦免战犯等,再无心 思肃清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无心为中国人民讨回 公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日本的政策是以

9、民促官,大力开展对日的民间友好工作,确实卓 有成效。不过当时与中国交往的多为进步友好人 士,代表日本人中的反战势力。他们倒是一见中 国人就先表示道歉,以未能阻止军国主义而内疚。 中国方面则总是说,不该由他们负责,强调日本 人民也是受害者,严格地把广大人民与“一小撮” 军国主义分子区别开来。 这在原则上固然正确,但是也可能形成一种 错觉,过高估计了和平友好人士的人数和影响, 而对上述植根于日本民众中的那种复杂心理的顽 固性估计不足。 中国人从来没有忘记日本侵略者造成的灾难, 中国政府在与日本政府交涉中也从来没有放松过 坚持日本应该明确悔过的立场。但是,在对外政 策与策略上,2O世纪五六十年代,由

10、于国际大背 景使然,中国的外交一切围绕建立反美统一战线, 把斗争矛头引向美国。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常派非官方代表团, 参加一年一度在东京或广岛、长崎举行的反对原 子弹大会。中国代表团的方针就是,把日本人受 原子弹之害的悲愤之情,弓I导到认清罪魁祸首是 美帝国主义,从而反对日本政府追随美国的政策。 在中美建交之后,与美国摩擦严重时,往往 试图利用美日矛盾,联日反美。 假设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国民素质等 各方面,都优于日本,可以断言,日本朝野对中 国的态度,必然有所不同,翻历史案的逆流不会 这样嚣张。当然,这是假设,是甲午战争以来摆 在国人面前的老问题。 可见,处理好中日关系,关键的一点,是要 上下一心,增强中国自身的实力。 维普资讯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